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王浩飏 嘉宾:严益唯 王晓瑞 三中卫与四后卫切换、更衣室凝聚力、垂直管理制,津门虎如何在群雄争霸中异军突起?
主持人:王浩飏 嘉宾:苏州市足协副主席、半岛体育公园董事长 李毅;体坛周报 严益唯 1:24:苏州队如何组建,苏超球队组成都是业余球员吗? 9:30:比中冠强度大?苏超比赛强度到底如何? 12:36:爆火背后,苏超更需要大家“爱护” 29:22:苏超的爆火可以复刻吗? 35:45:“散装”江苏玩梗不红温,造就苏超爆火需要多重因素 55:49:苏超出圈对青少年足球有多少推动? 57:29:苏超的火爆对地方足协有什么正向反馈吗?
0612足球第一视角收听指路 主持人:王浩飏 嘉宾:马德兴 严益唯 0:43:总结?要我怎么总结? 10:11:伊万是否下课悬而未决 34:10:中国足球还没到讨论技战术的地步
主持人:王浩飏 嘉宾:严益唯 6月10日,中国男足将在世预赛亚洲区18强赛的最后一轮主场迎战巴林队。虽然两队都已提前无缘晋级第四阶段,但这场“扫尾”之战对国足而言,绝非鸡肋——无论是从“面子”还是“里子”的角度来看。 在“面子”层面,中国队过去两届世预赛虽未出线,但始终未在最终小组中垫底。本届若能战胜巴林,至少可避免成为C组“副班长”,捍卫最低尊严。 而从“里子”出发,国足目前高度缺乏高质量对抗的比赛环境,18强赛本身就已是极为稀缺的锤炼平台。哪怕一场“无关出线”的较量,也能为球队积累实战数据,尤其是帮助年轻国脚在高压环境中获得宝贵经验。更重要的是,这些数据将在国足重建与未来选材过程中提供现实依据。此外,通过赢球获取的FIFA积分也不容忽视,直接影响国足未来的种子排名和热身赛安排。
主持人:王浩飏 嘉宾:严益唯 我们曾期待奇迹,但国足未能回应希望。本期节目还原生死战关键瞬间,通过数据分析与战术解构,剖析从点球失守到痛失生死战的背后真相,追问国足为何在最关键时刻再次失手。
主持人:王浩飏 嘉宾:严益唯 2021年9月2日,伊万科维奇率领阿曼队在吹田市立足球场爆冷客场击败日本队,其菱形中场战术一战成名。如今面对国足生死战,伊万是否还能复制“吹田奇迹”?本期节目,我们以那场比赛阿曼中场四人组的防守数据为基准,详解中国队在18强赛前8场中的中场表现,为何防守强度将决定与印尼一战的成败。我们还将剖析拜合拉木、李源一落选背后的战术逻辑,以及谁将成为伊万中场体系中的关键棋子。 下一期《足球益见》将于国足客场挑战印尼赛后,6月6号与各位听友见面!祝各位节日快乐!
主持人:王浩飏 嘉宾:孝感日月星足球俱乐部总教练黄兰红 孝感日月星足球俱乐部球员家长 收听指路 0:38:武汉女足登顶亚冠,近在咫尺观赛感受颇多 11:07:借东风,武汉女足夺冠对基层女足发展有何意义? 13:35:小球员如何平衡学习和踢球? 16:19:艰难前行,球队现阶段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40:27:展望未来,俱乐部未来的规划和打算
主持人:王浩飏 嘉宾:严益唯 2025年足协杯第三轮战罢,16支中超球队悉数登场,仅有4队出局——全是为保级分心、战意不足的队伍。中超前五更是兵不血刃般大胜对手,冷门无从谈起。如今的足协杯,只要中超球队不“摆烂”,似乎就难有奇迹发生。 回望2012年改革以来,业余球队得以参赛,武汉宏兴等“黑马”频频搅局,一度让“大冷门”成为足协杯最具魅力的标签。但这些年,这样的故事越来越稀缺。 本期《足球益见》以贵州筑城竞技未能爆冷击败残阵天津津门虎为切口,结合武汉宏兴的崛起与陨落,带你深入探讨:足协杯,为何不再那么“冷”了?
主持人:王浩飏 嘉宾:严益唯 中超第13轮焦点战,上海海港主场1比1战平山东泰山。对两队而言,这个结果谈不上满意,毕竟与榜首申花的积分差距进一步拉大。然而,这场强强对话却为即将备战客场与印尼队生死战的国足,送上了一份“大礼包”。不仅双方现役国脚发挥亮点颇多,19岁的蒯纪闻更在比赛中制造关键点球,为海港扳平比分立下功劳。凭借出色的人球结合能力,他已具备左右比赛的潜质——他能否赶上这场国家队“生死战”,备受期待。 本期《足球益见》,我们将深度复盘这场强强对话,聊聊它如何为国足迎战印尼增加了底气。
主持人:王浩飏 嘉宾:杜文辉 刘斌 严益唯 近年,越来越多中国青少年球员踏上“出国踢球”的征途,从短期集训到留洋传闻,家长们憧憬梦想,也在衡量风险。 本期《足球益见》邀请三位嘉宾,围绕“青训出海”的现状与挑战展开深度讨论—— 前国脚、16岁曾赴德受训、现任青训教练的杜文辉 FIFA注册经纪人、樱桃体育联合创始人刘斌 足球媒体评论员严益唯 节目回顾了1999年杨晨的成功留洋促成杜文辉前往法兰克福的往事,也聚焦2025年传出杨晨向老东家法兰克福推荐18岁中超射手王钰栋的最新动向。 孩子该不该“走出去”?出了国,谁来保障?推荐制还能走多远?家长能信任谁? 本期节目,带你听懂“走出去”背后的代价、路径与希望。
主持人:王浩飏 嘉宾:严益唯 国足生死战前夕,18岁小将王钰栋风头正劲——但他真的能在印尼客场成为“奇兵”吗? 本期节目,我们聚焦他“高球商”的踢法,分析他为何可能融入伊万科维奇强调防守纪律的体系。与此同时,我们指出:要真正激活王钰栋的进攻潜力,那位始终未出现在伊万帐下的关键拼图——李可,值得被重新召回。 这不仅是一场选人推演,更是一次战术前瞻。。
本赛季,王钰栋以18岁的年纪斩获中超首球,并在前11轮联赛中打入6球,暂列射手榜第三,是目前进球最多的本土球员。这样的表现无疑点燃了外界对他留洋的期待。然而,在耀眼的进攻数据背后,他在防守端的存在感却极低。无论是与上赛季的自己相比,还是与陶强龙、刘诚宇、米内罗、路易斯等前锋横向对比,王钰栋在场均犯规、解围、拦截、抢断等防守数据上均明显偏低。他踢出了“中超版姆巴佩”的味道——防守参与少,一心一意进攻。本期节目,我们将探讨王钰栋“球王踢法”的成因、可能的演变,以及这种踢法能否支撑他在更高水平舞台上立足。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