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李荟莹 很难想象,有一天还能在大银幕上看到“鬼”。 昨天去电影院看了新上映的中国台湾电影《诡才之道》,在我们之前的认知里,我们的大银屏上是不能有“鬼”的,所以很惊讶于这部电影能上映,且是没有任何删减的上映。 在电影构建的世界里,吓人的鬼是有KPI的,所以他们和人一样,很累,需要想出很多吓人的方式,来打造一个个耸人听闻、流传甚广的“鬼”故事和都市传说。 在猎奇心理作祟下,没有人能抗拒听都市传说,我着迷于各种都市传说,又不想把恐惧带到生活里,所以纯吓人的恐怖片不看,只看喜剧恐怖片。 所有的这些喜剧恐怖片,说的是鬼故事,其实都是人的故事,几乎都是人的执念未了,于是变身成鬼魂,等待用爱清除执念。 需要破除执念的从来不是鬼混,而是活着的人,真正的“执念清除师”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今天分享几部喜剧恐怖片,这些影片在带来感官的刺激之后,会留下快乐和温暖。
主播/李荟莹,马晓橙 “井盖不能踩,室内不打伞。” “吃饭不能用筷子敲碗,会越敲越穷。” “正月不剪发,腊月不搬家。” 更有“大年初一不吃药,如此健康一整年”莫名其妙的说法。 这些传统指导着一些人的生活,也影响了一些人生活。 其实很多说法都被后人歪曲了真正含义,每当想理性反驳,又会被“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言论堵住嘴巴。 说起来,每个人都有信奉的玄学,你遵循哪些迷信说法?又对哪些迷信感到莫名其妙?
主播/李荟莹 一方小小的照相馆里,蕴含了人世间多少情感,相片定格的瞬间,是我们偶尔会怀念的时光。 陈奕迅《沙龙》的歌词用相机镜头比喻人生的不同时刻,比如“登高峰一秒,得奖一秒,再破纪录的一秒”“升职那刻,新婚那朝,成为父母的一秒”等等,这些都是值得纪念的时刻。 唱到“对焦她的爱,对慢了,爱人会失去可爱”,暗示美好时刻的短暂,而“只一格,经典的偶遇已不再”告诉人们每一段经历都是珍贵的。 电影《八月照相馆》以照相为主题,讲述了一个已经收到死亡宣告的男人的故事,在照相馆工作的他,在人生的最后几个月遇到了爱情,将这份爱装进了相框。 在拍照当下觉得难看的照片,几年后再回看会觉得:“当时的自己可真好看啊。” 年轻总是生动,过去总是美丽,回忆总是有趣。
主播/马晓橙 前几天闲来无事,打开交管12123,看看有没有违章需要处理,眼睛无意间扫到我的机动车那一栏的数字是居然是2,一时没反应过来,打开之后两个车牌号显示出来。 除了现在自己开的吉A,还有一辆京B安静地待在那里,我人生的第一辆机动车,川崎400。节目上线的这天正好是从北京回长春整一年,和它在一起的日子可能都不超过10天,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多年,骑车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少,家里人都劝我要不就卖了吧。但我却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虽然它只有两个轮子,冬天没有座椅加热,夏天没有车载空调,挡不了风,遮不了雨,可在北京的那三年如果不是他带着我每天上班通勤,四处跑山,我可能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曾经我们一起追过的热烈的风,时至今日一直在梦里吹着。
主播/李荟莹 谁没有说过反话呢? 明明想要安慰,却把对方赶远,明明难过得要命,却要嘴硬到底。 「最会说反话」的歌手排行榜里一定有林宥嘉,他经常谎话连篇。 《浪费》里唱:“没关系你也不用给我机会,反正我还有一生可以浪费,即使跟你再耗个十年我都无所谓。”怎么可能没关系,怎么可能无所谓。 反话最多的当然是《说谎》,主人公为了掩饰内心,句句都是反话。 其实很多歌都在演绎着感情里的口是心非,比如,孙燕姿的「嘴硬三部曲」——《我不爱》《我不难过》《我很愉快》,又比如陈奕迅在《绵绵》里固执地对对方说:“从来未爱你。” 这种否定自我感受的反话用于“攻击对方,安慰自己”,还有一种反话是体面的祝福,而所有的祝语里,或许都藏着“言不由衷”四个字。这祝福,到底是属于真话还是反话呢?是真话,也是反话。 真话和反话,说出口的人或许都分不清楚,复杂的内心又岂是一个词可以概括的? 你说过最大的反话是什么?
