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散修小仙贝贝 1983年4月11日,光大公司宣告成立,总部设在香港,英文名为EVERBRIGHT,中文名有两个: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和光大实业公司。王光英解释:“光大者,光明正大做生意也。” 1984年年初,王光英初到光大时在一艘游艇上合影。前排左一为孔丹,左二为王光英,左三为李嘉诚,左五为李昭。 2000年夏,王光英(左二)与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金炳华握手。左一为万伯翱,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王光英没穿西装。 1995年,万里80岁生日,王光英(左)来到中南海万里住处为他祝寿。 Shownotes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42期 《纵横》30年典藏 《王光英传》王慧章 《新华月报》2018第23期
主播|散修小仙贝贝 张欢 从古至今巨富很多,真正把张謇写入历史的,是他对自己家乡江苏南通的贡献。他基本上是以一人之力,完成了南通城的现代化建设,打造基础设施、打造产业体系、办公园、办学校、办交通。他为这座城市做的事,远远超过了慈善公益的范畴,而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公共事务里面。他的最终目的不是建立一个商业帝国,而是要建设一个理想社会,先在南通实验,然后在全国实行。据他的儿子张孝和回忆,张謇去世前仍在关心南通原动力发电厂的建设,并且因为没有完成南通民兵制度的建设而遗憾。 胡适先生曾这样评价他:“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
主播|张欢 散修小仙贝贝 从学者到零售业巨擘,从蒙冤入狱到东山再起——张文中的人生堪称中国商界最跌宕起伏的传奇之一。 他是中国现代零售业的拓荒者,90年代创办物美超市,率先引入连锁经营和数字化管理系统,改写传统零售模式;他是资本运作的前瞻者,带领物美成为首家在港上市的内地民营零售企业,并主导多次轰动业界的并购案;他也是逆境重生的标杆,历经冤案后以“二次创业”姿态归来,推动物美转型新零售,甚至收购麦德龙中国,再次震撼行业。 本期《人物风云录》将深入剖析张文中的商业哲学、他如何用“技术派”思维颠覆零售业,以及如何在至暗时刻坚守信念、重写命运。 他的故事,远不止于商业。 【彩蛋内容-沈绣艺术品】 沈绣《耶稣像》 沈寿 南京博物院藏 《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
主播|散修小仙(贝贝) 张欢 盛宣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红顶商人”,他的人生经历和在商业上开拓,对后世包括现当代的政商关系、国企和民企的关系都有深远的影响。 终其一生,盛宣怀的所有事业都是在跟国际资本的竞争中壮大起来的。他所开拓的实务,无论是轮运、矿务、电报,还是铁路、钢铁和银行,都是一个现代商业国家的基础性产业,每一项俱事关国计民生,稍有不慎,都可能动摇国本。更为惊心的是,他身处一个财尽民贫、国家饱受侵略屈辱的乱世,国库空虚,官僚腐败,民众迷信,几乎没有可以依赖的力量,却凭一己之力,以弱者的身份呈现强人之姿态,从列强手中夺回了诸多的国家主权和经济权益。 他对国外资本从来十分排斥,以强悍的姿态与之抗衡。在招商局时期,他跟英美公司在长江航运上打了10年的“水仗”。洋商为了压垮招商局,一度把运费降到过去的一成,他硬是挺身而战,最终把对手逼到谈判桌上签订了“齐价合同”。在办电报局的时候,他顶住压力,通过艰苦谈判,将两家外资电报公司在沿海地区的电线全数拆除,让“洋线不得上陆”,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办铁厂和修铁路也是一样,他坚持以我为主,反对洋股介入,甚至因此与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重臣公开抗辩。在矿务勘探和开采上,他每一听说洋商发现或打算开采某一矿藏,就必定要急急地写信给朝廷,要么阻止要么抢先,总之千方百计要把矿权揽入怀中。数十年间,在很多时刻,盛宣怀的确扮演了国家经济利益捍卫者的角色,这也是他十分值得尊敬和怀念的地方。 毫无疑问,盛宣怀是天才的官商结合体,他以非常之手段完成不可能之事,却始终无法摆脱官商逻辑。在某种意义上,一方面,正是他的强势试验,在暮气重重的晚清掀起了一轮实业建设的高潮,取得了惊人的突破;另一方面,其强势的官商风格,则让洋务运动越来越浓烈地笼罩上了国营垄断的色彩。 盛宣怀 轮船招商局上海办事处 ——时间轴—— 00:06:45:李鸿章与轮船招商局:官督商办模式的开创与发展 00:13:30:买办阶级的崛起 00:20:19:盛宣怀的外交智慧:福建船政局的建设与借款谈判 00:27:03:盛宣怀的冒险之路与工业化开采的开创之举 00:33:50:胡雪岩斗法外国势力 00:40:38:胡雪岩败北,乱石堆里埋尸骨 00:47:25:盛宣怀的事业扩张与官商作风:企业经营的挑战与机遇 00:54:10:盛宣怀与郑观应联手推进钢铁行业 01:00:54:东南互保:中国政治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01:07:40:盛宣怀与中国近代企业的国营与民营之争 01:14:30:国营与民营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
