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8月25日,经典格斗游戏《拳皇》将迎来自己的三十岁生日。始自1994年的《拳皇》系列是众多游戏玩家的少时记忆,同时也见证了其开发企业SNK跌宕起伏的业界历程。在《拳皇》步入而立之时,御宅学丛书引进的官方书籍《拳皇终极历史》也将正式推出,借主编RED来参加CJ的机会,我们一起录制了几期“游戏开始”节目,回顾了《拳皇》从诞生至今的历史。 《拳皇终极历史》现已上架TB:御宅学书店 DieGeschichte aller bisherigen Panzers istdie Geschichte von Turmzahlkämpfen! 本期嘉宾:RED [时间轴] 00:30 RED和大尉聚首CJ,开录新节目 01:05 拳皇系列三十周年之际,《拳皇终极历史》终于出版! 02:44 1978年,前职业拳手川崎英吉创立“新日本企画”,1981年更名为SNK 05:33 日进斗金的InvaderHouse效应(一夜收入就能买一栋房子) 06:33 背水一战的《大坦克3》与回转摇杆 08:26 《雅典娜》引入RPG元素 10:17 《怒》三部曲将泛滥的飞行射击改为人类角色,大获成功 11:43 SNK与CAPCOM的漫长“打擂” 12:38 这就要从缔造了初代《街头霸王》的西山隆志说起 17:23 SNK推出《饿狼传说》与《龙虎之拳》 19:00 半导体价格大幅下降,SNK产品以大容量和大尺寸精灵图为卖点 23:00 SNK内部作品的联动传统 26:24 《拳皇94》波折不断的开发历程 35:54 起初,这个项目在公司内部并不被看好 39:28 令人印象深刻的反派和参战角色的有趣细节 43:27 三人队伍的绑定,以及玩法设计的亮点 51:26 盛极一时、锐意进取的SNK 56:43 《拳皇95》——大蛇篇揭开序幕,加入自由组队系统作为主要卖点 57:57 高人气角色八神庵初次登场 1:02:24 内部的团队如何看待 1:04:35 《拳皇96》,除了新角色参战与阵容变化外,过往角色也经过重新设计 1:06:10 三神器家族继承人齐聚,大蛇篇剧情渐入佳境 1:09:11 《拳皇97》,主创更换,引入Advance模式和爆气模式,提高系统深度 1:12:20 玩家选出的特别队伍 1:18:05 无限连! 1:20:33 在包机房玩PS版《拳皇97》入坑 1:22:44 大蛇篇收官之作的隐藏叙事 1:26:33 火爆热闹的《拳皇98》 1:32:19 大规模拓展业务的SNK,危机四伏 1:36:55 世纪之交,业务濒临崩溃 1:38:18 谢谢收听,下期再见 · 延伸阅读 1979年,新日本企画刊登的机台广告,,这家企业的罗马字头文字就是SNK 1981年的日本娱乐业者协会名单中,川崎英吉(左)作为新日本企画的社长在册担任理事。右边是当时担任埃勒姆社长的辻本宪三。 《拳皇终极历史》书影,本书即将在月内由御宅学引进推出。 以往积累的若干IP作品,如《雅典娜》《怒》《龙虎之拳》《饿狼传说》等,成为了《拳皇》系列诞生的重要契机。 “新的冲击!组队参加梦幻之战!”——系列开山之作《拳皇94》的宣传语主打三对三战斗,但“格斗之王”这项赛事实际传承自《饿狼传说》 《拳皇95》中,主角迎来重要对手,并以自由组队模式,开启了大蛇篇三部曲 行政人员也要上场作战——森气楼笔下的麦卓和薇丝。《拳皇》系列的很多角色并非传统常见的武术家,而是更为多样且新潮。
《异形》一片中另一艘重要的载具就是太空骑师的废弃飞船,这里也正是异形等候寄生宿主的孵化场所在地。围绕着太空骑师一族的背景故事与概念设计,《异形》剧组又投入了另一场恶战。 DieGeschichte aller bisherigen Panzers istdie Geschichte von Turmzahlkämpfen! 本期嘉宾:丑客 兜帽诺 [时间轴] 00:28 续说异形创世记 01:04 除诺斯托罗莫号外,还需要设计和搭建外星飞船 02:00 汉斯•鲁道夫•吉格尔不寻常的家庭环境与童年经历 04:00 梦境与灵感 10:12 生体机械绘画法 13:40 恐怖与美 14:55 吉格尔家中的洛夫克拉夫特书籍专区 15:38 丹·欧班农力邀吉格尔加盟《异形》 18:02 片方与吉格尔的拉锯战 20:02 雷德利·斯科特——“我就要这个人” 24:15 片场德古拉 25:40 初期设定中的太空骑师 27:00 初期设定中的巨型金字塔 28:00 熟悉不? 29:04 古埃及风格外星壁画 30:55 在当时的剧本中,异形成了这些被称作“Mala’kak”的外星种族创造的生物,这些造物者拥有巨人的外观 32:32 由于太过拖戏,而且成本过高,这些内容都被放弃 33:45 初期的外星飞船设计稿并不太合用 34:22 吉格尔也绘制了一幅外星飞船的概念画(虽然这起初不在他的合同范围内) 37:03 到底要哪个设计?雷老爷一锤定音 38:42 小行星地表与外星飞船的布景搭建 43:40 难受的道具服和艰苦的现场拍摄 44:47 输氧! 45:55 彼得·沃西制作了细节十分丰富的1/25缩比外星飞船模型,用于飞船全景镜头拍摄 51:00 外星飞船内部回廊的布景 52:48 从“死灵之五”得到的灵感 54:45 围绕太空骑师布景的拉锯战 55:40 迷恋外太空死尸的宇宙怪胎 56:35 太空骑师的设计 1:00:15 驾驶室布景的实现 1:03:37 几十年了,就没点儿新鲜的 1:04:20 太空骑师道具令人扼腕的命运 1:10:05 位于驾驶室下方的异形蛋孵化场 1:12:08 异形蛋孵化场的灵感来源——菜市场买来的鸡蛋防撞盒子 1:15:24 借鉴The Who乐队舞台设计的激光幕特效 1:16:55 随着外来者与光幕的接触,蛋里的抱脸寄生体也随即结束冬眠准备捕获宿主 1:17:55 感谢收听,下期再会 · 延伸阅读 吉格尔(左)和斯科特(右)在《异形》摄制期间的合影,实际上这是从一张三人合影中剪出来的,斯科特身边露出的手臂属于制片人戈登•卡罗尔。