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财务分析篇:高股息率股票的价值

股票知识|入门到精通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今天插播一期财务分析篇的内容,本来是早就写好的稿子却忘记发布了,今天的内容是有关“股息率”的,股息率是很多成熟投资者都会参考的指标,重要性不言而喻。股息率的公式非常简单,用每股现金分红÷股价,得出的数值就是股息率。 举个例子:某只股目前的股价是10元整,该公司去年的分红方案是现金分红,分红金额为每股0.5元,这时候你用0.5/10=0.05,换算成百分数就是5%,这个5%就是该股的股息率。这里说一个细节:公司分红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分股票,另一种是分现金,只有当现金分红的时候才有股息率一说。 股息率越高、说明持有该股票可以获得更多的现金分红。这个道理跟银行存款非常类似,存款利息越高你的收益也就越高。股息率高的股票通常是绩优股,也就是业绩长期良好的企业,因为分红不是谁想分就能分,现金分红意味着公司得先有利润才行,换言之、公司有利润才能去分现金,没利润它想分也没得分... 对于每年都能分红、且分红比率较高的公司而言,他们的这一行为就证明了公司本身不差钱,于是才有多余的现金分给股东。继续用上文的内容举例:如果一家公司的股息率高达5%,这意味着即便股价长期不涨,你每年也可以分到5%的利息,这就是高股息带给你的保障,所以高股息的票有没有价值、相信很多人心里都有答案。 对于一套房子而言,今后赚不赚钱,一取决于房价本身的走势,二取决于房租。假如有一套房子租金非常高,请问你会不会买它呢?我估计多数人都会去买,因为即便房价不涨,足够高的租金回报也能让你获得丰厚现金流。而事实是、如果真有租金回报很高的房产,这类房子的价格也大概率会涨,因为大家都想买这类房子,买的人多价格自然也会涨。 股票也是一样,高股息率的票与租金回报高的房子一样,即便价格不涨,光是靠股息也能跑赢多数无风险理财的收益,但也正因为高股息的票有这种优势,原意买它的人必然很多,这也注定价格易涨难跌。所以投资的时候不要光去分析价格会不会涨,也多看看该股的股息率如何。当整个市场开始走弱,个股的价格也会随之大跌,但为什么有些人敢去买,而些人不敢买?那些敢买的人没准就是算准了股息率的价值,本就不贵的价格加上较高的股息率,即便股价未来还有一定的下行空间,也完全可以通过高股息的回报平摊掉损失,而当大环境整体回暖时,这类高股息的票大概率也会率先走出价格上的反弹,因为它们本身就是稀缺的。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3分钟
99+
1年前

399.财务分析篇:“净资产收益率(ROE)”在实战中的注意事项

股票知识|入门到精通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净资产收益率也叫做ROE,为了方便讲解,接下来都用ROE进行说明。ROE可以衡量一家企业的投资实力,例如某家公司的ROE(净资产收益率)=30%,说明该公司用自己的净资产就能实现一年30%的回报,如果你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理论上你每年也可以获得30%的回报,但事实真的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ROE是理论值,理论上ROE就等同于你的投资回报率,但理论之外还有很多实际问题。 上期用贵州茅台举过例子,今天再换一个例子:假设某家公司的ROE长期保持在30%左右,按理说当你持有这家公司股票的时,你每年能获得的回报也应该是30%,但事实上、该公司今年的股价涨幅达到了100%,远比30%要高出许多,正应为股价涨幅远远超过了公司实际的投资回报率,所以第二年的股价可能会出现回落。 到了第二年,该公司的ROE仍保持着30%左右,但第二年的股价却没有上涨30%,相反还跌了20%。下跌是因为前一年的涨幅过大,所以第二年就出现了“挤泡沫”的走势。如果你始终按照理论实时操作,你会发现该公司的ROE一直保持在30%左右,但如果你买在第二年初,那么你非但没有得到理论上的30%收益,甚至还亏了20%.... 所以请大家牢记:理论只是理论,实际的操作还要综合多方因素去考量,比如估值。如果在ROE的基础上加上估值的判断,上面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避免,至于估值的问题我们日后再讲,今天只是点到为止。另外再聊聊参考ROE时的注意事项。 上期说过,ROE大于15%是一道及格线,ROE常年保持在15%以上的公司都是值得关注的企业,但ROE有些时候不太“老实”,某些年份或某些季度可能会出现大幅波动,这时候会干扰我们的判断,比如A公司过去十年平均ROE大概是15%左右,但唯独第三年的ROE达到了40%,这个数值很有干扰性,此时建议大家忽略少数特别情况,如同评委给选手打分一样,你可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取平均值。 因为ROE数值异常高、或异常低的年份并非一种常态,以上文的内容举例:如果这家公司在第三年借了很多钱,那么第三年的ROE自然会出现大幅增加的现象,原因也很简单:公司借了很多钱,说明负债变多了,负债变多了说明净资产就会变少...然后再来看看ROE的公式,简化后的公式为ROE(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当净资产变少时,净资产收益率ROE就会变大。 当你看到一家公司的ROE变大时,并一定代表公司赚到的净利润在变多,也可能是因为净资产在变少...根据经验来看,当某些年份的ROE突然变高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负债过多所导致的,负债突然变多,导致净资产大幅变少,最终使ROE数值迅速拉高。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分钟
99+
1年前

