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2.五张fit深秋爵士名盘

爵士招待所 Jazz Cave

深秋季节,选了选,听五张温柔又不失张扬的爵士专辑。它们都不算传统意义上的“热门”,也有着比较细腻的暖意or别的~——无论手头在干着什么,希望这些音乐可以带来一些额外的感受。 第一张:Kenny Barron & Stan Getz – People Time (1991) 推荐曲目:《People Time》、《I Remember Clifford》《First Song (For Ruth)》 第二张:Paul Desmond – Bossa Antigua (1964) 推荐曲目:《Bossa Antigua》、《The Night Has A Thousand Eyes》、 《A Ship Without A Sail 》 第三张:Art Pepper – Smack Up (1960) 推荐曲目:《Smack Up》、《A Bit of Basie》、《Tears Inside》 第四张:Mal Waldron – Left Alone (1959) 推荐曲目:《Left Alone》、《Catwalk》、《You Don't Know What Love Is》 第五张:Tomasz Stanko Quartet – Lontano (2006) 推荐曲目:《Lontano I》、《Song for Ania》、《Cyrhla》 - Playlist - 03:20 Stan Getz,Kenny Barron - People Time (Live At Jazzhus Montmartre, Copenhagen March 4th 1991) 06:52 Stan Getz,Kenny Barron - I Remember Clifford (Live At Jazzhus Montmartre, Copenhagen March 4th 1991) 13:04 Stan Getz,Kenny Barron - First Song (Live At Jazzhus Montmartre, Copenhagen March 4th 1991) 20:19 Paul Desmond - Bossa Antigua 23:33 Paul Desmond - The Night Has a Thousand Eyes 28:57 Paul Desmond - A Ship Without A Sail 34:22 Art Pepper - Smack Up 36:45 Art Pepper - A Bit Of Basie 41:21 Art Pepper - Tears Inside 44:57 Billie Holiday,Mal Waldron,Abbey Lincoln - Left Alone 49:52 Mal Waldron - Left Alone 52:18 Mal Waldron - You Don't Know What Love Is 55:59 Mal Waldron - Catwalk 01:00:05 Tomasz Stanko - Lontano I 01:03:50 Tomasz Stanko - Song for Ania 01:11:42 Tomasz Stanko - Cyrhla 封面制作:Ksun

