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的听友了解到我们《生活漫游指南》,特地制作了本期片花,浓缩到只有短短2分钟,来自我们第24期节目,我们从接地气的垃圾分类,聊到全球新时尚零浪费餐厅。 同时这一期也是罗德播客大赛的参赛作品。 为了本次比赛,我们对本期节目进行了精心制作,希望听友和评委老师都喜欢。 全体主播 半只土豆 慕容田田 瓜大爷 感冒 蓝枫 「生活漫游指南」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我们有个公众号,是写给小朋友的科普文章和有声读物,叫“玉米实验室”。 背后有个负责去发展作者的人就是半只土豆,维持这个一周五更的玉米熊放学小报。 由于文章需求量太大,就需要很多作者,所以半只土豆需要经常作为复读机去给毫无经验的作者们去讲解如何一步步的成为科普作家。 索性有了这期节目。 一方面这个节目希望我们的放学小报作者们收听,一方面希望有听友听了这期节目以后,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作者队伍。 想成为科普作者,你总能找到我们的,比如互动和私信什么的。 本期主播:半只土豆 慕容田田 瓜大爷 感冒 「生活漫游指南」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儿童的节日可真是多,昨天的儿童节估计小朋友们又收到了一堆礼物吧。 不过呢,也不能光送礼物,送送技能也许更有价值。今天咱就聊聊儿童编程的事儿和书。 我知道家长让孩子学编程可能会犯嘀咕,自己学不会咋辅导孩子呢? 一方面可能是多虑了,孩子学的可快了,可能根本不需要家长辅导。 另一方面不要被传统思维束缚住手脚,为何孩子学个东西要家长也要学会呢? 我们本来聊的是儿童编程,后来不小心可能进入到了聊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中去了,最后还提到了计算机发展史的局部。虽说是漫谈,但是我们最后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不光孩子值得去学学编程,其实家长们也完全有能力,以及也需要学点编程。 节目中提到的那套书《从零开始自学编程》可以自行去各大电商搜索购买了。 本期主播:半只土豆 瓜大爷 慕容田田 感冒 「生活漫游指南」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前一周我们节目的常驻主播慕容田田老师说要去啤酒厂完成她的实验款啤酒的酿造,半只土豆立马嗅到了知识的味道,立马要求化身司机一同前往,于是有了这期节目。 我们害怕自己讲的太高兴不管听得人感受,特地把感冒老师约上一起录,她说听明白了,我们才敢把节目制作放出。 慕容田田老师在酒厂一通忙乎,尽心尽力的完成了自己的实验——的一部分,顺利完成了预定目标。半只土豆也沉浸在酒厂浓浓的工业风之中不可自拔,顺带学习了很多无用的知识。 至于20天以后这个酒怎么样,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期节目主播(排名不分先后) 半只土豆 慕容田田 鸽大爷 感冒 「生活漫游指南」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今天距离5.20仅有一天时间,也就是说如果您看到本期节目还没来得及给另一半选购礼物,那就很值得赶紧听听了,现在行动一切都还来得及。如果礼物已经准备就绪,也不妨听听,为下一个有意义的日子做准备。 建议不懂送另一半礼物的男生抓紧收听,节目比较拖沓,但是一拖进度条又会丢失很多细节。 本期节目批判了不懂浪漫的直男,也零零散散给出了实用的购买建议。 适合各年龄段、各种婚姻状况、经济状况的男性收听,我们给出了从一毛钱不花,到三五百块的解决思路,直至几千块至壹万元取件的完美套餐。 至于预算超过壹万元的人群,我们给不出太好的建议,毕竟我们自己缺乏那个执行力。 如果您也不打算收听我们节目,我们依然要送出一则友情提示,用点心就是最优方案,礼物当然也不用非得贵重(贵重更好)。 本期话题由津津乐道播客提供,并送来爱插嘴的姝琦老师凑个人数。 其他三人分别是更爱插嘴的半只土豆、懂生活更懂酿酒的慕容田田,以及一直输出道理但是最后一刻成为全场最直男的鸽大爷。 「生活漫游指南」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如果你跟一个比自己长得更好看的人一起走,推销员直奔你而来。那你的确是在任何人眼里长的都不如旁边那个人。 如果有人跟你说只要每天努力,比昨天进步1%,就一定能成功。那么说这句话的人对指数增长的力量一无所知。 每年增加养狗数量10%,7年之后狗屎数量翻倍,你觉得哪个说法更能让你内心产生波澜。 顺带可以了解下,一张纸对折50次有多长?。 本期节目简单探讨了几个人类大脑常常忽略或者被干扰到的小实验,不会很枯燥,因为主播们快掐起来了。 本期参与者 半只土豆 慕容田田 鸽大爷 特约嘉宾 朱峰(来自 津津乐道 播客) 「生活漫游指南」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据说又有一个城市要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啦,我就生活在这个城市的隔壁。 放心我们不会在节目中探讨什么垃圾是什么垃圾这种技术话题,我们要说的是从脑子中的垃圾到时尚的零浪费餐厅,看看极致的垃圾理念,可能会让你在做垃圾分类的时候倍感轻松。 