398.财务分析篇:巴菲特最看重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

股票知识|入门到精通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财务指标有很多,你不一定都得学会,但今天这个指标必须要会,因为这是股神都在用的指标——它就是净资产收益率。开个玩笑~股神的神话可不是靠一个指标实现的,不过股神确实喜欢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巴菲特曾亲口说过,如果只让他参考一个指标的话,他会选择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也叫做ROE,该指标不仅能体现公司的成长性、还能体现出公司的盈利水平。虽然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很多,但净资产收益率比较特殊,它能从投资回报的角度去衡量一家企业值不值得投资。先来看公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x100% 我们把公式进行简化后发现,净资产收益率其实就是用净利润对比净资产,这么对有什么意义吗?我们举个例子:我的本金是100块,我想用这些钱做理财,假设我购买的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是5%,这意味着我把100块花出去后,每年都能拿到5%的收益。 以上说的是金融投资,我们再来谈谈实体投资。假设我想用100块开一家饭店,饭店每年能给我带来30%的利润,这时候我就等同于买了年化收益率为30%的理财,怎么样、听着是不是很刺激?放到公司层面也是一样,公司有的是资产,但资产中包含了负债部分,我们把负债去掉,只留下公司的净资产,因为净资产是真正属于公司自己的资产。 每家公司都在为创收利润而做着努力,得到的利润属于公司的回报,我们假设某家公司去年的净利润是20亿,净资产是100亿,用上文的公式我们可以简单求出净资产收益率为20%。你可以理解为公司用100亿的本金做了投资,一年下来收益为20亿,投资回报率为20%。 如果你知道一家公司的净利润是20亿,但由于不知道这家公司下注的“本金”是多少,所以没法衡量这家企业的盈利能力。这就好比小明和小红炒股一年的收益都是20块钱,你能说这两个人的盈利水平是相同的吗?如果小明的本金100块,小红是1000块,那么你会发现二者的收益率差了10倍。 所以当一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足够高的时候,意味着公司盈利水平很强,它可以用相对少的净资产换来足够多的回报,这种企业谁不喜欢呢?假如A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常年保持在30%,而你刚好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这意味只要你长期持有这家公司的股票,理论上它将为你带来每年30%的收益。说到这你可能会问:净资产收益率多少比较合适呢?关于这一点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数值为15%,也就是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5%就可以视为优秀,在这之上当然越高越好,数值越高、代表你持有该公司股票后理论上能获得的收益也将更高。 我们以贵州茅台举例:茅台过去十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4%左右,这意味着你在十年前买入茅台,每年能获得的收益大概是34%,但实际上是这样吗?过去十年,茅台股价从130多元涨到了1700多元,涨幅为1100%左右,平均到每年大概是110% 你没听错,十年前买入茅台的话,你实际的收益率是每年110%左右....你可能会好奇:刚才算的净资产收益率是34%,按理说每年能获得34%的收益才对,为什么实际上是110%?答案很简单,因为优秀的企业总会引来更多的投资者,这就让茅台的股票变得更加稀缺,其股票价格的涨幅会远远跑赢价值的涨幅,所以你可以理解为,34%以外的涨幅都是股价泡沫提供的。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5分钟
99+
1年前

397.财务分析篇:资金不能闲置,“固定资产比率”了解一下!?