73分钟
99+
1周前

EP21.Louis Armstrong 第一支小号、scat singing、20世纪的文化偶像

爵士招待所 Jazz Cave

学习并了解爵士乐,Louis Armstrong(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会是遇到的第一位极具重量级的爵士乐大师,盛名之下,他的形象却很俏皮可爱,绰号叫做Uncle Satchmo(书包嘴大叔)。在贫民窟、拉皮条客和红灯区的环境下饱偿生活艰辛,偶然的“流浪儿之家”收容所成了音乐萌发的地方。纽约、芝加哥,他的音乐在这里茁壮成长, “The Hot Five”和“The Hot Seven”让旧日的集体即兴发生了质的飞跃,他开始在小号上打磨,也创造性发展出一种“scat singing”的唱法。凭借单曲《Hello Dolly》把披头士乐队挤下了排行榜。1967年,66岁的Louis Armstrong录下《What a Wonderful World》这首歌。 这一期,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20世纪的文化偶像。 - Timeline - 00:16 第一支小号与新奥尔良少年 04:55 芝加哥的夜晚与爵士的黎明:加入 King Oliver(国王·奥利弗)的克里奥尔人爵士乐队。 10:54 为更现代的即兴演奏指明方向:前往纽约,加入弗莱彻·亨德森乐队。 13:43 集体即兴发生质的飞跃:“The Hot Five”和“The Hot Seven” 23:27 遇到钢琴手厄尔·海因斯,他们在接下来的10年当中碰撞合作。 26:10 Louis Armstrong在声乐上的成就与影响。 30:14 Louis Armstrong在商业上巨大的成功,后期形象柔软、吃老本被诟病不少。 34:56 跨越种族的声音,Uncle Satchmo绰号的由来。 36:46 成就,晚年与《What a Wonderful World》。 - Playlist - 00:00 Louis Armstrong - West End Blues 01:30 King Oliver,Johnny Dodds,Louis Armstrong - Dipper Mouth Blues 03:34 Louis Armstrong - Cornet Chop Suey 04:57 King Oliver's Creole Jazz Band - Chimes Blues 07:47 King Oliver's Creole Jazz Band - Tears 10:55 Louis Armstrong,Fletcher Henderson and His Orchestra - Shanghai Shuffle 14:11 Louis Armstrong & His Hot Five - Heebie Jeebies 17:03 Louis Armstrong & His Hot Five - My Heart 20:32 Louis Armstrong And His Hot Seven - Potato Head Blues 23:27 Louis Armstrong,Earl Hines - Weather Bird 26:17 Louis Armstrong - Ain't Misbehavin' 31:53 Ella Fitzgerald,Louis Armstrong - 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e 35:53 Louis Armstrong - Hello, Dolly! 38:20 Louis Armstrong - What A Wonderful World 40:40 Louis Armstrong - La vie en rose - 注释 - 拟声唱法(scat singing):一种极具个性和吸引力的艺术表现手法,用拟声的或无意义的音节来即兴演唱旋律,主要运用于爵士乐的演唱之中。 - 资料参考 - 「《爵士乐史》[ 美 ] 泰德•乔亚 李剑敏 译 李皖校译 I 商务印书馆」 「《听得懂的爵士乐》主讲人/ 沈鸿元」 「Louis Armstrong(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百科」 封面制作:Ksun

44分钟
99+
2周前

EP20.Komeda’s Coffee | 日影《花束般的恋爱》| 经典日爵

爵士招待所 Jazz Cave

在上海锦延路的Komeda’s Coffee,到日本影片《花束般的恋爱》(日语原名:『花束みたいな恋をした』,2021年,导演:土井裕泰,编剧:坂元裕二。)里的重要场景,恋爱的浪漫与现实的落差,温柔又略带苦涩的日常感。用经典日本爵士作为情绪线索,在Komeda’s Coffee的私人空间里,木桌,咖啡,音乐,感受都市里普通青年略带遗憾的爱情故事。 - 电影《花束般的恋爱》日版海报 - ‌口美达咖啡(Komeda's Coffee)发源于日本名古屋市‌,该品牌创立于1968年,是日本本土规模领先的连锁咖啡品牌之一。秉承昭和时代早餐文化,提供咖啡搭配吐司等经典套餐,店内装修风格融合复古西洋元素。2013年后,品牌在上海、海口等地设有分店。 - 上海锦延路的 Komeda’s Coffee - - 室内装修 - - 奶油焦糖拿铁 - - Playlist - 00:00 日本影片《花束般的恋爱》片段 00:16 渡辺貞夫 - マイ・ディア・ライフ 06:55 Ryo Fukui - It Could Happen To You 11:13 Ryo Fukui - Mellow Dream 20:32 渡辺貞夫 - California Shower 26:28 渡辺貞夫 - All About Love(Live) 32:03 菊地雅章 - Little Abi 37:44 Ryo Fukui - My Foolish Heart 45:05 渡辺貞夫 - My Dear Life(Live) 50:52 穐吉敏子 - I'll Keep Loving You 57:31 日野皓正 - Alone Alone and Alone 01:11:22 Ryo Fukui - Scenery 01:18:29 渡辺貞夫 - Seeing You(Live) 封面制作:Ksun

