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收听盲人摸象计划第30期,也是倒数第70期。 本期内容由支点壳领创品牌图拉斯与轻刀快马联合呈现 今天的访谈嘉宾是我的大学同学莎菲娜。 算起来,我们认识也有十年时间了。这十年里,我们一起去支教,一起经历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身份转变,也在不同的时空各自体验了重新平衡工作与生活、为生活寻找支点的过程。 莎菲娜来自新疆阿勒泰。对,就是那个最近大火的阿勒泰。 从阿勒泰到上海,有4400公里,相当于从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到海南三亚的距离,如果坐火车,最快也要3天,60多个小时才能到。 如果不是这一次访谈,我可能永远没有机会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驱动莎菲娜从阿勒泰到上海,驱动她在职场遭遇意义危机的时候选择“行动”而不是“躺平”,驱动她在每一个岔路口选择更少人走、但也潜藏了更有可能性的那一条路。 生活需要支点,心灵同样需要支点。正如本期节目的赞助品牌支点壳领创品牌图拉斯一直以来所倡导的那样—— 「一个支点,拓展边界」 图拉斯联合小宇宙平台,与轻刀快马在内的四档播客节目(点击查看本次企划更多节目),立足“心中有支点、生活不设限”的理念,共同倡导积极、向上、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 同时,图拉斯发起了主题社区活动,邀请大家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体验中,进一步探讨“支点”所能带来的力量,拓展自我的边界~ P.S.6月8日的图拉斯社区的徒步活动招募已开启,感兴趣请戳报名~ 图拉斯,创立于 2012 年的 3C数码配件领导品牌,以技术创新为用户打造符合未来趋势的产品,打造的「下一代手机壳」-图拉斯支点壳,拥有一体式全角度支架功能,不但防摔还支持无线充电和磁吸,可以随时随地解锁手机的全场景需求,作为支点壳的领创者,图拉斯倡导与用户一起探寻自我的支点力量。可以点击链接 (优惠券领取链接:sourl.cn,购买链接:sourl.cn)体验图拉斯的产品。 我很喜欢图拉斯“支点”这个概念。 “支点”意味着一种跳出固有框架的可能性,从平面变成立体,生活的面貌本身并不会改变,但是看待生活的视角却截然不同了;“支点”也意味着一种迎向风暴的姿态,即使强风吹拂,也始终有力量支撑自己“不被大风吹倒”。 但是,寻找内心的支点,不等于为生活提供一个标准答案;相反,立足支点、探索未知的过程,可能才是更有趣的。 就像莎菲娜的故事里,她并不想把自己变成一个扁平的“人设”,也并不想讲一个成功学的俗套故事,她依然有很多自己的不完满、不甘心,甚至是不自洽。然而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整个故事最动人的地方。 【时间轴】 04:14 在我离开阿勒泰之前,我并不觉得阿勒泰是一个值得书写的地方 07:33 念高中之前,我用哈萨克语学数理化、学历史、学生物 11:06 民考民、民考汉、双语班,当我们在新疆谈论“高考”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22:44 “迷茫”几乎贯穿了我的大学生活 29:15 只有回老家、进体制这一条路么?我还是觉得不甘心 33:43 为什么去支教?因为我想让那些像我一样的孩子,看到一个可能的远方 37:26 该不该Gap Year?我没有答案,我只想说,那是我三十多年里最无忧无虑的一年 40:31 读研、带班、实习,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活力无限,满眼都是光 46:28 放弃了回新疆的机会,我以为我要留在上海改变世界,结果我只是每天检查底表 53:45 焦虑不能解决任何具体的问题,我决定开始自救 56:07 那时候真的是沉迷健身,一周三次,好几次回来的路上都要睡着了 57:05 我电脑里甚至有一个文件夹,名字就叫“变美之路” 1:00:18 我对40岁有很多期待,30岁还是太年轻了,真的不用急 1:05:12 父母在我小时候反复跟我说,你是最好的,你是最棒的,到今天我依然相信他们说的 1:07:03 低谷、煎熬、希望:如果没有这些煎熬,“乐观”反而会显得廉价 1:10:46 直面不舒适、不自由才是真正的勇敢,也才会有真正的自由 1:14:38 我也试过躺平,不开心,真的不开心 1:18:25 说一句话给十年前的自己吧(是我目前为止听过最好的答案! 【欢迎加入听友群】 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什么是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是一个由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付宇发起的访谈计划,试图用10个问题串连起99个名校毕业生过去10年的经历和感悟,记录这个群体共同的情绪、思考和观点。我们期待用每一个个体的偏见,去拼凑那个房间里看不见的大象。盲人摸象计划将以音频和文字的形式呈现。有兴趣加入这一计划的朋友,欢迎通过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听友来信:[email protected] 小宇宙/苹果Podcasts/喜马拉雅/QQ音乐/网易云音乐/微信公众号:轻刀快马
