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大状王》自2022年预演、2023年首演以来,收获好评无数,业内人士称之为“华语音乐剧巅峰”。 它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是实力超群的主创团队吗? 该剧集结了香港音乐剧界的“铁三角”——作曲高世章、作词岑伟宗、编剧张飞帆。此前,他们三人共创的音乐剧《雄狮少年》也同样火爆异常。 ——是长达8年的打磨吗? 2015年“一个念头”萌生,高世章打破常规制作音乐剧的流程,说服团队按照工作坊的节奏,慢慢磨成“一出好戏”,期间数易其稿。 ——是香港50年的音乐剧发展基础吗? 1972年,香港首部本地创作的华语音乐剧《白娘娘》上演,拉开了音乐剧在港发展的帷幕。1997年,由张学友主演的《雪狼湖》首演连演42场,入座超过30万人次,堪称卖座鼎盛的代表。而后,音乐剧《顶头锤》等讲述香港本土故事、具备鲜明本土特色的作品层出不穷。 或许这些原因兼而有之。 今天,让我们从高世章的视角出发,走进爆款音乐剧的背后,走近一个香港音乐剧人的20年。 - 对话者 - 高世章:音乐剧《大状王》作曲、编曲、艺术总监 秦悦:长三角之声记者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秦悦在此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话剧《北上》改编自徐则臣创作、曾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通过意大利青年小波罗的寻亲之旅,串联起1900年晚清动荡与当代文化寻根的双重故事线索。 该剧采用“双时空交织”的独特结构,将小说中30万字的宏大体量浓缩为两个半小时的舞台叙事,选取杭州、扬州、淮安、聊城、通州五大运河节点城市,讲述几大家族跨越百年的史诗。 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邀请到话剧《北上》的主创及主演,与大家分享这部作品台前幕后的故事。 -对话者- 解涛:话剧《北上》编剧 李伯男:话剧《北上》导演 李霆:话剧《北上》“谢平遥”饰演者 梁峰:话剧《北上》“小波罗”饰演者 星纪: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互动方式-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从17岁搭上绿皮火车出发,民谣歌手、作家周云蓬一路游历,一路记录有趣的人和事,更一路亲历中国新民谣鲜活生长的时代。九岁失明的他,并未因视力的缺陷而放弃对阅读、行走的渴望,一切种种都被他写在了第一本随笔集《绿皮火车》中,时隔数年,这本随笔集以新版《绿皮火车:一直在路上》归来,翻开书本即重现其个人的精神漫游史。 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就与周云蓬一起聊聊那些路上的风景、邂逅的人和难忘的故事。 - 对话者 - 周云蓬:民谣歌手、作家 严括:长三角之声主持人、视频号《严老师殺时间》主理人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作为继“双奖”舞剧《五星出东方》之后,北京歌剧舞剧院打造的又一部大型原创舞剧——《破冰》由石仁琦、陈军汝、朱东超、张剑斌、王金格主演。该剧改编自热播电视剧《破冰行动》,是国内首部现当代禁毒题材舞剧。目前该剧入围了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日前在上海完成了终评演出。 《破冰》讲述了东山市公安局禁毒警李飞父子两代人在铲除塔村制毒贩毒集团的过程中,几度陷入困境的故事。毒贩林耀东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对禁毒警不择手段威逼利诱,公安局副局长马云波和家人也被卷入其中。 面对这样的挑战,李飞父子等禁毒警不惧艰险、不畏牺牲,在破冰行动中,拼死撕破地下毒网,为扫毒禁毒事业奉献热血与生命。 日前,长三角之声记者秦悦采访了舞剧《破冰》的导演王圳冰、主角于慧的扮演者王金格,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 对话者: 王圳冰:北京歌剧舞剧院编导、舞剧《破冰》导演 王金格:北京歌剧舞剧院舞剧团首席舞蹈演员、舞剧《破冰》于慧扮演者 秦悦:长三角之声记者 互动方式: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下载阿基米德APP,搜索《先锋派报告》节目