84分钟
99+
3周前

EP19.经典爵士 | 一小时秋日Cool Jazz

爵士招待所 Jazz Cave

题外话,有时候会想,听爵士乐的时候究竟在听什么?,自打开始遇见它,它似乎就和很多偏见紧紧绑在一起,比如“有点装” “没听过黑胶还听什么爵士乐” ”没听过现场听什么爵士乐“ ”不懂乐理听什么爵士乐“ ”中国人听什么爵士乐“......对,那你就什么都别听了吧。我个人的理解,听音乐没有什么过高的门槛,做音乐有,甚至有很大的门槛。选择音乐只代表个人小小的审美选择,而且在变化之中,仅此而已。所以,大胆听,放心听。至于听什么,完全是个人的理解力的诠释。 上期节目播放有评论区的朋友说会在睡觉听,的确,Cool Jazz凭借它舒缓、冷静、克制的音乐语言成了助眠利器。“冷” 与 “热” 自 19 世纪末爵士乐的诞生以来,一直是听者诠释爵士乐的两种不同角度。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1950 年代,随着一众活跃于美国西海岸的爵士演奏家的探索,“冷” 爵士才真正地被认为是一种爵士的音乐风格。“西海岸爵士乐” 的称呼也由此而来。 今天依然延续上一期的乐单形式,一小时多点的Cool Jazz。 - Playlist - 00:00 Barney Kessel,Shelly Manne,Ray Brown - On Green Dolphin Street 经典的西海岸爵士三重奏作品—— 《On Green Dolphin Street》。这首曲子由三位巨匠合作完成:吉他手 Barney Kessel、鼓手 Shelly Manne,还有低音提琴手 Ray Brown。三人之间互动非常的松弛,吉他线条轻盈飘洒,鼓点点到为止,而低音提琴则像一条深邃的河流,在底下托住一切。 02:35 Chet Baker - But Not for Me George Gershwin在三十年代写下的百老汇经典,Chet Baker在五十年代把它带入了自己的曲目之中。吹小号和嗓音,都充满淡淡的叙事感。 07:04 Gerry Mulligan - Night Lights 这首曲子收录在他1963年的同名专辑里。整首作品他的低音萨克斯管非常安静、从容,旋律不急不缓,把夜晚的孤独与温柔勾勒出来。 11:57 Miles Davis - Godchild Miles Davis和一群年轻音乐家们在纽约尝试新声音的时期。他们把铜管乐器的厚重感和小号、萨克斯的线条重新组合,创造出一种更加轻盈、平滑的质感。Miles小号的声音干净、稳定,和乐队里饱满的编制交织在一起。 15:07 Miles Davis - Teo 这首曲子出现在专辑 《Someday My Prince Will Come》 里。曲名“Teo”,是对当时哥伦比亚唱片制作人 Teo Macero 的致敬。他是Miles的重要伙伴,后来在《Kind of Blue》《Bitches Brew》这些里程碑式的专辑中,都扮演了关键角色。Miles的小号音色依旧冷冽、内敛,背后是Wynton Kelly的钢琴、Paul Chambers的贝斯,以及Jimmy Cobb的鼓,构成了一个极其稳固又宽松的节奏背景。 24:40 Paul Desmond - Any Other Time Paul Desmond 是冷爵士(Cool Jazz)最具代表性的萨克斯风演奏家之一。《Any Other Time》收录在他和吉他手 Jim Hall 合作的专辑里。在那个组合中,Desmond 的萨克斯和 Jim Hall 的吉他一起交谈。 30:03 Stan Getz - A Handful Of Stars Stan Getz 的萨克斯音色常常被称作“the sound”,温润、丝绒般的质感。这首《A Handful of Stars》原本是一首三十年代的标准曲,在Getz的演绎中,它被赋予了一种宁静的气息。和他合作的是钢琴家 Oscar Peterson 的三重奏。Peterson的琴声明亮灵动,而Getz的萨克斯线条则轻轻地在上方飘荡。 33:27 Stan Kenton - My Lady 《My Lady》是一首属于黄金时代的大乐队情歌。它不适合作为背景音乐,而值得你调高音量,闭上眼睛,完全沉浸其中。 36:43 Warne Marsh - Billie's Bounce 原本是 Charlie Parker 在四十年代写下的经典布鲁斯主题,是bebop的代表作之一。到了五十年代,冷派次中音萨克斯手 Warne Marsh 用他独特的声音重新演绎了它。他把布鲁斯的律动和Tristano学派的逻辑感结合起来,既自由又克制。 42:59 Art Farmer,Art Farmer Quartet - Days of Wine And Roses 是Henry Mancini为1962年的同名电影所写的主题曲,旋律优雅,却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很多爵士乐手都曾翻奏过,而Art Farmer的版本,他的小号声细腻、温润,始终带着一种温和的抒情感。在这个四重奏的录音里,他的小号旋律舒展开来,很耐性听。 49:49 Joe Puma Quintet - A Little Rainy (2013 - Remaster) 吉他非常突出。2013年的重制版本,把当年录音里那种模拟时代的质感保留得很好。 52:59 Bob Brookmeyer - Slow Freight (2004 - Remaster) Bob Brookmeyer作为“冷爵士”和“后波普”时代的重要人物,不仅是长号手,更是出色的编曲家。 封面:Stan Getz 1955年 专辑《West Coast Jazz》封面。

