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永刚自称“无国界病人”,他的新书名字也是《无国界病人》。 在我看来,《无国界病人》书名是“术”,内文近40万字的字里行间藏着“道”。他用1000天时间,扩大了生命的边界,取得完胜;他也让我们通过这本书,通过他战胜疾病的心路历程,重新认知“命”与“运”的关系。 《无国界病人》,注定是一本奇书。
数字化医美作为概念已经至少有二十年历史,伴随着数字经济概念的出现,就有了这个提法;但是数字化医美作为可见的商业形态、成功的消费医疗模式、可感知的医疗实体,却迟迟不见成功的案例。 缘何数字医疗风起云涌,数字医美却走进了迷雾?本文希望从数字化医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进行讨论,与行业同仁商榷,共谋数字化医美的未来。 我曾经试图探究数字化医美的内涵,也写过一些文字,但总是不满意,总觉得话没有说清楚,总感觉商机就在那里,却没有人前去抓住这个大好的机遇。总体而言,消费医疗的数字化体系,实现利润的时间,要比基本医疗快得多。
“做学问,应该与公立私立无关。”杨大平用比较婉转的方式,对医疗界乃至学术界的双重标准表达了不满。从2017年至今,他写了5篇关于面部提升手术技术改进与创新方面的学术论文,都发表在国际专业期刊上,而且全部被SCI收录。 “当然,双重标准并不仅仅是学术界。前几天我接受教育电视台的采访,谈了谈学生暑期整形的话题。节目播出来的时候,我的介绍变成了‘某民营医院整形专家’,而八大处国贸门诊部的医生,则详细写出了供职的单位名称。其实那个记者不知道,八大处国贸门诊也只是国企办的机构,挂着医科院的牌子,便让媒体高看一眼。”杨大平自嘲地笑了笑,“我们这些干了30多年的老大夫,一旦离开公立医院,就变成二等公民了。”
今年5月,俄国星象家奥尔加•范多里娜说:“2022年最糟糕的月份是8月。 ”2022年8月7日,立秋。 8月8日,传来一则噩耗,西安某医美机构自家的“技术院长”,可能因麻醉意外在自家诊所做“自体脂肪面颊填充术”中不幸离世。医美专家倒在自家的手术台上,将医美的恶性事故又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当然,圈内人都知道,在她之前,违规医美夺走的生命,不止一个。
有位智库专家说:疫情结束之时,可能是医美业整体沦陷的开始。因为这个行业对经济趋势变化不敏感,存在滞后效应。消费医疗行业有可能面临长时间的衰落,所以,资本开始逃离。未来全社会的经济复苏,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 最后,他露出狡黠的笑容,说道:也许,现在正是抄底的好机会,富贵险中求嘛。其中一个重要机会就是,疫情催生了轻医美的迅速成形,并将作为一个新的物种,与传统医美分庭抗礼。
2022年8月3日,北京大学人事部发表了一份声明,称:对陈春花老师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收到陈春花老师的辞职申请,终止了聘用合同。 作为一个拥有百度百科词条的人,陈春花老师的词条相当耀眼,她的抬头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原院长”。这次导致她遭遇学历舆情事件的关键是“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经历。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为医美乱象找借口和托词,而是这条已经逐渐成形的隐秘的颜色偏黑的灰色产业链,本身也是医美乱象之一。不可否认,医美业尚有诸多不规范之处,亟需整顿;但是医美灰产链同样值得警惕与防范。加之经济下行,社会戾气有所抬头。
这篇小文章,医生朋友们千万别看,科学家们也不要看。为了通俗易懂,里面的比喻并不严谨,它是写给我们这些对医学材料一窍不通的小白们看的,希望通过不恰当的比喻,帮助大家记住这些再生型医美产品的来龙去脉,以及再生的医美故事是如何演绎而成的。
民营医美似乎感觉不到与公立医院医美科室的竞争,所谓“内卷”,仅局限于民营医美内部;但是从产业角度看,民营医美与公立医院医美科室之间的竞争,不仅一直存在,而且呈加剧的趋势。如何与公立医美相处,是未来民营医美面临的挑战之一。
真不是所有医生都适合自主创业,这是一条艰难的路。诗和远方并不在创业的蓝图里,创业医生在创业的征途中,大喜大悲的场景并不多见,日常的繁琐却是紧密缠身。他必须从学术的象牙塔里走出来,面对柴米油盐的人生;钱不再是老板发的,而是自己赚的;不但要自己赚钱,还要养活员工,还要发动其他医生一起赚钱,还要给投资人分钱(如果有投资人的话)。
2022年6月23日,深圳人大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稿(以下简称《条例》),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第一部地方性医疗条例。 这部条例有诸多亮点,而且都是全国首创,属于制度创新,细化了医疗机构的分类管理,并建立了创新专业技术能力评价制度,建构医疗服务的全面监管机制,最引人关注的是患者的生前预嘱,但是和消费医疗关系不大。其中和消费医疗相关的共有十个。 至于《条例》和医美业有多大关系,目前尚不得知,我们只能根据其立法精神,加以探讨。
世界上至少有两种游戏,一种可称为有限游戏,另一种称为是无限游戏。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美国宗教与历史学者詹姆斯·卡斯名著《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医美行业新规频出,以往只要在客流上胜利就意味着医美胜利的时代已经过去。行业的成本结构在变化,而且这个变化如此之大、之多,让从业者手里所有对冲成本的“武器”失灵。 我们是采用有限游戏的玩法,还是无限游戏的玩法呢? 许多医美人感叹合规成本太高了,机构生存越来越难。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