讲述外卖骑手生活的电影《逆行人生》于本月9日上映。12日,一张骑手对保安下跪的照片传遍了杭州骑手群,起因是某外卖平台男性骑手在送餐过程中不慎将园区栏杆踩歪,被保安拦下后,他因担心延误其他订单而下跪。值得注意的是,保安与骑手之间爆发的“路权”冲突亦在电影中有所展现。外卖骑手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当他们成为故事主角,现实与虚构的互文感异常强烈。
《逆行人生》很像是《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影像化版本。2020年9月,《人物》杂志刊发了这篇深度报道,揭示了外卖平台通过算法给骑手设定种种严苛到不近人情的工作规定,引发了全社会对骑手劳动的强烈关注。从2020年至今,“裁员降薪”“35岁门槛”的劳动纠纷频频爆出,“脱下长衫”被认为是人生出路……经济形势与就业环境的变化让人们在谈起外卖骑手时多了几分见哭兴悲。《逆行人生》显然抓住了整体社会心态的这种微妙变化,选取了一个最容易挑动大众情绪的叙事角度:中产失业一朝返贫,中年人求职不易,不得不去送外卖。
电影通过这位“逆行人生”的新晋外卖骑手的视角,引出骑手群像,讲述骑手群体的工作与生活。电影对外卖骑手生存现状的描摹是贴近现实的,然而它依然面临“伪现实主义”的指责,甚至在电影正式公映之前,社交网络上就已出现针对该片的批评:“一帮穷人花钱,看富人演自己。”截至目前,《逆行人生》的豆瓣评分为6.8。
很大程度上来说,《逆行人生》的口碑争议折射出优绩主义在当下已陷入困境:越来越多人开始质疑“勤奋努力就能改变命运”的优绩主义信条,但对经济不平等加剧的普遍反对意见并未否定优绩主义本身——或者说批评者本身从根本上就拥抱优绩主义——这让《逆行人生》以及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这部电影的指责都显得有些虚弱无力。
*界面新闻记者 | 林子人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