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姓制度由雅利安人带入印度社会,后在伊斯兰教和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下,逐渐演变成区分人类高低贵贱的阶级划分的工具。
根据《梨俱吠陀·原人歌》 ,印度一共把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达利特人5个等级。而作为“不可接触者”的达利特人更是被认为是“贱民”。今天分享的这起案件的当事人,就来自于达利特群体。
主人公拉贾坎努因为善意帮助镇长家抓蛇,留下的指纹便成了警方诬陷他是镇长家保险箱失窃案的罪犯。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警方对他进行了严刑逼供。随着案情的发展,拉贾坎努的妻子被告知他已经从监狱逃跑,但是却杳无音讯,自此拉贾坎努以及跟他一同被关押的侄子和弟弟就此人间消失,直到一具尸体的出现……
在达利特人面对警方诬告的时候,社会大部分阶层都对此种行为听之任之。直到一名人权律师——钱德鲁的出现,他深受印度宪法国父比姆拉奥·拉姆吉·安贝德卡尔(1891—1958) 影响,帮助拉贾坎努的妻子还原了案件的真相。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用法律判决的方式帮助达利特人尽量争取着可能的权益。
很多案子我们能感受到的大多都是来自个人的恶,这起案件更多的是来自于制度的恶。当种姓制度在印度虽然已被法律禁止,但在社会上依然影响至深的情况下。以比姆、钱德鲁为代表的个人的存在,是否能真的帮助印度废除种姓制度?而这么多刻画深刻的电影作品前仆后继,又是否能对印度社会产生实际的影响?
欢迎大家收听本期内容……
【本期配乐】
片尾:Sean Roldan,Rahul Nambiar,Arivu - Power (From "Jai Bhim (Telugu)")
电影《杰伊·比姆》插曲
【本期索引】
02:10 “种姓制度”在印度的形成与发展
各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达利特人
从教育领域“保留配额”制度看阶级差异
09:50 印度虽然政治独立但经济不独立的社会现状
案件部分:
11:20 达利特人生活状况
14:25 抓蛇导致拉贾坎努被诬陷
20:55 拉贾坎努越狱?
21:50 人权律师的出现
26:00 尸体的出现到真相大白
35:15 恶来自于个人更来自于制度
36:05 从影片《杰伊·比姆》看废除种姓制度道阻且长
47:25 互相交织的多种社会问题以及艺术和社会的影响
【本期提及影片】
《杰伊·比姆》
《宿敌》
《一个星期四》
【提及往期节目】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