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和许饼干闲散地聊了一些各自的京都记忆。她是我的京都旅行启蒙人,在我执着于东京的时候,她一次次安利我该去京都散步了。 舒国治在《门外汉的京都》里,所说的“京都宜采取跳跃式玩法”对我影响很深。在京都散步多次后,我深刻地相信,京都不应该拥有一个 36 小时旅行指南,这个城市更适合自由畅快地在不同街区、不同类型的目的地之间走跳,这一带乱走走,那一带瞎晃晃,这样才能避免一口气看太多寺庙或太多器物店带来的压力与重复。 这一集最后,我和饼干也各自推荐了几个我们喜欢的地点或是散步方案。希望你也喜欢。 * 本期封面图来自 Cookie,拍摄于京都祇园白川。 话仙成员 晃抠你 | 微博和公众号都是:晃抠你 Cookie | 微博:@许饼干,公众号:路过(@apieceofcookie) 这一期会聊 5:40 | 韩良露《露水京都》:“我像候鸟一样,不断地前往京都。” 07:38 | 舒国治《门外汉的京都》:“京都真的就像看电影,可以一直往下看,只要我的摄影机不关。” 16:10 | 《新日本风土记》 16:37 | 《在京都小住》 18:40 | 京都咖啡名店 Wife & Husband 以及附属的焙煎所 Roastery Daughter Gallery Son,更多京都咖啡推荐不妨看之前写过的这篇文章《京都 | 10 个咖啡馆,希望家楼下就有》 21:10 | 二月底,是京都樱花季前的梅花季,也有山茶花,是推荐前往的冷门季节。赏梅去处:北野天满宫。 23:59 | 《京都人秘密的欢愉》里,介绍到京都人默契的礼仪:每天醒来会把自己家门口的地面扫干净,又要照顾到两边邻居大概30厘米左右的地面。 24:45 | INODA COFFEE:池波正太郎口中的“我的清晨,都是从 INODA 开始的。” 26:55 | 京都人的边界感与分寸感:上海话里的“看山水”与日语中的“读空气” 38:45 | 市松纹:将不同颜色的方块交错排列组成的纹样,类似西方的彩色格纹。在京都能不断遇见,桂离宫、重森三玲美术馆、东福寺、Ace Hotel 等等。 46:23 | 茂庵:吉田山上的茶室,与京都大学和重森三玲美术馆距离都不远,可以在茶室里俯瞰京都。 48:24 | 《外滩画报》曾经出过几年的副刊《全日本》 51:57 | Pocket Hostel:锦市场旁的小旅馆,设计现代,十分便利,一晚仅需 130 元人民币。 54:25 | 法然院:每年四月初会有一礼拜的”山茶花主题“活动,谷崎润一郎的墓所亦在法然院里。 55:44 | 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美不存在于物体之间,而是在物与物的阴翳与波纹之间。 56:38 | 徕卡京都艺廊:老茶屋改建,开幕于徕卡百年之际,包括徕卡商店与展厅。 58:00 | 何必馆:Cookie 认为的京都最好私人摄影美术馆 59:02 | 千住博美术馆:位于轻井泽,由西泽立卫设计,展览了千住博诸多作品,种了 6 万多棵植物,建筑本身与周围自然融为一体。 1:01:01 | 大山崎周边散步: ① 山崎美术馆 ② 听竹居 ③ 主妇家居店 Relish ④ 大山崎 COFFEE ROASTERS 1:06:02 | 二条通周边散步: ① 大鹏中华料理 ② 百春咖啡店 ③ 民艺古玩商店グランピエ GRANPIE ④ 好吃的牛肉餐厅 Hafuu ⑤ 辻和金网 ⑥ 京都蒸溜所 The House of KI NO BI 1:09:03 | 佛光寺周边散步: ① 设计酒店 Enso Ango ② 佛光寺以及里面的 D&Department ③ 好吃的猪一拉面 片头片尾曲 Happy End 的《Kaze Wo Atsumete》,这是电影《迷失东京》里的插曲,Happy End 是日本 70 年代颇有开创性的民谣摇滚乐队,成员包括细野晴臣、大泷咏一、铃木茂与松本隆。 * 谢谢 Luke 为话仙桃设计的 Logo,也谢谢健啖做的片头以及剪辑上的意见指导,最后希望大家转发这颗桃桃,很快会有好事发生。