过去十年,美国大学生正在变得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一方面,他们很乖。 在美国9到12年级的中学生里面,更少饮酒,更少吸烟,约会的比例更低了,有性经验的比例更低了,这些曾经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标志性的反叛行为,在Z世代中间的发生比例,都明显低于更年长的千禧一代,更是远远低于以反叛文化著称的婴儿潮一代。 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很乖张。 在美国的大学校园内,由于“取消文化”引发的暴力冲突事件层出不穷,无论左翼,还是右翼,美国大学里的年轻人们似乎正在越来越多地选择用一种身体力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认同。 * 一方面,他们很宽容。 最典型的指标就是对于LGBTQ群体的接受度,无论是对于同性婚姻的支持度,还是对于LGBTQ群体在大学任教,Z世代的接受程度都是所有代际中间最高的。 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很不宽容。 他们脆弱敏感,极容易感觉到被冒犯。无论发表观点的人,是出于什么样的意图,只要观点本身让我感觉到不舒服,那么这就是对于“我”的威胁。在2017年的一项调查中,58%的美国大学生认为,“要融入大学这个社群,对我来说重要的是,不能接触到那些冒犯到我的观念”。 本周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娇惯的心灵》试图告诉我们,一种我们称之为“安全主义”的社会思潮如何影响了美国新一代年轻人的道德判断和思想观念—— * 这股思潮从何而来?两党政治极化、社交媒体兴起、中产家庭教养模式变迁、大学的公司化与科层化,在这股思潮形成的过程中各自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 关于“安全”的概念何以无限外延,从人身安全扩展到心理安全,甚至是思想观念的“安全”? * 为什么说试图将年轻人与“风险”相隔绝的社会安排,最终导致美国的Z世代成为了更加脆弱、敏感且二元对立的一代人? * 上述代际价值观念的变迁最终如何导致了“政治猎巫”“互联网猎巫”的泛滥? 【时间轴】 05:04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美国,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危机四伏、越来越不安全?为什么美国年轻人变得愈发脆弱敏感? 29:16 第二个问题:哪些时代变迁塑造了当下美国年轻人的观念?社交媒体的普及、教养方式的变化与自由玩耍的消失,如何制造了更孤独、也更焦虑的一代人? 57:30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大学校园管理的官僚主义几乎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官僚主义又是如何在大学校园内加剧了以“安全至上”为名的、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72:29 第四个问题:当“安全”无限扩展到心理甚至是思想观念层面,当人们开始试图在蛛丝马迹中寻找风险与威胁的证据时,会发生什么?为什么说“互联网猎巫”已经成为了一种当代的新宗教? 