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师》应该是庄子内篇《齐物论》之外最难的一章,因为开篇都有非常长且难懂的独白,先提出“知”的概念和有效性,然后对“知”的局限性提出了反思,接着提出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进一步从不同角度描述了“真人”的情状,接着具体描述了“道”的情状,再通过一些关于“生老病死“的浪漫和有趣寓言故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说明。以白居易为偶像的苏东坡的著作很多与《齐物论》相关,例如前后《赤壁赋》,《超然台记》和他临终写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等等。而白居易比较不同,除了《齐物论》,他的不少诗和《大宗师》也非常相关,例如《隐几》“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百体如槁木,兀然无所知。方寸如死灰,寂然无所思”。以及在其母亲和孩子去世的时候写下了《归田三首·其三》,“三十为近臣,腰间鸣佩玉。四十为野夫,田中学锄谷。何言十年内,变化如此速。此理固是常,穷通相倚伏。为鱼有深水,为鸟有高木。何必守一方,窘然自牵束。化吾足为马,吾因以行陆。化吾手为弹,吾因以求肉。形骸为异物,委顺心犹足。幸得且归农,安知不为福。况吾行欲老,瞥若风前烛。孰能俄顷间,将心系荣辱”。
《大宗师》应该是庄子内篇《齐物论》之外最难的一章,因为开篇都有非常长且难懂的独白,同时也讨论了很多本体相关的东西。以白居易为偶像的苏东坡的著作很多与《齐物论》相关,例如前后《赤壁赋》,《超然台记》和他临终写的《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等等。而白居易比较不同,除了《齐物论》,他的不少诗和《大宗师》也非常相关,例如《隐几》“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百体如槁木,兀然无所知。方寸如死灰,寂然无所思”。以及在其母亲和孩子去世的时候写下了《归田三首·其三》,“三十为近臣,腰间鸣佩玉。四十为野夫,田中学锄谷。何言十年内,变化如此速。此理固是常,穷通相倚伏。为鱼有深水,为鸟有高木。何必守一方,窘然自牵束。化吾足为马,吾因以行陆。化吾手为弹,吾因以求肉。形骸为异物,委顺心犹足。幸得且归农,安知不为福。况吾行欲老,瞥若风前烛。孰能俄顷间,将心系荣辱”。
这本书主要包括三个作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庄子本人,另外两个分别是魏晋时期的郭象和唐代成玄英。书总共有33 个篇章、分为内、外、杂三大篇,其中内七篇普遍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部分,苏东坡的学生黄庭坚就讲,庄子“内书七篇,法度甚严”。司马迁也讲,庄子其学无所不窥,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也。从而我们可以发现庄子也是一个大学霸,但是他书中的故事也大多是以寓言形式存在的,所以读起来也比较有趣。陈鼓应教授讲过,“一个人生活的体验愈多,愈能欣赏庄子思想视野的宽广、精神空间的开阔及其对人生的审美意境;在困顿的生活中透显出不平凡的思想,并充满着幽默与豁达,这是陈鼓应老师对庄子生平的描述”。我觉得庄子是一本将哲学、文学、以及美学巧妙融合为一体的书,不同的人都可以读出自己心目中的庄子。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