股票知识|入门到精通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我一直在强调:所有的资产中现金是最优质的资产,但因为企业需要有生产活动,所以不可能只留下现金在手里,企业会把一部分现金拿去买生产所需的东西。这时候企业的资产形式就会变得丰富许多,虽然总资产还是那么多,但资产的形式不再是单一的现金。 现金虽好,但现金在总资产中的占比终究是少数。在其他非现金类资产中,我们可以根据流动性将剩余资产排序,默认流动性越高资产的质量越高,相反,流动性越差,默认资产的质量越差。这样评判资产的质量有点不科学,但仅从流动性角度来说,这种排序是比较科学的。 一旦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最需要的首先就是现金,因为现金的流动性最好,拿来就能用,无需变现的过程。假如现金不够,那么其次最好的资产必然是流动资产,虽然这些资产不是现金,需要有一个卖掉变现的过程,但由于变现的过程还算方便,所以这类资产也可以在危机时刻通过变现拯救公司。 但有一类资产就比较麻烦了,那就是非流动资产,这类资产流动性较差,尤其是非流动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它的流动性可以说是所有资产中最差的。那么什么是固定资产?土地,厂房,车辆,设备,机械,这些都是公司的固定资产。 这些资产都是为了进行生产活动而购买的,企业的生产离不开固定资产,但在遇到流动性危机时,过多的固定资产意味着大量的资金被其捆绑,想把这些资产拿去卖掉,发现这类资产变现的周期又很长,既然不能及时卖掉,企业急需现金的时候就会陷入被动,有可能出现资金流断裂的危机。 如何判断一家企业固定资产的多少?直接看固定资产的金额肯定不科学,因为每家公司的体量不一样,这时候你可以参考“固定资产比率”这个指标,指标公式非常简单,用企业的固定资产/资产总额(总资产)x100%即可。固定资产和资产总额都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找到,你可以通过指标的大小判断企业固定资产的多少。 “固定资产比率”越高,说明公司的总资产中固定资产的比例越高,相反,“固定资产比率”越低,说明公司总资产中固定资产的比例越低。根据上文的讲解,“固定资产比率”越低的企业是值得重视的企业,因为他们的资金没有过多的耗费在固定资产上,这意味公司的资金周转效率将大大提升,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但是一定不要跨行业去做对比,比如拿制造业和软件业对比就没有任何意义,制造业自身的属性就是重资产,他们需要购置大量的固定资产才能顺利的进行生产,比如汽车制造业。 你可以想象一下汽车的生产过程需要多少大型设备,而软件行业只需要有个办公室加电脑就可以经营。因此对比的时候一定要在同行业中进行对比,并且要多对比几家同行,对比过后如果“固定资产比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这是值得关注的企业。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分钟
99+
1年前

396.财务分析篇:通过“净现比”判断企业盈利质量

股票知识|入门到精通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上期说道:公司净利润中现金的成分越多,则代表公司的盈利质量越高,这句话就引申出了接下来要讲的一个财务指标,叫做“净现比”,公式非常简单,“净”指的是净利润,“现”指的是现金。也就是用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净利润,得出的就是“净现比” 我们讲现金流量表的时候提到过,公司只做三项活动,这三项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分别是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和筹资活动现金流,这其中经营活动现金流尤为关键。在公司的经营活动中,用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最终得出的金额就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它表示公司在经营活动中现金净流入的状态。 理解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剩下的就是找到公司的净利润。净利润很简单,你只需要在利润表中找到“归母净利润”即可,也就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最后再回顾一下“净现比”的公式:净现比=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净利润。公式表达了公司每赚1块钱的净利润时伴随流入的现金数量。 “净现比”可以很直观的看出公司盈利质量的好坏,净现比数值越高,代表公司净利润中的现金占比越高,也代表公司的盈利质量越高。市场普遍认为净现比大于0.7视为及合格,大于1则视为优秀,所以大家在挑选个股时不妨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筛选。你不但要挑选净利润多的企业,还要挑选净现比高的企业,因为净利润多不代表现金收入多,而现金是所有资产的最终形式。企业不光赚钱多,赚的还都是现金,这种企业无疑是优秀的,其股票也是值得拥有的。 另外说个注意事项:很多人计算指标的时候会用到很多数据,比如计算净现比需要用到两个数据,分别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如何去找这两个数据上文已经讲解过,但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人找不对...因为很多人忽略了数据对应的时间...你要确保计算的是同一时期的数据,假如计算的是三季度的净现比,你就要确保计算时所用到的数据都是三季度的,否则你得出的答案没有任何意义。 别看我这个问题看似很白痴,事实上很多人都犯过类似的错误,你学会了吗?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3分钟
99+
1年前

395.财务分析篇:如何衡量公司赚钱的质量?