【本期节目提到的资料】 这届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化越来越难 | 罗方丹 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林小英 寒门子弟上大学:美国精英大学何以背弃贫困学生?The Privileged Poor: How Elite Colleges Are Failing Disadvantaged Students | Anthony Abraham Jack 乌合之众 | 古斯塔夫·勒庞 狂热分子 | 埃里克·霍弗 Generation Me: Why Today's Young Americans Are More Confident, Assertive, Entitled--and More Miserable Than Ever Before | Jean M. Twenge iGen: Why Today's Super-Connected Kids Are Growing Up Less Rebellious, More Tolerant, Less Happ--and Completely Unprepared for Adulthood--and What That Means for the Rest of Us | Jean M. Twenge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 简·雅各布斯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 涂尔干 【欢迎加入听友群】 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对于有意向的嘉宾,我们也会在当期节目推送后邀请其加入听友群。 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欢迎大家收听盲人摸象计划第29期,也是倒数第71期。今天的访谈嘉宾是认识二十多年的老朋友阿树。 我和阿树从小学开始就是同学,后来阿树去了东北,在哈尔滨念了四年大学,念了传说中的天坑专业生物工程。阿树大学毕业以后做了教培,中间又换了一份工作,考了几次研究生。直到四年前硕士毕业,终于上岸进了体制内。 就像阿树自己说的,我们身边的朋友几乎都留在了北京、上海或者深圳,只有他回了老家,回到了那个几乎二十年没有什么太大变化的地方。 我得承认,在开始这一次对谈之前,我带着很多预设,也带着很多复杂的心情。 一方面,我很羡慕他。因为他完全不需要担心失业,也不需要焦虑房贷;因为他每天下班都有做好了的饭;因为他不怎么内耗,他几乎是踩着社会时钟的刻度线,毕业,上岸,结婚,生子。 另一方面,作为认识二十多年的老朋友,我又忍不住替他感到不甘心。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会不会,不够尽兴?如果三十岁就过上了一眼看到底的生活,是不是,有些无趣? 这些预设,说到底是我自己的纠结,而这些纠结几乎贯穿了这一期节目始终。 到底该不该更努力一点?在时代的洪流面前,到底选择更重要,还是努力更重要?是不是远离大城市,选择回到自己父辈的生活轨道之中,就意味着放弃了努力? 很意外,这一次访谈最终居然落脚到了努力,可能我们都还是会羡慕自己当年没有选择的那一条路。 那就,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吧。 【时间轴】 03:47 从抗美援朝到转业落户,每一个国企子弟的家庭史都是一部微观移民史 06:21 高考结束的时候有一种奇怪的恍惚感:啊这就考完了? 08:58 传说中的“天坑专业”生物工程,到底坑不坑?坑在哪儿? 14:06 第一次考研,毫不意外地失利了,于是我进入了月薪过万的教培行业 20:46 每天9个小时,连上5天,中间休息1天,再连上5天,这就是教培行业的日常 24:46 逃离教培,仓促的第二次考研,依然失利了,我又换了一份工作 29:57 依然在考研,因为周围的朋友都读研了,直到17年终于回到了校园 32:54 三年以后硕士毕业,除了考公上岸,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出路 38:03 体制内肯定没那么卷,但也没那么闲,总归是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 44:43 这是个铁饭碗,但也就是个铁的饭碗,不是金的,也不是银的 47:28 小镇有小镇的好,我不觉得大城市的生活方式值得我牺牲那么多 57:46 我也不是刻意迎合了社会时钟的期待,只是刚好这一切都发生了 1:02:34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我们特别羡慕的部分,也都有完全接受不了的部分 1:09:19 如果用三个词总结自己过去的十年经历…… 1:27:49 内心里一直驱动你的力量是什么?果然再一次反转,变成了嘉宾问主播…… 1:30:43 你觉得最被高估的美德是什么? 1:32:39 说一句话给10年前的自己吧 【欢迎加入听友群】 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什么是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是一个由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付宇发起的访谈计划,试图用10个问题串连起99个名校毕业生过去10年的经历和感悟,记录这个群体共同的情绪、思考和观点。我们期待用每一个个体的偏见,去拼凑那个房间里看不见的大象。盲人摸象计划将以音频和文字的形式呈现。有兴趣加入这一计划的朋友,欢迎通过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听友来信:[email protected] 小宇宙/苹果Podcasts/喜马拉雅/QQ音乐/网易云音乐/微信公众号:轻刀快马
