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好像已经成为了当代中文语境中的一个常识。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在这期播客中,我将探讨这句话在现代语境中的实际含义,并对其背后的逻辑进行质疑。我们会思考,这句话在今天的使用中,究竟在解释什么现象,隐藏了怎样的逻辑,以及这种逻辑是否能够有效地解释我们试图理解的社会问题。 前奏: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 K. 466 弹奏人:日安
本期播客介绍马尔库塞的那套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如何在60年代在政治和社会层面全面落败以后,悄悄潜入了美国大学校园,彻底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面貌。以及DEI(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这个概念的起源在哪里?是什么时候,通过怎样的契机从美国大学校园蔓延到美国社会?以及他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怎样的颠覆性改变? 前奏:拉莫,母鸡 弹奏人:日安
借着孟德斯鸠之口,对中年人和年轻人吐槽老年人没苦硬吃这一现象进行一些评价和观察。我的第一个观察是:现代商业社会运营的逻辑是解决麻烦,而传统社会的逻辑是接受麻烦,接受麻烦就是承担责任。第二个观察是现代商业社会的原则是计算,而传统社会的原则是美德。第三个观察是:商业社会使我们更加文明而柔软,也使我们更加腐败。 前奏:门德尔松回旋随想曲 演奏人:日安
二战后,政治抑郁的欧洲思想家急需给德国集权主义找一个背锅侠,黑格尔不幸成为了那个背锅侠,导致至今在很多懒得读黑格尔的人心中,黑格尔的政治思想体系仍然和德国集权专制联系在一起。这是拜谁所赐呢?本期播客把这些泼脏水的人都给揪出来!我们讨论三盆20世纪思想家给黑格尔泼的脏水:首先是想要干掉最厉害的前辈从而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给黑格尔泼了一盆最有深度、最有野心、最有哲学性的脏水;其次是管把自己叫做新黑格尔主义者但抱着弑父目的的法兰克福学派之流(阿多诺,霍克海默写的《启蒙辩证法》)和以及他们的法国新左翼同胞(福柯、德里达)把黑格尔心爱的现代自由社会污名成了自我摧毁自我奴役的压迫体;最后是罗素、波普这种英国自由派在没怎么读过黑格尔的情况下,写了几本学术不严谨的超级畅销书(《西方哲学史》,《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直接粗暴把黑格尔政治哲学和德国纳粹集权划了一个等号。 前奏:日安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 弹奏人:日安 封面插画:南瓜之
为什么“自由主义”在打赢了冷战,成为了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之后的短短三十年内,会迅速地在美国和中国成为人人嫌弃的过街老鼠?本期播客讨论自由主义在冷战时期的自我阉割为何导致了这个意识形态的断子绝孙,还讨论了当今中美保守派和进步派对自由主义的围剿。 最直接详细解释这个观点的学术著作是思想史学家Samuel Moyn今年出版的新书:Liberalism against Itself,欢迎感兴趣的听众自行查阅。 相关播客: 81-中国人的左右之分为何如此乱七八糟? 46-为何当今美国左派右派都嫌弃自由主义? 52-当代美国语境下的自由派究竟代表了什么 前奏:门德尔松无词歌Op. 67 No. 2 演奏者:日安
本期播客了解一下1968年5月发生的法国学运和工运,戴高乐的倒台,以及为什么法国新左翼知识分子背叛了法国旧左翼知识分子。 相关播客: 147-德国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国家? 137-美国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国家? 101-法国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国家? 96-为何法国文化如此进步、法国政治却如此保守? 82-人人质疑的在位总统应该放弃参选第二任吗? 前奏:门德尔松无词歌Op. 67 No. 2 演奏人:日安
本期播客介绍现代政治学另一本开山之作,霍布斯的《利维坦》,我描绘了《利维坦》一些核心的基础观点,比如说霍布斯的机械唯物主义以及我对唯物主义的观察,还有现代人对于不可见事物的恐惧和现代人对于和平的渴望,我讨论了霍布斯这套观点为何能够解释我在中国和美国社会观察到的一些基础的现象。 播客前奏:Mozart K545 演奏人:日安
本期播客讨论中国近现代书画(1840-1949),中国古典书画如何被现代文明改变。古典书画如何从中国文化传统的外向化,变成了蔡元培推崇的那一套现代西方哲学对于美学的理解;文人如何变成了画家艺术家;评判标准如何从宫廷变成了市场。评判标准的市场化也带来3个改变,那就是审美的小市民化、审美的多元化和审美的开放性。 前奏: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 K. 466 演奏人:日安
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越来越多原来我们喜爱尊敬的对象可以在一夜之间变成过街老鼠,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的公共讨论环境变得越来越残忍,我们以越来越残忍的方式想要审判他人身上的虚伪和傲慢。我认为虚伪、傲慢和残忍都是平常的恶习,我们忘了虚伪是人性的一部分,傲慢也是人性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人有点虚伪和傲慢,认识到了这一点可以帮我们对他人的虚伪和傲慢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残忍。顺便给大家推荐20世纪政治哲学思想家Judith Shklar写的《平常的恶》,我认为施克莱是一位比写出了平庸之恶的阿伦特更为深刻的20世纪女性政治哲学家。 更正:根据腰果老师指出,实践智慧是phronesis ,被我口误说成sophrosune。 相关播客: 59-社交平台风气因何变差?审核、盈利还是用户下沉 78-如何哗众取宠? 85-男知识分子容易出现什么贻笑大方的态度? 91-知识分子吵架喜欢使用什么下三滥的套路? 94-如何在这个泥沼一样的公共环境里进行文明对话? 98-如何抵抗互联网上越来越重的戾气和恶意? 片首曲:Mozart K545 弹奏者:日安
本期播客对比我最喜欢的两本政治历史小说,为什么他们在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中占据差不多的地位,政治历史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 前奏:门德尔松回旋随想曲 弹奏人:日安
本期播客提供了一副当代法国政治的鸟瞰图:我介绍了当代法国政体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由来,自戴高乐以来的所有总统为何绝大多数都是温和右翼,而同时期的法国文化知识分子却几乎全都是马克思主义左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割裂?法国总统这一角色和英国首相、美国总统又有何不同? 口误声明:因为我不知道de Gaulle的中文译名是戴高乐,所以我按照法语翻译理所应当地直译成了“戴高儿”,抱歉,请大家在脑海中自行更正。 前奏:拉莫(法),母鸡 演奏人:日安
本人认为中国20世纪我所了解过的所有思想家对于西方文化的吸收和引用都是狭隘的胡乱吸收,从而要么带来了一些他们自己都无法预知的后果,要么导致了一些他们无法自圆其说的中西对比。我将有理有据地阐述我的炸裂论点。我们先从胡适开始。第68期播客浅浅介绍了鲁迅对尼采的误解,本期播客介绍胡适崇拜的老师杜威(John Dewey)这套实验主义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杜威的实验主义如何摧毁了美国古典人文教育。 口误声明:播客中无数次嘴瓢把“实验主义”说成了“实用主义”,请大家在脑海中自行更正。 前奏: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 演奏人:日安 封面:karasubonn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