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和电脑前的听众朋友们,在粽香四溢的端午节,大家有去看电影吗?今天我们回到邵氏的话题,看看香港功夫武侠片的宗师张彻,如何重塑香港电影性别叙事版图,创造青年流行文化潮流,对后世的性别叙事,男性审美造成深远影响。 本期主持人:离谱蔓 BGM: 佐藤勝 - 男が爆発する 鈴木忠興 - 「俺たちの血が許さない」兄弟のテーマ shownote: 00:49 阿汤哥与古典时代的消逝 02:05 张彻异曲同工的古典主义者 03:28 古典形式与现代意识的可能 05:05 张彻 一个又新又旧的导演 06:19 非粉籍免责声明 07:23 香港:华语电影的性别先行者 09:47 49年后两个截然不同的华语性别影像走向 11:01 战后反文化兴起与影响 12:10 张彻电影的反文化气质 12:45 本土保守又进步的消费主义文化 13:25 右翼商业主义电影内部的张力 14:37 江湖叙事与底层文学 16:10 香港60年代庞大工人阶级与结构性压迫 16:39 男性情谊作为一种救赎 18:06 桃园结义的理想国 19:14 热血阳光的少年情义美好 20:55 阳刚崛起—香港性别影像空间的变革 22:23 重新书写华人男性审美标杆 25:12 执迷的男性身体展示与文化杂糅 30:08 创造潮流——男子天团造星推手 33:31 姜大卫与狄龙 寒门少年的相知相逢 36:23 狄姜——张彻最高理想的最高表达 37:17 不可复制的顶流CP——内力外力混合作用的结果 39:50 女演员 永远被无意识牺牲掉的炮灰 42:17 时代推动下创造了主创意向外的解读空间 44:42 少年长大了——那些成年男人的复杂与孤独 46:50 《刺马》吴宇森的敏感与洞察 47:52 那些肝胆相照为何水流云散? 49:34 狄龙姜大卫——尔冬升的两个好哥哥 52:22 陈可辛的《投名状》被上一代主演平等嫌弃的翻拍 54:22 新版与旧版不同是什么 58:17 米兰:不被荡妇羞辱的女性与张彻的人文主义悲悯 59:23一个猜想《黑社会》杜琪峰原本希望狄龙演谁? 62:15 《水浒》 那些不禁现代读者审视的暧昧空间 63:24 张彻最爱美少年——希腊恋? 64:50 70年代楚原拉拉、双性人LGBT的武侠空间 65:49 张彻与双雄结构的深远影响 67:27 李翰祥为潘金莲的情欲正名 68:42 胡金铨镜头里的女侠或者香港职业女性
手机和电脑前的听众朋友们,在阳光灿烂的五月天里,我们一起聊聊麦当雄与那些曾经生猛存在过的悍匪片与枭雄片和香港电影的在大时代之中的选择与宿命。 本期主持人:离谱蔓 BGM: 罗大佑 《海上告别》 (《上海皇帝》OST) 娃娃 《时间》 (《上海皇帝》片尾曲) shownote: 01:25 惨烈的五一档与久违的刘伟强 02:21 刘伟强或半部港片编年史 02:52 刘伟强、麦当雄、杜琪峰——对照的三命 07:40 麦当雄和刘伟强所共同渴望做到的事 08:48 香港电影人的妥协与求生本能 10:19 杜琪峰真的不妥协吗? 11:09 北上十年的他为何又转身? 11:52 刘伟强对于这个问题的选择 13:54 为何那些很香港的风采离开了香港就不存在了? 14:56 战后香港电影的文化环境 15:49 港片真正的魅力所在 16:59 谁是麦当雄? 19:13 香港黑帮江湖叙事的社会基础 20:30 黑帮作为移民社会的标配 21:46 商业主义传统与草根视角的英雄叙事 22:46 悍匪片的突破 24:11 纪录片式的写实手法 25:01 常人无法想象的生猛 26:19 什么是大圈仔? 27:03 与压迫性的他者 27:27 香港市民对大陆人情愫的变化 28:14 《中英联合声明》与身不由己的忧愁 29:23 那些可以被理解的悍匪 30:43 兼具商业成功与艺术思想表达的力作 32:18 《跛豪》为转型时期的香港立传 33:03 黑帮叙事作为历史的皮肤 32:01 《上海皇帝》的传奇与野心 35:14 杜月笙与半部近代史 35:48 江湖英雄或大时代里的可怜人 37:19 香港电影的民间叙事——平民视角的大历史 39:26 反英雄的黑色叙事 39:48 以黑帮叙事写时代——那些属于港片的极致 40:56 那些属于麦当雄想做与能做到的事 42:28 香港电影是不是已经死了? 43:06 属于麦当雄的电影遗产 44:38 悍匪片的绵延与处境艰难 46:05 借来的时间与借来的空间——香港电影工业的宿命