摄于谢珀顿制片厂B摄影棚,1978年。 在初期剧本中,暴风过后显现在诺斯托罗莫号船员眼前的金字塔,这幅概念画由克里斯•弗思绘制。 吉格尔绘制的外星金字塔概念画。 克里斯•弗思绘制的外星金字塔内部概念画,展示了凯恩从塔顶悬吊进来的情景,中央的高台上便是异形蛋孵化场。可惜金字塔的相关设计都没有被剧组采用。 吉格尔绘制的外星金字塔壁画,描绘了太空骑师一族献祭同胞培育异形的人祭仪式。画中的异形蛋、抱脸寄生体和破胸体还是早期设计形态。 古埃及壁画上的天空女神努特,拱卫着自己的兄弟(也是配偶)——大地之神盖布。努特由自己的父亲舒托起,太阳从她的腿上升起,从臂膊落向阴曹主宰奥西里斯。 正在《异形》片场临时工作室里喷绘壁画的吉格尔。 克里斯•弗思绘制的外星飞船概念画。 吉格尔绘制的外星飞船概念画。 吉格尔绘制的外星飞船顶视图。 吉格尔绘制的外星飞船船舷出入口局部细节概念画。 在谢珀顿制片厂搭建的小行星地表以及外星飞船船舷局部全尺寸布景。 身穿道具宇航服的汤姆•斯凯里特和维罗妮卡•卡特莱特正在准备一场诺斯托罗莫号升降平台上的戏,背对镜头者是斯科特。 剧组在片场安置了一架大型鼓风机,在拍摄时不停地将木屑高速喷洒在演员们身上来模拟小行星上恶劣的风沙天气。 尚未完成的1/25缩比外星飞船模型,由彼得•沃西负责制作,摄于布雷工作室。 剧组人员在搭建外星飞船弧形回廊的全尺寸布景。 剧中三名地球来客通过弧形回廊的镜头,注意骸骨式的墙壁构造。 吉格尔绘制的外星飞船驾驶室概念画。 组装完毕的外星飞船驾驶室全尺寸布景。 1/25比例的外星飞船驾驶室缩比布景模型,由吉格尔和彼得•沃西合作制成。 《死灵之五》 吉格尔绘制的太空骑师概念画,透明面罩在制作道具时被去掉了。 彼得•沃西正在打磨加工刚上好底色的太空骑师全尺寸道具。 经过吉格尔上色、旧化以及乳胶覆膜加工的太空骑师全尺寸道具完成品。 斯科特在外星飞船驾驶室的布景内给汤姆•斯凯里特和约翰•赫特说戏,可以看到演员们身穿的厚重宇航服。 异形蛋孵化场的灵感来源——菜市场买来的鸡蛋防撞盒子。 凯恩在异形蛋孵化场的光幕中,注意墙壁上的激光发射极。
叙述原初之境,开辟天地之时,为飘渺虚幻献上祝词。而突破现实桎梏者,唯有怪奇文学。群星运转归位,探究鸿蒙初辟的终结,唤醒者乃是旧日之神。奇想始终与人相伴,故而,一同来跨入这……惊世奇谭。 DieGeschichte aller bisherigen Panzers istdie Geschichte von Turmzahlkämpfen! 本期嘉宾:丑客 [时间轴] 00:36 丑客老师开讲全新专题“惊世奇谭” 00:50 一股子地摊刊物味儿 01:30 克系作品爱好者 03:00 同好社团 07:55 何为“怪奇”文学? 08:45 超自然恐怖?不止于此 10:14 争议一直存在 10:28 洛夫克拉夫特的《文学中的超自然恐怖》 13:30 醉翁之意不在酒 17:20 范围极广 18:58 几位老怪咖的怪奇之作 20:48 吉格尔大爷的世界 22:34 真呀嘛真奇怪 23:52 卑鄙的外乡人! 27:00 边聊边跑题 28:05 对未知的恐惧 30:25 哥们就喜欢俗的 33:28 逃离无聊的日常 40:20 过一天少一天 41:00 想象力造物的传承 44:20 无处不在 46:30 从哥特文学到爱伦·坡 51:18 流星般辉煌,却又转瞬而逝 55:19 墙中大蠊(噫) 55:33 《巴虺的牧群》 57:20 《邪神纪元》 58:05 后有来者,四大宗师 58:39 邓萨尼勋爵抓起砚台就丢了过来 59:05 温迪戈流变 1:03:39 不断打破传统 1:04:10 抽象的亚瑟·梅衾与《大潘神》 1:05:50 绝对神 1:06:46 顶流江湖术士克劳雷强力背书 1:09:27 Who you gonna call? 1:10:45 洛老恁腼腆呢 1:12:20 为英格兰的神话 1:12:59 邓萨尼勋爵的《裴伽纳的诸神》与受其影响的阿撒托斯 1:14:32 虚构文学的划分 1:16:00 想象力之根 1:20:24 什么是“超现实”? 1:21:20 最可怕之物 1:25:07 “观众为什么要来看你的魔术?” 1:27:19 恐惧是刺激 1:30:44 不只是镜子,还是透镜 1:32:23 因为有限,所以无穷 1:32:50 谢谢收听,下期再会 · 延伸阅读 《诡丽幻谭》杂志封绘。这本存在了三十余年的经典刊物,秉承当时“纸浆读物”一贯风格,封绘大都夸张离奇,主打一个吸引眼球。 《克苏鲁的呼唤》作者——美国奇想小说家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1890-1937) 洛夫克拉夫特和弗兰克·贝尔纳普·朗的合影,后者曾于《诡丽幻谭》发表《廷达罗斯的猎犬》 埃德加·爱伦·坡(1809-1949),摄于去世前四个月的1849年6月 风华正茂的克拉克·阿什顿·史密斯(1893-1961) 第十八代邓萨尼男爵爱德华·普朗克特(1878-1957) 《精灵王的女儿》 《裴伽纳的诸神》,正在击鼓的斯卡尔 亚瑟·梅衾(1863-1947) 《大潘神》 蒙塔古·罗伊德·詹姆斯(1862-1936),是一位中世纪学者、古书研究者 正在写作的罗伯特·布洛克(1917-1994),他是《惊魂记》系列小说的作者 野蛮人科南的创造者罗伯特·欧文·霍华德(1906-1936),被誉为“剑与魔法小说之父” 英国的鬼魂俱乐部餐会,摄于1938年。这个俱乐部如今仍在活动 创建阿卡姆之屋出版社,对洛夫克拉夫特著作出版和克苏鲁神话体系居功阙伟的奥古斯特·德雷斯(1909-1971) 1946年,阿卡姆之屋出版社登出的广告 “设定狂魔”林·卡特(1930-1988)
