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节目介绍:
本期食日谈邀请食通社的新同事玉阳作为特别嘉宾——他不仅是我们团队的新成员,还有一段独特的经历:曾在2021年短暂做过四个月外卖骑手。他对外卖骑手的劳动过程感兴趣,但他说,去做骑手并不是为了“体验生活”。在考上北大研究生之后的暑假里,他面临着真实的生计压力,加上和同事相似的经历,他很快融入了骑手的生活。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跟随玉阳的视角,深入了解外卖骑手的日常。作为一名饿了么专送骑手,从早上的晨会结束,开始接单配送,直到晚上收工,玉阳在一天的高强度工作中,几乎每分每秒都在面对各种挑战,需要即刻做出决断。周旋在、站点、商家和消费者之间,面对系统的派单、投诉、考勤等等机制,他需要绞尽脑汁制定自己的策略,就是为了一点点的速度,收入以及更少的投诉。同时,作为真实的个体,玉阳也不可能永远像机器一样完成工作,在不同的人与系统快速的交互中,骑手内心的情绪和感受构成了外界难以察觉的另一个维度。
我们也通过玉阳的观察,看见在外漂泊的外卖骑手在社会中的位置:面对经济压力和工作的自由与束缚,他们如何寻找平衡?在极高的人员流动率下,外卖员对于这份工作究竟抱有怎样的态度?
此外,平台算法如何影响骑手的工作模式?在平台的算法控制下,消费者的同情之举究竟是否能够真正帮助外卖员?从骑手的视角出发,也许会获得不一样的结论。
外卖骑手作为一个群体,因媒体报道而受到公众的格外关注,成为零工经济时代之下劳动者的缩影。但相比各路二手转述,一手叙述和反思更值得被听见,希望本期节目能够帮助直观地你了解外卖骑手的真实状况。
玉阳在傍晚跑单
饿了么专送骑手的工作服和头盔,但需要骑手自己掏钱购买。这套标配需要200多元。
玉阳当时居住的福缘门社区是邻近圆明园的城中村,也是外卖员的聚居区。“粗略地数了一下,用于送外卖的电动车,福缘门社区有1000辆左右。社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9000人,这里没有楼房,只有平房和简陋的三层楼,楼内大多都是紧密排列的隔断房间。 ”
外卖行业的基础设施——充电柜
正在车上睡觉的骑手和在写字楼门口等待顾客的骑手
玉阳某日送外卖的路线图
满负荷工作:先一口气送75份盒饭,半小时后又送17杯奶茶
盒饭和奶茶
意外:后视镜被偷走了。
本期主播:
玉阳:一个生长于黑龙江省巴彦县畜牧二分场,漂泊在北京的intp青年。目前主要关注数字科技、农业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
王昊:食通社编辑,劳动与技术议题的关注者。
晓晶:食日谈主播。曾经以为路过的袋鼠耳朵外卖员是金牌员工,原来只是酷炫少年啊。
时间轴
00:53 在北京“最繁忙的外卖商圈”——中关村当骑手
14:10遭遇交通事故倒在路边,站长问“单子能不能送完?”
17:52严格的考勤机制,让外卖员不得不每天轮轴转
26:13替你取餐的外卖员说,哪些餐厅最好别吃?
30:36让玉阳最不开心的经历是什么
35:33 风雨天点外卖,骑手怎么看
36:01外卖员的纸面“权利”:最低时薪、意外险和公会
52:59过度强调外卖员的辛苦,和追捧会弹钢琴会颠勺的外卖员一样让人不舒服
57:06读一首“外卖诗人”王计兵的诗歌
延伸阅读:
1. 玉阳发表在澎湃思想市场的文章《算法之外还有什么:关于外卖员劳动自主性问题的探讨》
2. 玉阳在食通社的文章《把人变成机器的便利蜂,真的智能吗?》
3. “外卖诗人”王计兵的诗集:《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
4. 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瓦依那乐队岜农
编辑 :王昊
策划/制作 :晓晶
封面:万琳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email protected]