为什么年轻人的工作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难以期待在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岗位待上几年时间? 为什么我们好像正在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和勇气去建立一段长期的关系,不论是亲密关系,还是朋友关系? 上述这些问题的回答,来自本周与大家分享的这本书,盖伊·斯坦丁《朝不保夕的人》。 【时间轴】 03:24 什么是“朝不保夕的人”,或者说不稳定的无产阶级?工作领域的哪些变迁导致了这种“朝不保夕”的不安全感? 20:05 为什么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人正在变得“朝不保夕”?全球化、金融化这些宏大的概念,如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勾连在一起? 34:40 谁在成为“朝不保夕的人”?当年轻人系统性地陷入“朝不保夕”的状态,到底意味着什么? 48:22 “朝不保夕”如何让人们失去对于未来的长久预期与承诺?又如何更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的理解? 【本期节目提到的参考资料】 王程韡、杨坤韵,2019,《进取与迷失:程序员实习生的职业生活》,《社会》第3期。 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 | 项飙 《压缩现代性下的韩国》:在东亚,为什么代际沟通如此困难? 《过劳悲歌》:这班儿为什么越上越累 【欢迎加入听友群】 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对于有意向的嘉宾,我们也会在当期节目推送后邀请其加入听友群。 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本周的节目缘起自一封读者来信。感谢听友荟纸真诚地分享了自己大学五年、两次考研的经历,以及「轻刀快马」的“盲人摸象”系列如何陪伴她度过了一度艰难的时光。 这可能是一期不怎么“受欢迎”的节目。因为它既没有足够抓马的戏剧冲突,也不试图去探究现象背后那些结构性的困境。但是它足够真诚,也足够打动人心,以至于在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之后,再来读这些信笺的时候,我还是不得不几次停下来平复一下情绪。 借用我自己在回复荟纸来信时候的一段话吧——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时常觉得自己何德何能,可以拥有如此之好的听众。因为这种复杂的、粘稠的经验、情绪和感受,是一种很脆弱、很奢侈的东西,从我做播客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知道这件事情。 所以,再一次,说一声谢谢,谢谢你,荟纸!谢谢你对轻刀快马的喜欢,谢谢你分享自己的故事,谢谢你在文字背后向我们传递的如此丰沛却又克制的情感。 最后,与大家分享荟纸在信中寄来的春光—— 【欢迎加入听友群】 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对于有意向的嘉宾,我们也会在当期节目推送后邀请其加入听友群。 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什么是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是一个由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付宇发起的访谈计划,试图用10个问题串连起99个名校毕业生过去10年的经历和感悟,记录这个群体共同的情绪、思考和观点。我们期待用每一个个体的偏见,去拼凑那个房间里看不见的大象。盲人摸象计划将以音频和文字的形式呈现。有兴趣加入这一计划的朋友,欢迎通过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听友来信:[email protected] 小宇宙/苹果Podcasts/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微信公众号:轻刀快马
