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七夕佳节,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祝大家七夕快乐!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想跟大家聊一聊在当前不婚同居时代,倘若分手,该如何体面地处理财产分割和共同抚育的孩子的抚养权?同居伴侣没有领证,因此不受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保护/约束,但双方一起生活多年,彼此的财产一定会发生混同,倘若还一起养育了孩子,那么孩子的抚养权归属也是难点。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处理异性伴侣之间同居财产分割的问题,还有同性伴侣分手之后如何分割财产的问题。两者之间一样,又不那么一样,通过诸多的案例,我们能看到人性的复杂和多面。 本期是两位老嘉宾,杨律和Jay律,一期来跟大家探讨一下同居析产纠纷案件。 主持人:黄律,base香港&北京,中美双bar的非诉律师; 嘉宾1:杨律,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嘉宾2:Jay律,base上海,代理过多起同性同居析产纠纷案件的民商事诉讼律师; 剪辑:石头; BGM:你在暮色中《如果和你同行淋雨也浪漫》; 小助理微信号:13240970224(加听友群共创内容;1对1咨询)。 2:53 同居析产纠纷:四种财产分割方法 3:43 有约定的从约定,没约定的看贡献 6:10 双方签署协议的,法院在审理时会尊重 7:57 不同意对方支取你的存款使用的,要及时提出来,沉默就是暧昧,暧昧就是偏袒 9:35 小额财物赠与在分手时是否需要返还? 11:19 同性伴侣无法抗辩财物赠与是为了结婚的附条件赠与 13:44 分手时主张对方是不当得利要求返还财物?没那么容易 18:00 彩礼的返还规则,请移步23期 19:10 贵重礼物在分手时是否需要返还? 21:01 恋爱期间一方借了另一方的钱,分手后是否需要返还? 21:24 恋爱期间那些说不清的大额转账,分手后如何主张权利? 25:46 异性、同性伴侣之间一方能否给另一方买保险? 28:00 恋爱同居分手后,能要一半房租吗? 31:00 恋爱同居期间双方购买的房产,分手后如何分割? 35:30 一审二审法院对同性伴侣分手后房屋的分割的不同观点:共同共有v.一人一半 38:29 恋爱同居之间的债务如何分割? 39:22 分手费、青春损失费的主张是合法的吗? 40:30 为了爱情放弃更好的工作学习机会,分手后能要求赔偿吗? 41:38 恋爱同居期间一方出轨,另一方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 43:20 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归属原则 44:35 A卵B怀:基因母亲v.分娩母亲
人类创造不出人类,因此对人类本身的研究永远无法被完全破译。所以医生并不是万能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也绝不是小概率事件。在面对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时,普通人会更难维权,因为站在对面的是是一整个掌握着医学专业知识的医疗系统,而你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双方开局差距已经如此巨大,更别提那些无法明言的弯弯绕绕,在双方实力呈现巨大不平等的案子中,院方想要患者信任又谈何容易?越是双方实力不对等的案子,越是需要找对帮手,比如专攻医疗事故纠纷案件的律师,既懂法律也懂医学,是维权路上的不二选择。本期就邀请到在医疗事故纠纷领域有丰富经验的李律,来给大家介绍下这一类专业门槛较高的案件,她是如何承办的?如何从一个医学小白化身成一个可以游刃有余地面对医学会专家们的答辩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主持人:TT,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嘉宾1:李律,base上海,专攻医疗事故纠纷案件的资深诉讼律师; 嘉宾2:黄律,base香港&北京,中美双bar的非诉律师; 剪辑:石头; BGM:Selena Gomez/benny blanco《Ojos Tristes》; 小助理微信号:13240970224(加听友群共创内容;1对1咨询)。 2:29 医疗纠纷涉及法律法规汇总 4:05 医疗纠纷案件,需要律师了解医学知识有多细? 6:03 律师也是人,但是靠谱的律师为了当事人可以速成该案件涉及的专业知识 8:03 在面对医学专家的时候,好律师应该具备什么心态?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 9:26 发生医疗纠纷的五种解决途径:自愿协商、医调委调解、行政调解、行政处理申请及民事诉讼 10:37 医疗纠纷的解决建议一步一步来,慢慢磨 11:29 自愿协商成功概率极低 12:55 医调委是相对专业的第三方组织,要基于证据提出诉求 13:21 医学会是专家团,学术性组织,由各大医院的医生组成,专业但未必公正 14:21 如何预防医学会鉴定偏袒医院方?