本期食日谈邀请食通社的新同事玉阳作为特别嘉宾——他不仅是我们团队的新成员,还有一段独特的经历:曾在2021年短暂做过四个月外卖骑手。他对外卖骑手的劳动过程感兴趣,但他说,去做骑手并不是为了“体验生活”。在考上北大研究生之后的暑假里,他面临着真实的生计压力,加上和同事相似的经历,他很快融入了骑手的生活。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跟随玉阳的视角,深入了解外卖骑手的日常。作为一名饿了么专送骑手,从早上的晨会结束,开始接单配送,直到晚上收工,玉阳在一天的高强度工作中,几乎每分每秒都在面对各种挑战,需要即刻做出决断。周旋在、站点、商家和消费者之间,面对系统的派单、投诉、考勤等等机制,他需要绞尽脑汁制定自己的策略,就是为了一点点的速度,收入以及更少的投诉。同时,作为真实的个体,玉阳也不可能永远像机器一样完成工作,在不同的人与系统快速的交互中,骑手内心的情绪和感受构成了外界难以察觉的另一个维度。
我们也通过玉阳的观察,看见在外漂泊的外卖骑手在社会中的位置:面对经济压力和工作的自由与束缚,他们如何寻找平衡?在极高的人员流动率下,外卖员对于这份工作究竟抱有怎样的态度?
此外,平台算法如何影响骑手的工作模式?在平台的算法控制下,消费者的同情之举究竟是否能够真正帮助外卖员?从骑手的视角出发,也许会获得不一样的结论。
外卖骑手作为一个群体,因媒体报道而受到公众的格外关注,成为零工经济时代之下劳动者的缩影。但相比各路二手转述,一手叙述和反思更值得被听见,希望本期节目能够帮助直观地你了解外卖骑手的真实状况。
玉阳在傍晚跑单
饿了么专送骑手的工作服和头盔,但需要骑手自己掏钱购买。这套标配需要200多元。
玉阳当时居住的福缘门社区是邻近圆明园的城中村,也是外卖员的聚居区。“粗略地数了一下,用于送外卖的电动车,福缘门社区有1000辆左右。社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9000人,这里没有楼房,只有平房和简陋的三层楼,楼内大多都是紧密排列的隔断房间。 ”
外卖行业的基础设施——充电柜
正在车上睡觉的骑手和在写字楼门口等待顾客的骑手
玉阳某日送外卖的路线图
满负荷工作:先一口气送75份盒饭,半小时后又送17杯奶茶
盒饭和奶茶
意外:后视镜被偷走了。
本期主播:
玉阳:一个生长于黑龙江省巴彦县畜牧二分场,漂泊在北京的intp青年。目前主要关注数字科技、农业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
王昊:食通社编辑,劳动与技术议题的关注者。
晓晶:食日谈主播。曾经以为路过的袋鼠耳朵外卖员是金牌员工,原来只是酷炫少年啊。
时间轴
00:53 在北京“最繁忙的外卖商圈”——中关村当骑手
14:10遭遇交通事故倒在路边,站长问“单子能不能送完?”
17:52严格的考勤机制,让外卖员不得不每天轮轴转
26:13替你取餐的外卖员说,哪些餐厅最好别吃?
30:36让玉阳最不开心的经历是什么
35:33 风雨天点外卖,骑手怎么看
36:01外卖员的纸面“权利”:最低时薪、意外险和公会
52:59过度强调外卖员的辛苦,和追捧会弹钢琴会颠勺的外卖员一样让人不舒服
57:06读一首“外卖诗人”王计兵的诗歌
延伸阅读:
1. 玉阳发表在澎湃思想市场的文章《算法之外还有什么:关于外卖员劳动自主性问题的探讨》
2. 玉阳在食通社的文章《把人变成机器的便利蜂,真的智能吗?》
3. “外卖诗人”王计兵的诗集:《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
4. 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瓦依那乐队岜农
编辑 :王昊
策划/制作 :晓晶
封面:万琳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食通君(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email protected]
主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SSSAY
11个月前
浙江
140
一个小建议,希望更多使用骑手/平台骑手、外卖员、配送员这些中性词,避免使用平台小哥、外卖小哥这类明显性别指向的词。

