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介绍 每年的10月至11月,由于雨季已过、气候宜人,天空蔚蓝晴朗、视野清晰,是尼泊尔徒步旅行的黄金期。在尼泊尔的生活并不局限于这个季节,上一期我们和仓鼠聊了聊她在尼泊尔当汉语老师的日常。作为一名旅居者,工作之余,仓鼠也在一年时间内先后打卡了泰米尔、帕坦王宫、帕斯帕提那神庙、奇特旺森林保护区等等地点,见到了尼泊尔更加美丽丰饶的一面。 在这片宗教氛围浓厚的地区,仓鼠曾度过了尼泊尔最盛大的节日——德赛节,跟随学校老师们一起身穿纱丽、眉点提卡;也曾在当地的“烧尸庙”近距离围观生命如何化为一缕青烟,再归于巴格玛蒂河。这些经历给了仓鼠很强烈的心灵震撼,也让她进一步去思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本期《哪里哪里FM》,好朋友仓鼠将会和我们分享她在尼泊尔的旅居见闻,让我们透过她的视角,去认识一个与众不同的尼泊尔。 * 时间轴 01:36 挤满的车厢,售票员把我“挂”在公交车上 08:46 泰米尔的一条街,开满正宗的中国餐厅 13:41 一分钱不花,在尼泊尔最大的夜店跳当地民族舞 18:33 迎着金色的日出一路奔向帕坦王宫 26:13 在尼泊尔考AIC咖啡师证超划算,可惜没考 28:51 跟着学校一起去猴庙,猴子像小鼻嘎一样洒满整座山 33:59 在“烧尸庙”看烧尸,人在哪烧,是钱决定的 42:59 德赛节,穿纱丽,点提卡 49:32 费瓦湖里的划船少女,也会唱“小船儿推开波浪” 57:04 鳄鱼、斑马、大象……这里是动物天堂 68:12 看当地人跳孔雀舞,有些震撼有些共情 74:01 因为疫情提前回国,我始终对尼泊尔念念不忘 75:50 不要让二手旅行“切片”成为你的绊脚石 * 本期嘉宾 仓鼠,连吃一年玛莎拉之后人生皆是坦途的前汉语志愿者 * 配乐 片头曲:Bimaan - Diwas Gurung(加德满都出生的尼泊尔音乐人) * 本期相关图片 骑大象 偶遇大雨 猴庙满地的小猴 烧尸现场 德赛节 骑车环湖 猫咪 帕坦王宫广场
* 本期介绍 今天是教师节,一个特别的日子,除了感谢我们身边的老师,我们也想让听众们听见另一种有关教育的可能性和意义。 尼泊尔,是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国度,也是国民幸福度极高的国家,因其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缓慢的生活节奏和丰富的宗教氛围,成为一个理想的治愈焦虑的地方。然而,对于这里的教育情况,很多人可能了解得并不多。 毕业于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的仓鼠同学,曾在研究生期间前往尼泊尔,开启了一段支教之旅。在这个美丽但相对贫困的地方,语言障碍和朴素的教学条件都让她开启了新的人生“副本”。通过努力和热情,在每天和当地人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她和这个国家建立了深厚的联系,让支教生活充满了乐趣,也让她收获了许多珍贵的回忆。 作为教师节特别节目,本期《哪里哪里FM》中,好朋友仓鼠会和我们分享她在尼泊尔的支教日常和趣事。为什么选择支教?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她将和我们聊聊这段特别经历。 * 时间轴 02:01 喜马拉雅山旁的尼泊尔实际是盆地 08:33 命运的齿轮转动,支教“盲盒”把我送达尼泊尔 17:05 到达新手村——纳库村,公交站就是这棵大树! 25:39 私立和公立,富裕与贫穷,尼泊尔的两极 34:14 在纳库村,挑战从“家徒四壁”到勤劳双手创造生活 42:45 WIFI、煤气,生活不可缺少之物! 