首部《异形》中,大部分重要剧情发生在商业拖船诺斯托罗莫号上。为了在大银幕呈现其样貌,影片概念设计团队倾尽全力,而负责实景搭建与缩微模型的艺术家,也是行业内的翘楚。集众多英才之力,这艘深空孤舟才得以最终实现。 DieGeschichte aller bisherigen Panzers ist die Geschichte von Turmzahlkämpfen! 本期嘉宾:丑客 兜帽诺 [时间轴] 00:28 继续《异形》起源之旅 00:44 还是两位老哥们一起来聊 01:28 影片中的诺斯托罗莫号飞船由罗恩•科博和克里斯•弗思合作设计 04:00 弗思在创作时喜欢将现实世界中的设计元素进行糅合,构建“人工自然物” 06:05 导演对弗思的初稿不太满意,但喜欢科博更注重现实功能的稿子 08:10 诺斯托罗莫号飞船拖曳着一座巨大矿石精炼平台在太空中穿行 10:00 弗思设计的精炼平台是成稿的原点 11:18 进一步打磨,增添庞杂莫名的结构 16:15 诺斯托罗莫号的内部也由科博设计,斯科特要求将飞船在功能上划分为五个层面,科博则认为三层足矣 21:25 “船上的终极DJ台” 22:13 二十世纪福斯决定在1978年夏季开始《异形》的摄制,预计耗时十二周。谢珀顿制片厂的五个大型摄影棚都被动员 24:42 业界老兵迈克尔•塞默加盟,担任布景监制 27:30 “你们这预算恐怕不够啊” 31:30 得加钱 33:18 塞默亲自设计诺斯托罗莫号的内部布景配置 34:18 纸模与皮套 40:38 全封闭的飞船内部布景 44:24 到垃圾场去 48:07 预算一直是个大问题,导演压力很大 49:24 塞默不得不大幅度削减美术部门的预算,好在他懂得不少省钱同时不让效果明显缩水的诀窍 53:03 既然不能把布景变大,就把演员变小吧! 56:20 由塞默主导搭建的《异形》布景填满了三个摄影棚,大部分是四面完整而且密封的 1:00:34 开心的欧班农 1:04:23 “在这里,我们无处可逃。” 1:04:55 制作模型的布雷工作室,特效总监也是个经历丰富的奇人 1:08:53 时间紧得很,大模型只好先斩后奏! 1:12:20 要细节,找空修 1:15:04 雷导亲自掌镜,拍下精炼平台的镜头 1:18:31 谢谢收听,下期再会 · 延伸阅读 商业拖船诺斯托罗莫号定稿速写,罗恩·科博与克里斯·弗思合作设计。 克里斯·弗思绘制的精炼平台概念画,这是剧中缩比模型道具设计的原点。 罗恩•科博绘制的诺斯托罗莫号舰桥初期设计稿,舷窗较大、错层配置而且较为宽敞明亮,由于这些特征不符合斯科特对剧本的要求,这一稿没有被采用。 罗恩•科博绘制的诺斯托罗莫号舰桥晚期设计稿,天花板低矮、压抑而且较为拥挤,这个方案被采纳了。 留有雷德利•斯科特修改手迹的《异形》拍摄剧本内页,附有一张达拉斯在电脑“老妈”终端前的剧照。斯科特对剧本的修改不仅限于其内容,也包括对话的节奏和剧情推进的速度。 斯科特正在电脑“老妈”的机房布景内给伊安•霍姆和西格妮•韦弗说戏。 《异形》剧组正在谢珀顿制片厂内搭建诺斯托罗莫号内部的封闭式布景,斯科特这样要求道:“我需要一套覆盖三百六十度的布景,那样就可以拍到每一个角落!” 诺斯托罗莫号舰桥内部布景,可以看到控制台上摆放的紧急备用头盔。 拍摄紧张劳累,布景中灰头土脸的西格妮·韦弗与雷德利·斯科特。 (上)罗恩•科博绘制的诺斯托罗莫号医务室设计稿 (下)最终完成的医务室布景,可见布景比较忠实地还原了概念画。 悬吊在谢珀顿制片厂H摄影棚天花板上的诺斯托罗莫号全尺寸起落架布景。 诺斯托罗莫号以及精炼平台的缩比模型,由彼得•沃西雕制,很多细节部件来自Airfix模型公司出品的二战轰炸机拼装模型组件。 雷德利·斯科特在布雷工作室亲自掌镜拍摄诺斯托罗莫号拖曳着精炼平台缓慢行驶的模型特效镜头。
《异形:夺命舰》即将上映!借此机会,和几位老哥们整了一期番外篇。除展望新片之外,也聊了聊这次导演应该也玩过的电子游戏《异形:隔离》,以及各自对经典四部曲的喜好,于是录音现场骤然升温,扭作一团…… DieGeschichte aller bisherigen Panzers ist die Geschichte von Turmzahlkämpfen! 本期嘉宾:丑客 兜帽诺 装甲战兔 [时间轴] 00:26 和三位老哥们一起整一期异形的番外篇 00:45 系列最新电影《异形:夺命舰》即将同步上映 01:17 剧情时间点放在前两部异形电影之间 01:57 电子游戏《异形:隔离》彩蛋 03:33 导演也是“老熟人”了 06:27 异形系列,实际上是各路导演的大舞台,每部类型都不一样 08:00 年代设定来说,除第二和第三部外,其他作品之间的年代跨度很大 08:35 灵魂发问,四部作品在各位心目中的排名 08:50 兜帽producer:最喜欢第四部(重生),然后是一、二、三 09:12 碟店之子! 11:42 丑客大帝:一和二并列第一,三和四并列第二 12:50 兔爷从《科幻世界》开始接触异形系列,然后从第四部开始看 16:29 第二部太好看啦,这不就越战片嘛 18:40 并不是追杀,而是对抗 23:00 完善了异形的生态与族群 28:13 兔爷:最喜欢第二部,然后是一、四、三 30:40 卡梅隆导演的御用演员阵容齐上场 36:17 苏拉科刀客 37:35 尝试融合多部IP 39:55 第四部的黑色幽默与角色塑造 48:58 比异形还要神神叨叨 56:06 大尉:一和三并列第一,然后是四、二 58:20 右盗的故事 1:00:15 异形的意象 1:03:05 各种意义上命运多舛的第三部 1:04:58 未被采纳的绵羊异形设定稿,混沌极致 1:08:05 十年前的电子游戏《异形:隔离》 1:10:11 短剧集《异形:收割》 1:11:20 防护服会不会和游戏里一样有所区分? 