股票知识|入门到精通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现实中我们经常听到“赚钱”这个词,请问你如何理解赚钱这件事?很多人会把赚钱理解成赚现金,比如朋友对你说去年赚了10万,人们本能的会理解成赚到了10万现金。 赚钱在商业活动中称为利润,严谨点说叫净利润。一家公司赚钱了,说明这家公司产生了净利润,但有一个细节要注意:净利润不代表现金,你赚到的净利润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其他东西,举个例子:小明去年赚了10万块,我去年也赚了10万块,你可以理解为去年二人的净利润都是10万。 不同的是小明的10万块全是现金,而我的则是一辆价值10万的小汽车。先别管我赚到的为何是一辆汽车,汽车本身也具备价值,而且市场价是10万。不难发现,从净利润的角度来说我和小明都赚到了10万块,不一样的是净利润中的现金含量有所不同。 现金是所有资产中最优质的,因为它不需要再变现的过程,它也是所有财富的最终形式,所以即便是赚同样的钱,人们都希望赚的是现金、或者希望现金的占比尽量多一些。那些净利润中现金占比足够多的企业,它们同样被市场认定为是优质企业,它们的股票自然也很抢手。 这时候有些人可能觉得上文的举例有点不切实际,那么接下来我们举一个更符合实际的例子:我们假设A公司去年的净利润是100块,这100块利润中20块钱是现金,剩下80块是非现金。B公司去年的净利润也是100块,且100块都是现金。不难发现同样是100块净利润,B公司的现金占比比A公司多许多,这时候你可能会问:A公司80元非现金部分的利润是怎么来的? 还记得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吗?应收账款是指企业本应该收到但还没收到的钱。比如我公司把货物卖给了合作企业,但对方企业选择了赊账,并承诺这笔钱会在未来支付,这时候这笔钱会计入到我公司的应收账款。换句话说:这笔钱我还没收到,但由于钱的归属权已经属于我公司,所以在统计财报的时候会默认为已经收到。 假设合作企业欠我的货款刚好是80块,这意味着我公司的收入就多出了80,收入变多了,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净利润自然也会变多,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笔钱并没有真正的收到,所以现金流入其实是零。 然后再回想一下刚才的例子:A公司净利润中20块钱是现金,80块钱是非现金,这80块钱净利润极有可能是因为应收账款过多导致的。公司卖了很多货,但收到的都是欠条而不是真正的现金,这时候就会出现收入多、净利润也多、但实际的现金收入却很少的情况。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公司持有的资产出现了增值现象,这时候也会增加净利润,但却没有实际的现金收入。比如A公司持有许多房产,过去一年房价大涨,A公司持有的房产出现了增值,而增值的部分自然会增加公司今年的净利润,但却没有实际的现金收入,这种净利润只是账面上的,房子没卖出去之前,房子增值再多也只会增加账面利润,不会得到真正的现金。 公司净利润多固然很重要,但净利润中现金的成分越多,则代表公司的盈利质量越高,那有没有具体的指标可以清晰的衡量这一切呢?关于这一点我们下期再聊。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分钟
99+
1年前

394.财务分析篇:如何通过“存货周转率”选股?