两级医学会,不满意可以申请复议 14:47 司法鉴定机构是第三方机构,收费贵,但比较公正 16:00 行政调解适用于医院和医生存在的程序性问题,如医生无证执业、违规多点执业 17:53 维权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介入的话,一定要研究清楚对方的主管机构和主管机构的职责范围 18:04 如何找对政府部门?来听听预付卡的例子 20:05 医疗事故纠纷中,如果只想要具体的赔偿金额,还是需要通过民事诉讼 21:13 医疗事故纠纷中,如果想要让不合格的机构停业整顿,或让不合格的医生暂停执业,可以向卫健委投诉举报 22:56 真实案例:行政投诉举报+民事诉讼,双管齐下疗效好 25:24 行政处理申请,有一年时效! 27:14 医院受《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约束,使得金钱赔偿需要法律文书的支持 28:42 近年医疗纠纷案件在逐步增加 30:06 遇到医疗纠纷第一步该做什么:封存病例 31:40 遇到医疗纠纷第二步该做什么:行使患者的知情权 30:55 如果院方篡改、伪造、隐蔽病例的,需要承担严厉的法律责任 33:27 除了医疗费,还有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多类目赔偿款都可以申请赔偿 34:56 假设不幸离世,家属一定要在48小时内做尸检,确定死亡原因,否则后续维权非常困难 36:23 在双方自愿协商阶段就可以考虑让律师介入,洞察人心这个功能不是人人都有的
提起物业公司,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负面情绪居多。这个天天跟我们打交道的公司,究竟在提供什么服务?生活中有多少人见过物业服务合同?为什么我们一边交着物业费,一边却无法对物业服务企业做出评价?甲方对物业不满意却还无法换掉?小区年久失修的公共设备(比如电梯)为什么想换起来却那么艰难?小区的地上车位、快递柜、电梯广告的收益都去哪了?为什么物业服务不管做的再差劲,我们都不能以此为由少交或不交物业费?这桩桩件件加起来,说一句我们是最憋屈甲方一点也不为过。到底为什么物业管理服务如此“特别”呢?我们邀请正反双方两位辩手,杨律和李律来给我们细细分析,杨律在多起物业纠纷案件中代表物业方,李律在多起物业纠纷案件中代表业主方,实力相当,不偏不倚,黄律作为代表大家的小业主,起到一个cue流程的作用,哈哈。 主持人:黄律,base香港&北京,中美双bar的非诉律师; 嘉宾1:杨律,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嘉宾2:李律,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剪辑:石头; BGM:Benny Sings《Big Brown Eyes》; 小助理微信号:13240970224(加听友群共创内容;1对1咨询)。 2:18 物业纠纷案件激增,大部分都与费用相关 3:05 “物业服务费”“物业费”是法律上的叫法,法律上没有“物业管理费”的说法 4:42 物业服务公司的主要服务范围包括哪些?多部法律给你捋清楚 5:27 小区不文明养狗,物业公司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6:17 小区噪音扰民,物业公司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7:07 乱倒垃圾、占用公共空间堆放杂物,物业公司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7:44 小区超时装修或私改承重墙,物业公司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8:34 物业在法律上有制止和报告的义务,不得以没有执法权为由逃脱法定职责 10:23 你见过物业服务合同吗? 10:59 隐身的物业服务合同:“隐隐约约有听说啦” 12:40 全国小区成立业委会的比例只有30%,单个业主对抗物业非常困难 13:56 物业费是怎么确定的?为什么业主没有商讨权? 15:21 物业代收代缴水电燃气费,为什么总是要雁过拔毛? 17:43 物业费,任何一方想要调整都非常困难 18:24 “最牛业委会”中远两湾城案件回顾,有反转! 21:13 小区公共收益是如何被物业侵吞的? 23:18 法律明确规定物业应该公开小区账目信息 24:24 法律明确规定了业主的知情权 26:15 法律没有给予单个业主向物业追讨小区公共收益的权利,必须通过业委会 28:16 为什么业委会这么难成立? 29:28 更换物业公司有多难?双2/3+双过半+流程合法合规 31:07 专项维修资金是什么?你还记得你曾经交过这笔钱吗? 32:08 如何使用专项维修资金更换小区电梯?不用另外花钱哦! 35:55 没有业委会一定换不了物业吗?未必!业主齐心协力是关键! 39:41 物业可以通过停水停电催缴物业费吗? 43:14 哪些情况下业主可以要求少交、不交物业费? 46:17 空置房的物业费可以打折吗?