51:21 零基础汉语教学,完了我成“棋子”了 59:53 古尼泊尔掌管舞蹈的神有自己的 flow 01:08:28 幸福指数爆表,中国志愿者除了教书还要“卖艺” 01:17:02 手抓饭与咖喱角 01:25:35 尼泊尔的第一个雨季,我还是病倒了 01:34:09 尼泊尔女孩的希望与梦想 * 本期嘉宾 仓鼠,连吃一年玛莎拉之后人生皆是坦途的前汉语志愿者 * 配乐 片头曲:Parkha Parkha Mayalu (Mangalam) - Krishna Kafle(仓鼠说加德满都的大巴上都会放这个歌,家里蹦迪也会放,她已经会唱了) * 本期相关图片 大环路Ring Road Sudesha学校一角 好评如潮的印章 “恋与苦茶子” “家徒四壁” 适合中国人口味的momo 通勤路上偶遇“早恋小情侣”
* 本期介绍 作为美国“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成为好几代文艺青年的“出走圣经”。如今,“在路上”这个词也常常出现在社交媒体上一些年轻人书写的“出走”故事中。“在路上”,对年轻人来说可能不仅仅意味着物理上的位移,它可能还意味着职业选择的迷茫、人际关系的变化、自我身份的探索,还有社会规训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平衡。生活是一场探险,我们每个人都“在路上”,寻找着自己的北极星。 3月,媒体人小吴的一篇“裸辞文学”在朋友圈被疯狂转发,文字真挚、令人触动。本期《哪里哪里FM》,我们邀请小吴一起聊了聊他的出走故事,分享各自的生活思考、对旅行的见解以及我们是如何从各自“路”的起点走到现在的。 * 本期嘉宾 吴呈杰 媒体人、播客《除你武器》主播 * 时间轴 02:14 在镰仓海边,“我好想大叫啊” 04:48 当代年轻人的“在路上”好像还没有被很好的提出来 07:50 独自旅行最治愈也最难忘 13:54 裸辞作为一种“在路上”,让我了解到了自己的局限性 24:06 东亚叙事中,大家出走的动机拥有相似性吗? 28:21 大冰的文青文字曾经是一个遥远的、极具吸引力的梦 31:30 看科幻小说、抱着地图幻想……我的被窝很小,但是世界很大 40:13 对世界探索进入了衰退期,向内探索反而使我兴奋 43:45 你永远去到的是一个新地方,哪怕是同一地点 50:18 独自旅行可以掌握选择权和主动权,还可以选择成为另一个人 59:16 把自己作为特稿,我需要一直写下去,要有新的小标题、新的篇章 61:31 希望我的人生是流动、起伏的,不管是往前还往后 * 本期相关图片 小吴那篇刷屏的“裸辞文学”。截图自“GQ实验室”《裸辞后,不骂北京了》 截图自韩剧《低谷医生》 小吴的摩洛哥游记。截图自“人物”《摩洛哥,一千零一夜 | 到处走走》 独自爬“野长城”看到的风景。图片来自小吴 在大理沙溪的悠闲时光。图片来自小吴
* 本期介绍 2023年是重新出发的一年,出境游重启,Citywalk火出圈,骑行、徒步等户外活动热度不减,特种兵式旅行、酒店躺游等一系列新的旅行方式在年轻人中流行。 我们开始思考,这些旅行方式为什么会成为今年的流行趋势?重新出发之后,年轻人的旅行观又发生了什么变化?本期《哪里哪里FM》,我们邀请到三联生活实验室主笔“王滚滚”、内容运营“游客小王”,跟我们一起回顾2023,聊聊这些热门的旅行趋势。 * 本期嘉宾 王滚滚 三联生活实验室主笔、《好的好的!》FM主理人 游客小王 三联生活实验室内容运营 * 时间轴 01:48 周末特种兵,我今年去了15个城市 07:31 Citywalk、淄博烧烤、火山游……年度旅游热点大事记 10:10 今年这些新的旅行方式为啥这么火? 18:33 印尼火山游:出去旅行需要这么拼吗? 