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超”成为江苏乃至全国体育传播的现象级事件。作为一项区域城市足球联赛,其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聚拢热点话题、人类情感和商业机会,形成火爆的观赛热潮和政商联动,令人惊叹。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奠基人、法国人文主义者皮埃尔·顾拜旦(Pierrede Coubertin)在19世纪末提出复兴奥运会时,目的是希望通过国际体育竞赛促进各国青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用“在体育场上比拼,而非在战场上对抗”之理念来构筑全球和平的桥梁。他的这一理念能在中美关系紧张,俄乌、巴以、以伊冲突持续不断的背景下在中国经济富庶和人文兴盛的江苏省得到鲜明的具象化,显得尤为珍贵,也让我们对体育所承载的人类和平和繁荣具有了更加强烈的渴望。 苏超为什么会如此火爆,我认为可以从人类本性、体育属性、平台机制和区域经济文化条件等多个维度来分析。
本期节目基于邓建国发表于核心期刊《新闻大学》二零二二年第6期的论文《元元媒介与数字孪生:元宇宙的媒介理论透视》。文章探讨了元宇宙作为一种“元元媒介”(即关于媒介的媒介)的深远意义,认为元宇宙能丰富地记录并高效地传输我们的身体信息,从而实现人类**“见字如面”的远距离交流梦想。文章追溯了从岩洞壁画到现代数字技术对沉浸式体验和远程交互能力的追求,并指出所有媒介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元宇宙率”。此外,文章还深入分析了人的数字孪生(虚拟化身)和物的数字孪生(工业数字孪生)在元宇宙中的体现,以及它们对人类认知革命的影响。文章强调,尽管元宇宙技术发展迅速,但人的存在是具身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因此将对元宇宙技术对身体信息的记录和传输保持一定程度的“执拗抵抗”,这提醒我们在技术发展中必须保持伦理和政治考量。下面我们就开始。
本期节目基于邓建国发表于核心期刊《新闻大学》二零二四年第3期的论文《“延展的心灵”和“心灵的延展”:人机传播研究的具身AI转向》。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双重路径,即“延展的心灵”(离身沟通型AI)和“心灵的延展”(具身沟通型AI)。第一种路径关注AI的虚拟化和去物质化,如大语言模型和元宇宙的构建,强调信息和符号的传输与处理。第二种路径则侧重于AI通过硅基身体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和学习,例如具身智能和空间计算,以及各种可穿戴设备和人形机器人。文章指出,这两条发展路线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人机传播研究的深化,并在理论、伦理和人机关系等多个层面带来了新的挑战。论文呼吁对人工智能进行跨学科研究以应对虚实相生的人工智能时代。
大家好,欢迎收听《传学有道》播客,我是主持人邓建国。 你有没有对着一张照片发呆过,仿佛那双眼睛真的在望着你?那是一种被彼此凝视的错觉,也是一种深深的吸引力——尤其当那张脸,像是从梦里走来的女神。 这种感觉,今天在AI生成图像中随处可见。从Midjourney到Stable Diffusion,成千上万的用户不断修改提示词,只为生成一张“完美女性”的脸庞。这些图像中女神带着柔光,有着梦幻的眼神、高高的鼻梁和微张的双唇,向你发出穿越时空的邀请,让你不由得对她心生浪漫,一见钟情,一见倾心。但其实,这种“一见钟情的视觉浪漫”,早在十九世纪就已悄然出现。只不过,和今天的AI时代不同,那时的浪漫,是在银版相纸上完成的。 本期播客,我们将追溯19世纪银版照相法的兴起和影响,从而探索媒介技术——从银版照片,到今天的AIGC生成美女、虚拟恋人甚至由AI复原的逝者形象,是如何重塑我们对自我和他人、生者和死者的欲望和想象的。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维多利亚的“银版摄影时刻”,探寻一张照片如何推动了一场人类情感表达和浪漫关系的巨大变革。
大家好,欢迎收听《传学有道》播客,我是主持人邓建国。今天,我们将一起穿越浩瀚星际,进入刘慈欣的《三体》宇宙,探讨一个深刻又现实的传播学主题——交通与帝国,沟通与文明。 在《三体》这部科幻史诗中,交通不只是物理移动的手段,更是一种信息渠道;沟通也不仅是语言的传递,更是理解与误解、和平与毁灭的分界线。从人类发射的无线电波,到三体人用脑电波和镜面体表传递思想;从猜疑链的逻辑陷阱,到云天明的童话外交,这部小说为我们提供了重新理解“传播”与“文明”的维度。 本期节目将围绕五个主题展开:文明的尺度、天使沟通、诠释社群、身体媒介和跨媒介营销。让我们点燃思维引擎,一起踏上一场横跨宇宙与文明边界的旅程。
大家好,欢迎收听《传学有道》播客,我是主持人邓建国。今天我们要一起踏入一个奇妙的世界—故事或叙事的世界。它可不只是讲故事,还是我们认识自我、联结社群、发动大众、刺激经济、管理危机甚至改变历史的魔法钥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本体性媒介。从荷马史诗的英雄传奇到《史记》的侠客列传,从引发恐慌的广播剧《火星人攻占地球》到刻画个体命运沉浮的电影《阿甘正传》和《活着》,从描绘改革年代奋斗群像的电视剧《大江大河》和反腐大片《狂飙》到抖音上的乡村vlog和微短剧等,叙事无处不在。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聊到叙事的巨大威力、它对碎片化注意力的抵御、尤瓦尔·赫拉利的“虚构叙事”、沃尔特·费希尔的“叙事范式”,还有它在心理治疗、新闻生产、广告营销、政治宣传、脱口秀表演、网红经济,甚至旅游服务里的广泛应用。今天这期播客内容丰富,稍微有点长,听完需要一点耐心,但绝对不会让你失望。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开启这一横跨人类历史的故事之旅吧!
