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50分钟
播放:
2,274
发布:
6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苏联发生的变化悄然影响着卫国战争电影的制作——摄影机开始转向那些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切的人。从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初,苏联电影工作者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又一部讴歌人性光辉的旷世杰作。


История всех танков до сих пор — это история борьбы за башни!


本期嘉宾:丑客 兜帽诺


[时间轴]


00:40 和老二位继续漫谈苏联卫国战争电影


01:29 冷战的明朗化


02:00 斯大林七十岁生日献礼影片《攻克柏林》


03:30 全景式描写卫国战争


04:50 采用爱克发彩色胶片


05:45 大量人力物力


07:46 细节问题也不少


09:34 佩特利亚科夫震怒


10:50 另一位斯大林特型演员


14:42 丑角担当戈培尔


14:57 朱可夫有镜头


17:53 斯大林去世后的风波


21:20 赫鲁晓夫报告


22:23 “解冻”与日丹诺夫主义的消散


24:22 《雁南飞》的创作历程


31:04 串起剧情的命名日礼物


38:40 电影诗人卡拉托佐夫


41:13 “真正的电影必须是诗电影!”


43:50 其实好像是鹤


45:25 战争毁灭人


48:07 新写的结尾


49:40 激烈的镜头语言


52:40 被夺走的未来


56:00 反常规的人物塑造


1:01:55 生活也是一场鏖战


1:04:50 枪毙兜帽诺


1:05:25 何以为人


1:07:16 今 敏谈《千年女优》遭到的抨击


1:11:23 万人空巷


1:14:19 星途灿烂


1:16:11 卡拉托佐夫的《我是古巴》


1:17:37 基于真实故事的《一个人的遭遇》


1:19:24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自导自演


1:20:00 平铺直叙的光辉之作


1:24:14 任何事物也不能阻止万物苏生


1:25:46 感人至深的一幕


1:26:55 所有人的遭遇


1:30:50 小说译者的坎坷遭遇


1:34:33 旷世杰作《士兵之歌》


1:35:13 战火中走来的丘赫莱伊


1:38:25 毁 灭 战 士


1:39:33 《第四十一》


1:42:12 青春礼赞


1:46:10 创作意图


1:47:36 冒险起用年轻演员


1:57:15 鲜活的角色


1:59:55 观者如潮


2:01:00 冷战缓和,三部电影佳作的海外上映


2:02:00 《士兵之歌》获得的极高赞誉


2:03:14 《伊万的童年》


2:03:27 《伊万》与第聂伯河沿岸的少年侦察员


2:05:40 第一次影片拍摄的失败


2:08:24 安德烈·阿尔谢耶维奇·塔可夫斯基


2:12:25 和朋友共同改写剧本


2:15:21 斩获金狮奖


2:17:20 超现实手法


2:19:15 惨遭杀害的童年


2:21:23 塔可夫斯基谈《伊万的童年》与诗电影


2:25:50 佳作频出


2:27:10 危机十三天


2:28:00 历史又翻过了一页


2:28:50 谢谢收听,下期再会


· 延伸阅读



《攻克柏林》海报



米哈伊尔·格里季耶维奇·格洛瓦尼在《攻克柏林》中饰演的斯大林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发表演说



苏联剧作家维克多·谢尔盖耶维奇·罗佐夫(1913-2004)



苏联导演米哈伊尔·康斯坦丁诺维奇·卡拉托佐夫(1903-1973)



《斯凡人的盐》(1930)



《雁南飞》海报




1941年6月21日,鲍里斯和维罗妮卡享受着卫国战争前最后一个和平的日子



鲍里斯留给维罗妮卡的松鼠玩具,推进剧情的关键要素之一



鲍里斯之死,世界电影史上留名的镜头



直到战士凯旋之前,维罗妮卡都不相信前线战友捎回的鲍里斯死讯



“你以为,别人就那么愿意把儿子送上前线吗?或者你以为,为了你,为了你的安全,别人就应当丢掉胳膊、大腿、眼睛、头颅、乃至生命……而你,就不必为了任何人丢掉任何东西!”


“可我有兵役免除证,费佳叔叔!”


“兵役免除证?!你说说,你是怎么弄到的?!”



战士胜利凯旋的日子,鲍里斯没有回来。维罗妮卡决定直面新的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1967)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79)



晚年的卡拉托佐夫



《我是古巴》海报




《我是古巴》(1964)



《一个人的遭遇》书影



草婴先生翻译的《一个人的遭遇》,1958年出版



《一个人的遭遇》电影海报



索科洛夫在战前曾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连死亡也拒绝他,他在战俘营阴差阳错地活了下来,却失去了所有



这是一个人的遭遇,也是所有人的遭遇



“万尼亚,你知道我是谁吗?”


“是谁?”


“我是你的爸爸。”



谢尔盖·邦达尔丘克(1920-1994)



翻译家草婴先生(1923-2015)



草婴书房



草婴先生的苏俄文学译著



《士兵之歌》海报



正在片场工作的丘赫莱依



《第四十一》



“这是条往城里去的小路,离村而去的人和回乡的人都要经过这儿。她并不是在等谁,她的儿子阿廖沙永远不可能从战场上回来了。他被埋葬在远离祖国的异乡,在一座不知名的村庄。陌生的人们在他的墓碑前献花,他们称他为一个俄国士兵,一个英雄,一个解放者。可对于母亲来说他只是一个儿子,她了解他所有的一切,从他呱呱落地那天直到他奔赴前线……他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将要把他的故事讲给你听,而这个故事,甚至连他的母亲也不知晓……”



青春的光辉



弗拉基米尔·谢尔盖耶维奇·伊瓦绍夫



詹娜·特罗费莫夫娜·普罗霍连科



《士兵之歌》中的伊瓦绍夫和普罗霍连科



“再见了,妈妈,我会回来的!”




1959年,赫鲁晓夫访美,冷战进入缓和期



《伊万的童年》海报



1962年,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和妻子伊尔玛 ·罗什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罗什是苏联演员,在《伊万的童年》中饰演伊万的母亲



《压路机与小提琴》(1960)



安德烈·康察洛夫斯基(1937- )





《伊万的童年》(1962)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1986)



《安德烈·卢布廖夫》(1966)中的波利斯卡



《无畏上将高尔察克》(2008)中的尼古拉二世



危机十三天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