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馒头说”微信公号,也可以购买《历史的的温度》系列丛书。 听和看,两种享受,两种感悟。
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馒头说”微信公号,也可以购买《历史的的温度》系列丛书。 听和看,两种享受,两种感悟。 《大闹天宫》(1961~1964,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祖师爷级别的国产动画片,什么也不用多说了,把它放第一位。 《神笔马良》(195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当年做梦都想有一支这样的笔。 《骄傲的将军》(1956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不知为何,当年一直觉得那位最终失败的将军很悲壮 《渔童》(195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渔盆是我的!应该还给我!” 《小蝌蚪找妈妈》(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让我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水墨动画。也是经典。 《没头脑和不高兴》(196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不高兴不高兴不高兴,就是不高兴!” 《阿凡提》(1979~1989,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倒霉的巴依老爷…… 《奇怪的球赛》(1979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现在看起来,当时的动画片选题真是丰富多彩。“撒野撒野王国”的队员们,你们现在还好吗? 《雪孩子》(1980,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小时候看一次哭一次的动画片 《九色鹿》(198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后来才知道,这部动画是用敦煌壁画的画风拍摄的,现在看起来,当初的那些动画片真的很用心。 《天书奇谭》(1983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真正的一部大作,情节曲折,各类人物性格饱满,让人印象深刻(当然,小时候看还有点恐怖)。“我是你爸爸~我是你爸爸~我才是你爸爸~~~” 《西岳奇童》(1984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传说中那部永远没有下集的木偶动画电影。因为这部动画的上半集结尾拍得特别好,让人特别想知道小沉香有没有找到妈妈,所以每次都格外期待有下集(后来才知道是导演去世了)。2006年,下集终于被拍了出来,几乎完全维持了上集的风貌,但当时那种心情,再也找不回来了。 《金猴降妖》(198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是一部小时候会被吓哭的动画(另一部是《火童》),但仔细回想,导演还是表达了他想要表达的东西,配乐我记得非常出色。 《葫芦兄弟》(1986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部就不用多说了,大家共同的记忆。 《邋遢大王奇遇记》,(198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我一直觉得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神作,想象力极强,场景丰富,小时候百看不厌。如果开发得好,真的是一个大富矿。
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馒头说”微信公号,也可以购买《历史的的温度》系列丛书。 听和看,两种享受,两种感悟。 这次说机器猫了
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馒头说”微信公号,也可以购买《历史的的温度》系列丛书。 听和看,两种享受,两种感悟。 从音频节目中听到专门讲《阿拉蕾》和《龙珠》,机会应该不多吧?哈哈
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馒头说”微信公号,也可以购买《历史的的温度》系列丛书。 听和看,两种享受,两种感悟。 说完这一集,这个系列就要暂停一下啦
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馒头说”微信公号,也可以购买《历史的的温度》系列丛书。 听和看,两种享受,两种感悟。 白山黑水之间,他们再也听不到悠扬的口琴了
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馒头说”微信公号,也可以购买《历史的的温度》系列丛书。 听和看,两种享受,两种感悟。 名字起得像土匪,实际上也确实是土匪出身。但他做的事,值得中国人铭记。
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馒头说”微信公号,也可以购买《历史的的温度》系列丛书。 听和看,两种享受,两种感悟。 十四年的开始
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馒头说”微信公号,也可以购买《历史的的温度》系列丛书。 听和看,两种享受,两种感悟。 这是【月球往事】的最后一期了。 这一期我们探讨一下一个个具体的个体——那些从月球回来的人。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