主播|散修小仙贝贝 张欢 毛泽东曾说中国近代工业史上有四个人不能被忘记,范旭东正是其中之一。从1914年到1945年,范旭东在我国近现代重化工业史上创下了多个第一:第一个用几口铁锅建造了精盐厂,第一个办起制碱厂、烧碱厂,第一个创建了硫酸铵厂,第一个建立全国精盐总会,第一个在川西南开辟出新的战时化工基地。 称他是中国工业的先驱之一,实非过誉。
主播|张欢 散修小仙贝贝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1955年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这两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进入世界500强之列。在日本四大“经营之圣”(另三位分别是松下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中,他是年龄最小的。事业成功之余,稻盛和夫在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同年创设“京都赏”,以表彰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卓越贡献的人士。 稻盛和夫一生中共出版了55本个人著作及18本合著。以《活法》为主的多部作品被翻译成19种语言,截至2023年3月,所有著作的全球总发行量已超过2500万册。 京都陶瓷株式会社成立(1959年) 成立第二电电(现在的KDDI)(1984年) 日本航空起死回生(2010)
主播|散修小仙贝贝 张欢 从一代船王到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卢作孚的故事,值得大家了解! 卢作孚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风云激荡、大起大落的复杂的大变革时期,他亲历其中无数的惊涛骇浪,其间有与大自然的抗争、与兵匪的纠缠、与商业界的竞争、与政客包括四大家族之间的明争暗斗……面对如此复杂的社会背景,他和他的民生公司能夹缝之中左右逢源,稳步发展,实属不易。 参考资料: 《纵横》1984年第3期;2009年第2期 《民生航运:卢作孚》朱培鸽
主播|张欢 散修小仙贝贝 卡尔·本茨(1844年11月25日—1929年4月4日),是德国机械工程师和企业家,也是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 1885年1月29日他设计和发明了由单缸内燃机推动的三轮车,这是全球第一辆汽车,现保存在斯图加特本茨博物馆内。 1886年制造出第一辆四轮汽车,并正式在欧洲贩售,1899年制造出第一辆赛车,1906年本茨和他的两个儿子在拉登堡成立了本茨父子公司,本茨汽车成为世界著名品牌。 1926年本茨公司和戴姆勒汽车公司合并为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本茨的姓氏“Benz”通过“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品牌名永载史册,成为汽车工业最著名的标志之一。其中“梅赛德斯”Mercedes源自戴姆勒女儿的名字。 卡尔·本茨(1844.11.25-1929.4.4),摄于80岁生日 第一辆奔驰汽车。1885年试驾时,本茨开着它成功环绕了曼海姆一周 第一辆奔驰汽车的背面图。D—冷却器的水箱;M—控制空气进入油箱的滑阀;G—油箱;B—皮带轮;F—气体加热装置;A—沿水平方向运动的轴盘。
主播|散修小仙贝贝 张欢 他不仅是“煤炭大王”、“火柴大王”,还被誉为“水泥大王”、“呢绒大王”。 刘鸿生,是“宁波帮”企业家的杰出代表。他从一个小小的煤炭推销员做起,一步步成为英商开滦煤矿的买办,最终转型为民族企业家,一生创办企业超过60家,横跨20多个行业,打造出一个庞大的实业帝国。 【第一部分:少年挫折与煤炭起家】 【第二部分:打造理想的托斯拉王国】 【第三部分:抗战西迁与官方资本入侵】 【第四部分:战后困境与最终归宿】 【片尾曲】《沧海一声笑》 【彩蛋】卢作孚的北碚实验 如果说卢作孚打造民生公司是一个商业传奇,那么他建设北碚,就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亲手绘制的一幅社会蓝图。他接手时的北碚,只是一个闭塞、落后、土匪横行的普通乡镇。而他离开时的北碚,已经变成了一座连外国使节都慕名而来的“现代桃花源”。他是怎么做到的?
