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近些年疫情隔离的特殊日常,每日蔬果都需要抢购的经历让人重新开始思考我们与食物的关系,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阳台农场”这样的概念又开始被讨论:我们每天的一日三餐,如果可以自己种植,应该是一种特别的体验。为此,我们开启了访谈在城市各处的“都市农夫”这个栏目。
在北京繁华的东三环,有这样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小小的菜园,过上了“大隐隐于市”的日子。这样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精力?在四季分明的北京种菜是不是高难度的hard模式?只有一个小小窗台的都市人,怎么能开始拥有自己的“菜园”?
这些问题,我们都在本期节目内丢给了本期嘉宾,在北京CBD打理自己的一米菜园的王珏。听听这期节目,或者就有可以着手起步之处,那么就一起戳开“播放键”吧。
嘉宾介绍:
#特邀嘉宾
王珏(王有枣),在环保机构从事气候变化的公众行动动员工作,朴门永续助理设计师,“CBD一米菜园”视频号料理人
#本期主播
泽恩:曾经的哲学系学生,食农行业新人,希望今年能拥有自己的阳台小菜园
晓晶:没能继承母亲房顶种丝瓜技能的平凡都市人,泛曲艺(含脱口秀)爱好者
时间轴
- 01:20 在北京繁华的东三环搭个“一米菜园”怎么样
- 02:39 现场:看看王珏的菜园到底什么样:小白菜、小番茄、西葫芦……自己家到底能种什么菜?
- 08:44 在耶鲁大学种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11:09 给想种点东西,但是没有任何准备的新手什么建议?
- 13:46 条件不好没关系!“小而慢”的解决方法:在许多限制条件下,反而会激发出更有创造力的尝试,
- 24:54 文献显示,爱种菜竟然和“冥想”一样能帮助大脑休息?
- 28:38 大人可能关心鱼好不好看,小孩只是喜欢“鱼”本身
- 30:21 种菜技能比爸妈差很多,在“吃”和“种植”这件事上,我们可能是缺乏训练和培训的一代
- 39:38 “堆肥”到底是个什么事,这件事酷在哪里
- 42:07 现场:户外的堆肥桶
- 44:31 种菜,有一种“通过一点点小事”就能影响生活环境的力量感。
- 48:53 拥有一个可持续的菜园,不仅有投入,也有反哺和收获


西红柿日出大黄蜂

尝试种了旱稻

芝麻菜的花
辛勤的无尽夏绣球,真的开一夏
西葫芦,不爬藤的植物,适合小空间
网红菜,羽衣甘蓝,怎么说呢,虫子吃得比我快
延伸阅读:
- 王珏“王有枣”和她的作品

王珏的小画

- 文章及视频:
- 朴门永续系统or书籍介绍:
- 王珏先生提到的种菜脑科学文献:种植与心理健康
Gardening for wellbeing: a scientist’s view
Gardening is beneficial for health: A meta-analysis
- 泽恩在耶鲁大学种菜的记录: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岜农 / 小超
节目策划 :晓晶/泽恩
剪辑:晓晶
图片:王珏
播客封面:万琳
联络方式:
公众号:食通社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微信号 foodthinkcn,备注“食日谈”,邀你入群~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