24:31 热门旅行地变迁,写满年轻人的心路历程 30:55 吃老餐馆、逛菜市场,在大城市过小城生活 38:34 重新出发之后,“旅行的意义”也更新了 47:58 今年最触动我的旅行时刻,竟然是…… * 本期相关图片 分量十足的东北盒饭。图片来自@游客小王 滚滚写的关于“火山游”的推文。截图自“三联生活实验室” 纪录片《火山挚恋》。图片来自豆瓣 菜市场成为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图片来自东方IC 上海振鼎鸡,已成为沪漂的“精神庇护所”。图片来自@王滚滚 巴塞罗那街头,提醒游客注意保管随身物品的警示牌。图片来自@王滚滚 阿四人在荷兰的勇气时刻。图片来自@阿四 难忘的“佛罗伦萨之夜”,和好心路人们的合影。图片来自@幺幺 * 2023湃客年终策划 此刻,我们即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回望2023年,自我在生活的缝隙中流动,我们慢慢张开自己,与这个世界握手拥抱。 这是重申联系的一年。我们展出羽翼,再度感知远方的风景;我们重启对话,找回彼此信赖的温度;我们探索内心,校准人生航向的坐标;我们也拥抱变化,在时代洪流中蓄积破土的力量。“世界”是我们的限度,也代表着我们的可能,而重要的永远是联系,是我们主动或被动与万事万物的缠绕。 2023年末,澎湃新闻·湃客创作者平台策划推出《重申与世界的联系》系列文章,联合知名学者及优质创作者,从文学、艺术、科技、财经、旅行、城事等领域出发,从个体到趋势,以文字、数据、漫画、视频等形式,留下这一年里我们向世界出发的注脚。 * 工作团队 策划、主播/幺幺、阿四 后期/郭子皓(实习) 文字/周依 设计/吴思越 监制/徐婉
* 本期简介 第一次听说黑山,源于一则当地举办“懒人大赛”的趣味新闻。参赛者保持躺平姿势、比拼卧床时长,获胜者还能获得1000欧元的奖金,真的是“懒到家了”。 但其实除了“好心态”之外,这个“欧洲最年轻的国家”还有许多值得挖掘的历史遗迹和自然风光。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我们的同事汪伦宇不久前远赴南欧采访,带回了更多关于黑山的一手信息。这个只有60万人口的国家,为何想要以“懒”闻名?在当地旅行和长期生活,又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本期《哪里哪里FM》,我们请来在黑山居住了近十年的“黑山第一位中国留学生”赵芷熠,与澎湃新闻国际部记者汪伦宇一起,聊了聊他们的黑山印象。 * 本期嘉宾 赵芷熠 黑山第一位中国留学生、《欧洲时报》黑山办事处主任 汪伦宇 澎湃新闻国际部赴黑山报道组记者 * 时间轴 01:37 哦,我的朋友,多睡会儿吧 04:00 黑山“懒人十句”,自嘲or旅游营销? 05:15 黑山人也早八,只是更会享受生活 07:15 真正的懒,是懒于参加“懒人大赛” 09:00 黑山中年男性日常:早起来一杯醉生梦死 12:23 黑山为何一定要建高速公路?亲测悟了 17:49 全员社牛的黑山人,不认识也要说声Ciao 19:22 奇妙建筑大赏:热带“筒子楼” 23:20 在既i又e的国家,承包一整个海滩 25:02 洛夫琴山:黑山人的精神故乡 28:36 采蒂涅、尼克希奇和科托尔,盛产诗人和哲学家 31:40 活在当下的黑山人,基本都是月光族 36:26 黑山人如何看待遥远的中国? 40:33 这里简直是“户外爱好者天堂” 44:30 它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不确定性 46:10 作为环球旅游的终点站,他们后悔了 * 配乐 片头/尾曲:啊朋友再见 * 本期相关图片 黑山当地流传的“懒人十句” 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 黑山北部杜米托尔国家公园内的黑湖 黑山南部的海滨城市布德瓦 科托尔古城及其所在峡湾 黑山王国古都采蒂涅的街头 科托尔古城近景