股票知识|入门到精通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在上一期内容我们已经了解过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实战中大家可以自行动手去计算并运用。如果你懒得计算也没关系,现在很多主流的软件都有存货周转率这项数据,比如同花顺、东方财富等等,大家可以直接去查看相关的数据。 另外,除了存货周转率之外,有些人还发现了“存货周转天数”,其实这两个数据并没有本质区别,体现的都是存货周转的速度。存货周转率代表的是次数概念,也就是在固定时间内计算公司存货周转的次数。而存货周转天数是指在固定的周转次数下共花费了多少天?所以不难看出两个数据代表的含义是相同的。 不过有一个小细节需要注意:存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天数成反比,如果你看到一家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在增长,那么意味着存货周转天数必然在下降,二者是负相关的关系。为了方便讲解,接下来我们还是围绕存货周转率进行讲解。 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还是越低越好?虽然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好坏,但综合来看存货周转率当然是越高越好,这意味公司存货周转的次数越来越快,也就是存货能以最快的速度卖出去变现,卖出去后再去采购存货然后继续循环上一个环节。在相同的时间内、循环的次数越多说明公司销售的速度越快,销量自然也会更高。而比销量更重要的是公司的资金不会被过多的存货所占用。 你花钱买了一堆存货,结果一大半都没卖出去,大量的资金都押在了存货上,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日后的经营,所以存货周转率的高低也能体现公司现金流动性的好坏。 既然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那么多高才算高呢?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建议大家学会纵向对比,也就是在同行业的公司间进行对比。比如A公司是一家家电企业,你可以多观察一下其他家电企业的存货周转率、进而判断A公司大致处于什么水平。如果存货周转率能处在行业中上等的位置,至少证明A公司在该行业中处在成绩优越的水平。 当然了,除了与同行相比之外,你也可以对比公司以往的存货周转率表现。在行业中成绩优秀不代表公司本身在进步,这就好比经常考满分的人这次考了90分,在班级中的成绩依旧名列前茅,但自身成绩其实在退步。你可以对比公司历史存货周转率表现,观察有没有持续增长的趋势,如果有、说明公司的经营水平正在不断改善,如果没有、至少说明公司自身没有任何进步。 当然,如果你看到的公司不光在行业中表现优异,在于自身的对比中存货周转率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这样的企业是最值得关注的企业。另外,分析存货周转率时一定要多观察几个季度,不要因为一次的优异表现就认为这是常态,记住!你们现在学习的是基本面的分析、对应的是长线投资行为,分析数据的时候也要放长周期去衡量,短暂的数据波动时有发生,你要将偶然性因素考虑在内,否则你分析的这一切与玩短线并无区别。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分钟
99+
1年前

393.财务分析篇:什么是“存货周转率”?

股票知识|入门到精通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存货周转率也叫做存货周转次数、二者是一个意思。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存货?讲解资产负债表的时候就提到过存货,那些还没卖出去的成品,半成品,原材料都属于公司的存货,当然、老百姓更习惯叫它库存。 存货是企业花钱买的,买它是为了加工后再卖出去,但这里有一个难题是每个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那就是我应该购买多少存货比较合适呢?或者你可以理解为采购多少原料才最合适?买的少意味着今后能卖的商品也会少,但买的太多、一旦后期卖不出去,剩下的存货就得全砸在手里。 因为手里还有没卖出去的存货,所以下次采购原材料的时间就会被推迟,这个道理很好理解:手里的货还没卖光,谁会去采购下一批存货呢?但假如公司能顺利的将存货全部卖掉,那它一定会再去采购新的原材料去补充存货。所以你会发现一个问题:那些销售快或者不愁销路的企业,他们补充存货的频率非常高,或者你可以理解成采购原材料的频率非常快。 因为商品卖的快,所以补充存货的频率也很快,这种企业试问有几个人不喜欢呢?公司采购原材料,这时候存货就出现了,公司把存货加工后卖出去,这时候存货就被消耗掉了。将存货从有到到无的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一次周转。在相同的时间内、公司存货的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卖货的速度越快,也变相说明赚钱越多。 这就好比我的菜地里能产200斤白菜,隔壁老王的菜地也能产200斤白菜,不同的是、我的菜地一年能收成3次,而老王只能收成1次,我比老王多收2次。在不考虑销路的情况下,我的收入自然比老王更多。所谓的“存货周转率”就是指存货“从有到无”的周转速度,这个速度越快,说明企业销售速度越快,销量自然也会更高。 存货周转率的公式=销售成本/平均存货,销售成本就是指为了销售而产生的成本,你可以理解为购买存货所花费的钱。而平均存货是指公司目前剩余存货的平均价值。举个不太规范例子:我的公司在第一季度花了100块购买了原材料,这时候我的销售成本可以简单理解为100块。而过去一季度,我公司剩余的存货价值大约为50块钱,用100除以50等于2,此时存货周转次数为2次。 这说明以公司目前的存货水平、需要周转2次才能把花费的100块钱收回来。其实公司每次决定采购新的原料时都会考量剩余存货量,存货剩的多采购的数量就会少一些,因为采购的原料最终又会变成新的存货。当然,如果存货剩的少,采购的数量自然就会多一些。 如果你是公司的财务,具体采购多少原料可以根据存货周转率而定,假如你想保证存货周转率(次数)为2,那么根据公式,剩下需要采购的原料金额可以很简单的计算出来。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分钟
99+
1年前

392.财务分析篇:警惕“存贷双高”的股票!