crushtime
11个月前
日本
88
第一次知道外卖员的衣服、防晒冰袖也是要自己买的,形同虚设的保险和工会,平台和资本比想象的更吃人。但监管在哪里呢?如果有落实到位的监管,外卖员所处的环境是否有所改善?当下的这个困境,大家都有责任。

书虫弗兰克
11个月前
河南
55
12:20 看起来每个月一万二很高,但如果按照每月工作30天,每天10点到晚上12点14个小时,平均时薪才28.57元,并没有很高。再考虑到工作强度和没有休息时间,真的是在拼命了,身体和精神在透支。
基因突变_qsUm
11个月前
陕西
55
声音能录的再清晰一点吗

errrrrrrrrr
11个月前
美国
18
男主播的声音真的真的听不清,下次可以离麦近一点。
vJ_1G10
11个月前
四川
15
16:29 前两天朋友寄顺丰同城,超时了但小哥联系不上,然后几个小时以后定位在医院……
HD10270029
11个月前
浙江
13
杭州这两天就出了个大事,关于外卖骑手的

一亩阿华田
11个月前
荷兰
13
嘉宾说话节奏很好诶,说话也很清楚很舒服
Q喔喔
11个月前
福建
13
为什么就王昊录的声音根本听不清楚啊!!!!!
食通社Foodthink
11个月前
北京
9
本期食日谈我们邀请食通社新同事玉阳来分享他送外卖的经历。一直以来,很多人都会对送外卖感到好奇,但比起外部赋予的意义,玉阳更想聊一些内部的细节,那些很琐碎但是外卖员听到之后会产生共鸣的小事。这是一种只有共同劳动才能产生的共鸣,胜过任何言语层面的沟通。

十九丶画生
11个月前
浙江
7
各个平台就像砧板一样,靠它吃饭的人就像板上的鱼肉一样,任它宰割,随意切割。

书虫弗兰克
11个月前
河南
5
20:01 感觉像是给外卖员制定一个苛刻的KPI,完不成的人,平台可以有理由地减少劳动报酬
柚子汤里的白鹤
11个月前
广东
4
44:56 十几二十年前,我们吃的快餐店(两餸饭,云吞面,粥粉面包括肠粉,家常小炒菜)都是有饭店自己的车队送的,那会摩托车还能上路。据说茶记的奶茶外卖,也很讲究,有些有名的奶茶,小哥有专门的装置保证到客人手里的奶茶还是丝滑好喝的。
溦溦_Wt6m
11个月前
北京
4
哇!下雨天这个事!我真的两个想法都有过,一会想,下雨了,外卖员会不会累,不安全,要不要不给人家找麻烦。一会又想……可是外卖也在送外卖,都不点,怎么办啊?节目太细腻了!

Layzya
11个月前
安徽
3
声音太小了
莎莎_bGIg
11个月前
四川
3
男主持人在干啥呀,根本听不清说啥

N_Es7J
11个月前
广东
3
嘉宾比主持人更适合做播客,听起来嘉宾记忆力好条理清晰,有同理心不会蔑视骑手这个行业,可以多上播客,主持人听上去很轻蔑,看不上的那个劲儿,差距出来了
柚子汤里的白鹤
11个月前
广东
2
最后的观点很正。外行人看外卖员,外卖员也是一种职业,除去这个标签,也是正常人生活着。其他职业也是一样,大家都有一个职业标签,但是除去标签后,我们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不禁有点思考,时不时都有一些热点,用放大镜去看某一个职业,面对这个报道和资讯,我们应该怎么去解读。更加了解了一个职业,还是?
R小R_MElh
11个月前
贵州
2
女主播太频繁打断主谈人了

_照镜镜
11个月前
上海
2
想知道五星好评,平台会有高温补贴这些给到小哥么,最近坚持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