手机和电脑前的听众朋友们,杜sir刚刚过完70大寿,《三命》也在香港和内地热映了一轮,在这个春风荡漾的季节,我们似乎看到了银河和整个春天一起复苏的气息。乘着这股东风,本期节目中,我们聊一聊杜琪峰的团队和ViuTV一起贡献的这部极具风格的《三命》一同解构一下杜琪峰和银河如何为香港著书立传。 本期主持人:离谱蔓 BGM: 《三命》OST : 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Men Gone? shownote: 01:02 70大寿杜琪峰归来 02:05 银河携手小荧幕 我们有什么期待 03:42 宿命感与香港文化底色 06:29 因果无常宿命作为港片共有的文化基因 07:39 银河对宿命的提纯与艺术化表达 09:17 岁月迁延 杜sir的宿命在《三命》讲了什么 12:12 回首人生 杜琪峰非常自我的寄情 13:09 为时代和香港著书立传 13:31 宿命选择与因果——那些可以改变和不可改变的 15:29 作为作者导演——心境与创作的互动 16:50 《三命》的人生观和希望做出的表达 17:28 与青年人对话——逆流而上的杜琪峰一直想做的事 18:52 漫画少年与杜sir曾经的自己 19:37 漫画家线与黑帮线——苏家乐完成与搞砸了的 22:02 香港中生代演员的青黄不接 23:03 银河特供的胖子——演的很好 23:43 漫画家线的高光与不足 25:03 公务员线前弱后强 渐入佳境 25:31 黑帮线完全被浪费了 26:15 中老年泽信的亮点与不足 28:02 杀人放火金腰带?黑帮线要表达什么 29:24 爸妈全剧最好的角色与表演 30:30 唯一熟脸张锦程——全剧最好表演 31:24 多线叙事弥补了内在的不足 32:06 叙事野心之下显示出香港影视工业的困境与现状 32:34 女性角色的单薄 34:03 漫画家线与香港漫画简史 37:43 辉煌又暗淡了的香港漫画业何尝不是照见香港电影的命运 38:34 那些属于银河老粉的狂喜 39:18 穷小子与富家女——杜琪峯式爱情 41:32 泽信——宿命中追风筝的人 42:13 《三命》并不令人失望的答卷 42:52 我们和王晶一样,期待更多的杜琪峰
手机和电脑前的听众朋友们,在四月底43届金像奖又要开奖了,《破地狱》《九龙城寨》等颇具话题和关注度的电影参赛的今年,这一届多少有些值得期待的悬念。借这个机会,我们聊聊凭借《爸爸》一片再度角逐影帝的刘青云,也聊一聊在香港中生代导演中非常有实力和风格的翁子光和罪案题材电影。 本期主持人:离谱蔓 BGM:泰迪罗宾 《这是爱》 shownote: 01:08 即便凄迷,这一届金像奖依旧有悬念 01:51 许冠文夺奖的可能与不足 03:39 林峯的成长或许对于影帝还不够 04:45 两个日本人在动作指导奖上的争夺 05:47 我为什么觉得更应该是刘青云得呢? 08:58 为什么翁子光的戏很“捧人” 11:29 技术是唯一的考量吗? 12:57 本期讲什么—— 回顾刘青云与解读翁子光 13:47 《珍宝海鲜舫》第50期:一些给听友的话 17:00 你对刘青云的印象始于何时? 17:42 《我左眼见到鬼》与青春的记忆 18:49 83版《射雕英雄传》与杜sir和刘青云的缘分 19:28 大银幕出道——姜大卫兄弟或许是刘青云早期最重要的贵人 21:03 《大时代》结缘韦家辉——癫佬赛道无代餐 23:37 《新不了情》再次成为姜大卫弟弟尔冬升的男主 25:59 银河映像——创业初期的垄断性男主角 29:07 《无味神探》与和杜琪峰的缘分 35:34 银河的精品却从不是他获奖的机缘 36:02 三获金像奖——刘青云真的好运吗? 