股票知识|入门到精通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存贷中的“存”指的是存款,也就是现金存款。在财务报表中“货币资金”体现的就是企业的存款。而存贷中的“贷”指的是贷款,也就是借款。企业借的钱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但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只要是企业借的钱那都属于借款,这些借款也就是企业的贷款。 所以“存贷双高”指的是企业的存款和借款都很高的现象,存款高不高你可以查看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借款高不高可以查看资产负债表中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当你发现一家公司存在“存贷双高”现象时,你需要警惕背后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这类公司的股票也要谨慎投资。 存贷双高在逻辑上很难站得住脚,公司的借款很多意味着公司缺钱花,但公司既然拿到了借款,其必然会选择把钱花出去而不是存起来。借钱要还本付息,既然选择额外承担利息去借钱,结果把借来的钱存起来,这种现象或许在概率上存在,但不应该大概率存在,因为这种现象本身违背了正常的逻辑。 这就好比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孩子的身体越来越大、但胃口却越来越小,这在逻辑上很难说通。当然了,有人也会觉得“存贷双高”是符合逻辑的一种现象,比如:企业像银行借了100块钱,这时候借款就多出了100块,而这100块企业自然会将其存到公司的银行账户里,所以存款、也就是货币资金也会多出100块。这时候就出现了存贷双高的现象,并且逻辑上也说得通。 以上这种现象的确也符合逻辑,但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周全,那就是时间。举个例子:我公司今天向银行借了100块,然后将100块存到了公司的银行账户中,到了第二天刚好是财报披露的时间,这时候你会看到我公司的借款多了100块,因为把借来的钱存了起来,所以货币资金也多了100块,这时候就出现了“存贷双高”现象。 但这种现象只是一种时间巧合,也就是我公司借款的时间与财报披露的时间非常接近,而这期间我公司还没来得及把借来的钱花掉,所以才会出现存贷双高的现象。假如过了一个季度,我公司再次披露财报的时候,如果你看到的依旧是“存贷双高”现象,这时候你就要提高警惕。 这说明公司借来的100块钱过了3个月仍没花掉、一直存在自己的账户中,请问:如果是你,你会把借来的钱存3个月不花吗?你要知道借来的钱每天都会产生利息,这些利息都是你的借贷成本,你不惜花费成本去借钱自然有花钱的急迫性存在,可结果借了3个月却没花一分钱...既然不着急花钱,你又何必提前三个月去借呢? 所以存贷双高的现象并不罕见,正如上文所讲:因为时间的偶然性,你可能会在某个财报披露时期看到存贷双高的现象,这很可能是因为企业还没来得及把借来的钱花掉,所以才会出现这种现象,但如果下一次财报披露的时候仍出现了这种现象,彼时你需要提高警惕。当巧合的因素被排除后,这种现象就违背了正常的财务逻辑,你要警惕该公司财务造假的可能。 当然了,有些行业比较特殊、比如地产行业,他们的经营必须通过高杠杆、高负债进行,所以经常会出现存贷双高的现象,这种特殊的行业你可以将其排除在外。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4分钟
99+
1年前

