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深度关系? 人年轻人就不需要啊...就你逗

现代16mm

✨ Hello 大家好 ✨ 💙 我是 Shark!周三快乐!💙 🎉 首先, 让我们祝知了女士,生日快乐! 🎂🎈 📆 今天是她 30 岁的第一天,也是 现代16mm 复播的第一天!🎞️ 🎙️ 复播第一期 聊的又是和 关系 相关的话题,我们一边调侃自己怎么总是在聊这些事,一边感慨——或许,这就是这个节目的使命 💭 🌙 这两天晚上,我翻了翻之前的节目,看看节目的首页,看到简介里写着: ✒️ “现代16mm是一档以广角镜头定格微妙瞬间的节目,我们会尝试冷静地侧切情绪,在情绪纹理间摸索行为脉络。” 这些文字是我写的。 ⏳ 当时间在我和它们之间制造了一些空地后,我像是真的在阅读它们一样。 这种 距离感,让回看更有诗意, 让我对 过去 保有如同对 未来 般的好奇。✨ 💬 在听节目之前,也许可以先跟自己聊聊天,回答几个问题: 🔹 深度关系对我来说是必要的吗? 🔹 深度关系在什么样的语境下有机会诞生? 💡 我可以解释一下这两个问题。因为曾经我会默认 深度关系是所有人都渴望的,只是很多人被困在“可望而不可及”的困境里,最终选择 视线不再降落在这件事上 👀。 但这次和知了聊天时,我突然意识到——也许不是。🤯 我太先入为主了,总是带着这样的前提去看待自己、看待别人的关系,去分析不同人关系中的问题。但 事实是: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深度关系”。 🛤️ 一些通向深度关系的路,可能对某些人来说是 破坏性的,而他们的系统对这种破坏 没有修复能力。 🔍 另外,深度关系 也是一个相对词,它是 主观 的。 对于不同人来说,“深度” 的定义各不相同,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能说—— “我觉得我们还不够 / 到达了(我心中的)深度关系” 💭。 接下来可能会面临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说?”,而这个答案,大概率和你的 深层需求 有关。 🎙️ 这次节目里,我和知了一如既往地有很多不同观点… 🔹 我说:在“人与人之间有没有可能抵达深度关系”这件事上,有一些决定性基因 的。有时候,我们应该 “算了吧” 🚶。 🔹 知了觉得:她是那种愿意 为人与人的感情和关系奋力一搏 的人。她愿意 做到极致,然后 大大方方地为故事买单 💥。 💔 这个时代,“年轻人不敢再爱了” 已经成为一种公共认同。 在聊这期节目的时候,我回溯了一下 我的态度演变,也反思了这些行为和态度背后体现的 懦弱、固执,以及属于特定代际的 困顿和痛苦 🌀。 也因此,我更加感谢宇宙给予我的 动人的明亮 ✨,感谢我的伴侣,用 真实的共同生活 和 具体的经历互动,递给我手上一个针对如上所有的 解码器 🗝️. 💌 更多的文字交流,和我们的故事分享,可以去 📍 小红书 @F.F.G.编辑部 🔎 🎧 总之,今天也,先听节目吧! 🎶

40分钟
99+
6天前

📸️39: 别过得了, 我跟你聊天儿还得找时机呗

现代16mm

✨ Hello 大家好,周一快乐!我是 Shark! 今天是清明收假的第一天, 水绿风也宁,万物都清明 ☁️🌿 我们在一周又一周的轮新中, 和春天愈加自在地互相融入, 也在无数迹象中 为盛夏的隆隆序章侧耳。☀️👂 —— 这期节目, Bobo、知了 和我 又在一个天气很好的早上 Morning Call, 我们聊了一聊 —— “沟通的时机” 📞🕰️ —— 我曾经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时机。 哥谭市上回荡着的那句 “It’s timing” —— 震耳欲聋, 是一切的回答 🎯 把“时机”放在“命运”的话题框架里, 我们既能坦坦荡荡地 用“时机催生万物”做祝酒辞 🥂 也能落落大方地 用“时机衰败一切”当辩词 ⚖️ —— 可是当“时机”被嵌进沟通的来回之间, 我们的诸多情绪开始: 潮湿、粘腻, 开始没那么光彩, 没那么容易言尽, 没那么容易被我们放下, 也没那么容易放过我们… 🌫️💭 —— 我说: “我躲不开对‘时机之下一切顺利’的小小贪念, 但又面对不了‘我们之间也还是需要时机’的镜中瑕疵。” —— 知了说: “人与人之间,存在两个时机: 一个在于对方,一个在于我自己。 我会去寻找对方的合适时机, 但是很多时候, 我明明知道当下不在自己的合适时机, 却也无法拒绝展开话题。 每每沟通失败, 就会有两三个辗转反侧的晚上。” 🌙 —— Bobo说: “知了是她见过最愿意为『人与人之间』努力的人。 时至今日,这样的人实在是稀有。 所以,见到,就要抓住。” ✨ —— 好像她们疏解了我哽在喉咙的一声咳嗽 —— 需要时机,没什么, 只要还愿意为对方 等待、创造时机,做出努力。 无论是为了表达立场, 还是为了坚持利益, 我们都是希望对方不要受到伤害, 为了我们顺顺利利。 那我的每一句话, 都可以在“时机”之中, 大大方方地说。 🕊️🗣️