38:02 翁子光 有何不同? 39:27 香港真的是罪案之都吗? 39:57 商业主义媒体的猎奇渲染与影像化改编热潮 42:09 限制级罪案片捧出金像影帝金马影后 43:14 翁子光的叛逆与传承 44:40 非线性风格化叙事的门槛 45:57 香港本土电影的左翼现实主义转型 47:29 犀利大胆——新人扬名天下的必由之路 49:48 《踏血寻梅》骇人凶案的文艺尝试 51:22 《爸爸》换一个纬度切入一场相似悲剧下的社会性表达 52:36 平静的创伤应激与东亚社会父的“述情障碍” 57:30 压抑收敛而找不到出口的父需要非常不一样的表演方法 1:01:02 非线性叙事特别的适合回忆 1:07:34 傲慢的父与灾后重建——看似平静结构之后的转折 1:10:35 亲密戏与性之于疗愈的意义 1:14:48 代际不公之下的社会悲剧和无望 1:15:46 追问原因没有和解更有意义 1:19:40 《爸爸》或许值得你的一张电影票
手机和电脑前的听众朋友们在花开的四月,我们聊聊一部哥哥快要被遗忘的作品,《白发魔女传》。即便许多年后,书粉和影迷对这一版魔改的电影究竟如何各执一词,但于仁泰导演在三十年前曾大刀阔斧呈现出的世界里,依旧有许多万千个时代中共性的内容。当我们今天重新记起张国荣的时候,不妨一起共同回顾和思索一下那些人性深处永恒的困境和温度。 本期主持人:离谱蔓 BGM: 张国荣- 《红颜白发》 王菲 - 《忘掉你像忘掉我》 (本期两首配乐都是哥哥为《白发魔女》系列所做) shownotes: 01:03 又到属于哥哥的季节 01:59 蜚短流长与最后几年的张国荣 04:15 《白发魔女传》别样的纪念 05:12 于仁泰魔改与一时之选的班底 07:36 《红颜白发》倾心之作 08:32 魔改卓一航:推翻一切的起点 10:14 新派武侠开山祖师梁羽生 11:09 史上最“乞人憎”男主卓一航 16:12 梁羽生授权的魔改 17:44 谁是于仁泰 19:40 张国荣版卓一航究竟有何不同? 20:40 林青霞真的适合吗? 21:38 魔幻化的武侠有了什么样的世界观? 24:15 姬无双——孤独又可悯的异类 28:20 于仁泰情的改动 30:58 爱情——一种社会性的接纳 32:15 光源氏养成计划 33:52 被绑架在不同阵营里的人生与超脱的可能 37:16 爱情在中国语境的社会意义 42:25 卓一航和练霓裳如何跟宏大的结构互动 45:15 服化道美术的顶级水准 46:12 极棒的开场 47:53 童年师徒情与卓一航的主体性 49:10 提前的缘分 50:14 吴三桂——另一个精神层面的父 51:46 美丽而令人惋惜的蓝洁瑛 52:24 鲍德熹的神运镜 54:13 乱世牛马的处境 55:13 又美又飒的重逢 57:05 洞天秘境的心动 58:31 职场精英练霓裳 59:17 被形势架起来的两个人 1:00:10 卓一航的厌倦与选择 1:03:52 山洞——极美的情欲与救赎 1:05:59 两个预言家发的誓一语成谶 1:08:43 优秀员工练霓裳辞职退教 1:11:47 武当的PUA纷至沓来 1:12:51 师傅惨死血溅武当拍的极其棒 1:13:55 崩塌的信任与天崩式吵架现场 1:16:49 素手烈红裳——极美的悲剧巅峰 1:17:55 姬无双与具象化的心魔 1:19:24 飘逸的武术设计 1:22:05 一场悲剧与超脱原著的普遍性意义
