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母亲节,我更加理解母亲。
我总以为“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也是最坚毅的词汇,关于“我”的母亲,我们有很多话想说。
但是,我们更想试试,抛开某一位具体的母亲,看看“母亲”这两个字背后所代表的那个群体,我们还可以说些什么。
幻想自己可能会成为怎样的一位母亲的讨论让我们发现代际之间对于亲子关系的理解的确存在很大的不同。
对比母亲,与之相对应的父亲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又体现出社会对两性提出了如何截然不同的评价标准?
由“母亲”这个内核出发,我们还应该看到女性由于生物特征的不同带来了哪些情感、社会地位层面的不同?国家的二胎、三胎政策、“堕胎”合法与否、“代孕”可否佐证对子女的爱不应当简单粗暴的归因于生育本身…同样也是值得一再讨论的问题。
当我们抛开个体,立足群体对很多问题进行关心与讨论的时候,除了让我们对人际关系或社会现实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们更多的收获了宽容。我们相信,有效讨论的出口永远不是情绪,而是更好的方向。
最后,感谢百忙中参与录制本期“彩蛋”的朋友们,她们分别是:沙姜、Penny、鸭蛋、阿粥、Della、阿福(按声音出场顺序排序)
也特别感谢沙姜和阿福提供宝宝的声音,我们分别将其作为彩蛋的开头和结尾,灵感来自电影《本杰明·巴顿奇事》(又名《返老还童》),我们的代际关系就好像一个返老还童不断循环的过程,今天我们聊起我们的母亲,而我们的下一代又将继续以他们的方式聊起我们,生生不息。
祝大家母亲节快乐,女生永远快乐。
【音乐】
片头音乐:陈奕迅-大个女
片尾音乐:陈百强-偏偏喜欢你.
彩蛋片头:沙姜宝宝的声音
彩蛋音乐:萱草花-钢琴版(电影《你好,李焕英》主题曲)
彩蛋结尾:阿福宝宝的胎心跳动
【本期索引】
Part 1 聊聊咱俩的母亲以及假象自己成为母亲
00:02:40
你觉得自己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00:02:40
阿Koo:拥有超强正义感的传统妈妈,有时候过于在意他人的评价
00:05:55
阿Can:会给我推韩剧的童心妈妈,有时候却会让我觉得愧疚
00:13:00
透过一张满桌佳肴的照片,有人看见狼藉的厨房
00:14:18
畅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母亲,对孩子有什么样的期待?
00:14:25
阿Can:
- 像《四个春天》里的父亲一样,拥有靠自己抵御苦难的小力量
- 和老妈的相处模式:为什么每次只能语音“2分钟”?
00:23:57
阿Koo
- “我的小孩虽然不好看,但也是我的孩子”
- 释放讯号:互相帮忙才会有母女、母子、父女、父子的关系存在
33:50
重新理解《目送》,亲子之爱的目的也许是为了分离
Part 2 探讨新一代母亲群体亟待解决的问题:两性在家庭生活中的权利分配
00:38:30
妈妈照顾小孩是“应该的”,爸爸的照顾是会被“赞扬的”
00:40:00
父爱相比母爱是否具有天然的割裂感?
00:42:30
《克莱默夫妇》:做你的妈妈只是我其中的一件事情
00:44:40
沙姜:母爱不是“未见你已爱你”
00:47:35
当我们批判所谓的刻板印象时,往往已落入其中的窠臼
00:49:40
父母双方如何协作使家庭生活更加有序?
- 共同哺育的意识在提前沟通中被构建
- 父亲给予更多“高质量”的情绪支持
- 理解母亲的焦虑来自哪里?
- 从《他乡的童年》芬兰篇获得灵感:准备“家庭百宝箱”
Part 3 聊聊基于母亲身份衍生的其他“权利”
01:00:00
科技赋予女性的生育选择权:你为什么想做母亲
- 阿Koo:生孩子是很自私的行为,因为ta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
- 博主竹子谈两类女性可以尝试做母亲
01:05:00
从代孕本质理解父爱与母爱的相似性
01:06:07
《四月三周两天》:女性在堕胎上遭遇的困境
01:10:00
堕胎不仅关乎女性的私有权益,也是社会对价值位阶的选择
01:11:40
二胎三胎政策下女性选择生育的自由与不自由
01:15:00
新一代母亲所有的自主选择都应该被尊重!
——————————华丽分割线
1:17:56
史上“最长”彩蛋:她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录下这段她们关于女性、母亲、家庭还有爱的声音记忆。
她,初为人母——
沙姜:超强感受力的妈妈
Penny:照顾自己才能照顾好宝宝
鸭蛋:和爱人协作逐步游刃有余的妈妈
她,新婚燕尔正在考虑要不要当母亲——
阿粥:理性思考,考虑未来做一个“差不多“妈妈
Della:感性回忆,出嫁后对母爱有更深的理解
她,怀有身孕即将成为母亲——
阿福:正在与孩子感受连接的准妈妈
【本期提及的影视文学作品】
《阿贤逛巴刹》
《四个春天》
《请回答1988》
《目送》
《他乡的童年》
《克莱默夫妇》
《四月三周两天》
《人生第一次》
【提及往期节目】
Vol.014 【荐影】《他乡的童年》,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你想去哪里读书?
【加听友群👇】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