国内首部以多党合作史与民主党派创始人为主题的大型原创话剧《马叙伦》日前在上海演出。很多年轻观众可能对马叙伦并不熟悉,殊不知,从创建民进到协商建国,从北大任教到致力于新中国教育事业,就连最早把10月1日定为 “国庆日”的提议,都与他息息相关。马叙伦的一生,始终在追求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自由、国家的富强。 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邀请到话剧《马叙伦》的主演魏鹏、刘建福、郭冲、王荷、李钺,和大家分享这部作品台前幕后的故事。 - 对话者 - 魏鹏:话剧《马叙伦》主演、浙江省话剧团青年演员 刘建福:话剧《马叙伦》主演、浙江省话剧团青年演员 郭冲:话剧《马叙伦》主演、浙江省话剧团青年演员 王荷:话剧《马叙伦》主演、浙江省话剧团青年演员 李钺:话剧《马叙伦》主演、浙江省话剧团青年演员 星纪: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早在1924年,京剧大师梅兰芳就曾赴日本巡回演出,在国际引起轰动。百年后,京剧梅派的第三代传人、上海京剧院演员田慧,同样在日本唱响清音雅韵,反响热烈。 今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开馆后,三场《中日杨贵妃》在东京大田区民Plaza剧场接连上演,续写了这段跨越世纪的艺坛佳话。 《中日杨贵妃》由上海京剧院演员田慧、上海昆剧团演员黎安、余彬,以及日本歌舞伎传承人藤蔭里燕(藤蔭静枝)等领衔主演。 该剧创新性地融合昆剧、京剧与日本歌舞伎舞踊,共同演绎杨贵妃的故事。三种同属东方传统的舞台艺术在此碰撞交融,呈现多元艺术碰撞的舞台魅力。 早在2017年,京剧、昆剧、能乐就同台演绎过杨贵妃的故事。此次中日艺术家再度携手,共同歌咏诞生于中国唐代的这一经典爱情传说,不仅再次印证了中国传统戏剧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也为两国艺术家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为艺术形式的跨文化借鉴创造了新的契机。 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中日杨贵妃》的总导演陆海荣、主演田慧,与我们分享这部作品台前幕后的故事。 对话者: 田慧:《中日杨贵妃》主演、上海京剧团演员、京剧梅派第三代传人 陆海荣:《中日杨贵妃》总导演 秦悦:长三角之声记者 互动方式: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下载阿基米德APP,搜索《先锋派报告》节目
戴上VR设备,你将化身记者,穿越到1930年代的上海滩。走进上海音乐厅前身——南京大戏院,亲身参与一段琵琶与建筑交汇的城市记忆……这是建成95周年的上海音乐厅携手上海戏剧学院推出的全球首个沉浸声VR体验《寻找秘谱:穿越上海1930》。 琵琶组曲《乐鸣东方》是该项目的主要线索,它由著名琵琶演奏家赵聪创作,分为三个乐章——《为侬词》《夜上海》与《乐鸣东方》,依次奏出上海从江南水乡到现代都市的变迁,也体现了这座城市的与时俱进、海纳百川。 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VR产品不同的是,《寻找秘谱》依托上海戏剧学院在全景声与VR大空间建构上的前沿探索,融合了丰富的交互设计和声音的空间化演绎,实现了体感游戏化的体验。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项目导演铁钟,分享这一项目从构想到落地的合作细节。 -对话者- 方靓:上海音乐厅总经理 铁钟: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科技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寻找秘谱:穿越上海1930》项目导演 秦悦:长三角之声记者 -互动方式-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秦悦在此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即将走近的作品是舞蹈剧场《阿姎白》。 “阿姎白” 这三个字在白族语中是“开裂的母体”,也是“生命起源之地”,它镌刻在石窟的岩壁之上,是不朽的图腾。而今天我们关注的这部同名舞蹈剧场作品,是舞者董继兰开启舞蹈“寻根”之旅五年后,终于找到的一个“归属”。在这次的创作中,她将声音、身体、生命以及生活融合在一起来表达心中的“阿姎白”。 - 对话者 - 董继兰:孔雀当代舞团首席舞者、编导 张福妹:大理剑川石龙村村民、白族调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严括:长三角之声主持人、视频号《严老师殺时间》主理人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本期播客含剧透。 