上礼拜,和两个朋友阴差阳错地都置身延吉,一起密集地吃了很多东北菜或者说是朝鲜族料理。在回来前一晚,我找他们一起来回顾下这几天的用餐经历。 本来只想轻轻松松聊一些和冷面或者锅包肉相关的吃吃喝喝体验,结果聊到后来情绪愈发复杂。延吉和传统印象中的热情东北不太一样,这个城市似乎已然停滞了很久,同时,它也给人很强的疏离感,我们无法在这个城市找到一个切口,更了解这里的人与生活。 * 本期封面图是延吉市区里的一座高塔。 话仙成员 晃抠你 | 微博和公众号也都是:晃抠你 诶取 | 艺术小组 StageNoMore 联合创始人,也写餐饮。微博:@诶取 爱福 | 十八线码字人,微博:@爱福爱福 这一期会聊 09:30 | 延吉以黄豆粉雪冰为代表的刨冰好好吃。 12:30 | 冷面和锅包肉是绝配。 17:25 | 延吉菜和韩国料理还是不太一样的。 23:47 | 当你看到美食文章推荐餐厅时,只能写出“肉蛮多的、层次丰富”这种话时,请一定要警惕。 30:00 | 同样的冷面,在南北韩有着不同的做法,当金正恩和文在寅历史性手牵手时,首尔的甜口冷面店全部爆满。 36:27 | 河正宇主演的电影《黄海》,里面有大量手持拍摄延吉的镜头。 44:30 | 延吉几乎全是韩系咖啡馆,集合了咖啡店、刨冰店、办公桌、吸烟室、会议室等等。 47:00 | 延吉金利串店的毛豆:有杏仁味的毛豆,一绝! 48:30 | 延吉的米酒没什么意思,韩国的米酒则已经发展出很多现代又摩登的餐饮形式。 1:05:50 | 为什么延吉没有东北人的热情,为什么在延吉总是有疏离感? 1:07:20 | 延吉的所有厕所都好棒哦! 1:09:20 | 提到了夏宇的诗《梦见波依斯》——“相遇的方式很重要”你说。 延吉我们喜欢的食物 ① 兴豆饭店里的豆浆面、炸酱面和糖醋肉 ② 服务大楼冷面里的冷面与锅包肉 ③ 雪冰咖啡屋里的芝麻打糕雪冰 ④ 金利串店里的烤串与毛豆 ⑤ 震海贝烤贝里的一切烤贝类,店主本人很可爱 ⑥ 张师傅参鸡汤里的参鸡汤,苏子叶饼以及餐前小菜 ⑦ 郑顺韩式鸡汤面,冰渣泡菜水餐前小菜尤其惊艳,鸡汤面与辣拌鸡胗也不赖 ⑧ 东方水上市场里的赵氏木棒子打糕和明月汤饭 片头片尾曲 蔡琴《迟来的人》。在延吉时,不断循环播放了蔡琴老师早年的这首 city pop 歌曲。这首歌所在的专辑,发行于 1992 年的《你不要那样看着我的眼睛》,每一首歌都很时髦,十分推荐。 * 谢谢 Luke 为话仙桃设计的 Logo,也谢谢健啖做的片头以及剪辑上的意见指导,最后希望大家转发这颗桃桃,很快会有好事发生。
我也希望可以双选,谁不想住在好街区的好房子里? 最近我的朋友,住在伦敦的建筑师 Vin 刚搬进一个带阳台的租房里,54㎡,月租 1500 镑。这几年,她分別在厦门、台湾、北京、东京和伦敦这 5 个城市里或短或长地居住过。而我在一年前,也从生活了 10 年的北京搬到了上海,现在住在愚园路一个 40 年房龄的 40㎡ 房子里,月租 6000 元。 她愿意把工资的很大一部分花在租房上,我则完全相反,我想花更多钱在体验城市和吃好喝好。她愿意在北京住在东五环,我只想死守亮马河。所以这一集,我们想聊一聊,租房到底应该选择“好的房子”还是“好的街区”? —— ○ 主播:晃抠你 | 微博和公众号也都是:晃抠你 ○ 嘉宾:Vin | 生活在伦敦的建筑师,instagram:@y.wu.archidesign & @vinself 公众号:@Wonder_Wander —— 这一期会聊: 03:20 | 伦敦搬家好贵好麻烦:Check out 时如果不清空房子里的家具,不找专业保洁来打扫干净,就会被中介罚一大笔钱。 04:51 | “搬家最难的其实是下定搬家的决心。” 06:30 | 北京和上海现在也有专门的日式搬家服务(如上海的全任通日式搬家、北京的搬哪儿等),除了贵,什么都好。 12:50 | 选房子时,是好街区更重要,还是房子本身更重要? 14:30 | 拥有“好附近”的居住街区:北京三源里 & 上海愚园路。 16:32 | 村上春树《刺杀骑士团长》 17:56 | Barbican Estate:伦敦粗野主义的综合住宅区。关于 Barbican 的更多介绍,可以参考 AnOther 的这篇介绍 22:52 | 你愿意花工资的百分之多少在租房上? 25:40 | 房子能成为灵感吗? 30:45 | “极简和开放平面的家,对居住要求好高!” 