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am happy you have a beautiful face, I am happy you have a beautiful life, I am just happy to be here with you both.” —— The White Lotus 当我们被生活的一地鸡毛拖得精疲力尽,很难不问一句: “我这么辛苦地活着,意义到底是什么?” 这一期,我们从美剧 The White Lotus 里这句台词出发,聊聊“人生意义”这种听起来很宏大、却又每天都在被悄悄追问的问题: * 你是如何理解又如何定义“人生意义”的? * 意义是被“找到”的,还是在一次次选择里慢慢长出来的? *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你对“有意义的人生”的想象,发生过哪些变化? * 有什么人生瞬间/切片的联想?
现代社会似乎很多讨论失恋,爱情的结束总是充满着撕心裂肺的情绪体验;然而友谊作为我们除了家人以外最早接触的关系之一同样重要,朋友对于我们产生的影响也可以非常深远;但是,对于友情结束的讨论却并不多见。友谊的结束同样伴随着许多深刻的复杂的情绪体验,同样让我们反思和改变。 01:00 友谊结束有不同的原因 02:15 友情程度决定了结束时的体验 05:20 友谊结束并不是容易的决定 09:00 友谊结束有时是缓慢的绵长的 10:15 在友谊关系中“被结束”是如何的体验 16:10 现代社会中“拉黑,屏蔽”的友情结束方式 18:45 女性友谊是复杂的多面的 25:20 “友谊断线”或者“友谊病危昏迷” 27:45 友谊建立中的相似性和同质性 30:10 在曾经结束的友谊中有什么想要不同处理的部分
总有一些严肃话题,比如政治的、女权的、伦理道德的……是众所周知容易引战的话题。人们区分着不同的阵营,往往是简单的左右两派,或者支持派反对派,总之是相悖相斥的两种观点。这类话题一聊起来就容易吵架,不仅仅是沟通结果不好,沟通体验也很糟糕,你试着去沟通,却把自己气得不行,委屈得够呛,或者创伤激活痛苦加倍…… 怎么回事?沟通这种话题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发现自己的防御性被唤起,甚至创伤被激活。我们努力倾听,但是忍不住想要说服对方。我们可以选择干脆不聊了,也想试着刻意练习突破同温层的能力。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状态,有过什么经验,都欢迎你跟我们聊聊,也听听我们的想法吧~不是说服你,是真诚的沟通喔! 00:00–01:30 讨论公共或争议性话题时容易引发争执。 01:30–03:30 防御心理的根源:也许人为了维持逻辑自洽与价值体系,会抗拒被挑战,也倾向挑战他人。 03:50–06:30 Jessica 分享自己私人问题触及边界后的不适与愤怒。 06:30–10:30 如何面对应激话题的沟通:理解对方未必带恶意,思考沟通目的与是否值得维系关系。 10:30–14:00 话题聊不下去是否意味着关系终止?关键在于是否尊重彼此感受。 14:00–18:00 被攻击感与个人创伤:Zoey 反思自己防御反应可能源自旧有创伤,先疗愈自我,才能理性沟通。 18:00–22:30 降低被攻击感的方式:通过提问“你为什么这样想”了解对方经历,从而减少敌意、增加理解。 22:30–30:00 Jessica分享某次沟通引战话题,察觉自己的安全感来自权力差与自我认同的稳固。 33:00–45:00 沟通障碍源于价值观差异,相邻立场易沟通,极端立场难交流。 45:00–52:30 总结沟通的前提是谦卑与理解,我们承认价值观差异与利益冲突常令沟通受限,但是仍然鼓励大家选择性沟通与自我照顾。
人天生带有“攻击性”,那是自我保护的一部分,但社会化常训练我们把爪子收好,压制了我们真实感受与边界,才需要学习“有底气但不伤人”的自我坚定。 你最近有释放攻击性吗?如何更好地释放攻击性? 主播聊了自己释放攻击性的小事: 朋友要求帮TA床垫绑车顶?活生生没有拒绝成功,憋屈到今天。Airbnb 隐瞒施工:房源施工扰民且未提前告知,怒发冲冠多次投诉后拿到赔付,爽! 餐厅错刷账单:店家态度敷衍,我们明确指出“错不在我,请你们给方案”,最终获退款。 识别越界的第一信号:如果第一感觉不舒服,就不要答应说“不”的三步:直接表达“做不到/不安全”;不替对方找方案;必要时“重复拒绝并离开”。选择性释放攻击性:不是每一件都要硬刚,精力要用在最重要的边界上。情绪账要当场结:压着不说,后面要花更大成本消化,还会让别人误判你的边界在哪。 你最近有释放攻击性吗?欢迎和我们分享成功或失败案例~
你觉得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吗?还是偶尔还会怀疑:“咦,我真的长大了吗?” 什么时候我们才算是真正的“成年人”?是拿到第一份工资、第一次独立做决定,还是在面对责任时突然意识到“没有人可以替我”?我们聊了聊,作为大人最难的挑战、心态上的转变,以及那些成年之后才学会的道理。也许你会发现,我们的困惑和你的也很像。 * 我们如何定义“成年人”,你感到自己是一个成年人了吗? * 作为一个成年人,最困难的是什么?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 有哪些事情或者mindset是你在成年之后学习到的? * 如果回到过去,我们会如何预备自己作为成年人的生活?
