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装修的时候不和另一半吵架么?在一天跟小聋人吵十次和好十次之后,我终于有了这期电台的灵感! 这期的用魔法打败魔法,让我们学学短剧里的男人们。 坏情绪是礼物也是保镖,做坏情绪的霸总,它就会成为你的小甜心哒~
越忙越焦虑?试试用老板驯化你的方式驯化生活吧!这一期,谈谈多任务处理的伪命题。不做职场乒乓球,我们继续用魔法打败魔法~
由于平时无话不谈,我特别怕这期和妈妈的电台变成无聊的大型互相吹捧现场!但是没想到,五分钟之后,我就哭了,五十分钟后,我笑了。 ”看到你上幼儿园不哭不闹我哭了“ ”是分离焦虑么?” “是生气自己小看了你。” “如果有时光机回到结婚前,你会怎么样?” “当然不生啊!” “我现在很开心,谢谢你选我当妈妈” “那也谢谢你,当我的妈妈(夹)” 母亲节到了,祝全天下的妈妈都健康、自由~ 也谢谢我亲爱的妈妈接受“采访”,你是我最好的女朋友,没有之一。
做一个不好惹的人,路会好走一点,但我怎么直接没路走了呢?宝宝,既然坏人释放恶意都是看人下菜碟,我们回击的时候,凭啥就非要一条路走到黑? 🙋今天是一封私信引发的思考!做一棵胡杨,把戈壁丢给风沙,也许才能成为最后上桌的赢家!
别被不负责任的心灵按摩师们忽悠了!如果有必须沟通的理由,就得学点“好手段”! 这期我们来拆解各种沟通引导的技巧!全是干货,学完立刻能用魔法打败魔法~
如果被遗忘才是真正的死亡,那我找到了生命系统的永生BUG! 我终于鼓起勇气,面对亲人离开的潮湿。 站在墓前流着眼泪,隔壁大哥却讲了个笑话。 用过亡灵节的心态过清明节,死亡教育的教科书,居然是一本3岁+的绘本和电影! 这一期,送给在清明节思绪万分的你。 祝你平静自在,祝你牵挂的人,常入梦来~
🙋访谈的期数又来了! 嘉宾返场!还记得之前逃离北京,回老家开了蛋糕店的女孩么?八个月以后,蛋糕店已经拆伙,她也重新找了工作,进入了现在看似红红火火的短剧行业。 这几年在济南,阻止大佬撒钱投资短剧、爱上了做饭有时间跟朋友们相处,生活滋润轻松,除了迷茫什么都很好~ “我感觉我们公司要完蛋了” “我感觉自己也要完蛋了” “我想回北京,但是然后呢?” ❗ 内附短剧行业秘辛若干,温馨提示:该看看,千万别投钱❗
你有没有发现,在故事里,总是年轻的正派打倒年长的反派,而年长的正派,大部分都先离开了这个世界? 反派不容易内耗,容易活得长。 如果正在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其实可以试试反派心态。 让困住的人往前走,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但我们可以做一点小小的改变,让自己好受一点。 这期我们来聊聊哄自己的方法,哄好自己,做自己的爱人(bushi
37岁重启人生之后,在老家的这一个多月,一些焦虑的情绪冒出了头。 “太平稳了,太安逸了,甚至有好多次冲动,要去自讨苦吃上点压力” 焦虑仿佛是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灶,引发它的原因千奇百怪,关于它的前缀也开始让人眼花缭乱。 但一种普通的情绪,变成绵延不绝的“摄魂怪”。我们其实可以深呼吸三秒,为自己鼓鼓掌。 毕竟,焦虑意味着我们不再“自动驾驶”,而是开始行使作为人的终极特权——自我定义。 今晚就让我们拿起酒杯, 一杯敬焦虑, 一杯敬自己。 做焦虑的朋友, 为自己铺一张舒适的床。 “明天的烦恼交给明天。 我已经做得很好了, 我值得一顿好觉, 一场美梦。”