61分钟
99+
1个月前

EP18.经典爵士 | 一小时秋日Cool Jazz

爵士招待所 Jazz Cave

“然而,很美。”非常像是一个专属于爵士乐的语汇,转折,进入,充满克制。如果更进一步,更像是专属于Cool Jazz。季节交替,一杯够劲的咖啡或者烈酒,保持体温。 带来一小时的秋日Cool Jazz,共享。 - Playlist - 00:00 Stan Getz,Bill Evans - But Beautiful But Beautiful 是 Jimmy Van Heusen 和 Johnny Burke 在 1947 年创作的爵士标准曲(Great American Songbook 之一)。这首曲子在 Getz 与 Evans 的版本中,呈现出非常缓慢、宁静的节奏。Getz 的萨克斯演奏温柔而深情,带着一丝秋夜般的忧郁。Evans 的钢琴不急不缓地织就和声背景,把旋律包裹其中。 04:42Stan Getz - Autumn Leaves 同样是一首爵士乐标准曲,无数人演绎过它。但在 Stan Getz 的萨克斯里,它听起来格外不同,它更像是一场秋日的对话。 07:43Stan Getz - I Wanted To Say 大约十分钟左右。比起录音室里的版本,这一版更长,也更有“呼吸”。 Getz 在即兴中拉长旋律的部分,以及 McNeely 钢琴和贝斯、鼓之间的互动——这些细节,在现场中尤其打动人。 17:59 Lennie Tristano - Requiem 和秋天气质非常契合的钢琴独奏。这首曲子是 Tristano 在 1955 年为纪念查理·帕克去世而写下的作品。没有华丽的技巧展示,也没有过度的情绪宣泄,而是用极简、冷静的方式,把悲伤和怀念藏在音符之间。 22:48 Miles Davis - Boplicity 在《Boplicity》里,你能听到九重奏编制的细腻质感——铜管和木管的音色彼此交织,旋律轻盈,却没有任何急促的压力。 25:50 Art Pepper - You'd Be So Nice To Come Home To 它原本是一首 Cole Porter 的经典作品,而在中音萨克斯手 Art Pepper 的演绎里,变得既明亮,又带着孤独感。Pepper 的音色很特别,干净而直接。 31:19 Duke Ellington,Louis Armstrong - In A Mellow Tone 曲名里的 Mellow 很贴切:旋律悠闲、节奏舒展,带着温暖的氛围。Ellington 的钢琴轻巧又优雅,Armstrong 的嗓音和小号则像秋日午后的一缕阳光。 35:07 Gerry Mulligan,Paul Desmond - Line for Lyons 这首曲子其实是Mulligan写给他的电台DJ朋友Jimmy Lyons的“音乐肖像”。但有趣的是,两位萨克斯大师罕见地同框,却没有丝毫竞争的火药味,反而像老友窝在沙发里聊天,他们用音符画出了一条轻松蜿蜒的线,通往一个名叫“Lyons”的悠然小镇。 38:17 Kenny Dorham - Blue Bossa Bossa Nova是来自巴西的清凉海风,而Hard Bop是美国爵士的烈酒。Kenny Dorham这位硬波普悍将,却用他诗人般的品味,把这两种东西完美融合在了一起——就像在威士忌里加了一片薄荷,既保留了深度,又无比清爽。虽然不属于Cool Jazz,但也热中透凉,别有滋味吧。 46:19 The Dave Brubeck Quartet - Strange Meadow Lark 它诞生于那张传奇的《Time Out》专辑,却不像《Take Five》那样被节奏定义。戴斯蒙德的萨克斯音色,在这里变得格外透明,像晨光穿过薄雾。你几乎能听见他按键时呼吸的间隙。 53:48 Paul Desmond - Easy Living 这是1969年专辑《Summertime》里的珍珠。戴斯蒙德的中音萨克斯,清冽又优雅。 01:00:57 Coleman Hawkins -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这原本是1933年的老情歌,但霍金斯在1960年的这个版本,却像给旧照片重新调了色。他的次中音萨克斯带着烟熏般的沧桑。 封面:Stan Getz 2002 专辑《Getz For Lovers》封面。