35:10 | 胶囊塔:位于东京银座,由黑川纪章设计,日本新陈代谢建筑潮流运动下的实验性产物。 39:10 | 好好住倒也没有什么标准,家可能更多是承载爱好的一个庇护所,对于自己来说的舒适度,总是比广义认知的“好房子”更重要。 ️⚠️ 除了正经聊天内容之外,这一期的“然后”和“呃”和“对对对”似乎有所减少,恭喜自己,但似乎又说了 32085 个“比如说”以及一不小心在中文句子里多夹了几个英文单词,继续渴望大家的包容,谢谢。 —— 音乐: 片头:In Limbo by 细野晴臣 片尾:Vanilla by 落日飞车 —— △ 本期封面图是我家窗外的树。 △ 谢谢 Luke 为话仙桃设计的 Logo,一颗福气桃桃。 △ 谢谢健啖做的片头以及剪辑上的意见指导。 最后希望大家转发这颗桃桃,很快会有好事发生。
我很喜欢 Monocle,但 Monocle 确实越来越薄了。有些时候,不知道是我长大了还是 Monocle 略有僵化,“它不再好看”的想法最近频频产生。在聊完这一期的两天后,我先是收到了亲日狂魔 Monocle 不久前推出的《The Monocle Book of Japan》,内容没有太大新意,接着看到一直反对电子科技的 Monocle 在创立 13 年后,终于首次推出了电子刊物。 —— ○ 主播:晃抠你 | 微博和公众号也都是:晃抠你 ○ 嘉宾:Luke | 公众号:LukeLooks,专注于时装及生活方式写作 —— △ 本期封面图拍摄于丹麦哥本哈根的路易斯安娜美术馆,摄影晃抠你,设计 Luke。 △ 谢谢 Luke 为话仙桃设计的 Logo,一颗福气桃桃。 △ 谢谢健啖做的片头以及剪辑上的意见指导。 —— 这一期我们会聊: 09:05 | Monocle 的原创性:“能 Google 得到的内容,我们的杂志都不会出现。” 16:04 | Monocle 在不同城市的商店:前店后厂的模式,前面是 Monocle 商店,后面是驻各城市的办公室 17:04 | Monocle 很「世纪中期现代主义」: Mid-Century Modern 指的是 1933 至 1965 年,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 18:43 | Monocle 的老派字体选择:Plantin 与 Helvetica Neue 23:10 | Monocle 的大书系列 《the Monocle Guide to …》:兼具趣味性和深度的一套 26:20 | Monocle 的城市指南:内容全,侧重城市化的一面而非充分本土文化的一面 28:00 | Monocle Shop 免费提供的街区地图:宜随身携带,会定期更新,好用的 31:33 | Monocle 城市指南推荐地点的同质化:“我为什么要去柏林吃拉面啦?!” 36:51 | Monocle 时装片拍摄的玄机:审美体系完全受日本杂志影响 37:58 | 提到了 Grace Coddington,前美版《VOGUE》创意总监 41:44 | Monocle 杂志里的人:Traveler 和 Vacationer 44:00 | Monocle 里的精致度假生活模样:短裤、亚麻材质衣物、一脚蹬、白葡萄酒和海景 45:30 | Monocle的缺陷:采访虽然原创,但是常常浅显又套路 47:18 | Luke的启蒙杂志:《外滩画报》,以纪实新闻来观察秀场的写法,比泛泛而谈的秀场通稿精彩多了! 50:08 | 以第一人称视角去介绍京都 Ace Hotel 的文章,更正为来自《Condé Nast Traveler》而不是录音中说的 the Guardian 53:15 | 《三联生活周刊》 :“能把一件事情正面反面聊透了。” 54:07 |《Apartamento》:“在大家推崇干净的家的时候,它率先推崇乱糟糟的美。” ️⚠️ 除了正经聊天内容之外,这一期也包括了 93284342 个然后、呃、就是说、对对对、那个,下一期我会尽量减少,谢谢包容。 —— 「音乐」 片头:In Limbo by 细野晴臣 片尾:Broccoli's Keeper by Dacey —— 最后希望大家转发这颗桃桃,很快会有好事发生。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