手机和电脑前的听众朋友们,《倩女幽魂》4K修复版重映了,在这期节目里,我想和电波另一头的你,一起回忆一下那个属于王祖贤张国荣构成的浪漫情愫,和《倩女幽魂》在记忆里,留给我们的点滴曾经。 本期主持人:离谱蔓 BGM: 张国荣 《倩女幽魂》 黄霑 《古刹倩影》 黄霑 《爱别离苦》 叶倩文 《黎明不要来》 黄霑 《索命梵音》 shownotes: 01:02 祖贤和那些久远的八卦记忆 03:24 回顾老港片 我们在回顾什么 03:59 《倩女幽魂》与香港鬼片的前世今生 05:04 《倩女幽魂》之于王祖贤的非凡意义 07:16 《阿婴》我最喜欢的王祖贤鬼片 08:30 徐克想拍《倩女幽魂》的因由 10:28 徐克的爱情浪漫天真 10:50 作为补偿为哥哥定制的电影 12:21 两版《倩女幽魂》内在的大不同 15:36 全片真正的题眼——宁采臣 17:11 被诓来演戏的张国荣 18:44 浪漫如何在鬼片里实现? 20:43 前情铺垫撑开戏剧空间 22:55 小鬼的设计与张彻60年前的影评 24:49 姥姥的雌雄同体与性象征 27:09 宁采臣 善良的读书人或一个大学生? 29:23 灵与肉——徐克的现代之爱 30:29 王祖贤发的福利与港片的香艳起源 33:08 画中女鬼的经典意象 34:15 信息不对称下可爱的爱情 36:05 燕赤霞——失望的理想主义者 37:04 侠文化与兰若寺的母题 39:06 人物的成长与变化 41:43 燕赤霞之叹与佛家无解的轮回之苦 44:01 大决战 以虚打实的典范 45:40 相互救赎与给予力量——爱情真正的意义 48:45 结尾处的彩虹与那时港片的潇洒 49:41 续集与生于末世的沉重与惨淡 51:08 那个书生回来了,一切都变了 52:17 诸葛卧龙的神吐槽 53:34 小倩或革命女青年 55:58 宁采臣作为平凡人的朴素关怀 57:05 当普渡慈航住在每个人心中 … 1:00:41 “小倩 不要那么快投胎”背后的凄凉 1:02:36 偶像崇拜——世人的心魔 1:03:05 结尾,一点微茫的希望
手机和电脑前的听众朋友们,《花样年华》重映了,在这期节目里,我不想只聊它,而是想把话题展开,去聊聊王家卫和香港电影、文学甚至是华语电影传统之间的关系,以及香港影视圈里那种挥之不去的对“旧上海”的追怀。 本期主持人:离谱蔓 BGM: 梅林茂 - Polonaise 陈勋奇 - Ashes of Time 潘迪华 - 《梭罗河畔》 Los Indios Tabajaras - Always in My heart 梅林茂 - Yumeji’s Theme Connie Francis - Siboney 梅林茂 -Decision Shownotes: 00:10 王家卫与属于千禧年潮湿的记忆 03:59 男神与女神因他封神 05:32 一只在拍同一部电影?解码王家卫 06:27 楚原与构建人物的主观世界 10:07 王家卫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观现实 12:24 刘以鬯 打开王家卫的钥匙 15:22 作为香港作家与上海人的双重身份 16:48 回忆与意识流 17:30 香港文学中“多余的人” 21:36 以刘以鬯为支点 撬动电影的空间 23:28 同感与王家卫式的记忆 26:43 海派女人的符号——潘迪华 28:32香港人心中的上海——毛玻璃式的记忆由何而来 33:08 香港的上海移民与王家卫的圈层 33:55 港工旗袍记述的时代 36:27 刘以鬯是王家卫打开2046的密码 38:47 《死角》属于张彻的《阿飞正传》 41:16 从楚原到王家卫 文艺咖的选角与审美 44:30 逼仄空间与暧昧的视角 47:11 香港与潮湿的记忆 48:38 1962 与被隐去大时代 49:39 时代里的小男女——香港文艺永远的维度 51:28 桑弧到费穆那些影响香港导演的传统 52:12 留下或出走抑或为金钱现身,谁都没有更好的选择 53:25 《小城之春》与王家卫希望抵达和追上的脚步 58:42 野心更大的2046为何反响平平