65分钟
99+
1个月前

EP17.Sun Ra Arkestra的Live现场到自由爵士

爵士招待所 Jazz Cave

上周去了成军七十多年的美国殿堂级传奇自由爵士大乐队Sun Ra Arkestra 北京的现场演出,对于一个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去爵士乐现场的我也来说还是非常新奇,如果要说能听懂多么深刻的含义,那是假的,完全是在一种感受上去体会自由爵士,体会乐队之间的配合,现场的互动感,以及他们将理念诉诸在人声、动作、服装、乐器。Sun Ra Arkestra 此行来华的成员一共13人,乐队核心成员,刚发行了个人首张录音室专辑的101岁的萨克斯Marshall Allen缺席了此次巡演。如今实质性领袖是Knoel Scott。 - Knoel Scott 在台上侧翻🤸- - 图片来自@声厂SoundFact - 中国巡演阵容: Knoel Scott:人声上低音及中音萨克斯/康加鼓 Chris Hemingway:中音及高音萨克斯 James Stewart:次中音萨克斯 Alex Harding:上低音萨克斯 Cecil Brooks: 小号 Andrae Murchison:长号 Carl LeBlanc: 吉他 Tyler Mitchell: 贝斯 Lafayette Gilchrist:钢琴 George Gray: 鼓 Elson Nascimento:打击乐/苏尔多鼓 Jorge Silva: 打击乐 Tara Middleton:人声/打击乐 - Playlist - 00:00 Ornette Coleman - Faces and Places 01:36 Sun Ra Arkestra in Beijing[live][自录片段1] 05:04 Sun Ra Arkestra in Beijing[live][自录片段2] 08:07 Sun Ra Arkestra in Beijing[live][自录片段3] 13:43 Ornette Coleman - Faces and Places 15:43 Ornette Coleman - Dawn 20:22 Ornette Coleman - Free Jazz - Part 1 24:05 Cecil Taylor - Steps 28:44 John Coltrane - Ascension [Edition II] 《爵士乐史》([美]泰德・乔亚)当中对于Cecil Taylor的音乐描述有一段非常美的文字,”泰勒的作品最节制和多面向,没有一丝多愁善感的遗迹,没有舒适的从不协和音到协和音的转变或让人平静的终止式,音乐的轮廓不甚清晰。但同样也避免了戏谑化和无休止的狂飙突进。泰勒还是那个内心禁欲的纵欲者:即便当他的音乐实现情感的突然宣泄时,一种压倒一切的苦行还是在表面下逡巡。“ 封面:Cecil Taylor 1987年发行专辑《Unit Structures》封面

