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MMARY 2024年9月30日,国庆长假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336.50点,上涨248.97点,涨幅8.06%;深圳成指报收于10529.76点,上涨1014.90点,涨幅10.67%。 不管是减亏还是看涨,中国股市在一片唱衰声中做到了堪称戏剧化的反转。 赚钱效应像夺目的热气球让所有碳基生物抬起了一周前还在垂头丧气的头颅。 对这波涨幅感同身受的,包含了00后们。整顿职场之后,也到了可以参与股市的年纪。下场成为投资人是早晚的事情,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之前,先做点什么,比如读一下上市公司年报。 │ SHOW NOTE 00:00 再等等 │ STAFF 阿宝、老张 │ CONTACT ……
│ SUMMARY “每一任美联储主席都在解决上一个问题。” 本·伯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也不例外,被称为“救火队长”的他在2006年接任格林斯潘的美联储主席职位,并在任期内实施大规模非常规货币政策,以阻止经济衰退,维护市场流动性。 回拨一下时钟,前任美联储掌门人格林斯潘绝非无能之辈,前前任沃尔克也不是,反之,他们都以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方式成功应对了时代的挑战。可偏偏每一次成功,都毫无悬念地成为“上一个问题”,换个角度看,也造就了the Next BIG Thing。 天知道第43任美国总统小布什怎么会具有如此准确的判断力,提名以研究“大萧条”著称的第三代犹太移民伯南克加入美联储。事实上,当时不仅是普通人认为大萧条绝不可能重来,甚至连多数经济学家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例如,理性预期学派的领军人物、1995年诺奖得主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就在2003年的一次演讲中公开宣称:“经济危机的核心已经被解决了”。谁预判了伯南克的预判,不言自明。 现在来看,伯南克所实施的货币政策同样是一个持续摸索的过程,如伯南克在他的著作《行动的勇气》中讨论购买美国国债时所言,我们既不确定购买的有效性,也不确定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过去没有类似的经验可以借鉴,但结果是这场政策试验在特定时期被证明是成功的。 顶着“神童”名号一路开挂的伯南克肯定知道自己也将成为“上一个问题”,只有疯子才会坚信自己永远正确。从“胜利走向胜利”之类的口号看似鼓舞人心,面对“家庭和企业信用的信心丧失”是没有实效的。 伯南克足够清醒,也足够有勇气,正如他所说过的:“散兵坑里没有无神论者,危机中没有空想家!”希望我们能从这行否定句中,找到确定的答案。 │ SHOW NOTE 00:00 再等等 │ STAFF 阿宝、老张 │ CONTACT ……
│ SUMMARY 天降大任于美国第75任财政部长蒂莫西·弗朗兹·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由他撰写的《压力测试:对金融危机的反思》所记录的便是这位经济学家在那场2008年起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所经历的暗黑时刻。 从大繁荣到大萧条不再是隔岸观火,这阵子你我都感同身受,虽说信心堪比黄金,可是跟不断攀升的金价相较,不堪比变得越来越不堪比。 盖特纳曾经留学中国,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学习汉语。语言是文化附属品,是思维方式的体现,不管当时出于什么目的,主动掌握汉语的同时,想必也被动“植入”了些什么。仅从2024年他两次踏足中国来看,主政者问计于自带光环的专业人士是大概率的。 他的答案无从知晓,只能通过《压力测试》略作了解:“全面资本分析和审查”(CCAR)是一个成果,测试内容不仅规定失业率上升多少、公司违约率上升多少、股指下跌多少等基本市场波动,且对每个产品的各个细节都有非常具体的设定。盖特纳在书中写到,实施了反危机措施后,美国的失业率最高升至10%,但不是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的25%,到2013年年底失业率已经降至不到7%。 毋庸置疑,失业率的升降是一个核心指标,事关判定大环境仍在继续萧条,还是逐渐复苏。当然也可以通过调整数据来鼓励大家期待光明,可是当“特调限定”变成批量产品,结果只能是遮天蔽日。 盖特纳现任华平(Warburg Pincus)集团主席,华平投资全球主席。通过公开平台,应该能了解这两年华平在中国的投资或者撤资轨迹。该机构于1994年开始在中国投资,老话很应景——三十年河东…… │ SHOW NOTE 00:00 再等等 │ STAFF 阿宝、老张 │ CONTACT ……