当“情绪价值”几乎已经泛滥于各种各样的营销号之时,到底什么才是情绪劳动理论真正试图回应的时代议题? 情绪劳动/情绪价值到底是一个性别议题,还是一个权力议题? 当我们越来越多开始在亲密关系之中期待情绪价值的时候,我们期待的到底是什么? 上述这些问题,来自于本周和大家分享的罗斯·哈克曼《情绪价值》。 【本期节目赞助】 🎉感谢老朋友TEZO蓝牙耳机对本期节目的支持。 TEZO最新推出的旗舰机型「雀」,不仅有佩戴更舒适的浅入耳设计、适应多种使用场景的智能降噪功能、彻底告别充电线烦恼的无线充电底座,而且还有独具匠心的耳羽,可以根据不同场景、不同心情搭配耳羽,既可以作为时尚配饰,还可以衍生多种趣味玩法。🙌比如这一次TEZO就为我们设计了「轻刀快马」的专属耳羽—— 🎁并送上限定听友福利: 💗前3位购买TEZO新款蓝牙耳机「雀」并报暗号「轻刀快马」,即可获赠绝版「轻刀快马」同款耳羽+小挎包+减120元专属优惠链接 💗前10名购买TEZO新款蓝牙耳机「雀」并报暗号「轻刀快马」,可获赠价值109元的小挎包+减120元专属优惠链接 P.S. 由于我们前段时间悄悄换了logo,所以这一次TEZO设计的「轻刀快马」专属耳羽就成了“绝版”,下一次如果再合作应该会采用新的logo作为图案元素了。如果大家有兴趣,机不可失~ 【时间轴】 07:11 女性比男性更擅长共情么?为什么说“因为女性更擅长共情,所以她们从事了更多自己擅长的工作”是一种错误且有害的观点? 27:47 为什么“提供情绪价值”在恋爱择偶标准中间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有多少情绪劳动曾经隐藏在善良、包容、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之下? 43:11 为什么工作让人如此疲惫?为什么每天下班都感觉仿佛身体被掏空?情绪价值到底是一个性别议题,还是一个权力议题? 58:45 要求正视情绪劳动只是一小撮精英女性主义的“傲慢”或者说“抱怨”吗?为什么正视情绪劳动关乎全社会的共同福祉? 【本期节目提到的资料】 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 Weapons of the Weak: 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 | 詹姆斯·C·斯科特 心灵的整饰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 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 时隔九年用同一套问卷调查大学生择偶观,我们发现奋斗是青春的底色! 【欢迎加入听友群】 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对于有意向的嘉宾,我们也会在当期节目推送后邀请其加入听友群。 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欢迎大家收听本周的轻刀快马。今天又是一期盲人摸象系列访谈的嘉宾返场,返场的是我们广受欢迎的嘉宾,也是我的大学室友迪迦。 这一次我和迪迦聊了聊我们各自第一份工作的经历。迪迦毕业以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做审计,如同所有人对于审计的刻板印象一样,迪迦在四大的工作经历充斥着加班到凌晨六点的筋疲力尽、看不懂会计底稿的无所适从、对着PPT和Excel卷生卷死的一言难尽,以及工作对于生活无休止的入侵。 站在工作十年的门槛上,后来做过投资、也做过咨询的迪迦,会如何看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为什么曾经因为考不出CPA被劝退的迪迦,在离开四大的一年之内就通过了五门CPA考试?站在30岁回看,迪迦会跟20岁的自己说些什么? 💖本期节目是网易云音乐联合「轻刀快马」推出的【播客求职季】特别策划!2024,愿你人生须尽欢,到点儿能下班! 【时间轴】 04:46 入职四大,成为一名审计员:我当时秋招是一个offer也没有 11:48 四大确实压力很大,我说的是体力上的压力 13:32 靠加班、出差还是可以月薪过万的 17:00 我肯定不是一个优秀的审计,因为我那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做什么 22:12 对于普通人而言,选择一个赛道坚持下去,或许是更容易收获复利的 24:19 数羊、数牛、数猪,这不是开玩笑,我们审计真的要做 28:30 一个人在外地出差五个月,现在想想也是挺惨的 32:27 替整组背锅,别人在开年会,而我在甲方公司挨骂 36:25 难点不在于创造力,而在于你要把一件事重复100遍 38:12 直到我离职之后,我才真正明白财务数据与真实商业世界之间的关系 39:47 毕业头两年的关键词就是焦虑 42:43 欲望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 46:44 