35分钟
99+
1个月前

EP16.Autumn Playlist - 潜水员戴夫的躺椅时间

爵士招待所 Jazz Cave

晚上好。 最近尝试玩了一款游戏叫~潜水员戴夫,白天可以探索海底世界,晚上可以经营寿司店,不能用好玩不好玩形容,它就像你随时可以打开的某个熟悉的歌单一样,在重复,也在更新。对于不可能潜水(深海恐惧)的我来说,也算是弥补一些遗憾。 秋天就这么来了,频繁的雨,热与冷之间缓慢交替,这期节目选择了一些柔软、温润风格的音乐,有萨克斯、钢琴、小号的独奏,还有经典的和富于创新融合的吉他合作作品,以及来自北欧乐手们的作品。 秋天愉快,就这样。 - Playlist - 00:00 Barney Kessel,Herb Ellis - Early Autumn 04:35 Charlie Haden,Pat Metheny - Our Spanish Love Song 10:15 Charlie Haden,Pat Metheny - 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 14:19 Charlie Haden,Pat Metheny - Message To A Friend 20:32 Anouar Brahem - The Astounding Eyes Of Rita 29:14 Tomasz Stanko Quartet - Song for Sarah 35:56 John Surman,Nelson Ayres - Autumn Nocturne 42:48 Enrico Rava - Recuerdos 49:23 Kenny Wheeler,Ray Warleigh,Dave Holland - Gentle Piece 58:10 Marcin Wasilewski Trio - The Young And Cinema 01:07:20 Paul Desmond - Late Lament 01:11:29 Ralph Towner - Anthem 01:16:22 Stefano bollani - Easy Healing 01:25:48 Tomasz Stanko Quartet - Song for Sarah 01:32:08 Tord Gustavsen,Harald Johnsen,Jarle Vespestad - Tears Transforming 01:37:42 Bill Evans - Time Remembered 封面制作:Ksun

103分钟
99+
1个月前

EP12.铜管与吸血鬼的狂欢,哈瓦那爵士漫步

爵士招待所 Jazz Cave

之前看了一部老(1985年)的动画电影,由古巴导演胡安·帕德龙执导,《哈瓦那的吸血鬼》(《Vampiros en La Habana》),很短,只有69分钟。拥有像《大力水手》般粗粝的画风和《辛普森一家人》一样的政治讽喻和黑色幽默感,是拉美左翼吹着小号,用勇敢和智慧,得到了能量配方。 佩皮托是一个热爱爵士乐、乐观的年轻古巴人,要面对古巴国内的革命任务,也要打击国外吸血鬼势力,将吸血鬼的争斗与当时古巴的社会政治现实(腐败、黑帮、外国势力干预)放在一起,内容丰富。 整部影片节奏飞快,拉丁风情的爵士乐配乐带着你穿梭于哈瓦那的街头巷尾。影片中的主角佩皮托也是小号手的设定。借由电影的配乐浅浅了解非洲古巴爵士(Afo-Cuban Jazz)这种爵士音乐分支。 炎热的夏日,打开身体的节奏开关,喝杯啤酒,或者跳支舞。 这里是吸血鬼的时间,应景,这期节目就在深夜上线吧。当然,有了“阳光药水”,白天一样出没,“那个你身边的人,没准就是呢。” (电影《哈瓦那的吸血鬼》海报) 00:00 电影《哈瓦那的吸血鬼》开端配乐,营造一个吸血鬼的世界。 00:18 电影观感:手绘风格、人物非常造型夸张,地下漫画感。充满拉美视觉元素,比如哈瓦那的街道、夜生活、音乐氛围等栩栩如生。借由电影配乐了解非洲古巴爵士。 03:29 电影背景与文化意义。 05:11 非洲古巴爵士(Afro-Cuban Jazz)的独特性与在影片中的体现。 08:34 电影出片头(拉丁爵士+卡通式进行曲)所配的音乐。 09:20 反派吸血鬼出场和吸血鬼生意下醉生梦死所配音乐风格(大乐队风格+黑帮电影感)。 10:42 反派吸血鬼所配音乐。 12:05 古巴年轻人的夜生活所配的音乐。 13:25 关乎主角情感戏部分的音乐风格。 14:23 宁静而忧郁,旋律缓慢,小号的低音部分与钢琴的温柔旋律交织的曲子。 16:22 为了完成革命任务与情妇纠缠所吹奏的音乐。 18:38 胜利的乐曲,夹杂着“阳光药水”配方的呐喊。 21:05 电影中的政治讽刺与表达。 22:27 拉丁爵士风格音乐推荐。 22:36 Cachao - El Son No Ha Muerto 29:41 Chucho Valdés - Rhapsody In Blue 36:49 Paquito D'Rivera - Acérate Más 41:58 Pérez Prado - Que Rico El Mambo 45:59 Arturo Sandoval - A Mis Abuelos 51:24 Chucho Valdés - Mambo Influenciado 54:09 Tito Puente - Happy Cha-cha-cha 作品及相关宣传素材版权均归艺术家、平台所有,仅用来学习、娱乐。 封面:电影《哈瓦那的吸血鬼》(《Vampiros en La Habana》)海报。

