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酒馆》第二季No.26(总No.66) 他被誉为“美国蓝领阶层的编年史家”, 他发明了“当我们谈论XX的时候我们谈论什么?” 这一经典句式; 他写的故事抚慰人心, 因为它们说出了我们窥视他人生活的隐秘欲望, 这欲望固然常常掺杂了恶意, 却似乎 总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
酒馆长谈所说的 都是耐琢磨的作家,以及如何琢磨他们。 今天聊一聊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在一个无神论的时代, 辛格写下的故事 揭示了那些心中有神的人的幸福。
《作家酒馆》第二季No.25(总No.65) 《第二性》发表二十年后, 波伏瓦逐渐被推上女性主义斗争中的领袖的位置, 但她自己更关心生活本身, 关心城市和山水, 关心照镜子,关心即将步入的老年。 她宁愿留在一种天真之中: 天真地相信,文学和哲学创作会滋养社会, 而女性要摆脱困境 也无需通过发动一场势不两立的性别斗争。 资产阶级的叛逆波伏瓦和她的无产阶级情人纳尔逊·阿尔格伦
酒馆长谈8,《阿Q正传》三论结束。 本期会谈到《世说新语》,谈到labubu, 谈到本雅明1921年购买的保罗·克利的《新天使》,如下:
继续聊《阿Q正传》,未完待续。 所提及的两段文字如下: 孙伏园主编时期的《晨报副镌》:
酒馆长谈,聊聊鲁迅吧。本期未完待续。 《阿Q正传》。中文文学在鲁迅心不在焉的一千来字中瞬间接轨世界。 审美必须绝对现代,才能包容过往的所有。
作家酒馆第二季No.24(总No.64) 只因年轻时 在巴黎接受了先锋文学的熏陶, 他放弃当物理学家而去写小说; 只因年轻时激进过,也幻灭过, 他把愤世嫉俗的习惯坚持到最后。 萨瓦托式的人物就像梵高, 被阴郁的回忆所困, 那中邪一般的内心世界照出世上的道道暗沟。
本期长谈, 解读辛波斯卡的诗的魔力之源 在上海的伙伴,本周日(7月27日)上午来韬奋书局哦:
本期长谈,聊一聊黑塞。 不止一个人跟我说,打开黑塞的书, 世界便安静下来。 ——黑塞是如何做到的? 为什么他那些人物一旦出场 周围的喧嚷便瞬间退散? 德意志世界的湖有什么奥秘? 水仙是怎样的魅力? 而湖水,为何让黑塞痴迷, 并成为黑塞式人物的最理想的归宿?
《作家酒馆》第二季No.23(总No.63) 他是一艘朝威尼斯慢慢驶去的中国帆船, 他离开严寒的祖国, 却又向冬季的河流不断靠拢。 从他不懈的诗心中 诗句涌流,从繁杂的情爱经验里 他不断地观察 拥有含混身份的自己在世上的位置。 布罗茨基,一身集中了万千崇拜与嫉恨 他浸润了生命的词句,到处都在讲述 冷是一股怎样的画风。
刘梁剑老师是华师大哲学教授, 在他的这本新书里, 他把《小王子》接入中国哲学, 用庄子、老子、易经以及海德格尔等 拓展《小王子》的内部空间。 我把他从公园里叫住,聊了半个多小时。
本期长谈,聊一聊加缪。 一代文学男神,从最早的小说《快乐的死》和散文《夏天集》 到晚期的《不贞的妻子》, 文字中的酷感一以贯之, 但又有所变化。 如果加缪不是在47岁意外身亡, 他的夏天人格一定会演变为秋冬—— 就像他在《阿尔及尔之夏》里观察到的, 海滩上人们的肤色“由白而金黄而红褐, 最后以一种烟草色作终结”,达到极限。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