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那些只对你重要的偏执

芥末章鱼 | 三个男人的喝酒闲聊

我发现我出话题的节目,结果通常都是用一整期的时间在尝试把问题提明白,既开不好头,过程也波折,这期也不例外。其实这个问题在每次我想抛出这个话题的时候自己就会遇到,那些困扰绕我时间很长程度很深的问题,总让我觉得很难用简单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大概就像你很难用一些简单的标签描述你最熟悉的家人,爱人和朋友。 去年夏天我在身上填了两个纹身,其中一处是我的偶像约翰·克鲁伊夫先生的一句话:“Quality without results is pointless, results without quality is boring”。我想,还是这句话最能表达我的那个偏执。 我的感觉是,对于每个人来说,生活和工作中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对于目标没有疑问的情况下,会因为自己的特性而对过程或者过程中的某些维度产生偏执。在你独自完成任务时,这应该并不太构成一个问题,最多也就是折腾你自己。但在你需要与别人协作时就很麻烦,你不能指望其他人理解你这个偏执,更不能奢求认同,于是你由你的这个偏执出发表现出的行为,几乎带来的就是某种程度的冲突。更难的是,你会发现并且认可,你所偏执的这个维度和大家面临的目标真的没有直接的依赖关系,至少建立不起任何因果关系,而你又渴望达成那个目标。 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 这就是我在这期节目里想聊的问题,所以请大家忘了节目前几分钟开题说的话,尝试去体会你有没有感受过这样的问题。以及,你的某些偏执给你带来类似的困扰和烦恼时,你是不是更爱它了。

60分钟
38
5年前

86.五四三二一

芥末章鱼 | 三个男人的喝酒闲聊

自从同学举报导致某阳事件被复核之后,似乎北大就没清净过。从岳同学因要求公开该事件信息被“处理”,到各种声援岳同学的信息被和谐,再到5月4日北大百二十年校庆上任北大校长的某先生念白字,进而又在其道歉信中大放“焦虑与质疑不能创造价值”之厥词。这一系列事情是引发我想聊这期节目的直接原因。 如果说更深入一点儿的原因,大概是由此回顾自己大学生活时发现了诸多遗憾。其中最大的一个,恐怕就是那个时期,未能在思想上与这个时代建立几乎任何联系。在我眼里,我的本科四年,只活在青春无知、学习恋爱、同窗情意以及自己很野蛮的冲动和幻想里,与青春年纪息息相关,与时代社会毫无关联。同时我认为,如今的大学和大学生们,恐怕并没有好到哪里。 我觉得这很糟糕,所以纪念五四运动的青年节过去的第一期,提出录这样一个话题。其实想到了好多希望拿出来聊聊的问题,比如大学在社会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使命,大学应该对学生的什么负责,对于思想甚至思潮的启迪和引导是否是大学的核心,一个民族——假设民族是有意义的——拥有怎样的一批大学才是健康的,人类拥有怎样的环境提供给年轻人才是健康的,等等等等。但是问题提的不清楚,导致一期节目的时间聊的激烈有余却不尽兴。 于我自己来说,不能给出准确的回答,但从主观感受上我觉得,在那样体力充沛头脑灵光无知无畏的年纪,妄想把自己的思考、志向和行动与时代联系上,似乎更浪漫一些。 在此尝试更清楚抛出这些问题,有缘看到的同志们,饭后闲谈时或许可以聊上一聊。

60分钟
10
5年前

81.追忆张国荣

芥末章鱼 | 三个男人的喝酒闲聊

相信在华人世界甚至整个国际范畴,有无数来自媒体介绍张国荣先生生平事迹、艺术成就以及各界评价的材料,也有无数来自歌迷、影迷表达喜爱和思念的文章。以芥末章鱼电台一贯的工作状态,也很难有更多关于哥哥的信息呈现给大家,但我还是非常想录这样一期节目,在哥哥离开的第15年,表达对我心目中华人第一巨星的尊敬和怀念。 尽管为了这期节目做了电台开播以来最充分的一次准备,但仍然觉得难以充分表达自己的心情,就像此刻写推送文案的时候,总觉得词穷。 除了节目中提到的演艺生涯的成功和艺术上取得的成就,还流传着众多关于哥哥热衷公益和杰出人品的事迹。娱乐评论人肥罗大电影在百度TA说发表了一篇名为《15年了,为什么我们还在想念张国荣?》的文章,开头一段话的很好,在此引用:“是啊,张国荣也不过是唱歌的,演戏的而已,但这样的巨星没了,就没了。而他之所以成为巨星,不仅是因为那些歌,那些电影,那些绝世风华,而是这个人活着的时候,把做人这件事,做到了极致。15年了,为什么我们还在怀念张国荣?因为‘你不曾真的离去,你始终在我心里’。春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今夜的北京大雪纷飞,发出这期节目表达思念。

60分钟
46
5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