火热的天气,扎眼的新闻层出不穷,很多人为了蹭流量是无所不用其极,罔顾事实,什么好蹭流量就说什么,但是呢,由于自己没有真正去了解该社会事件,所以看多了大家都会发现,怎么自媒体说的都差不多?都是把别人嚼过的东西再嚼一遍,大量同质化的垃圾被生产出来,除了挑动大众的情绪,就没别的用处了。 我们不想蹭流量,在社会事件的选择上会先等子弹飞一会儿,等有些有依据的内容出来之后,我们再挑一些有普法切入点的话题进行法律研究,所以速度呢肯定慢一些,想蹭也蹭不上,哈哈哈。毕竟大家都喜欢听故事,以案说法比干普法有意思多了嘛!普法不在于形式,只要有人听,就是好普法! 本期仍然由老朋友九宫格和杨律,一起为大家带来独特的视角解读,男男性交易构成卖淫嫖娼吗?没花钱就不违法吗?明知对方是男性为何还要以身涉险?传播淫秽物品罪和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为啥刑罚差那么多?大家坐好啦,let's 开车!!! 主持人:黄律,base香港&北京,中美双bar的非诉律师; 嘉宾1:杨律,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嘉宾2:九宫格,base重庆,公司律师; 剪辑:石头; BGM:MDP《Fake love》; 小助理微信号:13240970224(加听友群共创内容;1对1咨询)。 1:45 南京红老头案回顾 2:06 为啥官方通报不提卖淫嫖娼? 2:25 同性之间是否能构成卖淫嫖娼?可以! 3:33 预习一下卖淫嫖娼在新治安管理处罚法下的罚则 3:50 官方通报有自己的公关需求,不提不代表没有 4:53 不收钱就能免于责罚吗?未免有点太天真了 5:48 用冥币当嫖资或白嫖,不构成诈骗吗? 6:47 世界是个草台班子?凭空捏造司法解释? 7:29 最高院法官发表的文章≠司法解释! 8:28 在没有统一司法解释的情况下,各地法院目前的态度是倾向于把肛交、口交等进入式性行为纳入刑法意义上的“卖淫”行为 9:34 检察院认为应当区分进入式和非进入式性行为 10:19 刑法的谦抑性,在不断扩张的今天,需要重新被重视 10:43 今年上半年刑事案件最多的品类:危险驾驶罪 11:25 治安案件(规制违法行为)v. 刑事案件(规制犯罪行为),详情请移步Ep17 12:15 传播淫秽物品罪 v. 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13:17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入罪需要满足7种情况之一,来了解下数量要求 14:40 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的入罪数量要求更低 15:10 对未成年的特殊保护,数量要求更更更低 16:05 淫秽视频没打码,可识别人脸,还会构成侮辱罪 17:40 没有传播只是偷录淫秽视频,也侵犯了对方的隐私权,是违反民法典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 18:31 网络招嫖行为本身也可能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20:15 焦某某男扮女装是否构成诈骗罪? 21:22 为什么这么多男性明明知道被骗还要选择以身涉险?认知失调和自我合理化 24:58 被人骗=自己是SB?别轻易画等号! 25:20 沉没成本效应:永远不要试图挽回损失或期待对方改变! 26:03 如果明知身患传染性疾病还与不特定多数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还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传播性病罪 30:00 真实案例:各打五十大板 30:55 不幸被染上艾滋病,法院判了3万精神损害抚慰金 32:27 高风险行为必须自担风险,法律不保护太傻太天真的人!
六七月,在全国火热的天气中,自燃自爆的充电宝也冲上了热搜。民航局一纸新规突袭,安检筐里多了一堆遗弃的充电宝,打工人口袋里又少了几张RMB。历来生产安全最可怕的不是已经被掀开的部分,而是还被盖着的部分。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当你家里发现一只“双马尾”,很可能已经有一窝“双马尾”在你家传宗接代了。我们频道立志于掀开那些还被盖着的部分,给大家排排雷,毕竟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绝不能承受随机的偶然。 主持人:黄律,base香港&北京,中美双bar的非诉律师; 嘉宾1:杨律,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嘉宾2:九宫格,base重庆,公司律师; 剪辑:石头; BGM:K.C. Roller《Germinate》; 小助理微信号:13240970224(加听友群共创内容;1对1咨询)。 1:50 某马仕充电宝的末日是从得罪大学生开始的 2:38 什么是3C认证?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进行国标之外的补充 4:40 3C认证时间不长,6-8周,所以“认证时间长”不能作为不合规的借口哟 4:55 没有经过3C认证的产品上市流通,是违法行为 6:27 如何辨认真假3C标?3C贴纸切记不能买! 7:21 我国的3C制度自加入WTO后起步 8:15 欧盟游客没有3C认证的充电宝,在中国境内乘坐飞机,要被没收吗? 8:42 为什么各国的认证不互通? 10:10 为什么充电宝属于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 10:43 机舱空间的特殊性会增加充电宝自燃风险 11:13 乘坐高铁、飞机时的注意事项你清楚吗? 12:17 坐高铁、飞机对携带充电宝的限制,我们都整理好了! 12:45 瓦时和毫安如何换算? 13:45 3C证书被暂停,但企业没有主动召回,漏网之鱼是也! 15:32 如何退货退款3C证书被暂停,但企业没有主动召回的问题电芯充电宝?时机很关键! 