本期话题参与者 半只土豆 慕容田田 蓝枫 感冒 「生活漫游指南」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第一个发现人类冠状病毒的人叫琼·阿尔梅达。 不是科班出身,却把电子显微镜玩的出神入化,大大推动病毒的可视化发展。拿了女博士,想发论文说发现了冠状病毒,不料同行认为那只是没拍好的流感病毒。幸好波折很快就过去,从拉丁文中选出的名字“corona”也最终用于冠名冠状病毒。 退休后做了瑜伽老师的古董商,最后还是觉得拍病毒好玩,就帮人类拍出了第一批高质量的HIV影像。 本期由一个寂寞的主播半只土豆自己唠叨。 「生活漫游指南」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商标大家很熟悉,但拥有一个商标并不简单。 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从申请到申请成功需要耗费的时间,长到会让你忘记申请商标这件事儿。 我们的慕容田田老师今天就以春节前冲刺上线一款精酿啤酒为例,讲讲这里面的时间节点。 半只土豆学会以后,会把这个经验用在正在准备发布的新咖啡包装上。 「生活漫游指南」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生活轨迹被打破,为了避免风险,让人们失去了出门旅行的欲望。 但这不能阻止我们节目中投资界最会酿酒的嘉宾慕容田田出行的脚步,毕竟她积极响应了复工复产的号召。 在她的旅途中不仅看到了风景,还尝到了摇滚歌手的炸鸡,一个真正的生活轨迹被打破的故事。 当然了我们还是要聊到精酿啤酒和咖啡嘛,毕竟我们节目为数不多的产品就这些了。 半只土豆怕咖啡生豆进口受阻,瞄上了本土的云南咖啡豆。慕容田田表示,希望进口麦芽、酵母、酒花不要有太大的波动。 只有感冒老师的游戏行业短期没有受到太大冲击,但是长远看,也要做好风险的准备。 以上不完全是本期节目的内容,毕竟几行字无法概括所有内容。 本期节目由半只土豆、慕容田田、感冒共同录制,感冒说她网名多年就是这个并没有任何身体不适。 「生活漫游指南」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人类在月球上建立基地最缺什么? 建筑材料啊。 从地球上带啊? 太贵啊。 那咋整? 考虑下宇航员的尿液。 啊?去月球上撒尿? 这算啥,人类还向月球上播撒过生命的种子呢。 上图:用尿素做混合物材料的3D打印成果。 本期由半只土豆一个人为您念叨。 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互动。 「生活漫游指南」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大家好,我是半只土豆。今天我们来聊聊《口罩和洗手的那些事儿》。 在这几个月中,由于新冠病毒疫情的原因,大家把戴口罩当做一天中最重要的事儿。而在亚洲以外的国家,人们似乎对口罩不那么感兴趣,特别是美国总是强调洗手、洗手、洗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外国人不强调戴口罩并不代表他们认为这东西没用,以及我们除了戴口罩以外,也要加强洗手的教育,我们今天的节目中就分别来聊聊,口罩和洗手对于预防各种传染病的重要性。 纽约时报的问答 首先我们来看看2011年3月21日纽约时报的问答栏目,它回答了一个读者的问题《戴口罩是否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https://www.nytimes.com/2011/03/22/science/22qna.html?_r=1&ref=qa) 纽约长老会医院-威尔康奈尔医学中心的首席医院流行病学专家大卫·卡尔菲回答了这个问题,简答说就是:有时候可以。 多项研究表明,当有人呼吸道感染时,口罩可以减少咳嗽、说话和呼吸时播撒到空气中的传染性颗粒数量。 但是他称口罩只是呼吸系统卫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还包括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盖口鼻;经常洗手;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保持三英尺远(大约1米远)。 尽管有证据确实表明口罩可以保护他人免受佩戴者的伤害,但口罩可以保护佩戴者吗?卡尔菲的回答是,这取决于您要保护自己免受具体什么伤害。 口罩可防止较大的呼吸道飞沫进入粘膜,所以医疗机构的护理人员一直使用口罩来保护自己,比如面对流感病人的时候。但是,像肺结核和麻疹的空气传播颗粒比较小,可以通过口罩或在口罩四周不那么密闭的地方通过。 卡尔菲还说,一些研究表明,使用口罩时,呼吸道病毒感染者的家庭接触者的感染率较低。但是还有一些研究发现,大多数人不能长时间戴口罩。因此,即使证明有效,口罩也可能不太实用。 【小标题】美国CDC也要求特定情况下戴口罩 最后一段话什么意思呢,口罩的有效性没问题,只是不能要求大多数人长时间戴口罩。考虑到他说这个话所处的环境是一般情况,再看看美国疾控中心的防范要求可能更贴近疫情爆发的需求。他们提供了一份关于呼吸卫生和咳嗽方面的礼仪说明(https://www.cdc.gov/flu/professionals/infectioncontrol/resphygiene.htm) 其中提到了,在社区中呼吸道感染活动增加的时期(例如,当学校和工作场所的缺勤率增加以及抱怨呼吸道疾病的人增加就诊次数时),请为咳嗽的人提供口罩。