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试试把你当作一个有思想的小雪球吧,如果你想变成一个饱满充实的大雪球,该怎么做呢? 1️⃣打造很湿的雪 圆润度:让自己没有短板,成为六边形战士。 开放度:具有好奇心、求知欲,对不理解的事情尊重并且包容。 2️⃣拓展很长的坡 坡度:平躺只会慢慢停止成长,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些挑战的“上坡”,到达顶点之后才会有向下俯冲的强大作用力。 宽度: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让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充分展示出来。 🔖可以把复利是作为你的人生武器,广泛运用在工作、生活、学习当中
本期节目,想和大家分享我关于“领导力”的新思考和洞察 * 我所认为优秀的领导,需要提供两大核心内容:资源、拨云见日的视野 * 如何成为好的领导者?温柔、坚定、强大 * 什么情况下可以成为领导?自己凭借个人魅力成为团队领袖,待到时机成熟之时冠以头衔
如何做适合你的时间管理?有没有一种不痛苦、易坚持、效果好的时间管理方法?为什么读了许多知识/方法论,依旧做不好时间管理? 想必你也有和我一样类似的困惑和苦恼,而我最近在一些列的学习和思考下正好有了一些有成效的结果,所以拿出来和你分享,希望能够对你也有帮助。本期干货满满,更细节的思维导图也分享给大家,可以点击查阅保存~ * 职场瓶颈:时间管理 * 什么是“时间贫困”陷阱 * 时间管理最重要的一课——储时罐:如果你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花在了小事上,就没有时间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先放最总要的“高尔夫球”,将事情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排序。因为除了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事情都如同细沙般渺小。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 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 * 我的时间管理系统:四象限管理法+番茄钟管理法+三只青蛙管理法
近期的思维碎片合集~ * 我的人生原则之一:处在什么阶段,就做这个阶段最需要做的事 * 要学会用“收益视角”看问题:要让别人有所行为,那就要让他有收益 * 我的工作底线(洁癖) * 时间分配、任务分配,本质上是你的优先级排序 * 三只青蛙法则、四象限时间管理法 * 让我真正感觉到难受的,是无法掌握自己 * 提升演讲能力 * 提升自己的影响力,真的能赚钱 * 最近在看的书《寂静的孩子》
从面试官的视角分析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帮你顺利拿到offer~ 【投递简历的环节】为什么投了几百个简历,聊了几百位boss,却总是收不到面试邀约? * 找工作环节,招聘者的个人主页非常重要 * 最新发布的岗位,面试官回复率会高很多 * 要主动,对看了你简历的、有查看你主页的面试官一定要主动打招呼 * 一定要善于“针对性”地自我介绍,最好是拟一段看起来是真人一对一定制化的内容,而且可以在发出去的时候编几个变量 * 在线简历要重视,可能会比附件简历更重要,因为在线简历决定了面试官会不会回复你 * 志愿者、校运动会获奖不要放上来,会影响有效信息露出 【面试环节】对面试官来说,就是要找到能够胜任这个岗位的候选人,所以80%的问题,都是在考察你的潜力、能力和过往经验是不是和这个岗位匹配,剩下20%考察的是性格、做事方式这些和团队的适配性、互补性。——所以面试者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反复证明“我可以胜任” * 职业发展规划很重要,甚至可以一题定成败(我的职业发展规划会这么说...) * 如果有一个你真的非常想去的岗位(是真的因为职位、方向,而不是因为想要一个大厂实习经历),有一个非常隐藏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面试通过的一个技巧——表达你对这个岗位的渴望和喜欢 * 学生保持一些青涩反而是加分项,如果过于成熟侃侃而谈会给人一种背好稿子的感觉 * 假设类问题是面试失败的重灾区,答好的核心点在于整体的思路,而不是具体的解决方案 * 回答不要太虚,尤其是不要把团队、别人的事情说成自己做的——这往往是很多“聪明”学生的通病
