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EP.96 自由灵魂的碰撞与狂欢——巴黎艺术漫谈下篇

美学公社

【本期赠书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抽奖”,即可参与本雅明的《巴黎,19世纪的首都》书籍抽奖!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萨蒂,即可获取完整版音乐专辑~~~】 从印象派的晨曦初破,到现代主义的璀璨星河。巴黎,这座被历史温柔以待的城市,其背后是无数次争议与赞誉交织的火花,它们不仅仅是历史,更是巴黎艺术精神自由不羁、勇于创新的最强音。 萨蒂的旋律如同穿越时空的信使,轻轻拂过耳畔,挑战着每一个灵魂的听觉极限,让心灵在旋律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巴黎,这座梦幻之城,是传统与先锋激烈交锋的战场,也是异见与包容和谐共生的乐园。艺术家们的“流浪”传奇,从蒙马特高地的风笛声中悠扬而起,至“流动的盛宴”里灯火阑珊处悄然落幕,他们的足迹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揭开了巴黎光鲜亮丽背后那份深藏的波西米亚灵魂。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画布与音符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与自由的深刻对话,是每一个追梦者内心深处最真挚的共鸣。 那么,巴黎究竟为何成为了无数艺术梦想者梦寐以求的终极归宿?让我们一同探寻那些隐藏在街巷间的灵感之源,感受那股自巴黎涌出,最终改变世界的艺术洪流。 封面:夏加尔《从窗子里看巴黎》 片头:萨蒂《裸体舞蹈No.1》 片尾:拉威尔《波莱罗舞曲》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

34分钟
99+
1年前

2024 EP.95 从巴洛克到印象派,我们如何走进巴黎?

美学公社

【本期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微信群”,即可进群参与交流,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莫扎特,即可获取完整版音乐专辑~~~】 巴黎,这座被誉为世界艺术之都的城市,其魅力远不止于奥运的激情与热血,更在于它那丰富多彩的艺术氛围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充满音乐与艺术气息的1778年的巴黎,跟随那位天才音乐家莫扎特的脚步,一同探寻那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巴黎交响曲》背后的城市故事。从凡尔赛宫的辉煌壮丽,到巴洛克艺术的极致奢华,每一处都充满了人类对崇高与壮丽的无尽追求。这些艺术品,不仅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艺术,是这座城市的灵魂,也是历史的回响。在那些权力与荣耀的背后,隐藏着无数被时间遗忘的卢浮宫宝藏。从音乐到绘画,从建筑到雕塑,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这里不仅是艺术家们的天堂,更是每一个热爱艺术的人心中的圣地。 今天,让我们同两位老师一起,走进艺术史中的巴黎。 封面:乔治·俢拉《埃菲尔铁塔》 片头:莫扎特《第三十一交响曲第一乐章》 片尾: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

34分钟
1k+
1年前

2024 EP.93 从《玫瑰的故事》出发,谈谈女性成长中的困境

美学公社

【本期赠书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抽奖”,即可参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品的《献给爱与子宫的花束》书籍抽奖!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格里莫,即可获取完整版音乐专辑~~~】 近日,改编自亦舒的小说,由刘亦菲等人主演的电视剧《玫瑰的故事》走红,故事中女主黄亦玫在与不同男人的爱恨纠缠中不断成长并最终迎来自我的觉醒。这部作品也再一次引发了当下人们对于女性在爱情、婚姻中困境的讨论。这部出版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作品为何时至今日仍能引发我们的诸多情感共鸣?琼瑶与亦舒,不同笔触下的女性成长,又揭示了怎样的性别困境与社会变迁?爱情与自由,浪漫背后的束缚与渴望,现代女性的复杂心境,如何在经典文学与当代视角中寻得共鸣?让我们一起剖析玫瑰背后的故事,揭开性别角色设定的神秘面纱,探讨在时间与空间的枷锁中,女性如何寻觅那份缺失的自由与独立。是追求,还是挣脱,亲密关系与自我,怎样并行不悖? 今天,我们将与两位老师一起,从《玫瑰的故事》出发,谈谈女性成长中的困境。 封面:普桑《俄耳甫斯带着欧律狄克离开阴间》 片头:舒曼《克莱斯勒偶记》之第二首 片尾:勃拉姆斯《间奏曲》作品117之第一首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

31分钟
1k+
1年前

2024 EP.92 为什么人人都爱印象派?

美学公社

【本期赠书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抽奖”,即可参与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品的《丰子恺聊印象派》书籍抽奖!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德彪西,即可获取完整版音乐专辑~~~】 1874年4月15日在摄影师纳达尔位于巴黎嘉布遣大道35号的工作室举办了一场展览,这场展览也许是艺术史上最重要的展览,展出了30位艺术家以“Société Anonyme des artistes peintres, sculpteurs, graveurs, etc.”(无名氏画家、雕塑家及雕刻家协会)名义发表的作品,如今我们将他们称作印象派艺术家。今年是首届印象派展览举办150周年,让我们一起探索印象派魅力,解锁生活美学密码。 各位喜欢艺术美学的朋友们,是否发现身边的美总带点印象派的影子?从画作到音乐,甚至是文学,印象派不仅跨越百年,还跨越了艺术界限,深深影响着我们的审美世界。为何印象派如此受欢迎?它与传统艺术的决裂,又藏着怎样的反叛与革新故事?从莫奈的《日出印象》到德彪西的旋律,这些经典背后反映了怎样的时代浪潮?印象派,是反叛青年的血路,还是现代艺术的温床?让我们拨开历史迷雾,寻找答案。 今天,我们将与两位老师一道,聊聊为什么人人都爱印象派? 封面:巴齐耶《画室》 片头: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 片尾:德彪西《德尔菲的舞女》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

29分钟
1k+
1年前

2024 EP.91 聆听野性的呼唤—— 对于我们来说,非洲意味着什么?

美学公社

【本期赠书福利!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并后台留言“抽奖”,即可参与由译林出版社出品的《关于非洲的八堂课》书籍抽奖!关注公众号并后台留言:黑斧,即可获取完整版音乐专辑~~~】 1963年5月25日,非洲独立国家首脑会议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决定成立“非洲统一组织”。从此非洲国家形成了一股凝聚的力量,在世界政治舞台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非洲大陆文明悠久,拥有着灿烂而丰盛的人文艺术生态。尽管非洲受到历史影响一度被视为蛮荒之地,但其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以及原始纯粹的生命观一直为毕加索、海明威等人的艺术创作提供着深厚的文化土壤。自2021年以来非洲作家或非洲题材的文学作品先后斩获诺贝尔文学奖、布克文学奖等殊荣,非洲文学也在此成为世界文化领域的焦点。在现代文明愈发加速和不可控的朝未来埋头猛冲的今天,非洲文明所蕴含的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独特观念,为我们观照自身、审视当下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客体。 今天,我们将与两位老师一道,从非洲的视角里探索人与世界的关联。 封面:毕加索人物像与非洲面具 片头:黑斧乐队 I’ll Take You There 片尾:黑斧乐队 I’ll Take You There 欢迎关注两个美学+公众号 扫码进群可参与交流互动

32分钟
99+
1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