手机和电脑前的听众朋友们,春节档后,在北美的我做了一期华工移民史与香港电影专题。其实,我更希望通过这个机会和大家聊聊胡金铨导演,以及邵氏嘉禾那些久远的曾经。但由于拉拉杂杂,废话太多,最终变成了漫长的一期。 希望各位在闲来无事的时候,可以听我娓娓道来。 本期主持人:离谱蔓 BGM: 郑少秋《摘下满天星》 郑伊健《天煞孤星》 shownote: 01:14 为何看《唐探》 04:44 陈思诚让人失望的点 07:45 改编和挪用并不是原罪 09:39 还有多少机会看到发哥璀璨迷人的表演 11:56 本期讲什么? 13:05 《中华英雄》与嘉禾时期的华工叙事 19:36 港片持续的移民关怀由何而来 23:19 华工与近代史同步的心酸曾经 26:19 淘金热到大铁路 28:08 斯坦福与被抹去的华工身影 29:28 排华种种的历史原因 30:55 艰难求生而没有权利意识的华工被排斥的一生 33:23 排华暴力事件与媒介推手 34:29 普利策与赫斯特黄色新闻大战 42:02 华裔作为中华民国的风险投资人 44:40 黑社会与不堪的父辈 46:09 唐人街——另一个九龙城寨 47:34 周润发30年前的遗憾是什么 48:35 谁是胡金铨——最不商业的邵氏四大导演之一 52:44 胡金铨与中国动画之父的缘分 53:41 胡金铨与李翰祥贯穿一生的友情 56:04 《大地儿女》与胡金铨的老舍情节 57:04 裁员边缘体验与意外走红的《大醉侠》 1:00:42 告别邵氏与艺术电影的追求 1:01:55 为何胡金铨拉投资变得越来越难 1:04:03 《华工血泪史》缘何而起 1:05:00 曾经竭力争取大陆政府对《华工》项目的扶持 1:08:10 李翰祥溘然长逝的巨大打击 1:09:07 在遗憾中告别阴阳界
手机和电脑前的听众朋友们新年快乐。作为新春特辑,我们姑且就做一期徐克与香港武侠电影漫谈吧。希望大家磕着瓜子,放松快乐的听完本期节目,迎接新的一年。 本期主持人:离谱蔓 BGM: 甄妮 罗文《世间始终你好》 甄妮 罗文《一生有意义》 黄沾 罗大佑 徐克《沧海一声笑》
手机和电脑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2025年的电影市场寒潮来袭,大陆和香港电影票房大幅下滑,许多戏院停业。甄子丹作为香港功夫片的代表人物,在这一艰难时刻推出新作《误判》,试图为重振港片市场做出自己的努力。 本期节目中,离谱蔓会和大家一起探讨甄子丹一路杀出重围的奋斗历程,以及他在功夫片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共同回顾香港功夫片的辉煌时代与成龙、李连杰等巨星的那些曾经以及功夫片的未来之路。 BGM 西村由纪江-《杀杀人,跳跳舞》主题曲 Shownotes: 00:40 《误判》与华语电影冰河时代的逆行 01:54 甄子丹——港产功夫片仍旧坚持的传人 03:53 一样被亚洲金融风暴改变了人生的人 05:44 在极其内卷的功夫赛道上出头有多难 08:33 李小龙点燃的功夫梦曾经照亮甄子丹 09:09 贫困而孤苦的童年与不服输的个性 12:05 后李小龙时代焦灼的功夫版图 13:05 什刹海武校与大时代里的功夫梦 14:00 七小福与南下的内地武生群雄逐鹿 16:10 投身袁家班——一个极高的起点与并不平坦的征途 18:01 成为徐克的反派——一次艰难的机遇 19:30 亚视《精武门》小荧幕厮杀塑造传奇 21:06 作为导演的甄子丹——倾家荡产的尝试 23:30 《杀杀人,跳跳舞》清冷浪漫的孤独 27:27 两千年新武侠热——甄子丹等到了自己的天空 28:29 黄百鸣与《叶问》系列的成功 31:01 当甄子丹有了自己的班底时 34:15 近乎偏执的工作狂与完美主义生产模式 36:27 《误判》一个规定技术动作内的命题作文 41:47 意外出彩的庭审戏 45:04 刘江与老戏骨难得的发挥空间 47:53 众配角的缺陷与不足 49:26 可说与不可说——表达的遗憾之处 50:49 回想《第三类法庭》——香港值得也可以拥有精彩的法庭戏 53:12 霍子豪——甄子丹的分身投射与不足 54:58 当我打不动了——香港功夫片的未来在哪里?
