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58分钟
播放:
2.28万
发布:
2年前
主播...
简介...
音乐为什么好听?这期节目试图回答这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这个问题最终指向我们自身。
00:00 Intro
01:58 人为什么会笑
09:18 音乐的统计学特征
17:38 预测性编码/贝叶斯大脑假说
24:45 音乐模型的第一个来源
27:28 音乐模型的第二个来源与音乐的快感
36:16 维特根斯坦悖论
39:31 Groove
45:42 音乐的流变
49:05 当代音乐
54:36 音乐到底有什么用?
参考的书籍与论文:
1. Sweet Anticipation: Music and the Psychology of Expectation
2. Predictive Processes and the Peculiar Case of Music
3. Ever-Changing Cycles of Musical Pleasure:The Role of Dopamine and Anticipation
4. Anatomically distinct dopamine release during anticipation and experience of peak emotion to music
5. The Pleasure of Making Sense of Music
6. From perception to pleasure: Music and its neural substrates
7. The evolution of laughter in great apes and humans
8. The neurology and evolution of humor, laughter, and smiling: the false alarm theory
9. Dopamine, Prediction Error and Beyond
10. Predictions and the brain: how musical sounds become rewarding
使用的音乐:
11. さくらさくら/Sakura Sakura
12. Chopin - Nocturne op.9 No.2
13. Ode To Joy
14. Pink Floyd - The Final Cut
15. 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 Op. 314
16. Olivier Messiaen - Mode de valeurs et d'intensités
一些其他的参考资料
17: Predictive coding
18: Bayesian approaches to brain function
19:Our brain is a prediction machine that is always active
20: To Be Energy-Efficient, Brains Predict Their Perceptions
21: Dopamine reward prediction error coding
22: How your brain predictions interfere with what you see | Georg Keller | TEDxBasel
欢迎你在爱发电支持我:afdian.net
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这个问题最终指向我们自身。
00:00 Intro
01:58 人为什么会笑
09:18 音乐的统计学特征
17:38 预测性编码/贝叶斯大脑假说
24:45 音乐模型的第一个来源
27:28 音乐模型的第二个来源与音乐的快感
36:16 维特根斯坦悖论
39:31 Groove
45:42 音乐的流变
49:05 当代音乐
54:36 音乐到底有什么用?
参考的书籍与论文:
1. Sweet Anticipation: Music and the Psychology of Expectation
2. Predictive Processes and the Peculiar Case of Music
3. Ever-Changing Cycles of Musical Pleasure:The Role of Dopamine and Anticipation
4. Anatomically distinct dopamine release during anticipation and experience of peak emotion to music
5. The Pleasure of Making Sense of Music
6. From perception to pleasure: Music and its neural substrates
7. The evolution of laughter in great apes and humans
8. The neurology and evolution of humor, laughter, and smiling: the false alarm theory
9. Dopamine, Prediction Error and Beyond
10. Predictions and the brain: how musical sounds become rewarding
使用的音乐:
11. さくらさくら/Sakura Sakura
12. Chopin - Nocturne op.9 No.2
13. Ode To Joy
14. Pink Floyd - The Final Cut
15. 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 Op. 314
16. Olivier Messiaen - Mode de valeurs et d'intensités
一些其他的参考资料
17: Predictive coding
18: Bayesian approaches to brain function
19:Our brain is a prediction machine that is always active
20: To Be Energy-Efficient, Brains Predict Their Perceptions
21: Dopamine reward prediction error coding
22: How your brain predictions interfere with what you see | Georg Keller | TEDxBasel
欢迎你在爱发电支持我:afdian.net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CLM_H6FC
2年前
上海
76
走路是一种可控的摔倒

云生羽
2年前
39
听着听着突然忘记了主题,但感觉好有意思。单口播客也可以做得丰富紧凑,订阅啦!
SoyJessica
2年前
上海
39
56:18 “直立行走解放了我们的胸腔 让我们可以更自由地控制呼吸 这是我们笑声和语言形成的基础;语言中枢的进化让我们对声音的模式更加敏感 更擅长给声音赋予意义;这两点刚好符合我们大脑喜欢预测 喜欢模式识别的原始本能;所以我们就会爱上这种有模式有规律带一点变化的声音就是音乐-所以我们可以把音乐理解成大脑升级过程中出现的bug 他是一个新的语言模块和旧的预测模块碰撞产生的bug 他可能没有坏处反而有好处 所以它作为一个feature被保留下来”

金多多听啵客儿
2年前
山东
13
从首页听到这一集接着一口气听完了主播所有的内容,顺带被主播安利了不在场又开始听不在场。比起两个人或者多人的播客节目其实我一直更喜欢这种一个主播根据自己节奏娓娓道来的感觉。