主播们有人是夜猫子,有人在学习做早鸟,但不按时睡觉的时候,都是在刷手机。震惊!主播竟然带着手机去洗澡!玩手机感到愧疚怎么办?我们能不能心安理得地玩手机?我们分享了采用“整点停止法”、“睡前放手机于卧室外”、“手机刷视频十秒即退出”等实际策略。鼓励大家积极觉察自身睡眠和起床习惯,理解和包容自己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需求,避免苛责。 7:42 白天做牛马,晚上好不容易做人可以刷刷手机享受自由 18:09 越累越不睡的“死机”型熬夜怎么治? 在哪里起不来,就在哪里躺下吧。 22:38 你是你大脑的主人 这个视频刷完十秒一定要退出! 25:38 带着手机去洗澡的详细教程 33:41 疯狂刷手机不是一种病,是一种压力大的症状 51:00 自责情绪是客观存在的,我可以允许它存在
你是否在忙碌的时候忽视自己身体的基本需要?在情绪低落或精力不足时即使是最基本的日常任务,如洗澡、吃饭等,也会变得很困难。这并不是你的错。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小绝招,如何能在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时候迅速喂饱自己、累得不省人事的时候及时哄自己去睡觉、s甚至怎么及时去上厕所?。倾听自己的身体发出的信号,也是重新建立与自己身体的关系的过程。慢性疼痛和许多健康问题,也常常是我们身体向我们发出的紧急求救信号:快点让我休息,不然我要罢工了!理解和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是一种重要的自我关怀方式。你有好好喂饱自己吗?欢迎和我们分享你的小绝招! 我们之前也有聊过最小化自我关怀的话题,欢迎去听: Ep72 状态不好的时候超不想去洗澡怎么办?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4c31d2caa0f6f5e4ba62fc0
嫉妒让我面目全非的时候,我试图搜索社交网络该怎么办,但是网上大家对于嫉妒人人喊打,我甚至没有勇气面对这样的自己。嫉妒让人痛苦,让人自卑,让人羞愧,让人愤恨,让人激动地想要向外攻击他人,也让人压抑得想要向内破坏自己。我们想要抱抱你,和你一起打开嫉妒的复杂面,让汹涌的心潮也能平静内观。 当你感受到嫉妒的时候,你不是阴沟里的老鼠在看别人的美好故事,你是因为阳光而转向的向日葵,内心的需要和盼望投射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体验里。嫉妒是脆弱的、复杂的、私人的情绪,你是成长中的、美好的、正常的人。 【时间轴】 02:50 我经历过的嫉妒故事 06:00 我们更容易嫉妒身边看得到的人 07:10 当我看到别人做得比我好,我努力想合理化这种感受 12:10 嫉妒的体验很隐秘很疯狂很混乱 14:10 从小我们被告知嫉妒是不好的,不能表达这种情绪 15:10 你以为嫉妒的你面目可憎,我觉得你很可爱 15:50 这也只是一种情绪而已,代表了某种背后的需求 18:40 嫉妒是很复杂的情绪 20:47 嫉妒是很脆弱的情绪 22:35 我和嫉妒对话,看到我对什么不满 24:50 嫉妒迫切想让我做些什么,我选择静下来观察嫉妒的感受 26:40 能够表达嫉妒让我突然对无法满足的欲望释然了 28:30 我可以不去解决嫉妒,嫉妒可以转化为别的动力 29:40 我们容易感到嫉妒的地方 32:35 出现嫉妒这种情绪可能提醒了我有需要照顾自己的地方 37:00 长大后,我对曾经的嫉妒故事有不一样的感觉 39:30 面对嫉妒,我用好奇心重新看待那个我嫉妒的人 41:45 朋友们这样看待嫉妒的你 44:20 我们在自己的人生课题中在走不一样的路 【延伸话题】 Ep84 东亚女性的低配得感——“这是老娘应得的!!” Ep80 信任自己,自我坚定——我们如何感知和确信自己的力量 Ep79 建立自我价值感:比不上ta,也不必害怕ta Ep69 成为一名战士,在自己的生命主场作战 Ep64 用耐心对待自己 像对待一株盆栽 Ep58 服“美役”是一种伪自由:女性的身体自主与穿衣自由 Ep53 我不要你高兴 我要我高兴 --习惯性讨好人格患者的觉醒和成长 Ep44 厌女症-这个世界教我们厌恶贬低自己 Ep39 完美主义者其实就是超级害怕失败 Ep38 Loneliness 我并不想一个人面对世界——孤独感