15:57 充电宝商家有整整一年的缓冲期进行3C认证,就是不做,让消费者买单 17:00 抓住窗口期第一时间维权,商家和平台对个案的赔付态度相对积极,等大规模申请涌入后,商家和平台就容易躺平摆烂 17:16 维权领域:“早为之所”,而非“枪打出头鸟” 18:18 3C证书被暂停后只有90天整改,否则就要被撤销 20:10 充电宝的最多使用场景就是出行,现在民航局的规定限制了该产品最常见的使用场景,可主张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要求赔偿 22:35 使用同批次问题电芯的众多品牌里,只有2个品牌主动召回,大量问题充电宝仍然在市面上流通 23:15 电芯为什么是充电宝最核心的零部件? 24:29 2000-3000万片的问题电芯,被召回的只有120万台 25:05 和平从来不是靠退让得来的,觉得不对劲就要立刻行动起来 25:20 某马仕充电宝:大厦倾塌从来不是一瞬间的事,七年前早有迹象 26:13 某马仕频繁变更法定代表人,背后是什么原因? 27:55 限制高消费具体包括哪些方面?是否影响子女教育?老板们看过来呗! 29:55 企业可以随意停工停产吗? 32:17 法律的底线:停工停产最长6个月,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发放工资 32:40 停工停产期间的兼职受法律保护 33:42 为什么品牌方纷纷在供应链上翻车? 34:39 OEM/ODM,品牌商省事、但供应链极易失控的合作模式 35:42 供应商转包/分包,品牌方到底能不能有效管理? 36:46 关键还是要加强品牌方自身的自查技术 38:18 主动召回是挽回消费者信任的途径,品牌方眼光要放长远一点,别老想着一次性买卖 主持人:黄律,base香港&北京,中美双bar的非诉律师; 嘉宾1:杨律,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嘉宾2:九宫格,base重庆,公司律师; 剪辑:石头; BGM:K.C.Roller《Germinate》; 工作号:18610962772(微信同号)。
噪音/噪声污染已成为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并列的城市公害之一,是城市公共生活中普通人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噪音/噪声污染不仅直接影响人的交感神经系统、促进皮质醇升高,引起压力反应,也极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家宅不再安宁。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案件就有570.6万件,再算上那些深受噪音困扰却不知道投诉举报的人们,千家万户都困在住宅噪音问题里,苦苦挣扎。 本期播客从不仅邀请了建筑设计师,从建筑和施工的层面讲解住宅噪音的原因和目前最新的降噪设计和施工工艺,还会细细讲解2022-2025新出台的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一部报告(《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4)》)和一项国标(2025年《住宅项目规范》(GB55038-2025))对普通人的影响。最后,由黄律给大家归纳总结她亲身经历的住宅噪音/噪声困扰及维权方法,希望能给挣扎在噪音/噪声困扰中的大家一点新的维权灵感,祝大家早日维权成功,重获家宅安宁! 主持人:TT,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嘉宾1:王工,base北京,爱做室内设计的建筑师; 嘉宾2:黄律,base香港&北京,中美双bar的非诉律师; 剪辑:石头; BGM:Tony Anderson / Bonnie Brooksbank《Bloom》; 小助理微信号:13240970224(加听友群共创内容;1对1咨询)。 3:10 日常生活中很烦人又走不到诉讼程序的问题该怎么办? 3:25 2023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受理的噪声投诉举报案件就有570.6万件 4:26 社会生活噪声投诉占68.4% 5:33 双方存在重大的认知偏差,住宅噪音问题难解决的原因之一 6:06 固体传声有可怕?你楼下的邻居听到的声音是你的好几倍! 7:49 别让邻里噪音问题演变成治安甚至刑事案件! 9:22 利好消息!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降低了“噪声污染”的定义门槛 10:26 为什么我们的房子隔音效果这么差? 11:15 钢筋混凝土的房子用的现浇板,旧标只有60mm,不如一部iPhone15的宽度 12:18 楼板厚度、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压级、空气隔声规范都在今年的新规里得到了显著提升 14:04 楼板越薄,层高越高,大层高的卖点背后是噪音/噪声陷阱 14:54 新建房的房地产开发商对噪声问题的法定义务 15:37 现住房的噪音问题:装修噪音,各地规范都不同 18:01 现住房的噪音问题:人超过合理限度的活动制造的噪音 19:50 最高发的楼上对楼下通过地面传播的噪音,如何从源头控制?其实成本真的不高 20:47 现住房的噪音问题:宠物噪音 22:05 现住房的噪音问题:乐器噪音 23:08 琴房隔音如何设计? 24:13 现住房的噪音问题:广场舞噪音 25:33 现住房的噪音问题:车辆防盗报警装置噪音 26:20 现住房的噪音问题:交通噪音 26:52 现住房的噪音问题:交通运输工具上的音响噪音 27:37 现住房的噪音问题:商业经营噪音 28:47 室外噪音源在设计上比较好解决 29:57 噪音/噪声对人体为什么有害? 32:29 不同社会对邻里噪音/噪声的态度,其实背后隐藏着社会学理论 34:18 噪音/噪声维权全流程梳理 41:06 维权时与第三方沟通需要注意什么? 43:05 噪声污染损害纠纷特殊的归责原则:无过错责任 43:49 噪声污染损害纠纷特殊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举证责任倒置 45:32 一时的容忍只会换来自我边界的坍塌,勇敢去战斗!