1:12:10 祝大家观影愉快! · 延伸阅读 极大拓展了异形生态设定,同时也火爆异常的《异形2》 “陆战队吃得好待遇更是棒” 重火力二人组 扮演希克斯的迈克尔·比恩在《终结者》中的扮相曾被Metal Gear用作固蛇的参考 这会儿还笑得出来 Game over MAN GAME OVER! 由詹姆斯·卡梅隆设计,斯坦·温斯顿工作室实现的异形女皇 手撕中年人馊奶事件现场 卡梅隆在《异形2》片场执导冬眠舱开启的镜头拍摄 各种意义上极度折腾的《异形³》 雷普利与“愤怒”161号监狱的囚徒们 混合动力工作室曾试图让小狗套道具服扮演异形,但没能实现 “妈,这个月生活费打一下”(设计台词) 早期设计稿中,形似修道院的木制监狱星球 《异形³》未被采用的绵羊异形设计稿,朋友们感受一下 《异形:重生》 MUA 《异形:隔离》的故事发生在《异形》剧情十五年后,主要描写艾伦·雷普利的女儿阿曼达在塞瓦斯托波尔号空间站的历险 《异形:隔离》DLC《最后幸存者》,可扮演雷普利,在诺斯托罗莫号冒险 网友们在《异形:夺命舰》预告中发现的《异形:隔离》小彩蛋 8月16日影院见!
顺利获得投资之后,《异形》的前期工作随即展开。经历了有惊无险的导演遴选、剧本与角色的逐步打磨和选角,这部未来之作的黑暗气质终于成型。 DieGeschichte aller bisherigen Panzers ist die Geschichte von Turmzahlkämpfen! 本期嘉宾:丑客 兜帽诺 [时间轴] 00:28 和两位嘉宾继续聊《异形》创作之旅 01:19 天时地利人和,顺利得到投拍机会 02:00 为节省成本,《异形》被定在英国伦敦郊外的谢珀顿制片厂拍摄 05:13 丹·欧班农担任视效设计顾问 06:12 大神云集的前制工作 10:54 大刀阔斧的剧本与角色打磨,加入现实主义要素 21:24 真正的邪恶反派 25:28 延伸自现实中海事法的未来法则 30:57 到处都找不到合适的导演 34:25 雷德利·斯科特加盟 40:37 “毕竟我是个凯尔特人” 43:38 成年异形到底谁来设计啊? 46:00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57:48 四处选角与西格妮·韦弗迷路记 1:06:25 “照顾一下观众的情绪啊!” 1:09:46 我们在生活中也和在梦中一样孤独 1:13:45 康拉德式的黑暗风范,赋予《异形》独特的恐惧侵彻力 1:15:55 谢谢收听,下期再会 · 延伸阅读 如果您也喜欢《最后的星空战士》,那或许也会喜欢罗恩·科博。 克里斯·弗思 《异形》宣发照片,诺斯托罗莫号全体船员出镜。 法国艺术家莫比斯(让•吉劳)绘制的“利维坦”号船长及其宇航服概念画。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雷德利·斯科特。 《决斗的人》剧照。 收录在H.R. 吉格尔画集《死灵之书》中的“死灵之四”,这幅绘制于1976年的画作是成年异形设计的原点。 诺斯托罗莫号的船员们,站立者左起:凯恩(约翰•赫特)、艾许(伊安•霍姆)、布莱特(哈利•戴恩•斯坦通)、达拉斯(汤姆•斯凯里特);坐者左起:西格妮·韦弗(雷普利)、兰波特(维罗妮卡•卡特莱特)、派克(亚非特•科托)。 《黑暗之心》封面上的康拉德像。
《异形》上映已是四十五年前的往事,这部划时代的科幻恐怖作品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电影类型,也催生出延续至今的庞大IP。在这个新的播客专题系列中,我们将回顾首部《异形》的创作幕后历程,第一期自然要从异形之父丹·欧班农的坎坷经历说起,聊聊这部影片的剧本是如何从无到有、逐渐打磨成型,又是如何成功售出并获得投拍资源的。 DieGeschichte aller bisherigen Panzers ist die Geschichte von Turmzahlkämpfen! 本期嘉宾:丑客 兜帽诺 [时间轴] 00:30 全新专题《异形创世记》系列,内容自然是恐怖电影经典《异形》的创生幕后故事 00:57 我们的兜帽producer和丑客老师 01:44 几位与异形的初遇,野啊朋友 05:45 做出版的时候曾引进过《异形全书》 06:15 异形之父——丹·欧班农 08:18 口味独特的密苏里少年 11:27 在南加州大学邂逅约翰·卡朋特,受邀参加其电影《征空杂牌军》(黑星球) 17:45 《征空杂牌军》借助录像带等媒介获得口碑 19:32 多方原因,欧班农与卡朋特不欢而散 23:36 对《恶魔星球》等经典B级片进行全面研究之后,欧班农决定自己写一个恐怖科幻片剧本,这就是“回忆” 30:10 《征空杂牌军》上映后,罗纳德•舒塞特是第一个对欧班农抛来橄榄枝的人 32:29 买下了《全面回忆》电影改编权 34:08 两位惺惺相惜,就剧本交换看法,其实很多经典要素已经形成 37:22 互惠合作,打算“回忆”这个剧本写完就去罗杰·科尔曼那儿碰碰运气 38:32 佐杜洛夫斯基邀请欧班农参加《沙丘》剧组 41:54 天启式的狂热、野心勃勃的拍摄计划与华丽阵容 49:28 达利推荐H.R.吉格尔进入《沙丘》剧组 51:50 欧班农耗尽家资,全力投入《沙丘》,结果一贫如洗、债台高筑、精神崩溃 54:28 舒塞特伸出援手,二人开始续写“回忆”剧本 56:48 寄生怪物概念的诞生 59:30 旧稿件“小魔怪” 1:03:35 “回忆”更名为“星际怪兽” 1:04:30 剧本要去往何处? 