391.财务分析篇: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股票知识|入门到精通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为了衡量公司长期债务的偿还能力,有些指标你必须要学会。比如“产权比率”,公式也很简单,产权比率=总负债/所有者权益,然后在换算成百分比即可。所有者权益有一个通俗的理解方式,就是净资产。所以你可以将公式理解为,产权比率=总负债/净资产 看过公式后你会发现,产权比率和早期讲过的资产负债率非常类似,资产负债率是用总负债/总资产。一个是将总负债与净资产相比较,而另一个是将总负债与总资产相比较。二者的区别我决定用举例的方式讲解;假设我公司的总资产为100元,而总负债也是100元,这意味着我的净资产是0。 假设某一天我公司的100元债务全部到期,这时候我该怎么办?你可能会说:“把100元的总资产全部卖掉,然后拿去还债则刚刚好” 话虽如此,但你借钱是为了什么呢?我公司当初借了100元,这100元早就让我拿去买地,盖工厂,买设备了,光是购买这些东西就花了我70块,剩下的30块是现金。 当100元债务到期的时候,我能顺利还上的只有30块,剩下70块都是以固定资产的形式存在,短时间内无法变现去偿还债务。一方面债主们着急要钱,而另一方面我又拿不出钱,这时候该怎么办?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着急的债主们到我公司来讨债,发现我没钱后开始搜刮我公司所有值钱的东西,也就是把所谓值钱的东西全部拿走。 但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公司值钱的设备,机器,土地,甚至是桌椅板凳,这些东西本质上其实都属于债主们,因为我公司的净资产是0,我公司所有的东西都是用借来的钱买的,所以债主们即便把值钱的东西全部搜刮走,本质上拿走的都是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时候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问题:债主把钱借给我公司,结果我还不上钱,本想着到我公司把值钱的东西都抢走,却发现这些东西都是用债主们自己的钱买的,真正属于公司的资产一个都没有....敢问这样的企业你敢把钱借给它吗?如果没人再借钱给公司,公司未来的发展还有希望吗?没有希望的公司你作为投资人会投资它的股票吗?我想当然不会.... 然后再来回顾一下“产权比率”的公式,产权比率=总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可以理解为公司的净资产,该指说明了公司的总负债占净资产的比值是多少。像刚才的那种情况:如果一个公司的净资产为0,那就会出现很尴尬的事情,债主上门讨债,想搜刮点值钱的东西都很困难,因为公司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资产,这对于债主来说很没有保障,公司再用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去发展,一旦出现问题,全部损失将转嫁到债权人一方,也就是债主们。 所以公司不光要做大总资产,更要想办法做大净资产,净资产是属于公司自己的,属于自己的资产足够多,对于借钱的债权人来说才有满满的安全感,他们才敢放心的把钱借给你。通常来讲,产权比率最好小于1,数值越小,代表公司净资产在总负债中的占比更高,偿债能力更强。相反,数值越大说明净资产在总负债中的占比更少,可能存在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 另外提示一点:公式中提到的负债都是总负债,公司的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总负债的意思是流动负值加上非流动负债,也就是属于该公司的所有负债。在套用公式的时候千万别用错了数据....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5分钟
99+
1年前

390.财务分析篇: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二)

股票知识|入门到精通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上期我们讲到了流动比率的分析方法,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比率最好在2:1以上,也就是企业的流动资产最好是流动负债的2倍以上。而今天我们要学的偿债指标叫做“速动比率”,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从公式看、速动比率和流动比率非常相似,不同的是一个用流动资产与负债相比较,而另一个则用速动资产与负债相比较。而这个所谓的速动资产指的是流动资产中流动性更好的那一部分资产。 首先明确一点:流动资产是指能快速变现的资产,但即便是这样,流动资产中也有变现快慢之分。比如说现金和存货都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但相比之下、现金的变现速度要好于存货。现金没有变现的过程,直接就可以使用,而企业的存货必须先卖出后才能换成现金使用。 这里衍生出一个问题:当企业债务到期、尤其是短期债务到期需要迫切偿还的时候,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类型的资产呢?答案是变现能力最好的资产!如果公司持有的都是现金,那么可以直接拿着这些钱去还债,但如果企业大部分的流动资产是存货,那意味着需要先把存货卖掉才能拿钱去还债。 但存货何时能卖掉是不确定的,存货属于流动资产,按理说变现能力还算不错,但相比现金等资产,它的变现能力还是差了不少。既然变现的具体时间存在不确定性,意味着企业可能要承担债务违约风险,而速动比率刚好把流动资产中变现相对较差的资产排除在外,然后用剩余的资产去对比流动负债。 上文说过: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而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和预付账款。流动比率单纯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做比较,认为只要资产多余负债企业就具备偿还债务的能力,而速动比率则是一种更保守的偿债能力指标。如果流动资产中大部分都是较难变现的存货和预付账款的话,那么即便资产大于负债,企业也很可能会面临无法及时还债的问题。所以速动比率将较难变现的存货与预付账款剔除掉,用变现较好的资产去对比流动负债。 参考速动比率的时候,数值最好大于1:1,也就是企业的速动资产最好大于等于流动负债,这样企业将有足够的能力偿还到期的债务。不过话说回来,有没有比速动比率更保守的偿债能力指标呢?有的!那就是现金比率,现金比率=现金资产/流动负债。所谓的现金资产=速动资产-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也不错,但再好的变现能力也不如现金... “现金比率”只保留了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好的那部分资产,也就是现金类资产,剩余的全部剔除掉,然后用现金类资产对比流动负债,表达的意思为“我手里的现金足够多就不怕还不起债,现金没有变现的过程,任何时候到期的债务我都可以及时偿还,不怕违约” 现金比率最好在20%以上,也就是企业的现金至少占流动负债的20%即可,占比越高,说明企业现金越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强。那为什么是20%而不是100%呢?虽然企业手里的现金越多代表偿债能力越强,但过多的现金在手里也意味着企业对资金的利用率太低...就好比一个人,把赚到的钱都攒在手里,优点是不怕还不起债,但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手里的大量资金没有利用到能使其增值的地方,所以这类人的财富增长通常都比较缓慢,所以现金比率只要不低于20%就算是安全水平。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5分钟
99+
1年前