手机和电脑前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将带您走进香港导演叶伟信。近年来叶伟虽然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但他的电影成就不容忽视。从冷门电影《爆裂刑警》到经典的《叶问》系列,叶伟信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取得的独特平衡,依旧是同辈人中无法被忽视和替代的存在。他的作品不仅在华语市场大获成功,还在海外市场赢得了广泛认可。本期节目中,让我们通过《爆裂刑警》一起走进叶伟信。 BGM: 雪儿 -- 《小蓝》 shownotes: 00:57 圣诞特辑与原本计划外的叶伟信专题 03:22 叶伟信 同代导演中不可小觑的中坚力量 03:37 叶问港圈最后一次造神运动与自我救赎 06:04 叶伟信——叶问叙事的佼佼者 08:53 斯文白面的少年与时代欠他的时运 11:08 破碎童年与灰色印迹 12:03 场记到导演艰难的打怪升级 13:03 郑则仕 伯乐与甘霖 14:14 上升期的新艺城与错过时代的人 16:12 金融危机后 两部突然自我的救赎 18:01 《爆裂刑警》《日出城市》诡异的“神同步” 20:57 屋邨少年对底层的同情与悲悯 22:43 破碎迷茫而无助——吴镇宇身上鲜有人挖掘的一面 24:14 《爆裂刑警》 类型片的非类型叙事 40:05 职业身份与内心救赎 42:53 太过早熟的孩子——属于叶伟信自己的疗愈与救赎 43:49 《出租车司机》与被时代伤害的年轻人 45:05 宿命与荒诞作为一种信仰 45:58 被时代裹挟的叶伟信是否还有归来的可能
手机和电脑前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欢迎收听本期的《珍宝海鲜舫》。 《破地狱》在北美上映了,先看为敬。 在这部戏内地即将上映前,做一期节目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影体会,以及它和黄子华拯救香港电影的可能。 BGM: 林家谦 -- 《普渡众生》 Shownotes: 01:11 《破地狱》是你的期待吗? 02:11 许冠文与黄子华对于香港喜剧界的意义 03:55 黄子华的社会洞察力 05:10 《毒舌大状》道《破地狱》——课可复制的成功之路 07:04 作为短板的编剧和导演 09:15 陈茂贤与港片界“失落的一代” 10:55 拍死亡是不是一个好选题? 11:56 地狱与中国人的生死观 13:53 理解死亡作为文学空间表达的可能 15:00 又新又旧的香港为何适合拍这个题材 17:15 死亡作为时代精神危机的表征 20:57 电影作品作为时代的记录 21:56 作为黄子华粉丝和喜剧片爱好者可能获得的快乐 23:09 对比《人生大事》道生角色塑造的不足 24:29 港版《入殓师》承载的内容太多 24:53 双雄结构的叙事断裂 27:13 后半段家庭伦理戏的刻板与老旧 27:47 卫诗雅的角色戏份突兀 29:38 回应港人流散造成的创痛 30:36 生育争议来的不明就里 31:27 葬礼or栋笃笑现场?大闹一场的无济于事 33:31 性少数群体的困境讨论不如《从今以后》 34:06 “传男不传女”与东亚女性继承权危机 35:17 卫诗雅也在破女性人生的地狱 36:11 南音、金句依旧无法拯救叙事的先天不足 37:00 过多野心的表达和行业下行的危机 37:59 萧条时代的票房佳绩能够振奋香港电影吗?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