主播|散修小仙贝贝 张欢 与同时代的上海商人比肩而立,虞洽卿的产业并不是做得最大的,不过,他却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位。在后来的数十年间,他游走在洋人、劳工、资本家、政治家以及黑社会帮派之间,是最为八面玲珑和有斡旋能力的中国商人,有“老娘舅”之称。他以“一品百姓”自居,精明、急利却也有着兼济众生的古典情结。在乱世之中,他始终艰难地坚持商者的独立人格,然而却又在后来一个最敏感的时刻,做出了一个改变中国企业家阶层集体命运的举动。 虞洽卿 30年代上海租界“西藏路”更名为“虞洽卿路” 国民政府赠给虞洽卿的“输财报国”匾额 【片尾曲】 梅兰芳代表作《贵妃醉酒》的绝版唱段 【参考资料】 《龙山虞洽卿与上海滩》作者:王泰栋 《政商中国:虞洽卿与他的时代》作者:冯筱才 《跌荡一百年》作者:吴晓波 《民国商人(1912-1949):追寻中国现代工商文明的起源》作者:傅国涌
主播|散修小仙贝贝 张欢 如果说胡雪岩是左宗棠的钱袋子,那周学熙,就是袁世凯的钱袋子。但这位北洋实业巨子的一生,却充满了矛盾与不甘——他出身科举世家,考试运气却不好,反而在实业领域做出了不菲的成绩;他一生想‘实业救国’,却屡屡受挫于外国资本和军阀政治;青壮年时期意气风发,屡屡创新,却在晚年闭门念经,甚至告诫子孙不得从商从政,闭门耕读。 这一期我们通过三个故事来给大家呈现周学熙的人生经历,第一个是创办北洋工艺总局和启新洋灰公司,第二个是开滦煤矿之争,第三个是他做袁世凯财长的困局。 晚年周学熙 启新洋灰公司商标“龙马负太极图”,俗称“马牌” 由启新洋灰工厂遗址改造的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 周学熙财政总长任命状 【片尾曲】 《海阔天空》(Beyond 演唱) 【彩蛋】 虞洽卿轶事一则 【参考资料】 《北洋简史》作者:王静 《跌荡一百年》作者:吴晓波 《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第1辑)》作者:付海晏 《横连与纵合:近代民族企业战略研究》作者:赵伟 《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修订本)》作者:马敏 《近代企业资本组织:公司制的中国化》作者:徐学慎,徐华 《晚清民国风云人物列传》作者:传奇人物编辑部 《风雅:历史的细节与温情》作者:马勇
主播|散修小仙贝贝 张欢 后世商业界很少有人知道穆藕初了。他的名字偶尔出现,却是在八竿子也打不着的戏曲圈。穆藕初长得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平生喜欢昆曲、书法、学佛、养鱼和斗鸟,是一个少见的才子型企业家。1921年,他感于古老昆曲的日衰,便赞助成立了昆剧保存社和昆剧传习所,这些机构在昆曲的流传上居功至伟。昆曲大师俞振飞在怀念他时说:“我国戏剧自清末皮黄崛兴,昆曲日益式微,经先生竭力提倡,始获苟延一脉,至于今日。” 因此,“棉花天王”穆藕初虽在本业被彻底遗忘,却常常为千里之外的戏剧人士所感恩追念,这倒应了昆曲《牡丹亭》里的那句台词:“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穆藕初 【参考资料】 《民国人物的再研究与再评价》作者:吴景平 主编 《民国商人(1912-1949):追寻中国现代工商文明的起源》作者:傅国涌 《权力、资本与商帮》作者:王前现 《有为有守: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作者:许纪霖等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