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 一个留美八年的技术史博士眼中的美国
留美青年学者沈辛成,一日突发耳聋,伴随头晕、恶心症状,于是慌忙前往亚特兰大某医院就医。挂急诊科,等待6小时,终于被医生排除“耳聋不是耳屎阻塞造成的”,至于进一步诊断,须另挂耳鼻喉科,何时挂上,要看该科室实际排号情况。于是,沈博士开始了一场“艰苦卓绝”“义愤填膺”的挂号就诊之旅......
沈博士的看病经历是美国医疗资源不均衡的一个缩影,至于美式的资本运作、商战法则、种族观念、少数平权、南北差异 、政治选举.....桩桩件件,或都是此岸同胞的“茶余饭后”。又到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季,要带着“冷眼向洋看世界”的姿态去看这些事儿吗?似乎谁都无法漠视太平洋彼岸熟悉又陌生的竞合者,不如换个视角看美国。
沈博士留美八年,颇有许多带有个人批判角度的观察与感受,我想这感受不仅源于他个人,不妨借他的文字作我们的一双眼,在300座博物馆里观察美国。
- 本期嘉宾
沈辛成/上海交通大学助理教授、技术史博士、独立音乐人、博物馆旅行家
- 收听指南
07:40 技术史关注些什么
14:35 美国人的“文化自驱力”
34:45 给美国一个叹号,再给美国画个句号
50:23 当一个黑人把“我”误认为外卖小哥
56:34 美国博物馆里的世界,以及我们缺一个博物馆
01:03:57北欧如何看美国,大家觉得带劲;美国人评论中国人,大家觉得带劲
01:04:17 成为红脖子:有些错位无法调整
01:22:33 话俗理不俗:未来已来
- 本期音乐
1\Never too late to say goodbye
2\Alone Alone
来源/网易云音乐 沈辛成个人专辑
- 推荐阅读

《美国叹号,美国句号:三百做博物馆里的科技与生活》
沈辛成 著;中西书局 出版
主播...

江冉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燕九
6个月前
浙江
0
一定要强调西方博物馆里的东西是抢来的?说的好像西方人没有自己的东西
HD733328z
2个月前
上海
0
这段讲的特别好,讲课70%要构建关联。
俄罗斯方块之大长条
5个月前
广东
0
立马下单买了两本沈老师的书。
俄罗斯方块之大长条
5个月前
广东
0
我觉得沈老师讲的不错。主播也专业和自如,果断收藏,准备挨着听。

大肠炖豆腐
5个月前
山东
0
1:30:26 阳明心学 事上见 知行合一

越向书
7个月前
美国
0
1:13:44 托克维尔: 法国人看美国人,大家也觉得带劲儿🐶

越向书
7个月前
美国
1
56:43 有05后的听友来说说,新一代真的是这么想的吗?觉得对外部不需要再关心了吗?
Alan_Lee
7个月前
浙江
1
沈老师的歌也不错,宝藏歌手😁
箫竹
7个月前
河北
1
讲得太好了!

弓长立兄
7个月前
上海
1
很有启发性,我久违的冲动之下立刻下单了沈老师的三本书。

HD472181k
7个月前
河北
1
这就去看沈老师的书
松松_dBLF
7个月前
广东
1
给沈老师点赞

书虫弗兰克
7个月前
河南
1
1:05:01 搜到一本今年的新书《北欧向左,美国向右?》,嘉宾说的北欧人写的书是这本吗?

书虫弗兰克
7个月前
河南
1
18:31 想起正史二十四史采用纪传体,也多是讲政治人物,科技、艺术、文化并不是主要的记述部分,即使写,也是惜字如墨、语焉不详,比较简略,缺少细节详情的描述。需要靠考古与其他文献资料补全信息。

蘇Soo
7个月前
江苏
2
沈老师说的我懂。我十几年前第一次去大英博物馆,看到中国馆在顶楼一个角落,甚至没有日本馆大,先是失落,然后知道我们真的只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