389.财务分析篇: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一)

股票知识|入门到精通

微信公众号:小生聊投资 截止到今天,有关财务报表的内容已全部结束。如果说之前学的都是财务数据的话,今天起我们将学习各项财务指标。技术指标大家都很熟悉,比如均线、macd、kdj等等都属于技术指标,而像资产负债率、库存周转率、资产收益率等等、这些都属于财务指标的范畴。 想理解财务指标要先搞清楚各项财务数据的含义,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会把财务报表拿到最前面去讲解,因为所有有关财务的内容均在财务报表中,你把财报中的每一项内容都搞清楚后,理解起财务指标就会容易许多。 废话说到这,讲正题:过去几年地产行业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许多地产公司出现了爆雷现象,典型代表就是许老板的某大地产。这里指的爆雷主要指债务爆雷,也就是欠的钱无法如期偿还,导致公司无法正常经营,这种现象就叫债务爆雷。 想象一下,如果你持有的公司也存在债务隐患的话,你作为持有该股的投资人会遭受多少经济损失呢?所以为了避免此类风险的发生,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也就是偿还债务的能力。之前我们讲到过“资产负债率”这个指标,他是最简单的偿债能力指标。用公司的总负债除以总资产就是“资产负债率” 不过该指标衡量的范围过于宽泛,很难分析不同企业的债务难题。分析公司偿债能力时,主要分析的是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但我们都知道,公司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也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如果你对这些名词感到陌生,现在就可以去复习一遍有关资产负债表相关的内容。 既然资产和负债都有流动和非流动之分,那么偿债能力也应该从两方面去考量,也就是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考量的是企业有没有能力偿还短期内将到期的债务,长期偿债能力也是相同的理解方式,它考量的是企业有没有能力偿还长期将到期的债务。 时间原因,今天我们着重讲解的是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讲,短期偿债能力比长期偿债能力更重要,因为长期债务毕竟是未来较长时间才会面对的问题,这期间企业有较为充分的时间去应对,而短期债务是眼下要面对的棘手问题,如果短期债务无法顺利解决,那也意味着后面的长期债务也不可能还上,因为公司很可能活不到那时候就已经倒闭了... 短期偿债能力主要分析公司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流动资产是指短期内可以变现的东西,而流动负债是指短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如果流动资产的价值大于流动负债,意味着我把公司短期能变现的资产全部卖掉就能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这时候就引出了一项指标,叫做“流动比率”。 用企业的“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就是叫“流动比率”,通常流动比率大于2是较为安全的数值,比如某公司的流动资产是2个亿,流动负债是1个亿,二者的比值为2:1,你可以理解为公司的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2倍。流动负债是指短期内将到期的债务,我们假设这笔1个亿的债务即将到期,此时我将公司的流动资产全部卖掉,金额是负债的2倍,完全可以覆盖债务。 按理说二者的比率达到1:1就能实现资产覆盖债务,但考虑到有些流动资产无法及时变现,流动资产的特征就是变现时间快,但这个“快”是相对于非流动资产而言,具体的变现速度是不可控的,但债务到期的时间是明确的,所以衡量流动比率的时候,要确保资产价值要明显高于负债,二者最好是2倍以上的关系。 关于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还有很多,除了今天学习的“流动比率”外还有“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等,关于这些我们下期再聊。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

5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