hello大家好啊我是阿机! 最近其实没怎么更新这个电台,因为娱乐圈好像发生了太多的事了。从大s去世,到金赛纶去世,陈晓陈妍希又官宣离婚,很多突然的事,很多突发的心情,交织在一起,就录了几期娱乐电台。 今天想录这期,是因为看到一个私信,觉得跟最近的一些感受还挺惺惺相惜的。 他说因为刚过完年,回去上班公司团建,大家一起玩剧本杀。同事们都挺开心的,因为不是那种很呆板的团建,自己其实对剧本杀也感兴趣,但是大家一起玩的时候,自己就很想躲起来,不想说话。 明明之前测MBTI测试显示是ENFP,可不知道为什么,越社交越像被抽干灵魂的提线木偶? 其实除了这个私信,也有很多老板会私信我问一些,关于社交的问题。 所以我今天其实想聊聊,关于写在人类基因里的“社交”需求那点事。 当然也分享了一点技术上缓解社交焦虑的干活方法!!(在 18:49 开始哦!) 🙋有数据显示嘛,00后人均有4.3个“电子分身”:他们在小红书经营plog,在飞书回复“好的呢”,在微博小号发疯,在一些地方匿名说真话。 “比起尬聊,我们这代人更擅长用数据包拥抱”。 “用卡通头像筑起城墙,又在‘仅聊天的朋友’里开侧门。这不是虚伪,而是给不同需求的自己分配房间。” TED也有个演讲很火:《孤独是种被低估的超能力》。 演讲者跟踪调查了300位“低社交活跃者”,发现他们: ▪️ 深度工作能力高出42% ▪️ 亲密关系满意度高出35% ▪️ 创意产出量是社交达人的2.3倍 所以其实,就像我记得有个隐居终南山的程序员在采访里说的:“我不是逃离社交,而是腾出空间盛放更重要的事物——比如陪一朵云从鲸鱼变成帆船。” 所以当全世界都在讨论“向上社交”时, 或许我们可以发明“向心社交”。 不必勉强自己点燃篝火, 如果你本就是轮月亮, 就温柔地照亮自己的潮汐。
我居然开始讨厌单位来的年轻人了!” “他是我爸爸也不是我仇人,干嘛要忘了他呢” 🙋♀️今天的嘉宾是小聋人的发小儿,东北四线城市,普通上班族,30岁的前半段送走了父亲和岳母两位老人,工作有瓶颈,生活上有老、下有小。 一个大数据都不再推送美女跳舞给他的前刺头少年和现役中年男人,他的35+生活,一点都不轰轰烈烈,但好像比那些拥有精彩经历的大人物,更像我们的人生。 人生充满偶然,如果能一生“按部就班〞地活下去,且没有重大变故,其实已经是很幸运了。 “年少不知平凡好,懂时已是中年人。” 重启人生乘风破浪自然好,平凡安静知足常乐,也是小满。 我问他有些心态是怎么转变的,他回答了一个让我有点意外的答案,“从我女儿身上学的”。 就像有本书里说: 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 顶着不起眼的外貌 接受九年义务制教育 不是学霸 没有什么特别的特长和爱好 按部就班的毕了业 做着一份不好不坏的工作 期待遇见一个爱人 组建一个平凡的家庭 这是不是你 普通人的人生 但其实你有没有想过 给你的这个人生剧本里 没有天灾 没有战争 没有意外 没有流离失所 有地方住 你和父母都身体健康 想吃的东西也都买得起 你还可以躺在这玩手机 我们管这个 叫普通人的人生 但其实 这已经是属于少数人的 很幸运的人生了 普通人的人生, 何尝不是幸运的人生呢
过年回家,和爸爸妈妈聊聊死亡。 这次搬家回哈尔滨,很多东西放到了爷爷的房间,这也是我在他去世的多年后,第一次必须时时刻刻出现在他的房间里。我不得不开始正视一直回避的事实,也在重新思索,当年站在他的葬礼上思考的问题。 如果我们的人生”必死无疑“,那么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 恰好,经历严重受伤康复的我的妈妈,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和父母第一次聊起死亡,确实是一件听上去简单,但做起来很难的事。 预习死亡,演练离别。好好生活,敬我们“必”死无疑的一生~~~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