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00:00 序:我的人生伤疤——性取向的痛苦与阶级差异的痛苦是同构的

第一章:词源回顾——“小镇做题家”的缘起与发展

2020年的985five豆瓣小组中,自我调侃式的“小镇做题家”诞生,这群“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通过高考实现了向大城市的跨越,却并没有获得父母或社会期望的“成功”,仍然为“生计”挣扎奔波,甚而背负了更大的扎根大城市的压力。同年,田丰、林凯玄的《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和李一凡的《杀马特我爱你》将“三和大神”和“杀马特”两类青年群体带入公众视野,他们同样出身贫寒,却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很小的年纪外出务工,或选择成为“只看得见今天”的日结工、真正生活在“生存零界点”,或选择在工厂流水线作业、休息日便逃进夸张的发型里去互相取暖。2022年,以某明星考编事件为起点,“小镇做题家”再度引起社会热议,污名与正名之争不绝于耳,小镇做题家与考编的绑定似乎也愈加固化;而“三和大神”和“杀马特”似乎已成为历史资料与影像中的某两个标签,漂浮在21世纪的真空地带。李一凡导演说“凡是被遮蔽的,揭开它就够了”,我们今天重新拨开两年里落在小镇青年身上的尘土,在“杀马特”和“小镇做题家”身上看到了某种对应。

05:35 2020年的群体自嘲与社会观察:985five引进计划里的“小镇做题家”、留在时代飞地和历史影像中的“三和大神”与“杀马特”

06:24 “小镇做题家”、“杀马特”和“三和大神”是小镇青年发展的几个分野

09:18 假如人人都上大学,“杀马特”可能会消失,也可能以另一种形式生存

18:55 学术界对“小镇做题家”的定义、关注与研究

22:43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导致“小镇做题家”步入大学后的身份焦虑

26:25 2022年的群愤与污名:“小镇做题家”重回大众视野,“明星考编”事件回顾、污名与正名之争以及粉丝群体背叛感由来

29:44  高考、考研、考编、考证,考试是没有尽头的

32:51  小镇做题家绑定考编的原因是复杂的,“吃皇粮”的指摘掩埋了“考编”背后的无奈和苦闷

35:56 “疫情社会”下,无力承担风险的农村青年和农村家庭更倾向于追求稳定

第二章:个人经历——出身小镇,我们对“小镇做题家”有着深刻共鸣

同属“小镇青年”,主播阿星和竖井、嘉宾倩哥分别由个人经验出发,切身回顾了自己身上的“小镇做题家“印迹。我们发现,即使仅从个人视角观看,“小镇做题家”已经表现出了不同的面相。通过“小镇做题家”这面镜子,反射出三种不同的情绪:落在他人身后的痛苦、拧巴和漫长补课;自主思考之后的探索、进步和攀爬;因教育外围经验缺失导致的局促感和再反思。或许小镇青年需要的只是一种“告诉”、“鼓励”和“理解”,标签化不可取,悲观叙事应该暂停。

39:18  阿星:被内生性自卑绑架,失去了自己的锚

41:34  社团、英语、计算机,本科期间的“重重失败”

51:48 一直被戏称为“很会考试的人”,然后呢?

53:26 “我要感动哭啦,救命!”&“你真的真的很不错!”

56:29 竖井:考研经历让我重新定义“做题家”

59:58 我在高中时期的“内心叛逆”行为

1:02:23 原来选拔性考试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1:04:32 和父母沟通无能的难题可怎么破

1:10:08 倩哥:“教育外围”的小日常变成了“小镇做题家”的大困惑

1:12:13 高中考到“宏志班”给了我很大的自信

1:15:08 一次坐电梯的经历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窘迫

1:19:18 “小镇做题家”更是一种能力,所以不妨多一点乐观的叙事

1:23:29 学会感知他人的不安,多一些身份互换和彼此理解

1:24:34 竖井妈妈惊喜连线

第三章:破局之选——“小镇青年”发展是否有解、阶级流动如何实现

作为“农村教育”方向的研究者,倩哥认为,虽然高考仍旧被赋予很大的权重,小镇青年的更好发展却仍可倚赖学校和家庭在小镇青年基础教育阶段的思路变化,做题之外的能力和素养需要被认可和潜移默化地发展,而情感的道德绑架和对“人生失败”的死板定义并不可取。在社会层面,城乡差距可以被“可视化”地慢慢打破,网络资源更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工具。优化农村教育是一条长路,我们渴望看到更多的希望叙事。