“一个男性不管他的人生有多么的不幸,他都有办法可以让他的不幸施加在另外一个女性身上,使那个女性变得比他更加不幸。” “Gone Girl 和invisible Man类似的复仇剧情现实中不太可能发生。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不太有这样子的自由,去非常报复性地去斩断她们生命中的亲密关系 。” “(即使是在街友这个弱势群体中)如果是一个女性在街头流浪做街友的话,她几乎必须要去找一个男性的靠山 (来保护自己)。” 屡见报端的家庭暴力新闻让你感到愤怒和疲倦吗? 这一集我们浅聊了一下家庭暴力。 1:00 硅谷清华女生被老公家暴致死的新闻的传播学解读 10:00 我们没有在生活中看到家暴,不代表家暴不存在 12:00 家庭里也是欺软怕硬 15: 30 复仇剧是女性面对身边暴力的一种正义想象 17:50 中美在女性保护方面的法律的缺失和漏洞- the boyfriend loophole (男朋友漏洞) 23:15一个男性不管他的人生有多么的不幸,他都有办法可以让他的不幸施加在另外一个女性身上,使那个女性变得比他更加不幸。 24:50 都在强调女性自卫,而不强调教育男性不要暴力犯罪 27:30处女情结是对女性的另一种暴力 29:00 面临家暴的女性的困境:离开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男人害怕女人嘲笑他们,女人害怕男人杀了她们。” Margret Wood
心灵啦啦队的三位主播作为东亚女性,在一些时刻会感受到面对表扬的不自在,在团队中主导担心自己表现得太强势。我们时常感受到,作为东亚女性,我们并不习惯被关注,做决策,我们常常提醒自己要谦虚,我们不时感受到不配得自己所拥有的赞美,称赞或职位。然而,这个感到不配得的声音来自哪里?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怀疑自己不应当拥有领导和决策的能力?实际上,保持谦逊,意识到自己的特权和幸运,和感受到自己配得努力所带来的结果,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给予自己以肯定,也可以同样“心安理得”的接受他人给予的称赞。我们在这期播客讨论了以下但不限于以下问题: 面对夸奖你是怎样的感受? 你会愿意主动团队中担任领导者/决策者的角色吗? 保持谦虚,意识到自己的特权和感受到配得矛盾吗? 在哪些时刻你感觉自己配得或者不配得? 当我们依旧感觉不配得的时候,有什么可以做的?
你常常陷入担心、焦虑、负面情绪当中无法自拔吗? 你的大脑不听你的话总是无限重播尴尬往事吗? 你的大脑需要锻炼了! 正念冥想其实没什么很玄乎的,其实就是训练我们的大脑有更多的自我觉察“肌肉“, 能够觉察到自己思绪的流动,从而能够更好地与之共处。科学研究表明规律的正念冥想练习可以有效降低压力和焦虑,改善睡眠,改善身心健康。和我们一起来做默想小练习吧!欢迎分享你的心得感想! 3:28 温性提示:非专业人士,练习仅供参考 5:15 冥想类似于训练狗狗,是对大脑的牵引绳训练 17:05 来和我们一起做一个爱的话语冥想小训练(loving kindness meditation) 26:50 讨论冥想练习的心得 32:13 夏威夷冥想练习教我们修复与他人和自我的关系(HO’OPONOPONO) APP推荐:Insight Timer (不知道国内是否可以下载到) Loving kindness meditation 慈悲冥想 Ho'oponopono meditation 夏威夷冥想 Music from #Uppbeat (free for Creators!): https://uppbeat.io/t/tranquilium/softhearted License code: KXPFKAFBCA6HLEQK
心灵啦啦队和早日毕业的主播们一起聊聊努力的话题:要多努力才够努力?文科生看理科生好难,觉得自己不够努力……理科生看自己的导师好无语,觉得那么努力真的好累……大家都在努力中较劲,在努力后感到无语:那么努力干嘛?在emo的时候自责,在感觉不到自己努力时焦虑:完了我不够努力!我们揭开了这个矛盾又荒诞的现实,发现”够不够努力“的讨论中没有一个人受益。 我们努力过了,精疲力竭。我们不够努力,焦虑抑郁。我们遍体鳞伤,努力这场游戏的制定者在哪里? 00:38 我们现在的人生阶段没有参考系了 01:50 理工科的同学好辛苦 05:05 文科的同学好辛苦 06:40 想努力的背后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掌控感 09:05 自责和焦虑可以达到一种心理缓和,但是真的责怪我自己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11:35 资本主义形成了内化在我们心里的自责的声音成为生活的动力 14:35 “我觉得永远不够”,怎么做都不够 17:20 学术界的病态文化:大家默认你要牺牲身体健康才够努力 22:36 这个游戏规则让我们感觉永远不够,靠对自己的压榨给别人受益 25:00 努力得到的资源不是合理分配的,如果资源耗尽了大家都会崩溃 28:30 和自己和平相处的感觉在成长中慢慢消失,提醒我们某种需要 31:35 我们和自己的身体的关系需要关注 34:00 ”我要变得更好“是一种文化焦虑,我为什么要变得更好呢? 37: 22 我不努力,也可以很好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