文科生总是很容易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清高感,不喜欢那种很用力的刻意 48:37 不能用30岁的阅历去评价20岁,不然你会觉得“也就那样” 52:59 亲密关系耗费精力,那可能也不全是工作的问题 59:55 离开校园是从小孩到大人的阶段,慢一点就是小孩,快一点就是大人 1:04:11 别把宝都压在副业上,我那时候最大的问题在于主业没有经营好 1:09:56 对于第一份工作,最没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干熬着、硬熬着 1:16:21 我们经历了差不多的心路历程,却推导出完全不一样的结论 【欢迎加入听友群】 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对于有意向的嘉宾,我们也会在当期节目推送后邀请其加入听友群。 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什么是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是一个由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付宇发起的访谈计划,试图用10个问题串连起99个名校毕业生过去10年的经历和感悟,记录这个群体共同的情绪、思考和观点。我们期待用每一个个体的偏见,去拼凑那个房间里看不见的大象。盲人摸象计划将以音频和文字的形式呈现。有兴趣加入这一计划的朋友,欢迎通过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听友来信:[email protected] 小宇宙/苹果Podcasts/喜马拉雅/QQ音乐/网易云音乐/微信公众号:轻刀快马
从“一亿总中流”到“格差社会”,日本的团块次代如何成为“为避免下坠而竞争”的第一代人? 为什么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日本年轻人就放弃了力争上游,转而为了免于跌落底层拼命挣扎? 为什么在日本,应届毕业生一旦无法在第一份工作中获得正式职员的身份,就再难跻身所谓“标准”的“中流生活”了? 为什么明知道是高度单一化的“内卷”,日本的年轻人仍然无法从中抽身?是什么束缚了多样性的选择? 上述这些问题,来自本周与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日本社会学家山田昌弘的《为避免下坠而竞争:日本格差社会的未来》。 🎁听友限时福利:2024,让钱包和生活都变得确定 由「声动活泼」出品的全新付费播客 「不止金钱」现已上线。原价 129 元,4 月 7 日之前订阅本节目的朋友可以以 109 元的优惠价格购买,限时两周。正片节目 14 集已全部上线,番外篇不定期更新,欢迎收听!点击链接 进入「不止金钱」主页,点击购买节目后即可使用优惠价格购买,你可以在节目主页查看节目简介、收听节目预告。 ✅适合人群: * 想要入门个人理财和投资,希望系统性地建立投资思维框架的朋友; * 希望在生活和工作中增加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帮助更好地做决策的朋友。 ❎不适合人群: * 想要知道 2024 年投什么能挣钱的朋友; * 想要快速获得捷径的朋友。 📍如果你想多一些对于主播周玖洲 Aaron 的了解,也欢迎收听他的往期免费节目。 * #278 当一个国家抛弃自己的货币:阿根廷「全面美元化」下的绝望与豪赌 * #284 写计划这么多年,我们有进化吗? * S7E43 |年终总结 4: 2024 顶级投资机构看好的这些市场,我们分析给你听 【时间轴】 06:11 什么是“为了避免下坠而竞争”?过上所谓“普通人”的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 24:44 如果说“内卷”是无意义的,那么我们到底是怎么深陷其中的?从相信竞争、力争上游,到“为了避免下坠而竞争”,为什么我们陷入了看不见增长的内卷之中? 43:24 为什么越是“为了避免下坠而竞争”,年轻人的价值观越是呈现出保守化的趋势? 50:07 当我们有能力指认和辨别当下正在经历的“为了避免而竞争”的内卷,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自己感觉好一点? 【本期节目涉及的图表】 数据来源:www.mhlw.go.jp 数据来源:www.mhlw.go.jp 数据来源:www.rieti.go.jp 【本期节目提到的资料】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基尼系数为何这么低? - 羽颀的回答 《社会为什么对年轻人冷酷无情》:我说的是日本,你别哭啊 《低生育陷阱:日本少子化对策的失败》:“不婚”与“格差”,才是真问题 中流崩坏 | 桥本健二 不平等的日本:告别“全民中产”社会 | 佐藤俊树 三个“诚实而不幸”的个人破产故事:成为一个「普通人」,就已经用尽了全力 【欢迎加入听友群】 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对于有意向的嘉宾,我们也会在当期节目推送后邀请其加入听友群。 