57分钟
99+
4个月前

EP11.随意服用 - 悠闲夏日的幻象,穿越时空的宇宙航行

爵士招待所 Jazz Cave

一年之中高密度的节日已经过去大半,下一个大概是十一或者…为什么会说起这个,不知道。最近日常与健身听得比较多的是自己建的一个十三首乐曲的乐单,这些音乐,以自由爵士(Free Jazz)为主,不重复、叠句和变化不定的进行速度,展现出的音乐风格常夹杂着人声的哭号、小喇叭或萨克斯风的乐器悲鸣,很难用“好听”来形容。而这样的音乐却在某种程度上给予了听觉极大的自由,和器乐摩擦带来的情感力量。将很多“不理解”诉诸于对知识的搜索与考证,那些奇怪的“叫喊”是对正当权利争取的一种声音,这是音乐的复杂之处,也是音乐的迷人之处。(“自由爵士乐的诞生有其政治上与种族上的背景因素,它曾是黑人争取人权与自觉运动的战歌,因此与60年代初期黑人民权运动息息相关”。) 不多说了,直接听音乐吧。 00:00 Sex Mob - Kitchen Sex Mob 把一种优雅情调,转译成了一种黏腻、古怪、甚至带点“厨房油烟味”的地下爵士感。能听出 Swing的骨架,也能感受到 Free Jazz的破坏力。 04:03 Albert Ayler - Summertime Ayler 罕见地处理“标准曲目”,三重奏的形式,Ayler 吹奏的次中音萨克斯风像是灵魂破体而出,鼓与贝斯如潮汐般起伏。这是一次被撕裂的、悲怆的“夏日之歌”。 13:03 Eric Dolphy - Glad To Be Unhappy 在《Outward Bound》这张专辑中,Dolphy 以极为罕见的单簧管演绎这首曲子,木质的音色,让这首歌多了分朦胧与内省,旋律游移不定,优雅孤绝。 18:30 Ivo Perelman,Matthew Shipp,Joe Morris - Spirit World 《Spirit World》(更准确地说,是专辑《Spirit in the Wind》中的一首曲目)是“自由爵士即兴三重奏大师 Ivo Perelman (萨克斯)、Matthew Shipp (钢琴) 和 Joe Morris (吉他) 的一次深刻音乐对话”。这首曲子代表了他们高度默契、充满探索精神和情感深度的合作成果。音乐完全是即兴产生的。 22:39 John Coltrane - Compassion 《Compassion》是John Coltrane 创作并演奏的一首深邃而重要的作品,诞生于他艺术生涯中极具精神探索性和实验性的晚期阶段。他是这首曲子的作曲者和精神核心,萨克斯演奏在这首曲子中超越了技巧展示,成为一种祈祷、呐喊和疗愈的力量。试图用声音直接传达“悲悯”这种深刻的情感状态。 29:28 Keith Tippett - Gridal Suite 《Gridal Suite》是 Keith Tippett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将现代爵士、前卫摇滚、室内乐、自由即兴融合。Tippett 带领一支由七人组成的小型合奏团(包括他本人在内),Tippett 的钢琴时而主导,时而退居幕后,为管乐与打击乐提供开放的空间。他的触键既有 Cecil Taylor 式的猛烈,又带有 Bill Evans 式的诗意。 35:41 Paul Flaherty,Chris Corsano - The Great Pine Tar Scandal 一支球棒的焦油丑闻,在 Paul Flaherty 和 Chris Corsano 手中,被演绎成了一场没有裁判、没有规则、只有本能与怒火的声音搏斗。《The Great Pine Tar Scandal》像一场现场焚烧,是肺和木头的冲突,是自由即兴的极致发挥。 