1:27:23 学校——培养学生“可迁移性”的核心素养

1:30:41 家庭——为“小镇青年”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

1:32:35 社会——提供有特色而并非有差距的城乡格局

1:38:48 个人——谢爱磊提出的“误认”,即“文化资本”常常被误认为一种能力

尾声:不必执着于摆脱“小镇做题家”身份,但也意识到人生的多种可能

对小镇青年来说,小镇做题家似乎已成为最好的选择和出路,高考仍然是他们与命运掰手腕的唯一机会。但,高考之后呢?太多的自主选择将要涌来了!过去十几年走在独木桥上那双脚终于踏上旷野,你看到远方漫山遍野绿林鲜花、也看到伸手可触的丛林荆棘。有太多问题不能仅靠做题解决了,你痛哭、疑惑、怨愤,然后披荆、斩棘、攀爬,内心的空缺被一点一点填满,完整的自我被一点一点重建,懂得抚摸一棵树的纹理、学会感受细微的情绪流动、喜欢在书影中沉潜浮游、也终于开始坦然诚恳地展开自我对话,你知道自己的根不在任何地方,而在心里慢慢埋得很深。

1:42:54 选择在旷野中狂奔,哪有岔路、又哪有弯路呢

1:44:22 坦诚地凝视过去,把自己作为方法,狭窄的自我会一点一点地舒展

1:48:11 高中毕业十年,永恒的“成为”远未结束

本期参考资料:

书籍:

邱妙津《鳄鱼手记》

田丰、林凯玄的《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

黄灯《我的二本学生》 

迪迪埃·埃里蓬《回归故里》

项飙、吴琦《把自己作为方法》 

纪录片:

李一凡《杀马特我爱你》

演讲:

程猛《读书的料》@一席

公众号文章:

生命从未如乐园也可靠我创作浮现-与考试有关的一切

人物-一个高考状元,和一所县中的自救

发现教育-“个体叙事与宏大声音:寒门贵子问题的实证研究”论坛

播客单集:

是个人物-小镇做题家,和我们人生的漫长补课

相关学术大佬:

北京大学:程猛、刘云杉

东北师范大学:邬志辉、秦玉友、李涛

广州大学:谢爱磊

背景音乐

序:林生祥《这样对大家都好》(电影《阳光普照》插曲)

第一/二/三章:林生祥《把握时间 掌握方向》(电影《阳光普照》插曲)

尾声:林生祥《太阳》(电影《阳光普照》插曲)

结尾:杨千嬅《出埃及记》(live版)

封面设计/文案

阿星

剪辑

竖井、阿星

主播

阿星:艺术家、策展人、诗人、作者,擅长在身份上说谎。

竖井:理性主导、音频媒介爱好者,擅长三分钟热度地学习。

本期嘉宾

倩哥: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博士,目前在国内某高校任教。

播客简介

“首尾相撞”是一档“持续生长、不惧探索”的播客,在重新开始以后,我们将与大家分享读书所得、话题所思、旅行所感,也会邀请一些“走在小岔路上”的朋友聊聊自己特别的生活,也许有时仅仅和大家分享一场情绪漫游,有时只会随性地展开一次普通的闲聊。

这里是阿星和竖井的一次碰撞,欢迎你来,和我们撞出更大更闪的火花,把生活里成片的黑暗都照亮。

你可以在小宇宙和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一起来欢乐碰撞吧!

