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与非,又是一场舆论战
一、家庭中的“生、养”与“爱”: 个人观点 爱是一种主观感受 当爱与现实困境相碰撞可能会遇到的情况: 1、“生而不养”: 1)无爱的环境,父母漠视亲情,孩子悲观绝望 2)贫穷会异化一个人的精神 3)高度成熟的社会化分工下,贫穷可能会变成一种群体性困境 2、“生了,想养却无法养” 1)现实亲子关系中“爱”的给予与需求偏差:爱与不爱仅靠个人理解 2)贫富悬殊下所带来的隐形差别,以及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3)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对普通家庭的冲击和影响 3、“生了,想好好养但无法好好养” 1)面对两难情况下的现实困境:爱也需要为现实让步 2)抗风险能力不足时:未来和当下,只能选择眼前 3)有限的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以及“穷人短视”的成因 4)家庭的经济问题让下一代的成长之路充满荆棘 5)于家庭而言,“穷”的背后折射了什么?“富”又意味着什么? 有爱无钱的家庭如何更好的培育下一代
人生有参差,走不出的是认知 生活的痛苦莫过于:吃了很多苦,却不知道是为什么? 而更大的痛苦则在于:知道了为什么,也只有无奈
识人和交友真的很重要
聊聊那些被“神”拯救的女生: 1、日本“神待少女” 2、小春兰 3、为什么会有弱者欺负新弱者的现象 4、边缘少女堕落史 5、坏女孩的人生逆袭故事
厂区记忆:聊聊生活中遇到的“恶童”
找点乐子:无聊的人总能找到很多方法打发时间
某天,那个阳光正好的下午,我和室友站在地下商场的某家服装店前,手足无措。看着店里的老板冲着我们叫嚷,要我们买下他店里的商品,或是赶紧离开。我们却沉默着不知该怎么办,只一心渴求着能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那时候,我们都不知道,生活一直在试图教会我们一些道理,只是可惜当时的我们都没有察觉,还一心想要逃离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别紧张,还有明天”——试图找寻不配得感、内耗的源头到底是什么? 1、生活中奇怪的小事与沟通困境 2、身份和定位 3、说话人与听话人 4、自我的限制 5、人生的选择 城市有城市的繁华,市井有市井的烟火气,田园也有它的山间野趣。 重要的是自己主动的选择,而并非被迫的接受。 而选择停留在某一种生活,也并不在于,世俗标准怎么去定义,周围其他的人怎么看,怎么评价,重要的是自己心里是否觉得“值得”。最后,希望我们选择的每一种生活,选择的每一次停留,都是因为内心所认可的“值得”。
从择偶的角度看“李行亮”类型的异性是否适合当伴侣
深秋,一只小船,停靠在湖面的土丘上 它在一片萧瑟中做短暂的停歇 这不是它的第一次,也不是它的最后一次 秋风瑟瑟,一派荒凉之下 是风,让它们低下了头。。。
相逢莫话青云事,借我清风一枕眠。 —— 一些和朋友和信有关的往事。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