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2分钟
播放:
41
发布:
3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从“给皇帝出谋划策”,到“亲自上战场打仗”麦肯锡正在改变自己的战场,也可能丢掉曾经的王冠。


《全球先锋报》专注于捕捉和解读科技、文化、军事与财经领域的全球热点新闻。


真正的领先,来自思想的先行;真正的竞争力,在于认知的高度。



麦肯锡,这家即将迎来百年纪念的全球顶级咨询巨头,正悄然走下神坛。在剧烈的地缘政治动荡与人工智能崛起的背景下,它不再是唯一的答案提供者。本期节目从麦肯锡的扩张历史与企业文化入手,剖析其丑闻缠身、增长乏力、竞争加剧等现实困境,并对它如何被新兴AI公司与数据平台挑战作出深度解析。最终,我们看到一个问题:在未来被算法与工具主导的世界里,曾象征人类智慧巅峰的咨询行业,将走向何方?



“商业界被迫适应惊人加速的变革速度。”这是麦肯锡在1940年发布的一本宣传册中所写。“历史上还有哪个时期,曾给高管带来如此棘手的难题?”当然,麦肯锡随后写道,客户对其咨询服务的需求正在迅速上升。


今天,依旧是剧烈动荡的时代。地缘政治正在迫使企业重新思考其运营地点与方式;人工智能让老板们对用机器人替代高成本人力既充满期待又深感惶恐,担心自己的商业模式被颠覆。然而,身为全球最显赫的咨询公司,麦肯锡自己却陷入了低潮。



傲慢的传统与现实的落差


麦肯锡长期以来视自己为“超然独立的存在”。从1976年至1988年执掌麦肯锡的朗·丹尼尔称其为“真正伟大的组织”,由“一群卓越之人”组成。现任全球管理合伙人鲍勃·斯特恩费尔斯则喜欢用“独特”来描述麦肯锡。这种优越感虽然令人反感,却也并非全无道理。麦肯锡确实是战略咨询界最知名、规模最大的公司。据数据公司Altrata统计,在美国市值最高的500家公司中,有24家是由麦肯锡校友掌舵;相比之下,竞争对手贝恩和波士顿咨询分别只有7家和5家。


直到最近,这家自称“The Firm”的公司仍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其2023年收入略超160亿美元,已是2012年的两倍多。然而根据行业研究机构Kennedy Intelligence的估算,2024年其营收增速仅为2%。自2023年底以来,麦肯锡的员工人数也从4.5万人裁减至4万人。虽然经济不确定性是部分原因,但麦肯锡的市场份额确实正在被对手蚕食。作为一家即将百岁的传奇公司,它究竟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被寻求”还是“被推销”?


麦肯锡一直强调自己是“被客户主动寻求,而非推销出去”的公司,这是1950至1967年掌门人马文·鲍尔留下的金句。但在公司近十年的扩张狂潮中,这句话与现实背道而驰。2013年,麦肯锡合伙人在柏林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当时的全球领导人多米尼克·巴顿明确表示,“增长”才是第一优先。据一位与会前高管回忆,巴顿告诉大家:“先干了再说,事后道歉就行。”


确实,这家公司随后需要大量“事后道歉”。它扩张过程中抛弃了小心谨慎,也放下了道德顾虑。2010年代,麦肯锡曾协助阿片类药物制造商向美国瘾君子推销药品,并从南非国企腐败合同中获利。公司已承认不当行为,并与司法机构和解。接替巴顿的凯文·斯尼德试图引入新制度来整顿风气,却在2021年被罢免,继任者斯特恩费尔斯承诺要“把麦肯锡还给合伙人”。值得肯定的是,这位现任CEO虽口口声声强调“授权”与“问责”并重,但确实延续了整顿的努力。



疫情后繁荣掩盖了危机


过去十年的丑闻损害了麦肯锡的公众形象。但其业务却未立即受影响。新冠疫情期间以及随后的恢复期,企业争相寻求顾问帮助:多元化供应链、实现绿色转型、推进数字化升级,麦肯锡再度“站上风口”。


麦肯锡之所以能迅速响应,还得益于它早年对数字业务的持续布局。2010年代,越来越多CEO担心自己公司会成为“数字化破坏”的下一个受害者,麦肯锡顺势扩张服务范围。2013年至2023年间,公司至少收购了16家科技专业咨询公司,使其不仅能帮助客户制定数字战略,还能从产品原型设计到构建数据处理工具,全程协助。