Paramec1a
2年前
四川
12
00:25 看到设问就期待一期精巧或者笨拙但切题的回答
LG就是lg
2年前
河南
9
这也,太福柯了

CarpEd1Em-
2年前
甘肃
9
我们通常比较忽略声音。
相信视觉,迷恋既定与投喂。一场电影的注意力,总是被特效与面容占据,声音的妙处无法被大多数人道出。
所以懒于想象——除了在音乐里想象柔软的风景,在噪音里想象逼人的粗粝;其实更可以是悠扬交响下的狡黠,无聊底噪中的情绪。
最生动的世界,最终还得在你我各自的脑海里完成。
我们相信声音构建的幻觉,就如相信记忆深处的存在。

fei啊
2年前
美国
8
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本书叫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 The Science of Human Obsession,讲人脑对音乐的反应和期待,也很有趣,推荐

秦旷
2年前
广东
8
牛b!
Biaji_Biaji
2年前
山东
7
32:56 大脑鼓励探索模型以外的可能,并加以收集学习,人工智能机理和这太相似了,ai的尽头是人本身!

清莞同学
2年前
河南
6
16:21 哇,这个日本的曲子感觉真的有一种神秘而不是悲伤
米周
2年前
上海
5
所以,音乐何需懂

Jnana2024
2年前
上海
5
38:22 “逗小孩的游戏、听音乐和听一个脱口秀的段子,在心理活动的结构上是非常相似的——都是从惊讶中快速恢复的过程。但是涉及到的心里层次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欣赏的次数是不一样的。”
欣赏的次数不一样,指的是这个“惊讶——恢复”的过程,会在多少次后失效。小孩子大脑发育未完全(哺乳类动物的特性之一),所以一个简单的“图像”突然出现的事件,会持续至少30分钟(至少100次+);一个笑话,大概率最多重复10次;但音乐可以听很多遍,例如4分钟的歌曲,无限循环2小时(25遍+)。
先说结论:首先大脑的缓存很小,其次短期记忆被唤醒也需要时间,另外,信息越复杂,大脑处理完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小孩子大脑发育未完全(哺乳类动物特性之一),所以即使是简单的“图像突然出现、然后判断该图像是熟悉且安全的过程”的信息,小孩也不容易形成记忆,自然,小孩会反复enjoy这个过程(可以近似的看成,每次都是新的体验)
关于脱口秀段子,如果是单纯的声音信息,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信息量是很少的;如果附带了表演,加上图像信息,信息量就大了很多。但是大脑重复几次后,形成了记忆,所以“对失控的预判”就逐渐被修正了——惊讶也就不复存在了。(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是单纯的看笑话容易疲劳(仅文字),还是听脱口秀(文字+音色、音量、节奏),还是看脱口秀视频(文字+声音其他信息+图像),还是线下看脱口秀(文字+声音+图像+环境信息),这4种,那种更容易疲劳?以上的4种,对应的信息量在不断提升)
最后说到音乐,首先,拿音乐和其他对比是有偏的(biased)。因为脱口秀的一个段子,对应的应该是音乐的一个小节。我们有可能反复听一个段子(刷短视频),但大概率很少反复听音乐的一个小节。一首4分钟的音乐,包含了很多个蕴含“惊讶——恢复”设计的小节;此外,小节与小节之间还存在这种类似的设计,类似于相声的翻包袱、脱口秀的call back。
其次,音乐的一个小节,其信息量也是比较大的(但理论上说,该信息量 < 看脱口秀视频的一个段子)。但因为音乐在人类早期就出现了,所以音乐被大脑interpret后的信息量,可能是非常大。所以简单来说,大脑处理起来比较慢,还没有发出这是熟悉且安全的信号时,大脑已经经历了一遍“惊讶——恢复”的过程。(注意:人类大脑底层是并行计算的,而非计算机式的串行计算)
Rocky1522
2年前
广东
4
17:59 有点好奇,如果说预测的话,那是不是听第二遍就不会快乐了?

实名上网张小乐
2年前
湖南
4
02:36 哈哈哈这笑声一放出来我也跟着笑出声了,好傻

天生不是
2年前
上海
4
预期违背+回到安全,所以我们能笑着讲出曾经的困难。再遇到困难时,如果有足够多的信心,是不是会觉得生活的幽默感大于不幸?

Jnana2024
2年前
上海
3
27:47 我想到的比音乐的重复程度更高的艺术形式——游戏(不论是电子游戏、桌面游戏还是体育运动等)

箫陆
2年前
澳大利亚
3
39:39 所以是不是可以对jazz有一种理解,jazz这种形式天然很自由,逾期违背发生的频率极高,所以会让听众持续的陷入一种享受的空间。但jazz从这个角度又更难欣赏,因为更难形成“预期”,所以审美的建立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被高频的逾期违背。

一切以balance为主
2年前
湖南
3
大小调弹的一样听起来不一样更多的是音和音之间的距离不一样了,距离是固定的,但是起点不一样就不一样了

夕颜日志
2年前
四川
3
这个播客的感觉太像不在场了,尤其听到结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