39分钟
99+
6天前

📸️42:宝贝,吵架你怎么不带方案就来了呀

现代16mm

Hello 大家好~周二快乐! 我是 Shark ✨ 这期节目的主题是——“吵架” 回听这期我们聊过的内容,我觉得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 一部分是所有亲密关系中的吵架 🔹 一部分是对外进行自我维护的架 ⸻ 我们主要聊到了这几个问题: ・觉得怎么样算吵架 ・吵架吵得是什么 ・怎么吵架能吵赢 ・吵真架和吵假架 ・不必要的架怎么避免 最后我们发现: 不管哪种架、怎么吵、吵什么 关键词都落回到那个——“方案” 所以,这也是这期节目的名字啦! ————————————————— 我们几个对于吵架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理解: 比如知了觉得: 吵架是非常必要的,是促进人与人互相了解的途径。 相安无事的时候,和身边亲近的人,再怎么交谈 都是在已经相互了解的范围里 很多话在平时,总觉得不管怎么提起都有点太上纲上线了 只有在吵架的时候,才会看到那一部分 真实的、却又在平时不会从暗盒里取出来的需求 而曾经的我,是坚定的“不吵架”坚持者: 我不喜欢任何冲突,觉得一切可以被理性解决的问题 都可以逐条商量 而那些终究无可商量的事情和情绪 可能就是要相互后撤一步的信号 不过,在经历和具体的人具体的相处后 我对于人与人之间心理变化的复杂性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当然也对关系的韧性更有信心了 在吵架中,我们可能真的更能看到对方,也更能看清自己 ——————————————— 这些让人对自身有思考和学习的“架”, 我们不能执着于争输赢 但! 除此之外,出门在外也有不少架是必须要吵的 这些架,我们得赢 怎么赢,怎么吵——咱们可以慢慢相互出主意 今天,可以先听听: 输,是怎么输的 哈哈!🎧

54分钟
99+
6天前

📸️44:当所有人都在逃离美颜相机时,素颜是否已成新表演?

现代16mm

哈喽,大家好!好久不见! 今年我们重启了节目,迎来了新主播 Bobo 🎉 这次回归,我们是真的很想长期地跟大家“聊下去”~ 于是在不见面的这半个月,我们革新出了新的谈话模式: 👉 每期节目会从我们三个人当中选一位来做主持人。 我是今天的轮岗主持人 —— 知了 🎤 ⸻ 📸 这期节目,我们从照片中“真实”与“虚假”的边界出发,聊聊关于潮流的那些事儿。 ⸻ 关于美颜相机: Shark 害怕美颜相机变成生活里的“瘾”, 时刻担心自己一旦过于依赖, 就会逐渐迷失在那层虚假的美丽之中, 所以从未让自己陷入其中。 ⸻ Bobo 说照片本质上是承载记忆的载体, 她尊重每个人使用美颜相机的权利。 但对她而言,那些经过修图的照片, 往往更多地记录了大家对着手机精心修图的那段时光, 而非照片本身的纯粹记忆。 ⸻ 关于潮流: Bobo 是个十足的弄潮儿 🌊 总是能敏锐地捕捉到潮流的脉搏, 轻松跟上潮流“大势”。 ⸻ Shark 却选择做自我潮流的引领者, 从不随波逐流, 而是凭借独特的审美和个性, 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潮流之路 ✨ ⸻ 而我则是个不折不扣的矛盾者… 一方面,心怀“潮流之下我独醒”的小小幻想; 但另一方面,又无法彻底摆脱潮流的影响。 每当被迫加入某个潮流时, 总是迈不开坚定的步伐。 ⸻ 无论是为了更好地融入某个圈子, 还是为了坚守自己的个性, 我们都在潮流中努力寻找着平衡 🧭 只希望能在这个多变的时代里,过得快乐。 ⸻ ✨ 为了我们顺顺利利, 大家的每一个选择, 都可以在“潮流”之中, 大大方方地做。 节目里提到的书哦:

47分钟
99+
6天前

📸️45: 去他的人生导师, 嘻嘻😁

现代16mm

周末快乐,我是Shark 你想拥有一个人生导师吗? 我的回答肯定是 ❌NO 但这个问题如果被修改得更具体👇 “你在面对…情况的时候会想和谁聊聊吗?” 我会犹豫。 可能因为人生经历的不同, 有些人对于 mentor 的角色想象注定不足的。 🧩我和 Bobo 在“帮助与被帮助”问题上 也同样有着非常不同的态度、表达、思考方式… 在一起探讨后 🗣️ 我们发现这些可能是因为对于 “帮助” 的定义, 以及对于 “需求” 的理解不同。 而最终依旧会回到—— 关于每个人的 “do care” 上来💞 🎯在聊天的最后,Bobo 问了一个问题 非常有趣 也想听听大家的答案 📌我的答案是: 要始于共情,又超越共情,并用超越的那部分完成对我的指导。 但想一想, 共情本身就是危险的⚠️ 而我对于共情的态度 又是更为复杂的—— 诉求和排斥间总保持着张力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 曾经我回避了对于 mentor 的更多思考。 🥁有趣,今天也一起听节目吧! 01:12 你是在帮助?还是在合作? 11:00 我无法只靠想象就成为别人的人生导师 14:37 “事合”还是“人合” 17:30 “帮助到” 和 “帮助了“ 19:57 我们在“帮助”两侧,承担两个角色 24:07 一打电话就是端掉诈骗窝点的英雄故事不是大部分人拥有的叙事机会 28:40 可是人们更擅长拒绝帮助, 分泌的沮丧需要时间代谢 32:29 很希望有个导师, 但是”独自面对“的经验会帮助你更看到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35:17 “导师”不拥有一个来自外部的清晰定义,更多是我们内在赋予她了一个身份,只有当我们愿意称之为导师时,一个导师形象才在生命中诞生了 38:19 导师的成立,是否需要始于“共情” 44:17 愿意培养竞争对手的人都是谁 45:00 去帮助,但“帮不到”,名利都是我的 感谢收听,欢迎去主页,在更多地方找到我们 😁

48分钟
99+
6天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