从顾问到执行者,迈入低价战场


这也标志着麦肯锡过去几年增长的第三个来源:它越来越多地亲自“落实”自己的建议。公司不再只是建议客户“强化技术”或“削减供应商成本”,而是亲自协助执行,甚至“代工”。这意味着它正在进入传统由埃森哲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主导的低价服务市场。正如Kennedy Intelligence的汤姆·罗登豪泽指出,这些公司收费远低于麦肯锡。


为了竞争,麦肯锡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收费方式。现在很多项目采用“按效果计费”。同时调整招聘策略,减少通才,转向技术极客与老练高管。


但问题是,最接近的竞争对手BCG,也做了同样的事,而且做得更好。一位麦肯锡前高管坦言,BCG在部署留住专业人才方面更胜一筹。也许对于一家自称“精英中的精英”的组织来说,这种适应确实更难。但结果十分明显:2012年麦肯锡收入是BCG的两倍,如今不过领先五分之一。2024年,BCG营收增长10%,是麦肯锡的五倍。贝恩的增速与BCG相近。




对手环伺,AI挑战正当其时


值得一提的是,BCG也并非毫无瑕疵。其最近因与“加沙人道基金会”的合作受到批评,该项目涉嫌模拟将巴勒斯坦人从战区迁出的成本。BCG已解雇相关两名合伙人,并否认该项目获得授权。预计其内部管控也将加强,这或将暂时放缓其脚步。但若不如此,BCG有望在2027年超越麦肯锡,成为“战略三巨头”之首。


与此同时,麦肯锡面临的竞争者远不止于此。随着企业将目光转向AI来推动业务转型,它们仍在找麦肯锡这样的传统咨询公司求助,但也开始青睐不那么传统的新玩家。


比如数据分析公司Palantir,它提供可将企业数据输入AI模型的工具,并派出“前线工程师”深入客户公司落地执行。虽然2024年营收尚不足30亿美元,但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达39%。Palantir最初服务政府,如今已有超过40%营收来自商业客户,市值已在一年内增长六倍,达到约3650亿美元。


瑞银分析师将其称作“麦肯锡 + Databricks”,后者是一家以数据连接AI模型闻名的软件公司。听起来,这几乎就是麦肯锡旗下AI子公司Quantum Black的定位。这是其数字业务的“皇冠上的明珠”。其他AI公司也在效仿:ChatGPT背后的OpenAI如今也开始提供类似咨询服务,协助企业部署其AI模型



咨询行业终将被AI“反噬”?


有人认为,这些AI公司的咨询业务永远只是“副业”,它们更希望被资本市场当作软件公司来估值。但在企业普遍难以真正运用AI的当下,技术开发商可能最终会意识到:他们必须深入客户一线,帮助落地,同时也能加快改进自己的软件产品。


届时,麦肯锡和其他传统咨询公司或将被迫退回“战略顾问”本职。


目前来看,麦肯锡的战略咨询业务仍在稳定增长。但从长远看,AI革命终究会找到它的“入口”。战略项目虽然强调深度思考,但也包含大量重复劳动。Source Global Research 的菲奥娜·切尔尼奥斯卡指出,顾问们为了看起来“专业”,必须埋头处理大量Excel数据、准备PPT简报材料。


而不久之后,AI机器人就可能完成其中大半任务。说实话,现在很多咨询师听上去已经像机器人了。


起初,这种变化可能还会成为麦肯锡的助力。其技术负责人凯特·斯马杰表示,AI将让团队“更快、更强”。但终究有一天,客户会问:既然工作是机器人做的,为什么我们还要为人类顾问支付天价费用?


麦肯锡已经将其知识产权输入了内部AI助手“Lilli”,这或许可以为它争取一点缓冲时间。但AI模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变得更聪明。


要想不仅在第二个百年中生存下去,而且继续繁荣,麦肯锡必须变得“真正与众不同”。



全球先锋报认为麦肯锡的真正危机,不在于被竞争对手超越,而在于它已不再代表“未来”。


当咨询从“洞察力生意”变为“执行力战场”,当AI开始替代人类决策流程,麦肯锡赖以建立声望的“人类精英模型”正逐渐老化。过去,它凭借信息不对称与人才光环定义规则;如今,在技术去神秘化与工具平民化时代,它反而成了被规则重塑的对象。要保住话语权,麦肯锡必须从“权威”转型为“协同平台”,重新定义自己在知识资本链条上的位置。


点一盏灯,留一声言,让微光汇成海。感谢收听《全球先锋报》。我们明天再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