大家好,欢迎收听《传学有道》播客,我是主持人邓建国。今天,我想带大家走进一个迷人的世界,一个关于美学的故事——什么是美?如何产生美?它如何触动我们的心弦,塑造我们的思想,甚至改变我们的行为?在今天由短视频、美颜滤镜与AIGC构成的视觉世界中,我们也在追问:美如何被数字媒介所改变?它是数据算法推送下的点赞热点,还是穿越时间、直击人心的某种永恒?在这个声音和图像可以被合成、模拟、复制的时代,美的感动是否仍然真实?我们是否还能保有品味、判断与共鸣的能力? 这不是一个抽象的哲学讨论,而是一场跨越从古希腊到今天数字时代的2500年的冒险,充满了诗意的言辞、激烈的争辩和对美的苦苦追寻,实质上它也是一个关于传播思想的故事。 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先从一个名叫柏拉图的哲学家开始吧。
大家好,欢迎收听《传学有道》播客,我是主持人邓建国。今天我们要探讨一门深刻而复杂的学科——控制论(Cybernetics)。这不是个简单的术语,而是一个试图理解人类、机器、生物如何通过信号与反馈(feedback)相互作用的知识体系。它诞生于二战战火,成长于跨学科的碰撞,影响了从计算机到人类学的无数领域。作为一名传播学者,我看控制论像一座桥梁,连接了数学的精密与哲学的追问。今天,我们将从二战的火炮控制系统讲到中国的AI医疗,追溯控制论的起源、争论与遗产,探寻它如何重塑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出发吧。
大家好,欢迎收听《传学有道》播客,我是主持人邓建国。今天,我们将踏上一场思想的冒险,走进传播学界的传奇人物——詹姆斯·凯里(James Carey)。他的名字或许不像大众明星那样家喻户晓,但他的思想却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对传播、文化、甚至人类连接本质的理解。凯里让我们看到,传播不仅是一根电线、一段代码,或一篇新闻,它是文化的灵魂,是社区的纽带,是我们对碎片化世界的整合性仪式。今天,我们将穿越时间和思想的迷雾,探索凯里的学术世界,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出发吧!
大家好,欢迎收听《传学有道》播客,我是主持人邓建国。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听起来有点学术,但其实超级迷人的东西——行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 Theory, ANT)。它就像一张魔法网,把人、技术、物体全连在一起,解释了我们这个复杂的世界是怎么运转的。我们的故事会从巴黎的实验室,穿越到北京的直播间,再到你手里的手机屏幕,充满了意外和启发。作为一个对科技和文化着迷的人,我特别爱ANT这种解构一切的视角——它就像抖音的算法,悄无声息地把我们连起来。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从一个叫布鲁诺·拉图尔的学者开始,走进这张网的奇妙世界!
大家好,欢迎收听《传学有道》播客,我是主持人邓建国。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听起来有点学术,却超级有趣的概念——可供性(affordance)。它就像一把魔法钥匙,打开了我们和世界的对话方式:从一棵树、一扇门,到抖音的滑动界面,全都在低语着:“hi,我能为你做什么”。作为一名传播学者,我觉得“可供性”概念简直是一把帮助我们解码生活的钥匙。这次,我们的故事会从美国的一片森林,穿越到中国的直播间,再到你手里的手机屏幕,充满了意外和启发。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从一位叫詹姆斯·吉布森的心理学家开始,走进这奇妙的旅程!
大家好,欢迎收听《传学有道》播客,我是主持人邓建国。今天我们要聊一个既高大上又日益贴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主题——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还有它跟传播的那些奇妙纠葛。说实话,每次刷手机,看到AI推荐的视频,或是跟语音助手聊两句,我都觉得这世界有点魔幻。人工智能到底是怎么回事?它会变成我们的朋友、对手,还是只是个超级聪明的工具?今天,我们的故事从一个叫图灵的数学家开始,穿越到中国的语音助手、短视频算法和大语言模型DeepSeek,带你看看AI怎么悄悄改变我们跟世界的对话方式以及它将如何影响传播学。请系好安全带,咱们现在就出发!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