作为13-16年出国留学的老留子,经常会被身边的亲戚朋友问到关于00后、10后门出国留学的问题。但是过去的十年,世界局势无论是从政治还是经济方面都变化太大了,过去的经验未必适用,所以这一期TT找到了某头部出国留学机构欧美留学申请的负责人,也是上海地区的销冠叶老师,来给大家做一期2025年最新版出国留学科普,爱说实话的叶老师也会不遗余力地给大家从内部视角分享如何挑选靠谱的留学中介机构,以及如何有效维权。 主持人:TT,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嘉宾:叶老师,base上海,某头部出国留学机构欧美留学申请负责人; 剪辑:石头; BGM:Deep East Music《Brass Beatdown》; 小助理微信号:13240970224(加听友群共创内容;1对1咨询)。 1:45 经济下行,留学机构的生意还好做吗? 3:49 重理轻文,辐射到留学圈了吗? 5:02 商科最新的就业形势如何? 7:35 最近两年最受欢迎的留学国家/地区是哪里? 9:10 不同国家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留学 12:52 什么类型的孩子最适合出国留学? 13:35 国内C9 v. 美国藤校的学生区别在哪里?学术氛围相比如何? 15:22 家长担心孩子“留学会变坏“,要分情况讨论 16:43 香港葵芳阁案,来听听当事人同学叶老师的视角分析 19:56 什么年纪的孩子最适合出国留学? 22:20 美国留学实用保命建议 22:56 留学的性价比越来越低? 25:08 叶老师今年申请季印象最深刻的案例:从“三本”到纽约大学 28:38 大机构更在乎名誉,教育界的客诉对机构名誉的损害不容小觑 29:22 不要迷恋小机构学历高的老师,跟申请服务的交付没有半毛钱关系 29:45 如何判断实际提供留学申请服务的老师靠不靠谱? 31:03 千万不要找社媒平台直播连麦的,回答你问题的和真正提供服务的是两拨人! 33:35 签约要抠条款,尤其是退费条款 34:04 开业五年以下的机构不建议考虑 35:12 如何筛选留学中介机构?