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想回老家、不想过春节、不想走亲戚、不想随份子,不想掺和老家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人情、关系和面子,以至于“断亲”这个曾经作为学术概念出现的词语几乎已经预订了2024年的年度关键词? 为什么总人口超过5000万的韩国,2023年的新出生人口不到23万,总和生育率跌至0.72,每年不断刷新有统计数字以来总和生育率最低值?为什么被誉为“人间清醒”的韩国女性“说不生就不生”? 为什么优绩主义在东亚总是蜕变为家庭教育投资锦标赛?为什么在韩国,教育内卷愈演愈烈,以至于“已经将睡眠进化掉了”的韩国人,每年花在课外补习班的钱已经超过200亿美元,以至于在一项面向6万名韩国中学生的调查中,将近1/4的男生和1/3的女生表示自己受到抑郁症困扰? 上述这些问题,正是本期节目与大家分享的这本书,韩国社会学家张庆燮的《压缩现代性下的韩国:转型中的家族政治经济学》试图回答的。 【时间轴】 04:54 什么是压缩现代性?当韩国通过几十年爆发式的工业化实现了“压缩增长”,是哪个群体、哪个环节承受了这种加速度导致的“超负荷压力”?又带来了哪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28:48 在经历了压缩现代化的东亚,是哪几种价值观同时存在于家庭之中?这些价值观之间在哪些议题上最有可能产生冲突?为什么这些冲突似乎在两代人之间特别强烈呢? 50:28 为什么说女性在韩国经济腾飞过程中所扮演的无可取代的角色?以及这种价值是如何被有意识地低估了、被贬低?为什么被誉为“人间清醒”的韩国女性“说不生就不生”? 1:15:28 当越来越多人选择“逃避”时,对于社会共同体而言,意味着什么?为什么韩国几乎是每年都在不断刷新有统计数字以来生育率最低值?为什么以家庭为中心的观念导致了前所未有的生育率暴跌? 【本期节目提到的数据】 2018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 不同出生时期韩国女性就业率的变化 总和生育率 粗出生率 平均初婚年龄 【本期节目提到的资料】 你的夏天还好吗 | 金爱烂 明亮的夜晚 | 崔恩荣 素食者 | 韩江 家庭 | 威廉 J. 古德 21世纪的日本家庭:何去何从 | 落合惠美子 扩大的不平等:母职惩罚的演变(1989—2015) | 申超 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 项飙 项飙:不可能有一个你和这世界之间必然的和谐 “为自己而活”抑或“自己的活法”——中国个体化命题本土化再思考 | 阎云翔 倦怠社会 | 韩炳哲 个体化 |乌尔里希·贝克等 【欢迎加入听友群】 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对于有意向的嘉宾,我们也会在当期节目推送后邀请其加入听友群。 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欢迎收听轻刀快马一周年特别节目。 本来想录一期闲聊节目,奈何我好像还是喜欢回答问题。 如果大家喜欢“你问我答”这种节目形式,咱们倒是也可以专门开一个新栏目。 【时间轴】 03:29 在伍佰演唱会安静跟唱《泪桥》的保安小哥 13:46 做播客一个特别自娱自乐的事情 16:30 故事1:在地铁站偶遇背「轻刀快马」帆布包的听友 20:18 故事2:读书有什么意义?拿回对自己人生的解释权 23:15 故事3:听你的节目,好像我也在和嘉宾聊天 29:32 问题1:这个播客为什么叫轻刀快马?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33:00 问题2:为什么想到要做盲人摸象这个访谈计划?到目前为止,有什么感悟或者收获吗?以及你自己最喜欢哪一期节目? 45:11 问题3:不考虑做视频内容吗? 47:36 问题4:如何判断某一项技能是否值得或者需要学习?如何坚持? 50:30 问题5:考虑开新的栏目吗?会是什么方向呢? 55:47 问题6:为什么现在的小朋友都这么不上进? 58:57 问题7:做一个有趣的人,到底是我想要的?还是别人期待的? 【本期提到的播客节目】 张之琪: 很多成功都是运气,不看评论最容易,不在意比较难 | 多多指教 和21个朋友聊了他们的10年,我总结了7个母题 | 盲人摸象番外01 | 轻刀快马 Vo1.21对谈《轻刀快马》付宇:年轻人需要找到自己的卷子 | 慢点说 【欢迎加入听友群】 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对于有意向的嘉宾,我们也会在当期节目推送后邀请其加入听友群。 