可以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带有松紧带)或医用外科口罩(带有系带)来抑制呼吸道分泌物(为此,不需要使用诸如N95或更高级别的呼吸面罩)。 所以说口罩当然是一种重要的自我保护用品,至于说为何外国人不戴口罩,原因可能是多元的,买不到可能是比较现实的情况。最近的新闻中也提到了有国家为了能顺利买到中国口罩,会调整进口需求以便更好的适应中国的生产标准。 【洗手能阻止疫情的全球扩散吗?】 那么,洗手能阻止疫情的全球扩散吗? 麻省理工学院2020年2月6日在自家网站MIT News中发表了个一项新的研究,提出《要减缓流行病,应在世界主要机场中勤洗手》的观点(http://news.mit.edu/2020/slow-epidemic-airport-handwashing-0206)。研究人员估计,旅客通过世界10个主要机场的时候,只要提高大家的洗手次数,就可以大大减少传染病的传播。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机场洗手习惯的改善越大,对减缓疾病的影响就越大。 研究在新冠病毒传播之前已经做出来,但该研究的作者说,这个研究的结果是广泛适用各种疾病的传播。 听起来似乎很简单,而且成本也很低。可惜的是,成年人的洗手习惯,就跟母亲一遍遍的提醒子女洗手一样费劲。人们在洗手方面可能会出乎意料的随意,在机场之类拥挤的地方,人们能接触的地方非常多,例如椅子扶手,值机台,安检处的托盘以及洗手间门把手和水龙头。 研究人员发现,将全世界所有机场的洗手率提高三倍,使60%的旅客在特定时间洗手,有可能使全球疾病传播速度降低近70%。当然这不现实,但如果仅仅选择10个最重要的机场集中要求旅客洗手,仍然可使疾病传播速度降低多达37%。 他们使用详细的流行病学模拟得出了这些估算值,这些模拟涉及全球航班的数据,包括持续时间,距离和相互联系;估计机场的等待时间;以及人们与周围环境的各种元素以及与其他人的典型互动行为的研究。 研究人员认为,想让全球所有机场洗手的普及率增加10%是有可能的。可以通过教育、张贴海报、发布公告以及改善洗手设施来实现这一目标,此举可能会减慢疾病在全球的传播速度约24%。另外,在最接近疫情暴发地点的10个机场,并将督促洗手的教育重点放在那10个上,也是限制疾病传播的有效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还提到,大多数洗手设施都位于洗手间内,而洗手间往往是高度污染的区域。他们建议,如果有可能的话,在洗手间之外使用单独的洗手池,以及在更多的地方配备洗手池。此外,更频繁地清洁许多人接触的表面可能会有所帮助。 可以说这个研究来的似乎很是时候,如果放平常这肯定是个很平淡的研究,但是一旦有疫情推动,等到总结经验提高卫生水准的时候,这个研究就能被重视起来了。公共卫生事件过后,总能推动一些改进。 【小标题】洗手为何有效?洗手液能完全替代吗? 戴口罩在现在的中国人的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习惯,出门就戴口罩完全不用提醒,这说明了反复教育的有效性。现在,再让我们聊聊洗手吧。在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防护指南(第2版)》中,个人预防的内容中强调了第一戴口罩,第二点保持手部卫生。 手部卫生一个是少摸公共区域,另一个就是要洗手,然后是不摸口鼻眼。洗手真就那么有效吗?事实上这是真的。病毒的结构中含有脂肪,肥皂上也有脂肪,一旦两者接触就会破坏病毒的结构,洗手后的冲洗步骤还会把病毒一起冲走。肥皂虽然简单,但是无论新冠病毒怎么变异,面对肥皂都毫无对策。 我们都知道病毒必须入侵人体才能不断的复制自己,感染者通过飞沫把传染性的颗粒播撒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比如门把手。如果感染者对着自己的手打喷嚏,那也会通过握手传到其他人手上。我们也知道人很难控制自己不去摸脸上的各个部位,洗手就非常必要。 洗手液现在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香皂越来越少见。在这里有有必要提醒大家的是,只有酒精含量超过60%的洗手液对新冠病毒才是有效的。酒精和肥皂起效的原因不太相同,简单的说肥皂是把病毒撕扯坏了,酒精则让病毒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所以酒精含量太低的洗手液效果则不是很好,当然了酒精含量过高效果也不好,请千万不要考虑100%的酒精。如果你不太确定洗手液中酒精的含量,使用消毒酒精棉片擦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了解了这一切,是不是可以考虑重新认真的学习并实践一下洗手了呢?请在节目中附上的图文中寻找方法吧。 上图:洗手图解来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众防护指南(第2版)》 在节目的最后,让我们小小的总结一下。第一,患者戴口罩能减少散播传染性的颗粒,所有人戴口罩都可以起到良好的个人防护的作用;第二,洗手是古老、便宜但是又最有效保持手部卫生的手段;最后,请克制自己不要摸嘴巴、鼻子和眼睛。 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生活漫游指南」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