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号:生命从未如乐园也可靠我创作浮现

微博:首尾相撞starscolliding

邮箱:[email protected](欢迎来信哦)

主播...
竖井starscolliding
A-sing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D412
2年前 北京
1
54:41 阿星和我经历与心态都太相似,这里好像嘉宾说的鼓励,和当时心理咨询师鼓励我的话也好像。
阿白_oxyv
2年前
1
1:09:04 这种必须做有用的事才有意义的逻辑,可能是和父母沟通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吧。理想状态是父母可以接受 做“无用”的事才可以 没问题 想做就是意义
桥桥M
2年前 上海
1
34:37 这个播客我恰巧也听过!个人觉得挺“傲慢”、“何不食肉糜”。没记错的话他的父母是Top国企的,他本人确实也优秀,但……观点不是很赞同
老王的保温杯
2年前 广东
1
1:34:20 类似于“电梯事件”的事情,作为一个从农村去到更大城市的人来说太有共鸣了,第一次坐高铁坐地铁之类~不过我在豆瓣上发现有个【见世面】小组还蛮有趣的,里面就在分享这些“世面”
在场-yuhao
2年前
1
33:24 来了来了
知23
2年前
1
43:39 是哎,社团面试卡人这种规则真的会对刚开始比较腼腆的学生不太友好…
夏天就要吃西瓜_Bzcu
2年前
1
01:21:38 倩哥真的是有推己及人的善良
GRIMM_
2年前
1
41:01 好像大家的家长都是这样,努力让孩子学😂
牛牛_6336
2年前 湖南
2
26:04 读研后也要开始要presentation,第一次的时候在台上真的说不出话,下不来台😭
欢小筱
1年前 四川
2
真的很不错!会继续支持的!
深海土豆
2年前 山东
2
狠狠刺痛我的心,本来想听完睡一觉, 内心波澜起伏,无眠
徐得水
2年前
2
07:06 对小镇做题家来说,学习能力才是重要的吧,是自我发展和成长的基础。别的不会可以学啊,拿出解题的智慧和钻研精神。
LS_tvab
2年前
2
每个人都在“社会”这个大的框架体系内,被定义,被评判等等,不论对错和好坏,这种情况以前会有,现在和以后也会经常发生,个人感觉破局的办法是找到内心坚定的东西,用生活的勇气保持自我。
HD291353z
2年前
2
1:14:46 阿星,请告诉倩哥,“座位事件”是我长久的恶梦。任何播种社会达尔文的行为都应该被谴责。
徐得水
2年前
2
1:47:34 自己是有行事逻辑的,只是比较潜意识,回顾的时候能更清晰地看到这些逻辑,通过自我剖析能理解这些逻辑,这样未来可以更有意识、主动地去运用这些逻辑。
CathyJ
2年前
3
好喜欢阿星的博客
舒婷_RkLL
2年前
3
小镇做题家”、“杀马特”和“三和大神”还有“我的二本学生”都是是小镇青年发展的几个分野,主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串联视角,对自我剖析得很真诚,想起自己曾经的无法言说的痛苦、纠结和挣扎。最后落点也好好,正如《回归故里》所提到:“重要的不是我们将自己变成了什么,而是我们在改变自己时做了什么。”这句话很快成为我生活的准则。这是一条苦行的准则:一场自己改变自己的劳作。
在场-yuhao
2年前
3
37:36 他忽略了追逐something的人和想让生活easy的人本身出发点就不同
人称倩哥
2年前
3
又听了一遍,感觉大家分享的好好,有深度有故事~飞非常的正能量,是一种积极叙事,希望仍然在迷茫期的“小镇做题家”们能从我们这里汲取到力量与方向
舒婷_RkLL
2年前
5
纪录片《我爱你杀马特》,通过杀马特以发型表达对自由、信仰、安全感和集体认同的渴望,让我想起蒋勋在《孤独六讲》里,“要求群体规则的社会,第一个害怕的歧异就是头发,不管是军队还是监狱,第一个要去除的就是头发,头发是一种象征,是个体追求自由最微末的表现。”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