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为什么在忌讳谈论死亡的中国,九十年代中期人寿保险的保费收入年增速一度接近100%,人们甚至把保险单当做是一种时兴又特别的礼物送给家人和孩子? 为什么20世纪30年代,外资保险企业曾经占据中国市场80%的份额,而到了90年代改革开放的上海,却是本土保险企业拥有了三分之二的市场?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有意识地接触和了解保险?为什么90后、95后已经成为保险行业增长最快的新增用户群体? 当我们试图为风险定价的时候,我们焦虑的到底是什么? 本周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来自香港大学社会学系陈纯菁老师的成名之作《生老病死的生意:文化与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形成》。 本期节目是轻刀快马播客与小雨伞保险经纪的主题定制节目,我们携手小雨伞保险经纪为大家带来了专属福利—— 📍一分钱保险咨询 1分钱获取原价68元的小雨伞一对一专业咨询服务。 📍免费女性特定防癌险 关注小雨伞公众号并回复「轻刀快马」,预约咨询的同时还可领取一份免费的1年期女性防癌险。保额10000元,0-40周岁可领,为乳腺癌、宫颈癌等7种女性高发癌症提供保障,确诊即赔。 再一次感谢小雨伞保险经纪对本期节目的赞助。 【时间轴】 04:23 问题一: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保险”的?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人寿保险”的?为什么中国的人寿保险市场如此特别,以至于我们在经典的经济学解释之外还需要再去考察文化的影响? 24:04 问题二: 为什么即使是在外资保险公司最为活跃的上海,本土保险公司仍然能够占据四分之三的市场份额?为什么外资和本土企业从保险产品设计到产品推广策略都呈现出如此不同的思路? 44:12 问题三:在九十年代的上海,人们为什么把保险单当做是一种时兴又特别的礼物送给家人和孩子?管理风险,还是资产配置,人们为什么购买人寿保险?为什么在投连险、分红险出现之后,快速占据了人寿保险的市场份额? 56:28 问题四: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有意识地接触和了解保险?为什么90后、95后乃至00后正在成为保险行业增长最快的新增用户群体?当我们试图为风险定价的时候,我们焦虑的到底是什么? 【本期节目提到的书影音】 生老病死的生意:文化与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形成 | 陈纯菁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 | 翟学伟 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 | 乌尔里希·贝克 【欢迎加入听友群】 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对于有意向的嘉宾,我们也会在当期节目推送后邀请其加入听友群。 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说好是一期返场,结果录成了主播自我剖白。 本期节目是盲人摸象第11期《凡事都要出成绩,是东亚社会的思想钢印》嘉宾Mandy的返场。 我们从彼此的近况开始聊起,结果聊成了一次Mandy和我的一对一人生教练咨询课,可能真的很少有哪一期盲人摸象系列的节目中,我会有这么长段的叙述。 我还挺喜欢这期节目的。 以至于我因为这一期线上录制的全损音质纠结了好几天以后,最终还是决定发出来。 大家不妨就把这期节目当成是两个好朋友的电话聊天录音吧。 【时间轴】 03:10 聊聊彼此的近况,你怎么就回去上班了呢?上班好玩么? 10:21 怎么平衡上班和做播客?平衡不了,根本平衡不了 13:55 Mandy最近在做什么?本来以为是歇一歇,结果歇成事业了 20:03 我也想为生活找解法,可我只是写了个解,就解不下去了 23:58 一对一咨询开始:月亮还是六便士?我哪个都不想放 36:27 不想让别人的期待落空,结果就是事太多,睡太少 44:11 我们所有的改变,都是从一个念头开始 52:12 放过自己,等于自我妥协么? 59:24 说回播客吧,最近几期讲了日本美国,有什么总结么? 1:06:37 医者难自医,我说起别人家的事情那可真头头是道 1:15:24 在向他人叙述的过程中,重新发现自我 【最后来一个友情帮转】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