1:06:04 罗恩·科博加盟绘制插画 1:07:40 “再没有比这儿更乱的地方了” 1:09:10 片名定为《异形》(Alien) 1:10:58 戏剧性的剧本售卖 1:14:47 制片方着手大幅度改写剧本 1:17:11 布兰迪万三剑客 1:19:12 刚投拍了《星球大战》的小阿兰·莱德 1:23:14 新的热潮 1:25:55 颠覆式作品 1:27:49 谢谢收听,下期再会 · 延伸阅读 《征空杂牌军》(黑星号)剧照,离镜头最近者为饰演钉头中士的丹·欧班农。 马里奥·巴瓦执导的《恶魔星球》(1965) 丹·欧班农(左)与罗纳德·舒塞特(右)。 亚历桑德罗•佐德洛夫斯基。 萨尔瓦多·达利(左)与汉斯·吉格尔(右),1975年摄于西班牙。 正在为《沙丘》喷绘概念画的吉格尔。 吉格尔为《沙丘》绘制的哈肯尼城堡概念画。 传奇影人罗杰·科尔曼 罗恩•科博为《星际怪兽》剧本绘制的成年异形概念画。 罗恩•科博为《星际怪兽》剧本绘制的成年异形概念画(线稿)。 布兰迪万三杰,左起:戈登·卡罗尔、大卫·盖勒、沃尔特•希尔。大卫与沃尔特的名字后来被用于《普罗米修斯》一片中的仿生人角色。 1977年5月25日,《星球大战》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的曼恩中国戏院上映。这家由希德·格鲁曼(1879-1950)打造的著名影院原名格鲁曼中国戏院,1927年开业,1973年至2001年间曾改称曼恩中国戏院。
隐藏机体登场!本期机战风云,大尉请来了曾参与过机战MX、OG等游戏作品一线开发的老同事领带侠,为我们讲述当年机战开发前线的幕后秘闻。而在经历多次尝试变化之后,机战系列也迎来了深度原创作品《超级机器人大战ORIGINAL GENERATION》的诞生。 DieGeschichte aller bisherigen Panzers ist die Geschichte von Turmzahlkämpfen! 本期嘉宾:兜帽诺 领带侠 [时间轴] 01:00 跟兜帽继续聊超级机器人大战 02:09 隐藏机体!请到了参与过多款机战作品一线开发工作的老同事领带侠 03:47 从酱油制造业起家的东星软件,上世纪九十年代来沪拓展 05:15 在上海和杭州都设立分部 07:19 2003年派驻京都府大山崎町天王山山脚下的一部,参加《超级机器人大战MX》的战斗动画制作 10:13 桌旁睡袋里“滋溜”一声钻出个同事 11:03 曾经在《卡通王》《卡通先锋》连载漫画,包括《盛世摇滚》 14:35 一边做一边学习动画 15:11 工作强度非常高,正社员还得穿正装 17:12 住在繁华商业街的高档办公楼里 20:06 美术创作时也要写代码 23:05 还需要考虑动画的音效搭配,但也没有可视化编辑工具,超级系和真实系需严格区分 25:20 疯狂补番 28:19 中二度爆表的测试用机体 30:29 不希望朋友玩到的时候说这游戏真烂 32:50 带领原画团队制作机战美术素材库 38:12 交响诗篇 40:18 魅影巨神 41:16 当时做的美术素材现在还经常能在授权商品上看到 43:35 寺田制作人裤头事件 46:15 技术变化带来的制作演进与表现变化 49:52 “你看见了时代的眼泪” 52:06 在机战OG中,参与制作美术素材库和像素 53:15 千里姻缘像素牵 55:45 住公司住了四、五年 57:39 从α时代开始,寺田贵信转型为系列负责人,其他年轻制作人开始崭露头角 59:48 《机动战舰抚子》参战,一度引起玩家热议 1:01:20 酸浆果乱放地图炮,新人玩家被坑惨 1:02:58 消失的小游戏与机战MX的剧本折腾 1:07:50 快噶了,没法留下 1:13:00 《超级机器人大战COMPACT 3》与塞私货的好机会 1:16:42 试着想打破一次以往机战系列“热血的基调”,讲述一个更为严肃且艰难的故事 1:22;34 再次尝试变化的即时战略作品《超级机器人大战Scramble Commander》(特勤指挥官),但并不受玩家欢迎 1:28:26 《超级机器人大战ORIGINAL GENERATION》(OG)……诞生! 1:30:20 只有原创内容,能卖得动吗? 1:34:00 到GBA平台试试 1:35:57 开发部门的人自己也很清楚,机战OG的命门在于“本就沒有知名IP参战,如果不做得显眼华丽点,就根本没人买”! 1:38:53 开发时间与成本依旧是困扰开发组的老问题 1:41:14 机战OG后来也进行了动画化 1:42:37 成绩不错,OG机体与角色经常到版权作串场 1:46:31 业余设计MOC 1:48:15 谢谢收听,下期再会 · 延伸阅读 东星软件 领带侠曾在《卡通先锋》杂志连载漫画《盛世摇滚》 机战MX的剧本创作曾给寺田制作人带来过困扰 机动战舰抚子参战! 《超级机器人大战COMPACT 3》 《超级机器人大战64》 遭到冷遇的《超级机器人大战Scramble Commander》(特勤指挥官) 《超级机器人大战ORIGINAL GENERATION》(后称OG)诞生!用更华丽的原创机战,去征服一切吧! 突破开发时间与成本不足的困难 OG顺利实现了动画化,现在流媒体平台也已引进