│ SUMMARY 时间再次回到2008年,当Michael Burry为自己的成功预测喜不自胜的时候,在纽约和华盛顿,掌管着全球最大经济体的众神仍想用最体面的方式解决麻烦,毕竟在他们的经验中,有时候带风向只需要一个细微的表情。 然而,事与愿违…… 《纽约时报》首席记者及专栏作家Andrew Sorkin撰写的《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以当时的美国财长Hank Paulson为主要线索,展现了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美国主要监管机构和投行的众生相。2011年,这本畅销书被改编为传记类纪录片在美国上映,片长99分钟。 纪录片中的高光角色不是《大空头》里的芸芸众生,时下堪称玄学的流量在他们身上不值一提,他们是规则制定者,价值创造者,是无形的手,是“分分钟几千万”最不需要佐证的存在者。 可危机就是那么难搞,怕它来,更怕它乱来。最终,怕什么,来什么。 难以想象,众神不具有上帝视角,就像外卖小哥没有电瓶车,身份的获得总得有独一无二的标签。如果所有的预见、洞见在危机面前都无法解决问题,那么解决提出问题的人是管理学的课纲。 不知道有多少无名之辈为这场危机买单,他们都是“大”系统的维护者,为了“不倒”而纷纷倒下的甲乙丙丁。 十三年过去了,从一个危机中走出来,继续走进另一个危机,系统every level就是如此设置的。“日经繁花地,片雨不沾身”是诗人的憧憬,世界终究是不仁者的乐园,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TBTF? WTF…… │ SHOW NOTE 00:00 再等等 │ STAFF 阿宝、老张 │ CONTACT ……
│ SUMMARY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成为新闻纸上的高频词。 2015年,由迈克尔·刘易斯小说改编的电影《大空头》上映,并于次年获得第88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反思不绝于耳,因为以当时的美国来讲,失业率每上升1%,死亡人数会增加4万人。是生命,而非数字,让痛感更具体。 2024年,美国、日本、印度乃至宝岛的股指高歌猛进,经济危机时代的记忆颗粒呈淀粉样蛋白沉积。身处大A阵营,自然会用冷静的眼光看透资本市场的成住坏空,提前完成风险释放,一定是政策的前瞻性使然,我佛慈悲。 关于世相,一部《石头记》说得明明白白。是谁在起高楼,谁在盼楼塌?当然是耶稣和佛祖都看不上的“人”。《大空头》所讲述的那场危机背后,国会、美联储、证券交易委员会、标普惠誉、华尔街日报……渎职的,都是形形色色的人。看多的是人,做空的是人,盆满钵满的是人,家破人亡的是人。戏谑的是,这一切都在同时发生,而不是平行世界。所以,吃人的,也是人。 一幕幕悲喜,一声声哭笑,过了也就过了。欲望是永动机,无聊是死亡证,在折腾和不折腾之间,变速箱和刹车皮的调节作用从长期来讲,接近于零,中庸是人间最大的谎言。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个好办法,《大空头》片头引用马克·吐温的那句话:“不懂的事情,你自然会多加小心。惹祸上身的是你自以为懂的事。” 这句话的平替是“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不游总可以了吧?油罐车告诉你,还真由不得你。 为这事义愤填膺,也由不得你。这时候,你不是人,是工具。 好消息是,哪怕作为止恶的工具,也很爽,管他背后是路西法,还是利维坦。 │ SHOW NOTE 00:00 再等等 │ STAFF 阿宝、老张 │ CONTACT ……
│ SUMMARY 讲到哲学层面的“无”,是顶顶厉害的心法,不明白的时候,就得承认自己悟性太差。至于般若波罗蜜境界,越往上贴,越觉得自己的罪愆比脂肪还要难甩干净,讨个机巧想把“无”给“无”掉,仅仅掌握广义相对论或者量子力学等原理是远远不够的,聪明和智慧不是一回事,时间和时光也不是。 但愚钝如我,却也不能对“无”视而不见,祂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用其极…… 比如,无印良品的创立就经历了一个“有→无→有”的过程,安倍晋三赠给奥巴马的獭祭酒里同样饱含着旭富士三代目的自我革命。 显然,此有非那有,中间倘若“无”过,虽日月同天,但山川异色。 这期的对谈里,再次言及几则品牌故事,日本经济衰退期实在是一个太好的模型,把无路可走的气氛营造到位后,向死而生的智慧之光自然会穿凿而出,间中体会一丝“无”意,说不定也能作拈花微笑状。 反向,叛逆,革命……都只是“无”的后坐力,用对了,万幸;用错了,要命。 │ SHOW NOTE 00:00 再等等 │ STAFF 阿宝、老张 │ CONTACT ……
│ SUMMARY 循环往复的,除了日子,还有经济周期。 从周期里寻找规律,历史经验或者教训是再好不过的教材。日本进行过很多自我总结,我们抽取其中一本意思挺积极的出版物做了讨论。 无论是消费降级、平替,还是老龄化、低欲望,我们正在遭遇,必将经历。热议不同人群中跳桥和跳舞的选择取向,跟吃人血馒头差不多,好消息是,看客永远比跳的多,滚滚向前的人生再少点梗,那就太寡淡了。 当然也有坏消息,世上本没有黄金赛道,一旦发现,道就不可道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估计里面九成九在胡说八道。 │ SHOW NOTE 00:00 再等等 │ STAFF 阿宝、老张 │ CONTACT ……
│ SUMMARY 农历四月初四,聊聊沪上一批投资者刚刚经历的日本行。 大家知道,最近相较一些地方,日本很行,“微笑曲线”确定来到了右侧上扬部分,周期的提法不绝于耳,是科学规律还是玄学妙果,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不管是纪录片还是设身处地,日本总是干净的。小林制药的负面新闻过去了,chojuku吐司里夹着老鼠器官所造成的影响也不过是召回了10万袋,一切都无法阻挡欣欣向荣的经济环境回归了…… 抱持着复杂的情绪,在嘈杂的口美达咖啡馆里努力想成为独醒的知本家。但如果,当下的世界就是以大骗局为蓝本呢?到处看看,至少可以更明了,或者更入戏。 │ SHOW NOTE 00:00 再等等 │ STAFF 阿宝、老张 │ CONTACT ……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