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讲起,以希腊神话为例,讨论古典型艺术的形成和瓦解。
从精神与现象界的完美统一,到精神返回到精神本身,艺术从古典型走向浪漫型,最终走向了艺术的终结。 这样一种精神性的活动,也是主体性的,包含殉道、忏悔、奇迹传说,也包含爱、荣誉、忠贞,还有各式的投机冒险以及对现存秩序的反抗。 艺术的终结并非时代的贫困匮乏,而正是人更加地摆脱局限,从此艺术家从他本身上得到他的艺术内容,变成自己确定自己的人类精神,对自己的无限进行进行无限的观察、思索和表达。
讲一个爱情故事,一个科幻故事,一个现实故事。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部分文本来自马特·西蒙《疯狂的进化》。
螺旋向上的内循环。
按艺术作品的本质——感性实在,将艺术作品分为建筑、雕刻、绘画、音乐和诗。
作为艺术的起源,建筑开始蕴涵着目的(意义)与手段(形式)的分化,但仍有很强的象征型特点。
精神和肉体形成紧密协调的整体。
以平面和着色为材料,将主体内心生活通过浪漫型方式呈现于感性显现。
音乐领域的“存在与时间”。
凭借文字的声音,以精神表现精神,借形象摆脱抽象意义,将具体事物灌注生命,真理和现实在现实本身中和解。
还记得这个播客的第0期吗,那时问各位什么是美,现在是否有答案了呢。 一个阶段性的回答: 1. 美是真、是善,审美判断体现人们对内容的偏好 2.美是内容和形式的“符合”
本期播客介绍法国立体主义艺术家——梅青格尔的作品:《下午茶时间》。 《下午茶时间》被称为“立体主义的蒙娜丽莎”。 摄影也好,更早的文艺复兴式透视法也好,都肯定了“观看世界存在一个正确的位置”的观点,立体主义的绘画则从不声明到底应该站在哪里。 在立体派艺术家看来,摄影不比学院派艺术的真实性和透视空间错觉,来得更加可信。 毕加索说:立体主义作品中的现实“是没法抓在手心里的,它更像是一种香水——围绕在你跟前、背后、两边,香气弥漫,但你却分不清它从哪里来。” 陷入一个不稳定的视觉世界的感觉,并不代表未能理解立体主义绘画的要点,而是这种感觉本身就是观看和欣赏立体主义过程的内在部分之一。 艺术不仅仅是一种取悦大脑和感官的工具,还可以是一种增加知识的手段。 Reference:尼尔 · 考克斯《立体主义》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