“决策是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科学。” —— 赫伯特·西蒙 决策对于我们人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现在的我们是由过去的决策造就的,而现在的决策又影响着未来的我们。面对如此重要的一件事,我们该如何思考、应对呢?因此,我邀请到嘉宾“65”一起聊聊我们做决策的底层逻辑,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01:21 Jing和65对“决策”这一概念的个人解读 02:52 目标导向原则:在做决策时考虑想要达成什么目标,选择那个能达成目标的选项 10:44 加权平均决策模型:对不同因素加权处理并得出综合分数,以此为依据做出决策 12:29 相信直觉(潜意识):在决策中信任潜意识的力量,同时借助分析和理性思考,让决策更加准确 21:24 观察“聪明人”是如何做决策的:向外求助决策建议时,需要选择在这一方面的“权威人士” 25:42 将有效信息作为决策源:需要提升信息收集能力,注意甄别主观和客观信息 30:45 不让自己后悔:宁愿选择可能错误的决策,也不要选择可能会让我感到遗憾/后悔的答案 37:49 ROI思维:做出能获得最高投资回报的决策,高ROI的事情包括阅读、健身、夸奖、感谢... 47:31 跳出A/B选择:当面对A/B选择时,不应该只在这其中做选择,而要思考是否有更多的选项 49:47 尽量避免在晚上做决策:经验之谈 51:11 第一性原理:看到问题的本质,而非表象在做决策
你有没有过这样一种感觉:对某件事情说不出什么冠冕堂皇的说服理由,但内心有一个非常坚定的声音,说你一定要这样做。 在对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有了新的认识之后,我意识到其实它投射出了我自我实现需要。 我好像是一个对这方面需求程度要求很高的人。那么对我而言自我实现具象表现有什么呢? 激情、挑战与浪漫。 详情请听节目~
本期播客,邀请到了嘉宾“牧之”一起聊聊关于感性和理性、情感表达的话题,希望你能喜欢这期真诚的对谈,如果能为你带来哪怕一点点的收获或者共鸣,我都会感到由衷的幸福~ 你可以听到: * 当你习惯用理性作为“自保”的工具时,它会愈发壮大,从而形成感性与理性发展的失衡。这种失衡会通过失眠、焦虑的方式展示出来,理性越是试图压抑那些情感,它们挣扎得越厉害。 * 不会表达情绪的背后,是不愿,还是不敢?不敢的背后,藏着两个因素:缺乏底牌、内心住着一个脆弱无助的儿时的你。 * 无论采用理性还是感性的表达,关键都是要让自己感受到舒适。 * 真正的共情,要意识到“把人当人”。 * ......更多关于自我剖析的内容,详见节目
在第38期播客的时候,我首次提到了开放性这个词,并且把它作为我的一个非常重要人生原则加以落实。近期呢,因为有了更多的学习、思考和复盘,对这个概念有进一步的认知,所以很想单独再做一期详细聊聊“开放性”。 00:18 开放性由“进入”和“流出”两者构成,通常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思想或个体接纳新事物、新观点、新经验以及应对变化的能力。 05:43 对于“进入”而言,最重要的是内省 07:46 内省的更高级层次:关注潜意识 18:22 为什么能做到内省的人如此之少? 23:52 “流出”的必要性是什么? *其实我一直都非常期待能够和大家多多地互动交流,如果你听了这一期节目有任何想说的,都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欢迎点击订阅,在之后更新的话可以第一时间接收到相关消息。
00:47 当我们批判“油腻”的时候,总能想到很多具体的行为,但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油腻”? 04:24 我对“油腻”的定义:因为产生了对不能实现的权利和尊严的欲望的投射,采取了”我可以代表中心的高高在上的“自我想象,正是因为这种自我想象会影响他的认知和行为,从而造成了油腻的行为。 06:26 给人贴上油腻的标签,是一件本身就很油腻的事情 08:41 油腻不分男女 13:26 女性的油腻在男性视角里,或许不是油腻,而是媚男 16:51 感觉身边都是油腻男?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19:54 对油腻现象的泛化 24:26 少年感与年龄无关、与性别无关,只与心态有关;少年感的5个典型特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