一次意外复健,让久疏战阵的失格胶佬大尉重燃热情,开始疯狂做(dui)胶(ji)!本期老废物乐园,大家干脆聚到一起,回忆起小时候玩模型那点事儿…… DieGeschichte aller bisherigen Panzers ist die Geschichte von Turmzahlkämpfen! 本期嘉宾:丑客 兜帽诺 装甲战兔 [时间轴] 00:38 胶佬那点破事儿 00:50 被硬拉来的几位常驻嘉宾 01:04 到3G模型店玩了一趟,原来全称是GOGOGO模型 01:45 因为要送生日礼物,实现了胶佬复健 02:09 古希腊管理蹭饭的神 04:09 条件所限,多年没做模型 06:05 复健之后,一发不可收,做一堆 08:55 上学时候的航模兴趣小组 11:00 著名的“翼风模型”,出售各种手工模型材料 11:40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塑胶拼装模型开始出现 12:18 撒泼打滚要买 15:05 根本不知道怎么做 16:07 封绘原画原来是鸟山明先生 17:00 环球的产品占据很大市场 18:35 产品线来自英国火柴盒公司,七十年代开始跟空修争夺模型市场 20:22 来到上海陈家宅,出品1/72航空器和1/76陆战载具 21:05 各种涂料一通乱用 23:42 脑子一热买军舰模型,结果烂尾。野啊朋友 25:35 土法上马,有啥用啥 27:09 一群小孩众筹买胶 29:20 模型盒子的封绘被视若珍宝,能带来无限遐想 30:00 用废旧流道加热拉丝 31:10 火柴盒的模型包装封绘,还结集出了画册 32:25 知识的启蒙 34:22 安了马达满地跑的M2步战车模型 36:23 陈应明先生的模型著作,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39:15 私营模型店开始兴盛 46:00 四驱车风靡一时,改造对抗 53:25 探索热爱,点亮人生 55:01 雷速登闪电冲线! 56:48 模型老师外公的特别模型大改造 1:00:25 向水底出击 1:04:30 代用工具,有啥用啥 1:10:08 五金木工有机玻璃加工一条街 1:11:50 热情提供参考资料的笔友胡其道老先生 1:15:04 涂战锤,这就涂 1:19:47 多炮塔信众狂喜 1:21:18 笔友老鹿的生花妙笔 1:25:15 精通十八般武艺的大手子 1:26:00 快开发新赛道! 1:29:00 粪海,掀起波涛 1:35:33 1995年的军事模型热潮 1:36:44 系统学习模型制作的机会 1:39:35 巴尔坦星人来了 1:42:00 邂逅天神英贵先生 1:43:50 老花眼问题 1:45:22 从一个题材走入模型制作这个爱好 1:49:10 口模与脑模 1:50:40 潮叽叽 1:51:45 组织群赛 1:54:40 模型制作越来越方便 1:55:51 可以去模型工坊进行组装和喷漆 1:58:55 夏季和秋季的展会,朋友们一起去玩吧 2:01:15 疯狂撺掇 2:03:04 开心地玩模型 2:03:53 谢谢收听,下期再见 · 延伸阅读 火柴盒模型的前身是Lesney公司,1947年初由Leslie Smith和Rodney Smith创建,两人二战时期都是英国海军军人,但其实没有血缘关系。这家公司当时是做合金压铸汽车玩具的,包装盒做成火柴盒的样子,称为火柴盒系列(Matchbox)。在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的1953年开始热卖。1972年,火柴盒开始推出1/72的缩比拼装飞机和1/76的缩比拼装车辆载具模型,和当时的空修(Airfix)争夺市场。1982年夏季因英国经济困难遭到波及而倒闭,被环球玩具收入旗下。在1984年到上海合资设立上海环球玩具,位于闵行的陈家宅。 长大后才知道火柴盒的御用画家叫Roy Huxley,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后来还出了专门的画册。大尉对很多军武的第一印象,就来自这些模型盒子。 福万出品的1/48坦克系列。 福万的1/2000比例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已经不复存在的翼风模型店。 奥迪双钻~ 雷速登闪电冲线! 陈应明先生出生于河内,是越南侨领的后代,据说是幼时看法国人组织的航空活动而迷上飞机,后来成为非常了不起的美术师,绘制过大量航空画,对玩模型的几代人影响深远。大尉工作后也有幸和陈老笔谈学习,还获赠一套他编写的《超堡队》,视为珍宝。 学生时代的大尉通过笔谈,还联系上了另一位航模前辈胡其道先生,他当时在江西工作,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解答各类疑问,有时候还绘制很详细的图解,例如苏联红军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服务等级和军衔标识,就是从他那里得到的第一份资料。 另一位模友老鹿也是到现在已有二十多年交情还经常互通有无,九几年的时候为了帮助大尉制作士兵模型,他从外文资料临摹了两百多张各国军人服饰邮寄过来。后来他还为不少国产军事模型画过封绘。 工作后,大尉的制作重点转向1/35的车辆与人物模型。 今年开春,复健制作的场景。
