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1《内沙》映后谈,如何“有机的”、“流动的”生活?

社会学人DAO

《内沙》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杨弋枢老师的作品,讲述了崇明一个有机农场在被收购的过程中,不同角色对于有机、流动、自然、生活等等当今议题的观念与行动。 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2025年7月21日中午在福建屏南中星电影院,当时是在屏南数字游民生活周,之后又在厦地村进行了影后沙龙。屏南是这部电影女主角张丹目前的生活地,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刚走出电影院女主角就开车带着我们一行吃午饭,有种电影走进生活的感觉。 (图:2025年7月21日在福建厦地村的映后沙龙) 2025年9月27日,应杨导邀请,我在上海四平电影院“二刷”了这部电影,并参与组织了映后沙龙。讨论围绕着“有机”、“流动”、“社会生活”这三个关键词,这也是我认为这部电影切入现实的视角。 如果你已经看过这部电影,这次讨论或许能带来更多回味。 如果你还没看这部电影,但对这个主题感兴趣,可以在微信上搜索《内沙》,今年还会有各个城市的专场放映。 本期播客不会有明显剧透,主要是对相关议题进行讨论。 与谈人: 杨弋枢 《内沙》导演、上海交通大学媒介与传播学院学者 陈昶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学者 高明 上海大学文化研究学者 袁清华 乐闲谷社区农场主理人 孙哲 上海财大社会学学者、社会工作MSW行动者 (图:2025年9月27日在上海四平电影院的映后沙龙)

48分钟
99+
1个月前

Vol.2 【纪念布洛维】捍卫社会,与“真实乌托邦”的无限可能

社会学人DAO

作为美国社会学会(ASA)与国际社会学会(ISA)前主席,加州大学伯克利(UC Berkeley)社会学家布洛维(Michael Burawoy)以“制造同意”、“全球社会学”、“公共社会学”等发现与概念深度介入当代社会。当大城市年轻人以“牛马”自嘲的时代,布洛维在工厂的一线发现,在世界范围的案例拓展,体现了社会学的穿透力,对当代中国社会学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25年2月3日,布洛维因车祸意外去世。巨擘的陨落令人惋惜,更在敲响警钟:新一代社会学家面对现实要有更多的想象力,批判力与行动力。在公共社会学的感召下,我邀请同事苏熠慧老师录制了本期播客,力图用一种更有机的方式,让公众了解到布洛维的魅力与洞见。 特邀嘉宾: 苏熠慧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教授 主播: 孙哲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副教授 社会工作MSW中心主任 00:02:07:布洛维生平 00:07:42:回忆布洛维:人格感染力与对社会学热情 00:15:30: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行动者 00:31:03:公共社会学:探索公共议题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南 00:38:47:从葛兰西到波兰尼,再到杜波伊斯的思考与探索 00:54:22:布洛维与布迪厄:对霸权的批判与建设性批评 01:02:08:从“制造同意”到“打造渴望” 01:09:54:超越平台经济的思考与行动 01:25:26:迈向更有想象力和行动力的,活生生的社会学 * 纪念文章: In Memoriam: Michael Burawoy | UC Berkeley 纪念|迈克尔·布洛维: 活生生的社会学——创造一种有生命力的学问 纪念布洛维 | 清华社会学系教授沈原:怀念布老师 * 布洛维部分书单: * 相关研究: 打造“渴望”:经纪人的工作自主性与劳动控制 (苏熠慧、施瑶, 2023),《社会学研究》2023年第6期

93分钟
1k+
8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