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08分钟
播放:
2,940
发布:
1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欢迎来到以读攻读的全新板块“辛辣爆论”。在每一期辛辣爆论中,我们将围绕一个固定的文学话题展开讨论,从全新的视野出发,输出最劲爆或是最新鲜的观点。


本期是辛辣爆论的第一期节目。时至六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和毕业季,无论是对于大学的新生还是毕业生,专业的选择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一个好的专业选择很可能会决定一个人将来数年的人生。


中文系,作为一个古老的专业,近年来总是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恶化,文科无用论的观点一再被反复提及。难道真的“百无一用是书生么”?在中文系的学习和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了应对时代的发展,中文系正在作出什么样的改变;其他国家的文科教育是什么样的;文科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吗?


本期节目我们将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中文系。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时间轴:


00:02:09 辛辣爆论板块介绍


00:07:54 在中文系学习的亲身经历分享


00:12:29 中文系改名为汉语言文学的原因


00:16:30 普罗大众对于中文系的刻板印象和形成的原因


00:27:00 大学中文系的学习模式和义务教育中语文的区别


00:35:06 大学中文系的学习内容和课程设置


00:48:05 大学语文的学习内容和中文系学习内容的差别


00:50:28 中文系中文学史的学习方式


01:02:40 当今中文系在适应时代发展时所做出的改变


01:07:51 国内中文系和国外英文系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的不同


01:13:33 如今中文系学生的学习状态


01:22:06  中文系的就业形式


01:27:42 学院小说对大学文学的描绘


01:36:55 中文系衰落的原因



《斯通纳》,学院小说的代表


扩展阅读:


内森·海勒|美国英文系正在走向终结


涉及作品:


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


王力 《古代汉语常识》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刘勰 《文心雕龙》


约翰·威廉斯 《斯通纳》


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宁娜》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贝奥武夫》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


杰弗里·尤金尼德斯《婚变》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扎迪·史密斯《关于美》


金斯利·艾米斯 《幸运的吉姆》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Pulp — Common people


中插:Bach. Little Fugue


结尾:Bob Dylan —— Forever Young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最悪世代
1年前 未知
9
58:37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刘勰《文心雕龙》
LilacLeyi
1年前 未知
7
“我们在读一个永不毕业的中文系”林老师说得太好了🥹
stormrider
1年前 浙江
7
05:57 理科生出来说教了🌚,林老师别怕,同时跳的话同时落地,体重和坠楼时间无关哈。
sayuri_85yu
1年前 江西
7
1:00:25 “各个国别的文学一定会对某个学生产生专业的兴趣”,太对嘞,我读俄罗斯文学就很上头,感觉那一系列的作家都是俯视视角写作的,相反读日本文学在佩服的同时也会感觉有什么地方不满足,想要一种更心更大的东西(两种都很喜欢)
黄哲成
1年前 江苏
7
真的,大家不要学我,生活不是那么容易过的!
求求了不要被发现
1年前 湖北
4
08:36 人类学在读,读得开心又迷茫
HD269431z
1年前 福建
3
朋友(也是大学教师)的点评“以我接受的不高的本科教育体会,中文本科教育其实没有历史本科的反差大。因为基础教育的历史学科是显然包藏祸心的,而基础教育的语文教育主要是败坏口味[偷笑][偷笑][偷笑]”文学史是最具意识形态的课程。文学史写作,2000年前后特别热闹,出了很多不同的教材,各有特点。后来,有的就被批判了。逐渐都改成袁行霈先生主编的那一套。现在变成马工程了,大家又都回到原点了。中文系,就看老师自身的研究方向和趣味。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本科阶段学生的眼界。“”
Dolorous
1年前 浙江
2
这个和对产业经济学的偏见差不多,其实产经应该叫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产业组织(企业的市场行为:价格、产品、广告策略和研发),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和寡占问题)…和产业规划没什么关系🤣
lemur
1年前 上海
2
22:50 这个也没办法吧,毕竟中文系专业学习唯一能无缝接轨的只有系统内部复制走学术道路了,市场上真没几个机构需要文学史或者文艺理论知识的……
最悪世代
1年前 未知
2
56:52 “历史的意识又含有一种领悟,不但要理解过去的过去性,而且还要理解过去的现存性,历史的意识不但使人写作时有他自己那一代的背景,而且还要感到从荷马以来欧洲整个的文学及其本国整个的文学有一个同时的存在,组成一个同时的局面。这个历史的意识是对于永久的意识,也是对于暂时的意识,也是对于永久和暂时结合起来的意识。就是这个意识使一个作家成为传统性的。同时也就是这个意识使一个作家最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自己和当代的关系。” ——T·S·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
大头爱吃巧克力
1年前 江苏
1
浙传桐乡校区飘过,当年要是知道林老师的话就能去蹭课了😬虽然不是文学院,但记得有一次写作业还被语文老师表扬过,开心好久。
最悪世代
1年前 未知
1
31:18 😂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就是教我们这么答阅读理解题:运用了XX的手法,写出了XXXX,表达了作者XXXXXX
最悪世代
1年前 未知
1
32:11 类似的评论我在网上也看到很多,诸如“格局小”“没思想”之类。 (这种评判标准可能也跟国内长期以来重视作品思想有关,比如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文学很多都是围绕“救亡图存”“启蒙”这些主旨,建国初期也是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总之,中国文学作品绝大部分都是“为现实而文学”,作品一定要表现出某种思想或者是指导意义……这么看的话,有些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如果放在上世纪的特殊时代也会被认为是“小资的无病呻吟”)
最悪世代
1年前 未知
1
45:25 (我想到哈罗德·布鲁姆的一段话,可能跟节目不是完全很搭😂) 南方周末:为什么你只教本科生,不带研究生? 哈罗德·布鲁姆:我教了63年书,从18年还是20年前就不再带硕士和博士。两个原因,第一,因为我高度个人的判断和观点,我跟多元文化主义打了半个世纪的漫长战争,从社会意义上我并不反对多元文化主义,我只是认为在文学里它不能取代审美的判断和认知的判断。我的这些理论让我在很多大学里,很多教授中都非常不受欢迎。你要对研究生负责,就得给他们写推荐信帮助他们谋得教职,我不想断送他们的前途。第二个原因是我越来越发现研究生们焦虑、变化无常、追随最新的潮流,不是所有,但很多。我发现更好的学生都在耶鲁的本科生中,所以现在我只教本科生。 (他说的第二个原因可能也是因为本科生更愿意吸收他的课堂内容。顺便一提,哈罗德·布鲁姆的本科导师是M. H.艾布拉姆斯)
你說之後會找我
1年前 未知
1
开头我以为跳转我歌单了
最悪世代
1年前 未知
1
1:17:21 啊?还有林老师的录音?那可以卖出来,当作《以读攻读》课堂版😄
开心点圆圆
1年前 四川
1
10:12 没想到林老师是我们浙传的老师🥹
潇潇Andrea
5个月前 浙江
1
以前听过 现在再听一遍 聊得真实在啊 刚在别地方听某美院校长为招生 包装实验艺术创作 就想回来听这个 就想要这一把刀 真实地戳在心尖上
绿大包
1年前 浙江
0
以毒攻毒的群是啥呀 怎么加
大小船
10个月前 天津
0
45:52 这里说的文学概论是不是文学框架的意思呢?以文学框架为脚手架,之后阅读主体选择自己的方向进行解读。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