最近高考出分了,不知道大家心情如何呢?作为过来人,我们想说,高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但不是最重要的,考得好也不代表以后就一帆风顺了,考得不好也不代表人生就没戏了。高中毕业16年了,回头看看,以前那些觉得“天塌了”的时刻,不过是人生前1/4里一些小波澜,人生路漫漫,30岁才刚刚开始。 有人进大学就有人出大学,出了大学进了职场,才算是真正开始接触社会。那么第一次接触社会的大学生们,需要了解哪些法律知识呢,这一期请专攻劳动法的龚律师和杨律师一起,给大学生们来细细讲解一期“职场新人保命指南”,希望大家工作顺利! 主持人:黄律,base香港&北京,中美双bar的非诉律师; 嘉宾1:杨律,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嘉宾2:龚律,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劳动法方向); 剪辑:石头; BGM:CORSAK胡梦周、谢雨纯《破Breaking feat.》; 小助理微信号:13240970224(加听友群共创内容;1对1咨询)。 1:56 大学生在校期间工作,是否构成劳动关系?分两种情况。 3:48 虽然劳动者相对公司来说是弱势群体,但明确知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后,进可攻退可守,能拿回自己的主动权 4:25 找工作前先了解一下公司情况,任何时候找工作都是双向选择 4:42 参保人数有何奥秘?听龚律来分析 5:22 有些公司把劳动报酬约定放在offer里而不放在劳动合同里,会影响劳动关系的认定吗? 6:06 有些公司以“用工自主权”为由擅自调动劳动者的工作地点,真的可以这么任性吗? 9:15 有些公司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公司单方变更工作地点的权利,有用吗? 12:45 工资结构越复杂坑越多,因为法律对基本工资的保护力度远大于其他工资组成部分 13:22 劳动监察大队,维权第一步,别漏掉! 14:36 offer和劳动合同的区别,你真的清楚吗? 15:10 接受了offer后,公司又撤回了,求职者该如何维权?缔约过失责任了解一下 16:44 因为信任该公司的offer而推掉了其他的offer产生的“合理信赖利益损失”,如何界定? 19:56 附生效条件的offer,法律上如何认定其性质? 20:27 offer上多加的几行字,会对其性质产生重大影响,法律没有那么简单 22:07 试用期的法律强制性规定,建议熟读背诵 24:15 关联公司之间的混同用工,关键点在于实际工作地点 26:18 试用期公司的单方解除权也没那么简单 27:36 录用条件必须明确告知,如何算明确告知?法律要求不算低哦 30:10 有些公司会把绩效、奖金、津贴部分写的非常模糊,劳动者如何维权? 31:52 有些公司的制度颁布、修改都没有经过民主程序,其实是自己给自己埋了个大雷 33:02 劳动者如何了解公司营收情况?法律留了“知情权”给劳动法 34:04 什么时候发工资?从发薪日看公司情况 35:22 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者如何维权? 36:35 五险一金是法律强制性规定,不是所谓的“公司福利”哟! 38:46 签订劳动合同时,加盖的人力专用章有法律效力吗? 39:22 公司和劳动者都必须留存好劳动合同 40:09 律师手把手教你看工资条 41:48 公司以没审批加班申请为由不付加班费,法律上怎么评价? 43:50 隐形加班如今也会被法院认定为加班 44:50 除了法律手段之外,遇到拖欠工资,新人应该怎么做? 46:26 内部维权无效,如何开启外部维权? 48:20 维护自己的血汗权是履行自身的正当权利,不要脸皮薄,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主动帮你维权 48:22 祝同学们工作顺利!有问题别害怕,至少还有我们~
竞业限制/竞业禁止,最初是公司法中对董事、经理设立的一项制度,旨在防止与用人单位存在竞争关系的单位或个人通过“挖人”或“自立门户”获得不正当利益。2007年《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标志着“竞业限制”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法律条文中,扩展到了劳动法领域。 令人意外的是,本是一项初心良善的制度,才出现不到几年的时间,就光速被滥用,尤其是一些互联网大厂,几乎到了全员竞业的地步。除了适用人群不断扩大,还包括竞业限制对象不断扩张、限制年限不断延长、经济补偿贴边走、天价违约金等,已经妨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 作为公司法务/律师的九宫格,对此深有感悟,本次作为特邀主持人,携手杨律和黄律,从身边被竞业的朋友的真实遭遇入手,给大家展示竞业限制/竞业禁止制度被滥用带来的可怕后果,同时给大家梳理下国内外竞业限制/竞业禁止制度的历史沿革,然后从适用人群、限制对象的无限扩张、经济补偿贴边给的同时,要求劳动者承担天价违约金等方面,给大家细细分析某些用人单位是如何因为自己的私心和法盲滥用这项制度的,最后给大家支支招,遇到这种违法行为应该如何自我保护。 主持人(特邀):九宫格,base重庆,公司律师; 嘉宾1:杨律,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嘉宾2:黄律,base香港&北京,中美双bar的非诉律师; 剪辑:石头; BGM:Samurai Work Tunes《Azure Spiral》; 小助理微信号:13240970224(加听友群共创内容;1对1咨询)。 