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从北大宿舍与上野千鹤子,谈到两性的身体与气质

以及其它

- vol 42. 从北大宿舍与上野,谈到两性的身体与气质 - 女性主义是每个人的工具,是女性,也是男性的工具,是一个能够让我们剥开我们身上累生累世的喧嚣和吵闹之后,看见真正的自己的工具。 这才是女性主义的意义与价值,这才是女性主义。 - 收听提示 - 03:10 如何理解围观者的愤怒? 10:36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工具,能让我接受自己的某些身体特征 10:58 戴锦华老师成为女性主义者的起因,与她的身体特征和生命经验密切相关 21:23 从内在气质的这个角度,女性主义对我的启发是什么 22:35 张译的采访片段:性别偏见对于张译造成的巨大困扰,与他由此而发的自我迫害 27:10 女性为何会主动驱赶自己身上的“女性气质”? 35:18 大家现在会把文静、文雅、内敛、温柔、优雅视为一种女性气质,甚至视为“娘”,但这个认知是个特别现代中国特色的东西 37:00 “如果文人群体还存在,他们身上的那种‘女性气质’还存在,你觉得我们这个社会还能出现那么恶心的酒桌文化嘛?” 39:41 一些现代中国男性的困境,或许也和这种男性气质的重新定义有关 41:43 社交媒体中对现代中国男性气质的反叛 - 素材相关 - 张译聊史今的女性气质。张译这个演员很有质感,完全可以演酷儿电影。如果剧作像画画,他的色彩纯度可以很高,像娄烨的男主一样抽象、纯净、孤傲又不失温暖,值得深挖。_哔哩哔哩_bilibili

45分钟
99+
2年前

37.《狂飙》:利维坦下的角色与观看

以及其它

- vol 41.《狂飙》:利维坦下的角色与观看 - 当利维坦化身成对于性的消费时,我们是那么地投入。我们或在喂食着一个更加复杂、新型的利维坦。 但是不要忘了,我们享受着剧烈的快感同时,正在制压下痛苦地呼吸。 - 本期主题 - 【影视书】《狂飙》/《奶酪与驱虫》/《明史》/《王氏之死》/《伊利亚德》 【角色人物】安欣/李响/孟钰/梅洛基奥/徐阶/张居正/王氏/阿奇里斯/赫克特 - 收听提示 - 利维坦下,什么是真实而饱满的角色? 03:03 我从来没有太对安欣感冒,因为我觉得他不是很真实 04:43 从《奶酪与驱虫》谈,什么是真实的人物? 16:02 《明史》中的徐阶/张居正,如何因复杂、真实而迷人? 27:27 徐阶/张居正的两个负面标签:享受特权,攀附和扮演霸权 38:16 《王氏之死》:利维坦之下的平民之死 53:08 权力体系之内的李响和孟钰本可以写的非常吸引人 利维坦下,我们究竟在观看什么? 58:05 大冤种·李响扮演者李健老师のB站入驻:整个屏幕的留言凑不齐一条裤子 61:30 色气向剪辑的本质:对于性和性对象的格式化 62:26 把性标准化格式化之后,也让人们对于性、性对象和亲密关系的想象也就变得单调 63:25 我从来都没有想过原来“体制内”也可以成为一种性感,实在是太有中国特色 64:12 为什么是“我的体制内好老公”,而不是“我的体制内好老婆”? 66:53 《伊利亚德》:复杂的社会中,人性又因过于简单而迷人 - 关于李响的角色剪辑(“我的体制内好老公”)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T411X7ue/?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73分钟
99+
2年前

34.《看不见的日本》: 阶级滑落者亲历的贫穷、无望与丑陋

以及其它

- 本期主题 - 《看不见的日本》,作者赤松利市,毕业于关西大学文学系,曾以《犬》斩获第22届“大薮春彦奖” - 收听提示 - 03:09 本书开篇 10:00 日本最底层工人的工资待遇 12:23 底层工人间的霸凌与被霸凌 25:53 工作环境之恶劣严酷 32:26 作者是谁?为何会沦落到这一处境? 34:16 专门招女高中生做球童的高尔夫老板们 43:13 日本也有妈宝男 45:23 新老板的险恶盈利计划 48:00 被合法性剥削的菲律宾女陪酒生 53:55 日本已经变为“成果主义”和“实力至上主义”社会 56:07 “下流国民”的穷途末路:养老的困局 58:33 福岛清污工人遭受的严重的被歧视现状 - 材料相关 - 昭和枯草哀歌 歌词(中文) 我向贫穷屈服了 不,是向悲戚的人世低头了 连这个城市都抛弃了我们 干脆就死得漂亮些吧 因为已经尽了力,活了过来 我们再也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 我们俩就犹如连花都不开的枯萎莽草 纵使被践踏也忍不下来了 是的,遍体鳞伤了 尝尽了寂寞 还说要拥有梦想 幸福什么样的,我们并不奢望 只希望能像常人一般 凝视着流星 我们俩犹如枯萎的莽草 你怎么就放弃了我 为什么,我还这样的爱着你啊! 死的时候要一起 曾经我们是这样的要好 世风之冷酷 不紧激起了阵阵的泪水 忍受着折磨 我们俩犹如枯萎的莽草

74分钟
99+
2年前

31. 当怀念鼓楼时,我们究竟在怀念什么?

以及其它

- 本期主题 - 《时间的故事》,北京钟、鼓楼特展,9月初开展,目前尚在展出 《时空中的美术》,巫鸿著,为其古代美术史系列文稿第二辑 - 收听提示 - 本期focus的3个问题 1- 北京的钟、鼓楼为什么会被建造得如此巨大? 2- 为什么钟、鼓楼会被建造在北京中轴线的最北端? 3- 传统中国的钟、鼓楼与西方的Big Ben有什么区别? 时间轴 06:01 当我们用平面布局的视角研究北京中轴线时,我们会忽略什么? 09:01 现代社会的时间观念,与古代有什么不同? 10:34 北京的钟鼓楼是如何报时的? 14:14 从时间这个角度,如何理解钟鼓楼的政治性? 14:53 怎样理解乾隆与英国马嘎尔尼使团的会面? 18:06 如何理解时钟(作为一种计时技术)的政治性? 20:00 从空间这个角度,如何理解钟鼓楼的政治性? 21:20 为什么钟鼓楼被建在地安门? 24:03 地安门与天安门有什么关系? 29:10 从社会活动角度,怎样理解钟鼓楼的政治性? 35:18 钟鼓楼沉默后,北京究竟失去了什么? 43:06 BGM: 赵雷《鼓楼》 - 资料相关 - 北京中轴线平面图 来自网络 北京鼓楼 来自网络 北京钟楼 来自网络 北京钟鼓楼透视图 展览现场照片 钟楼下的集市 展览现场照片 看火判儿 展览现场照片 我们下周一再见,拜拜!

47分钟
99+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