“服务大众,保护无辜,捍卫法律。” 出色的剧本、精心的设计制作、优秀的团队协同,加上与电影协会的博弈死守,让《机械战警》大获成功。之后,墨菲又杀入电子游戏市场,极大地拓展了这个有趣的IP。 DieGeschichte aller bisherigen Panzers ist die Geschichte von Turmzahlkämpfen! 本期嘉宾:丑客 兜帽诺 药荚s 装甲战兔 [时间轴] 01:00 依旧是老几位来聊《机械战警》的幕后故事 01:55 成本高昂的机械战警特技戏服 11:55 《超光战士山齐里奥》中的特摄皮套,没有最重只有更重 22:19 颇为吸睛的特大号道具手枪 23:35 《城市猎人》里的麦当奴上校也来了一把 27:00 腿部枪架的设计巧思与实现 29:20 右手那根酷炫的接驳尖刺要如何实现? 33:00 导演决定采购福特金牛座轿车,改装成片中的警用车辆 35:08 剧组在通用汽车旗下品牌奥兹摩比弯刀至尊轿车基础上改造而成的“6000SUX”道具汽车 35:53 无论创意来源还是制作都十分狂野的ED-209 40:15 定格动画大佬菲尔·提佩特加盟 42:00 制片人亲自上阵为ED-209配音 46:48 高温天拍摄,主角疯狂减重 48:36 受难第一钉,枪毙一分钟 52:57 “你个混蛋,你杀了肯尼!” 55:05 牛逼的主题曲与经历奇葩的作曲家 57:24 影片评级之战 1:04:05 掏钱聘请前总统尼克松为影片做推广 1:05:07 票房大热,赚翻了 1:10:25 为什么听到了《终结者》的主题曲? 1:11:12 机械战警的躯体部分还影响了游戏《辐射》的动力甲设计 1:13:31 重磅嘉宾药姐大力赞助 1:14:02 机械战警进军游戏业界 1:17:28 慧眼识珠的英国海洋软件公司 1:20:13 看中街机市场,转授给Data East 1:24:12 实现多种多样的精彩移植,商业成绩也非常好 1:25:36 红白机版本 1:28:37 眼镜蛇突击炮 1:30:30 大师兄,太TM的难了呀,DAMN 1:32:52 谢谢收听,下期我们聊聊电影续集! · 延伸阅读 机械战警标志性的巨大道具手枪 麦当奴上校也有一把…… 罗伯·博丁设计的腿部枪架 墨菲:不是我扎的,我没有,别瞎说啊 1985年型的福特金牛座轿车喷涂而成的道具警车 全尺寸的ED-209可动模型 菲尔•提佩特担纲ED-209的动画镜头,使用缩比可动模型 保罗·范霍文在《机械战警》片场为彼得·惠勒说戏 墨菲惨遭枪杀的这场戏是在后期制作期间,于长滩的一间废弃工厂里拍摄的,使用电子机械假身配合真人表演 饰演肯尼的凯文•佩吉在片场展示道具爆竹的效果 希腊裔美国作曲家贝吉尔·康斯坦丁·波尔多里斯为《机械战警》谱曲,他年轻时还作为群演,出演了《星际迷航》原初系列剧集,扮演过联邦红衫船员、克林贡战士和艾考斯星党卫队队员等小角色 发行商甚至花钱请来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请他和身穿机械战警戏服的演员握手,宣传电影 凯文•佩吉和自己收集的ED-209周边 墨菲进军游戏业界 太TMD难了呀,大师兄,戴姆(拟音)!
本地化现在越来越多地成为电子游戏开发中的重要一环,而这项突破语言文化藩篱的工作,幕后又有着怎样的苦恼与快乐?本期“游戏开始”,我们请到了来自暴雪中国的Wango和海婷,和参与过多部重磅游戏本地化的索普君,倾听前辈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DieGeschichte aller bisherigen Panzers istdie Geschichte von Turmzahlkämpfen! 本期嘉宾:海婷 索普君 Wango_装备型阿巴瑟 [时间轴] 00:42 游戏本地化的前辈们 01:09 来自暴雪中国的wango和海婷两位老师 02:00 开盾墙 02:20 参与过多部重磅游戏本地化的索普君 03:54 几位前辈进入业界的契机 05:55 地精工程学与迫击炮弹拆解艺术 08:00 从小学开始的本地化之路 13:36 从茶学研究到游戏本地化 15:50 《亿万僵尸》 19:00 自我实现 20:41 谐音梗与冷笑话 23:31 差点失心疯了 24:59 “被子……背在后背上!” 26:29 宕机了 33:20 不止是翻译 35:30 游历玩家社区,细读朋友们的感受 37:10 没有反馈,就是最好的反馈 40:00 沉浸式自适应模拟 42:49 本地化的功能性与其他 45:20 译制片风格 47:00 特别快乐的时光 47:40 “让我把这个冷笑话翻完”“咔嗤” 48:55 第一次周会简直是嘉年华 50:30 从石材中寻得雕像的快乐 53:16 本地化业态千差万别 57:35 声音的力量 59:54 进棚录音的台词,也关联到本地化工作 1:04:50 绞尽脑汁进行适配 1:10:00 “也就几百万字” 1:12:50 本地化是一项聚集了众多智慧的作业 1:13:51 灵魂拷问! 1:20:38 灵光一闪与大象无形 1:23:56 质与量 1:26:00 内部团队的优势所在 1:27:30 非内部团队无法涵盖的领域,与市场反馈带来的错觉 1:29:20 药、糖衣与杂质 1:31:00 奇奇怪怪的信息缺失与随之而来的鬼畜问题 1:32:47 洋葱式外包 1:39:10 寒冰螺栓、寒冰博尔特 1:40:31 一位外包译者稀松平常的一天 1:43:40 崩溃瞬间 1:44:40 父马可亲……被可怕BUG摧毁的圆梦之作 1:49:00 诉点苦 1:51:00 “罐头”化的倾向,但要如何平衡? 1:54:55 麦霸世纪 1:55:20 这话题还得继续聊啊 1:56:15 巨魔之桥! 1:56:36 谢谢收听,下期再见
