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2分钟
播放:
2,252
发布:
8个月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 00:00-01:09 开场白:发朋友圈,是记录还是表演?


👋 大家好,欢迎回到《社会学一刻》!✨ 上期我们聊了“红绿灯”里的社会学,发现小小的规则背后隐藏着大大的社会逻辑 🚦。


这一次,我们来聊聊一个更贴近你我生活的习惯——拍照发朋友圈 📸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

🍰 点了漂亮的甜点,第一口不是吃,而是拍照!

🏞️ 旅行结束,记得最清楚的不是风景,而是‘九宫格’里的滤镜大片。


为什么我们会乐此不疲地发圈?记录生活,还是展示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朋友圈背后的社会学秘密!🔍✨


📸 01:09-02:27 朋友圈背后的“社交仪式”


说到朋友圈,你是不是也“中招”了?🙋

📖 我就有一次,去了一家超火的网红咖啡店 ☕:



  • 拉花太美了 ✨,第一反应:**先拍照!**📸

  • 角度、滤镜、配文,忙活半天 🤳

  • 最后终于发出朋友圈,等第一条评论时还忍不住偷看好几次 👀

  • 结果咖啡凉了,才发现:“这杯咖啡,我是为了喝,还是为了拍?” 🤔


这不仅仅是发个朋友圈,而是一种**“社交仪式”。打卡、点赞、评论,这一套流程,是我们确认“我在场”、展示“我是谁”的社交剧本** 🎭。


🎭 02:27-06:15 社会学解读:“拟剧论”与朋友圈中的表演


这里就要请出社会学大佬——戈夫曼(Goffman)啦!📚 他提出了一个超经典的理论:“拟剧论”(Dramaturgy)

戈夫曼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舞台上的演员 🎭,在不同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



  • “前台表演” (Front Stage): 朋友圈就是舞台!我们展示光鲜亮丽的一面 ✨,从照片到配文,每一步都是精心设计的“表演” 🤳。

  • “后台真实” (Back Stage): 那些没发出去的糊图、狼狈的泡面晚餐 🍜、迷路时的崩溃 😵,都被藏在了后台。


发朋友圈,其实就是一场“社会表演”,我们在这个大舞台上,用照片和文字,扮演着理想中的自己 💁✨。


💭 06:15-10:41 深层思考:为什么我们执着于“前台表演”?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会如此享受这场表演呢? 🎭

💡 其实,答案就藏在我们的心理需求中👇


💖 1. 即时反馈带来的快乐

每一个“👍”和“好精致啊”评论,都是舞台上的掌声 👏,让我们感到被看见、被认可!✨


🤳 2. 自我认同的建构

发朋友圈不仅是给别人看,也是给自己看 🪞。当我们展示旅行、美食、健身打卡时,其实是在告诉自己:“我是这样的人”——爱生活、有趣、有品位!🥰


3. 但是,当“前台”侵占了“后台”:当“前台表演”太多时,“后台”就会越来越小 🧵。

🎶 去看演唱会,一直举着手机录像,结果演出结束,记忆却只剩下一段模糊的视频。


🏞️ 去旅行,花半天修图发圈,回到酒店时才发现,我好像都没认真看过这座城市的模样。


这就让人不禁想问:我们是在享受生活,还是在表演生活? 🤔


💡 10:41-12:33 结尾:听完之后,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 发朋友圈,并不是坏事!它是我们与世界分享生活的一种方式 💬。

🎭 但是,当“表演”成了习惯,我们是否也在慢慢失去体验生活的自由?


下次,当你举起手机时,不妨先放下相机,闭上眼睛 🌞,感受阳光洒在脸上的温度、空气中的味道…… 💛


毕竟,有些瞬间,它的意义不在于被多少人看见,而在于它真实地存在过,属于你自己。 🌿


🪄 下期预告 & 卖个小关子 🎯


说到“表演”,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

🏃‍♂️ “我要每天跑步3公里!”

📖 “从明天开始早起背单词!”

🎯 然后……flag没立多久,就悄悄倒下了 🫠


为什么我们总喜欢立flag,却总是坚持不下来? 📉

这背后,究竟是自控力的问题,还是有更深层的社会学原因呢?🤔


👀 下期节目,我们一起聊聊“立flag”背后的社会学秘密!

🎯 别错过!让我们一起揭开flag倒塌的真相! 🚩💥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