* 本期介绍 最近,你是不是也被水豚、猴子表情包“攻占”了对话框?从鹞鱼到水母(jellyfish),看似高冷的“鱼鱼”为什么也能给我们带来慰藉?在水族馆做饲养员,上班真的就是“摸鱼”吗?令人神往的水下世界,还发生着哪些神奇的生物故事?本期哪里哪里FM,我们请到在水族馆工作过的动物爱好者小九,一起聊聊这些“精神状态领先我十年”的动物。 * 时间轴 2:55 水族馆饲养员的一天,除了“摸鱼”还干什么? 4:41 水族馆的鱼鱼居然是从这里来的 6:24 “上班”的鱼鱼,吃饭睡觉打同事 7:25 鱼会“吃同事”吗 8:19 鱼“去世”了怎么办 9:03 鳑鲏鱼不能没有假河蚌,就像工位不能缺绿植 11:48 企鹅来到北半球,时差倒了一整年 14:29 鱼会得抑郁症吗? 15:56 应激的鱼儿,有可能“同归鱼尽” 17:55 意想不到的水族馆布展,“菜场鱼”原来这么珍贵 20:28 什么!水族馆的企鹅最怕的居然不是热 21:20 在水族馆过生日,胜过10个海底捞 22:20 水族馆的潜水员,真心爱潜水 24:27 “鼠鼠我呀,今天就要被蛇蛇吃掉了呢” 26:10 动物园有多会整活儿,不止把前任喂动物 28:05 薛定谔的水族馆:每一个人都有关于水族馆的回忆 29:48 关于动物表演,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 33:41 把孟德尔遗传玩成花活儿 37:44 创造一个鱼类的平行世界,它们的“退休生活”竟是变装小游戏 42:01 水族馆是一个适合“养老”的工作吗? 46:07 人们对食人鱼贴的标签,该撕下来了 47:22 关于动物世界的哲学思考:我在寄居蟹和水母身上找到了共鸣 * 本期嘉宾 九歌,有幸在水族馆工作过一小段的半吊子水族爱好者 * 配乐 片头曲:我是一只鱼 - 任贤齐 片尾曲:95后童年回忆……欢迎听到最后…… * 本期相关图片 图/九歌 图/小锅
* 本期介绍 泰国,作为国内游客最熟悉的东南亚国家之一,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探索的新秘密?作为新兴工业国家和市场经济体之一,泰国的开放和包容,如何体现在旅游业之中?两个出发前要做Excel和PPT的J人,又是如何在看似杂乱无章的城市里寻找到秩序感的? 从泰北古城清迈到拥有绝美海岛的甲米,让她们流连忘返的不只是这里的美景。吃不完的美食,赏不完的绿植,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奇遇,还有关于泰式按摩的迷思…… 在这趟非典型东南亚之旅中,阿四和幺幺两位主播将与嘉宾阿术一起,展开一场J人的泰国奇妙冒险。戴上耳机,一同走进泰国。 * 时间轴 05:41 J人出游到底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13:15 路况不好、全是电线,清迈是座留白不太多的城市 19:48 这个国家的人都不上班的吗? 25:37 暗黑小巴车、夜晚出海的神奇冒险 30:37 打破计划的我在素贴山上看到了最美的夕阳 33:13 在夜间动物园,动物们在参观我 37:38 住在森林小屋,一晚上和虫子打了无数架 41:37 泰国菜!真香 47:17 打开地图,密恐被711遍布的图标吓到 53:44 独自出去旅行不用太紧绷,实际上你爱干嘛干嘛 61:08 在啪啦寺被治愈、按完泰式按摩来了姨妈 73:04 大自然明明就很拥抱I人! 75:14 逛夜市治好了我的“低物欲” 81:18 “我来泰国八天,发现我需要上班”(? * 本期嘉宾 阿术,曾经在媒体做视觉编辑,现在为品牌做创意。一周有半周挂在岩点上,但本质上只是个人。 * 工作人员 剪辑 / 阿四、薛紫嫣 文字 / 阿四、幺幺 策划 / 阿四、幺幺 * 配乐 片头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 邓丽君(幺幺说是在泰国最经常听见的一首歌) * 本期相关图片 清迈街道。图/幺幺 植物。图/阿术 啪啦寺。图/幺幺 啪啦寺悬挂的小鸟。图/阿术 街边睡觉的老人。图/阿术 清迈集市。图/幺幺 夜间动物园。图/幺幺 清迈街景。图/阿术