2:32 人人皆被竞业,这合理吗? 2:58 注水的高管被跟踪偷拍,却毫无办法 4:14 新时代灰色产业链:跟踪偷拍“被竞业”的前员工 8:01 互联网大厂,心眼子全用在坑害前同事上了 8:50 员工需要积极行使“被遗忘权”,保护自己的个人数据安全 9:50 签署了竞业限制协议的员工,离职后又入职其他家的,自己需要提高警觉,不要觉得前东家“不至于”,每个被告上法庭的员工都认为“不至于” 11:16 为了自身利益不惜坑害同胞,某些同行们真的醒醒吧,不要助纣为虐! 12:18 竞业限制/竞业禁止本来是啥样的?大概很多人都忘记了 13:30 竞业限制/竞业禁止在国际上的发展历程 15:30 美国的竞业限制/竞业禁止目前已经发展到哪个阶段了?风向已经变啦! 19:54 竞业限制/竞业禁止的法定适用人群有严格限制 21:02 竞业限制/竞业禁止补偿金:贴着法定最低线,几个人能活? 22:30 3500元工资的保安都被竞业,简直贻笑大方 23:45 劳动服务过程中必须要接触到的信息不能算商业秘密 25:32 中层员工才是竞业限制/竞业禁止最大的受害群体:顶着注水高title不得不被竞业限制/竞业禁止,实为没啥权限的高级打工人 27:47 大厂高管家属,平时少炫富,不然真会坑了自己家人 30:34 低调做人的高管,一般都是在竞业期 31:22 互联网公司的竞业范围不光是其他互联网公司,还扩张到传统行业了 32:35 法院审理两家公司是否有“竞争关系”,更注重实质审查 34:10 30%工资的竞业限制/竞业禁止补偿金,是非拿不可吗? 35:50 天价违约金在法律实务中会如何处理?会酌情降低,但没那么乐观 39:01 合同不是一张纸,签了就要负责 40:30 靠过度限制人才流动才能维持的企业,还能活几天? 我们频道改头换面啦!名字更加直观,让大家能清楚的知道这是个普法节目,普的也“不止于法”,更是分享律师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毕竟律师这个职业就是帮助他人“解决问题“,长年累月的训练也让我们可以在接触问题的一瞬间开启头脑风暴,精准定位issue,并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logo也重新设计了,这次依然是自己动手,灵感来源于飞燕草,它的花语是自由、轻盈和公平,这可太能代表我们的心愿了!背景灵感来源于梅雨季的天空放晴的那一瞬间,有种拨开乌云见月明的感觉。 夏至已过,下半年让我们更轻盈的出发吧!
又是一年618,今年大家买买买了吗?我们感觉意兴阑珊,不仅是因为复杂的优惠计算,更是因为背后越来越复杂的心眼子。谁还记得第一年的618和双11,那可是真的立减啊! 我们身边的几位自媒体OG朋友,也都有此体会。今天我们就邀请到B站健身区拥有八块腹肌且只说实话的运动博主养鱼君,来跟我们一起聊聊直播带货中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也是给年轻的朋友们提个醒,这工作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风光。 主持人:TT,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嘉宾1:养鱼君,base北京,只讲实话的运动博主; 嘉宾2:黄律,base香港&北京,中美双bar的非诉律师; 剪辑:石头; BGM:Prinzhorn Dance School《Reign》; 小助理微信号:13240970224(加听友群共创内容;1对1咨询)。 1:01 大促战线来的越来越长,套路越来越多 3:11 自媒体博主和带货博主的差异 7:08 作为博主,需要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 8:36 MCN机构没有太多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 9:37 久病成医,吃过大亏才会敬畏法律 10:35 内容创作博主也容易在肖像权、字体、图片等方面翻车 14:30 主播和MCN之间的三大纠纷:是否构成劳动关系、霸王合同和账号归属 16:25 法院审理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秉持“在里不在表”原则 18:37 MCN机构出具的霸王合同:不让主播单方解约、天价赔偿金、滥用竞业禁止 23:40 法院对天价违约金的态度:会适当调整比例,但需要赔偿的金额仍然是可观的 25:15 不要害怕卷入诉讼,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 27:12 主播、艺人如何保证自己的肖像权不被滥用? 32:00 对小主播来说,从0到1还是要靠自己 32:55 个人IP越弱,被判决给机构的概率越大 34:56 带货主播要好好选品,该要的资质、证书要跟商家确认 35:51 带货主播要避免虚假、夸大宣传 40:40 司法上如何判定平台和主播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42:35 平台在消费者权益纠纷中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43:13 主播在消费者权益纠纷中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分3种情况讨论 46:18 年轻人都想当主播?可以先去实习一下,接触一下真实的世界