47:06 Pink Freud - Flying Dolphy 《Flying Dolphy》是波兰著名融合爵士乐队 Pink Freud创作并演奏的一首代表性的作品。乐队将前卫爵士、摇滚能量、电子元素和朋克态度置入其中,同时也明确表达了对传奇先锋爵士音乐家Eric Dolphy(1960年代自由爵士的先驱,以其对低音单簧管、中音萨克斯、长笛的探索闻名)的致敬。 50:41 Revolutionary Ensemble - New York Revolutionary Ensemble 是 1970 年代最具实验性与政治意识的自由爵士团体之一,由三位技艺超群的即兴演奏家组成。与 Ornette Coleman 的Harmolodics或 Cecil Taylor 的密集建筑式自由不同,Revolutionary Ensemble 更注重空间、质地与多重声音角色的交错,将古典、爵士与第三世界音乐理念结合成一种独特的集体语言。《New York》是他们1973年现场专辑《Manhattan Cycles》中的第一部分,全曲长达约27分钟,是一段不间断的自由即兴,标题直接呼应他们身处的城市,像是对“纽约状态”的具象化呈现。 56:54 The Thing - Viking “Viking” 不只是北欧文化的标识,更像是对 The Thing 自身美学的一种隐喻——他们的音乐野蛮而精准、原始却富有仪式感,就像维京人。整首曲子结构松散但充满方向感,像一艘破冰船在刺骨的爵士海域中前行:萨克斯风是怒吼与号角,贝斯/电贝斯是地基与反击者。 01:05:47 Sun Ra - A Call for All Demons 《A Call for All Demons》出自 Sun Ra 的早期作品时期,是一首结构相对清晰、但已展现他对宇宙和神秘主义兴趣的作品。富有节奏感的钢琴和铜管合奏,神秘而有张力的主旋律,即兴演奏中微妙的不和谐音,正如曲名所暗示,“召唤所有的恶魔”。(“恶魔”可能代表的是人类内心深处被压抑的能量,或是宇宙中的混沌力量。)虽然这首曲子不像他后来更自由派的作品那么激进,但它已显露出 Sun Ra 在爵士语汇之外探索“宇宙音乐”(Cosmic Music)的野心。 01:10:07 Sun Ra - Space Is The Place 《Space Is the Place》融合了Free Jazz、电子音效、迷幻音乐和即兴演奏,曲中常见密集的打击乐、电子合成器音景,以及富有咒语感的重复性人声,制造出一种穿越时空的“宇宙航行”感。Sun Ra 本人使用电子琴和合成器,营造出科幻般的音场。他的乐团——The Arkestra,则在混乱与秩序之间自由游走,像是在模拟星系间的混沌秩序。 01:31:21 Sun Ra - The Magic City Sun Ra 1960年代中期的重要创作之一,曲名是对他家乡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Birmingham, Alabama)的致敬。伯明翰有一个别称就叫“魔法之城”(The Magic City),源于这座工业城市在19世纪末的迅速崛起。超过 27分钟的长篇实验即兴演奏作品,是 Sun Ra 宇宙音乐理念的极致体现。它包括自由爵士、电子音色、非线性节奏(多种打击乐并行推进,制造出一种“时间解体”的感受),整体听来,像是在穿越一个神秘的能量场,有秩序又混沌,有生有灭。 封面:Sun Ra 1973-2-14 发行的专辑《Space Is The Place》封面(这张专辑里最喜欢专辑同名曲目,嘻嘻)

118分钟
99+
4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