* 本期介绍 老挝,作为东南亚最小的国家之一,总给人宁静祥和的感觉。这里的风景和文化几乎没有被大规模旅游业侵蚀,依然保留着原始的魅力。受到了邻近国家的影响,老挝融合了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的风格,同时又独具东南亚特色。但是,对于真实的老挝,我们又了解多少呢? 近几月,由于“嘎腰子”、诈骗窝点、凶杀案等新闻,东南亚成为了中国游客闻之色变的旅行目的地。然而当我们到达老挝、深入乡间小径时,却发现了当地人的友善和淳朴。在历史的苦痛面前,他们依然坚守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保留着古老的手工艺和习俗。在这里,可以亲身体验到他们对待生活和自然的态度,这是在繁忙都市所难以找到的珍贵经历。在本期播客节目中,阿四和笑笑两位主播将揭开传言的面纱,探寻真实的老挝。戴上耳机,一同走进老挝城市琅勃拉邦。 * 时间轴 04:09 老挝历史小课堂开课啦!📢 06:47 存在感低?嘎腰子?我们为什么要去老挝? 19:50 三年后旅行复健,中老铁路不仅是我一个人的速效救心丸 23:17 难熬的夜间大巴、失联的中老铁路,坐老挝公共交通可以有多“囧” 37:22 佛教国家原来还设有僧侣专座 42:54 好想给老挝女孩上一堂反PUA课啊! 49:07 在琅勃拉邦街头“洗”头发的“那个女人”到底是谁? 51:45 当地人这么爱穿拖鞋,原来背后大有文章 57:09 好热好热好热,我真的好热 62:20 在琅勃拉邦,什么都很慢(包括上菜 66:12 早市、夜市,餐馆、街边,吃才是一切的奥义! 80:37 参观未爆炸弹展览馆,老挝人民与越战遗留问题已共存数十年 92:03 下次新闻如果提到老挝,我会为它放下手中的工作 * 本期嘉宾 笑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本文学研究生,曾担任中日文化交流翻译。热爱阅读和背包旅行,对东亚、中东以及南亚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曾留学印度一年,学习印地语。热衷以文字和视频的形式分享旅途生活、人文感悟,以及那些萍水相逢的感动。 配乐 片头曲:ผู้ถูกเลือกให้ผิดหวัง(ดอกไม้ฤดูหนาว) - เรนิษรา 片尾曲:พิจารณา (Consider) (feat. Maiyarap) - Musketeers PS:这两首歌都是阿四在老挝本地夜市撸串时听到的泰语歌曲,听歌识曲了一下,不难看出老挝的流行文化受到不少周边国家的影响。 * 本期相关图片 2022年11月15日,列车等待乘客登车。图/视觉中国 磨丁火车站的僧侣专座。图/阿四 早市的椰子饼。图/阿四 湄公河边。图/阿四 “洗头发的女人”。图/笑笑 全员拖鞋的一家人。图/阿四 老挝辣椒酱。图/阿四 当地时间2016年9月3日,老挝沙湾拿吉省,一名男孩站在一栋用越战期间美军投掷的炸弹支撑建造的房子前。图/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2016年9月3日,老挝沙湾拿吉省,28岁的Kek在五年前挖掘金属时,被越战残留的炸弹所伤。图/视觉中国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