很多朋友都会问,为什么我打赢了官司还拿不到钱呢?因为大多数民商事案件诉讼阶段结束之后,当事人需要主动向法院提交申请书,才会进入执行阶段。是否能执行到钱,除了用一些法律手段(比如保全)之外,其实取决于你是否掌握足够多对方的财产线索、对方是否有可执行的财产,各地银行、行政系统和法院的联网状态、以及执行律师和执行法官的努力。 本期TT和资深执行律师胡律一起,给大家科普执行中的法律问题,包括法拍房的潜在风险、法律实践中为什么执行难、我国对“老赖”的失信、限高及可能触发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等问题,带大家揭开执行程序的面纱。 主持人:TT,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嘉宾:胡律,base上海,资深执行律师; 剪辑:石头; BGM:Samurai Work Tunes《Spectrum Rush》; 小助理微信号:13240970224(加听友群共创内容;1对1咨询)。 1:10 诉讼流程结束之后,民商事案件的当事人需要主动向法院申请执行 2:20 能否拿到钱,取决于被执行人有没有钱 2:49 诉前、诉中保全能提高执行成功率 5:27 不同法院对财产保全的要求不同 6:02 法院也无法查到所有的财产,取决于各地司法和行政的协作 7:38 一般人不建议购入法拍房,背后隐藏的风险不可见 10:36 限制高消费令是什么? 11:50 法院是否能查到老赖入住高奢酒店? 12:21 “老赖”不配合法院申报财产,有可能触发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12:55 失信被执行人是什么? 13:48 法院还可以视情况对“老赖”司法拘留 14:26 “老赖”都是住在前妻家里的 15:21 自己的执行案子需要自己盯紧 16:11 失信、限高对孩子也有影响 17:02 执行人需要尽可能提供多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 18:14 法院在保全和执行中能查到哪些财产呢? 22:00 有财产执行不了的情况:房子被占用、房子债权比率太小、车辆无法被实际把控 26:00 房子被查封后,到执行阶段之后会发生什么? 29:45 “老赖”常见的讨债手段,可能触发虚假诉讼罪 34:25 职业背债人:不但需要承担归还欠款的民事责任,还可能涉及金融诈骗、洗钱等违法犯罪 37:29 常见的合法追债手段有哪些? 世界上只有两条路,the right way和the easy way。那些年逃避过的正确的事,那些年走过的捷径,总有一天会成倍的回到你身上。因为那些你逃避的、未完成的功课,只会一遍遍的重复出现在你的生命里,直到你可以选择直面它。当你直面恐惧,恐惧才会真正消失。共勉!
大家端午安康! 随着我们步入30大关,身边的年长的亲戚朋友也逐渐会有立遗嘱的打算,就会来咨询我们。遗嘱不仅是财产分配工具,更是减少家庭矛盾、表达遗愿的重要方式。通过科学规划,可最大限度实现个人意愿并保障继承人权益。 遗嘱,看似简单,人人能写,但是实践中因为未注明日期、签名缺失或真实性存疑、越权处分他人财产或因特留份缺失等问题导致无效的案例非常多。做律师这一行的,都知道魔鬼藏在细节之中,所以需要格外谨慎。 本期我们将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开始说起,再谈一谈继承和遗赠,再分别聊一下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和公证遗嘱各自的内容和注意点,当然也会概括总结一下遗嘱撰写常见操作步骤,最后给大家归纳了遗嘱的十大常见误区。杨律和陶律作为民商事诉讼律师,平时在婚姻家事案子中也经常处理各类遗嘱问题,她俩会用丰富的案例来给大家以案说法,深入浅出的讲解。 主持人:黄律,base香港&北京,中美双bar的非诉律师; 嘉宾1:杨律,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嘉宾2:陶律,base上海,资深民商事诉讼律师; 剪辑:石头; BGM:Deep East Music《Brass Beatdown》; 小助理微信号:13240970224(加听友群共创内容;1对1咨询)。 1:51 我国法定继承的继承顺序 2:48 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3:44 如果被继承人想要按照自己的心意分配身后财产,一份有效的遗嘱是必须的 4:07 非婚生子女拥有和婚生子女同样的继承权 6:43 立法保护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基于:血缘关系平等性、禁止歧视原则 8:26 我国遗嘱继承的特别规则:特(必)留份原则 10:34 被继承人还可以通过遗赠的方式处理身后财产 14:02 非婚生子女继承权在实践中的挑战:亲子关系确认 14:36 如果亲子关系确认受阻,还可以通过亲缘关系鉴定+其他证据来推定亲子关系 19:25 老男人们的手段越来越“高明”,年轻姑娘们切记不要被小三,更不要当小三 20:42 原配可以起诉追回夫妻共同财产,不要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 22:28 原配和婚生子女:要清楚自己配偶、父(母)亲是什么货色,如果“成色”不好,要尽量掌握财产线索,提前通过财产协议保障自己的和孩子的权益 24:24 自书遗嘱最容易被无效的三种情形 28:42 代书遗嘱的法定要求 29:05 公证遗嘱的法定要求 30:09 《民法典》废除了公证遗嘱的优先效力,以最后一份合法有效遗嘱为准 30:54 公证遗嘱仍然具有优势 31:37 遗嘱撰写常见操作步骤 34:14 对遗嘱常见的十大误区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