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日,随着官方解封号角的吹响,上海疫情的控制貌似步入阶段性胜利。
可是这场与病毒的战役,我们真的“赢”了吗?《血疫》和《鼠疫》给了我们新的启发。
带着如上的问题,我们开启了本期的思考,通过这两本书中叙述的人类与埃博拉病毒、鼠疫杆菌的对抗与反思中,结合当前新冠疫情,试图找寻一些心中的答案。
《血疫》以病毒为叙述对象的科学性风格带给我们对病毒的深深恐惧,《鼠疫》着墨于疫情政策和社会生活而彰显的人文色彩,又让我们似乎看到了现在疫情下的生活,更为感同身受。
从群体到个体层面,我们试着讨论了疫情之下人类应对病毒的措施及滞后性、附带的权责划分、公共资源的分配、特殊群体某些情绪不被广泛理解背后的偏见、追求个体幸福的内涵、“英雄主义”的真相、进入后疫情时代应被关注的部分……
就像我们在节目里提及,本期所有被抛出的问题,我们或许都无法给出答案,但我们相信,思考本身,一定会带给微小个体更多应对不确定未来的一丝力量。
加缪在《鼠疫》里写道,“鼠疫是什么,不过是生活罢了”。也许,新冠亦如此。
💥💥💥加听友群:doukeyi-hhh
主播:阿Koo/阿Can
【本期配乐】
片头:Hollow Coves - Anew
间奏:Willie Nelson,Norah Jones - Dreams Come True
片尾:Gavin DeGraw - Soldier
【本期索引】
03:45 《血疫》以埃博拉病毒为主要叙述对象,极具恐惧感和紧迫感
07:08 《鼠疫》着墨疫情下普通人的经历,仿佛看见现在的生活
七问“后疫情时代”的你:
11:55 【思考一】人类跟病毒斗争了千年,我们的应对措施进步了吗?这些措施又体现了什么问题
17:10 人类VS.病毒:是胜利还是妥协
20:20 命名病毒的方式衍生对地域的偏见
21:26 【思考二】人类文明的衍生产物——权责划分,对抗击疫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影响
22:40 从病毒的“众志成城”反观文明和人性的桎梏
24:35 【思考三】疫情下“公共资源”的倾斜与分配?
30:11 【思考四】疫情下的所有的“冷漠”和“自私”都应该被责备吗?
33:58 里厄医生:“追求幸福并不羞耻”——个人幸福和公众利益的选择
35:45 【思考五】对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赞扬应该被大肆渲染吗?对他们最好的回报究竟是什么?
36:11 加缪道出心声:“过分夸大值得称道行为的重要性的话,可能不知不觉鼓励了人性糟糕的一面”
43:30 【思考六】什么才是疫情时代真正的“英雄主义”?
44:30 不要迷信伟大,英雄也可以来自渺小
47:50 【思考七】疫情结束,我们“赢”得了什么?还应该关注什么?
56:30 本期对话小花絮
【提及的书籍和影视作品】
《血疫》[美] 理查德·普雷斯顿
《鼠疫》[法] 阿尔贝·加缪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纪录片
【提及的往期节目】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