当我们谈论王一楠的表演时,总会被那些棱角分明的角色击中:她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用温婉包裹锋芒的小秦氏,眼底流转的算计与脆弱至今仍是观众心中的“教科书级反派”;她是话剧《秀才与刽子手》里带着泥土气却通透如镜的“栀子花”,在嬉笑怒骂间剖开人性的褶皱。她似乎总能在角色的“矛盾地带”找到精准的发力点,让每一个人物都带着独属于她的呼吸感。 而这一次,她选择站在一个更具挑战性的舞台中央,主演单人剧《女孩与男孩》。没有对手戏的缓冲,没有群像的托举,90分钟的时间里,她要独自完成从极致幸福到骤然崩塌的“情感过山车”,用独白撕开亲密关系里那些被粉饰的隐性暴力。 “它像一座堡垒,” 王一楠曾这样形容这部剧,“而演员的幸运,就是有机会带着观众一起攀上那座垒。” 日前,我们在演出后台专访了王一楠。即便她眼角的泪痕还未完全褪去,声音里却已沉淀下一种近乎冷静的通透,让我们有机会沿着剧中未宣之于口的潜台词,深入探寻她对戏剧的理解以及她在演艺生涯中的成长与感悟。 -对话者- 王一楠: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 秦悦:长三角之声记者 -互动方式-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秦悦在此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即将走近的作品是改编自猫腻同名小说《庆余年》话剧版,这部作品在上海第一百货星空间·72号神庙剧场已驻场演出近4个月。 沉浸式话剧《庆余年》首次将小说影视化后还未涉及的情节“山谷狙杀”“家宴”“大东山之战”等情节搬上舞台。导演满顶与伊斯卡尔·艾赛提要求演员不仅需要精准掌握台词与动作,更需从“形似”蜕变为“神似”。8位演员在剧中分饰20多个角色,在狭窄的舞台通道内交叉跑动、高空攀爬、地面缠斗。 - 对话者 - 石莎莎:阅文集团影视授权负责人 满顶:很难满意戏剧工作室主理人、话剧《庆余年》导演之一 谭祖弘:2332 Studio签约演员、话剧《庆余年》范闲 扮演者 严括:长三角之声主持人、视频号《严老师殺时间》主理人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今天的节目中,我们一起走近独白剧场《杂食动物》。 说起《杂食动物》,就不得不提到在近百年前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在这本书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恐怕是“女人想要写小说,她就必须有钱,还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而我们今天谈论的剧场作品《杂食动物》则在“房间”的问题上更进一步,探讨的不是“如何获得房间”,而是“当一个女人终于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房间,她会如何独自生活”。 - 对话者 - 江帆:上海三种碗文化艺术工作室导演、编舞、演员 于是:作家、文学翻译 严括:长三角之声主持人、视频号《严老师殺时间》主理人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提起《清明上河图》,我们总先想起五米绢本上的汴河波光、虹桥车流,而作家冶文彪却将目光投向画中814个无名身影,如挑着货担赶早市的脚夫、在茶肆争论时政的书生等。以原著小说为基,国风悬疑舞台剧《清明上河图密码》把这些“背景板”拉到舞台中央,把北宋的朝堂暗涌、市井烟火,都揉进“小人物”的故事里。 本期我们对话《清明上河图密码》剧组的两位创作者,听他们拆解“让古卷活起来”的密码:编剧马楠,曾做过十年广告导演的他,带着“不浪费观众一秒注意力”的敏锐回归编剧本行——为了这部剧,他打磨了不下八稿剧本,始终没丢的,是原著“为小人物立传”的内核。 演员张希越,则为了剧中一个串场角色,一头扎进了非遗的世界:他要表演的“二鬼摔跤”,是门靠一人背几十斤道具、模拟两人对峙的民间技艺。没现成教学视频,他就拜师学艺,在非遗传承人的“口口相传”中把这门快失传的手艺自然融进剧情,让观众看见北宋街头的鲜活气。 从“改了又改”的字句斟酌,到“练了又练”的技艺打磨,我们想聊的不只是一部剧,更是关于坚守、关于选择、关于“平凡人也有自己光芒”的共鸣,从来不分古今。 -对话者- 马楠:舞台剧《清明上河图密码》编剧 张希越:舞台剧《清明上河图密码》演员 秦悦:长三角之声记者 -互动方式-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秦悦在此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