大家好!欢迎来到多铆蒸刚,我是主持人范克里夫大尉。 产量巨大的谢尔曼家族,是由多家企业分别承造的,各家采用的关键部件与侧重工艺不同,产出的车型也是五花八门,最后加拿大人也来参了一脚……这一期我们就来聊一聊,早期的谢尔曼家族各有哪些特点! DieGeschichte aller bisherigen Panzers ist die Geschichte von Turmzahlkämpfen! 本期对谈:范克里夫大尉 丑客 兜帽诺 [时间轴] 00:33 和两位老朋友一起,继续聊谢尔曼坦克的历史 01:28 馒头大家族,乱得一泡污 01:58 系统介绍一下,谢尔曼车族的各类早期生产型 02:41 第一个成员,也就是M4A1中型坦克 03:04 特征是前端圆滚滚的铸造式上部车体 04:40 最早的M4A1坦克,仍遗留一些T6坦克样车的特征 06:44 第二辆M4A1坦克,被冠以“迈克”的昵称运往英国 07:56 量产型坦克在T6的基础上也实现了若干项新的改动 11:25 洛扎老爷子对谢尔曼坦克舒适性的盛赞 12:59 完备的换气设备 16:02 优秀的炮塔液压驱动系统 18:53 朕的钱! 20:33 还给副驾驶员开了一个顶舱门 22:49 T6样车炮塔顶部的机枪塔取消 24:52 英国人:不要 31:30 安装75毫米火炮的M4A1坦克,由三家厂商承造 32:00 馒头蒸了一屉又一屉 32:25 第二个车族成员,采用焊接式上部车体的M4中型坦克 36:00 M4的焊接车体提供了稍大一些的空间 38:15 引擎升级! 40:42 克莱斯勒公司负责的底特律兵工厂制造的M4坦克采用了混合式上部车体 43:10 有五家厂商参与制造 43:55 航空引擎也要提供给陆海军航空兵使用,供应吃紧 45:00 安装通用公司柴油引擎机组的M4A2坦克应运而生 46:47 M4A2是第一种拥有焊接式上部车体的量产型谢尔曼坦克,它就是“艾姆恰” 49:50 柴油引擎组获得好评,但可靠性略差 52:22 被AGF拒啦 54:00 M4A2样车经过改进并接受测试,引擎获得军械署和装甲兵的好评 57:30 苏联红军老战士的抱怨 59:56 陆军部指定美陆军作战部队都必须配备汽油动力坦克,M4A2几乎无缘海外作战的美陆军部队 1:00:38 大量提供给英联邦、苏联及其他盟国 1:01:17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太平洋战争中后期使用M4A2,而且其柴油燃料和海军小型船舶可以通用 1:02:00 使用柴油引擎的M4A2,同样符合苏联红军的后勤需求 1:02:44 为了满足庞大坦克订单,福特公司也开始为谢尔曼系列坦克提供引擎 1:03:54 M4系列中,安装福特GAA型引擎的车型被定为M4A3中型坦克 1:11:00 在实战中,M4A3证明自己是馒头大家族中的佼佼者 1:12:20 引擎供应缺口还是很大,M4A4应运而生 1:14:25 由五台巴士引擎组成的克莱斯勒A57型引擎 1:15:55 后勤维护人员:恶心疯了 1:19:00 M4A4整体比其他车型要长,轮轴架的间距自然也大一些 1:23:00 绝大多数M4A4坦克提供给英联邦国家使用 1:24:58 安装多种燃料引擎的M4E1坦克样车 1:30:50 经过验收的M4E1定型为M4A6中型坦克 1:33:00 时运不济的M4A6只生产了75辆 1:34:12 馒头大家族早期型号诸元大盘点 1:36:40 那,M4A5哪儿去了呢? 1:37:10 M4A5的昵称并不是谢尔曼,它其实是M3中型坦克的近亲——加拿大“牡羊”巡洋坦克 1:38:50 战争初期,加拿大开创了自己的坦克工业 1:41:30 为了快速上马,希望大量引入美国坦克技术 1:44:53 “牡羊”坦克应运而生,顺便解释一下这个词的来历 1:46:00 希腊神话中的克律索马罗斯与金羊毛传说 1:50:49 多炮塔,信仰飞升! 1:53:16 “牡羊”正式被美军定型为M4A5中型坦克 1:54:30 异端! 1:54:58 人们啊,你们要警醒 1:56:40 发挥重要作用的“牡羊-袋鼠”装甲运兵车 1:58:17 馒头大家族的另一个奇怪成员 1:59:29 加拿大“灰熊I”坦克,其实就是本地制造的M4A1坦克 2:01:15 提供给波兰人用过 2:02:23 北非战事告急 2:02:55 谢谢收听,下期再见 · 延伸阅读 在莱马蒸汽机车制造厂的第一辆M4A1量产型,使用了T6的上部车体,车侧出入口已经被封死。注意焊接式的下部车体和短身管M2火炮。 同样在莱马拍摄的M4A1量产二号车“迈克”,英军序列号T-25190。拥有新式上部车体,车体前部双固定机枪和炮塔顶部的炮手旋转式观瞄器清晰可见,M2型火炮尚未加上配重,写有车辆昵称的铭牌挂在车侧。 在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受阅的美军极早期型M4A1坦克编队,旧式轮轴架的托带轮位于顶端。 一辆早期型M4坦克,它已经安装了新的后置托带轮式重载轮轴架。 底特律兵工厂生产的第一辆M4坦克正装车出厂,车体侧部弹舱位置焊有附加装甲,该厂制造的M4之混合车体外形一目了然。 停放在阿伯丁的M4A2坦克样车,注意它仍保留着车体前部的双固定机枪。 美海军陆战队的一个M4A2车组在塞班岛加拉潘的合影,小伙子们刚敲掉了一辆日军坦克,显得兴奋不已。该车的驾驶员出檐和车体电台天线管座都是费舍尔厂开发的焊接部件。 在通用汽车公司试验场接受测试的M4A3坦克样车,这是少量安装M34型炮座的M4A3之一。 M4A4坦克三号样车在阿伯丁的留影,注意加长的车体和因此扩大的各轮轴架间距,这是识别M4A4的重要特征。 M4A6坦克的量产型号拥有边角圆润的引擎舱盒罩、铸造式车体前部和晚期型M4A4使用的焊接式后部车体,因此轮轴架间距也较大。 停放在阿伯丁试验场的加拿大“牡羊I”型坦克样车,安装2磅火炮,注意车体左前部的机枪塔。 中期生产的“牡羊II”型坦克,使用6磅火炮和WE201型履带,保留了机枪塔。 晚期生产的“牡羊II”型坦克,取消了机枪塔和车体侧部出入舱门。异端!!! 运送盟军部队的“牡羊-袋鼠”装甲运兵车。 二战期间,自由波兰军队从英国接收并使用的加拿大“灰熊”I型坦克,序列号160252。它拥有早期的三片式主变速机外罩、小节距干销式履带、十七齿主动轮、车体两侧附加装甲、后置托带轮式重载轮轴架及英式储物箱。现藏于波兰华沙的波兰陆军博物馆。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