主播/赟赟 ONE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赟赟(yūnyūn)。 只要你愿意,“新年快乐”的祝福,你可以从12月一直说到2月。 当广告里的人开始穿红衣服、戴红围巾,一家人围坐一桌热闹碰杯,当超市里的刘德华、卓依婷、中国娃娃响彻耳边,你知道,又是平平无奇的一年过去了。 过年真的很好,起码小时候是真心这么觉得。 早早地期待着新衣服、新鞋子,期待爸爸妈妈回到家不再出远门的一天,我也可以理所当然地坐在电视和糖果旁一动不动。 如果犯了什么错,在骂声降临之前,都会被一句“大过年的”给消解掉。 长大后,新年似乎很难是一个纯粹的节日。 或者说,关于长大的一切,都很难纯粹。
主播/闯先生 菜场转角的面包房亮着暖黄的灯,总有人站在玻璃前呵着白气纠结草莓还是巧克力;超市生鲜区的打折标签下,银发老人数着零钱挑出最新鲜的芹菜;凌晨便利店的关东煮咕嘟冒泡,加班的人捧着纸杯暖手时睫毛结了霜。 这些街边小店从不用“幸福”当广告词,却让迷路的生活找到了歇脚的台阶——原来治愈人生的魔法,就藏在买完菜顺手捎的葱花、结账时多送的一颗糖里。
主播/李荟莹 很多人说“越大越不喜欢过生日”,甚至创造出了一个叫做「生日回避型人格」的词,大概意思是指人对于自己的生日感到不适和恐惧,经常会选择回避庆祝这一天或者避免提及自己的生日。 或许是因为生日会无情地告诉你年龄又长了一岁,或许是因为害怕得到过多关注,但我总觉得,真正害怕的是:得不到真心的关心,得不到想要的人的祝福,以逃避生日,来掩盖内心深处的失望。 “想要,但不敢声张;盼望,但假装不需要。” 十八岁时的我就这么别扭,假装云淡风轻地说:“什么礼物都不想要”,结果真的什么都没收到,临睡前在床上大哭。 哪有完全不期待过生日的人,就像没有人不想被真心关爱一样。 作家村上春树写:“富人也罢穷人也罢,名流也罢无名之辈也罢,高个儿也罢矮子也罢,孩童也罢大人也罢,善人也罢恶人也罢,大家都被赋予了这个每年仅此一度的‘特殊日子’。公平至极。而事情规规矩矩地公平到了如此地步,难道不是极其美妙吗?生日对你来说,是一年只有一次、真正特殊的日子,你得更加珍惜才是。” 写这段话时,村上好像已经快奔60岁了,但他依然觉得生日要过,而且要给予足够祝福、买平时舍不得买的礼物过。 还会期待过生日的人是幸运的,至少没有焦虑于“又老一岁”的念头,不担心不被真正的关心,也没有“盼望,但假装不需要”的别扭。 我盼望,我就要诚实告诉身边人:“我想过生日,我想收到祝福,我要蛋糕插上32岁的蜡烛,不要18岁,因为18岁的自己太别扭了,还是32岁更好。” 我要诚实面对自己,诚实迎接我的32岁。 节目最后有彩蛋。
主播/李荟莹 我想写一封情书。 当我有五分爱时,我会写成五分,当我有五分爱你时,我会写成十分,而当我有十分爱时……我不知道什么才叫十分的爱,我只是跟着感觉走,毕竟情书怎么浓烈都不为过。 在纷繁复杂的爱情里,表达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而写情书就是最直白也最浓烈的表达方式。 你听听“情书三巨头”写的情话。 王小波写给李银河:“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总觉得我对你的爱很美。” 朱生豪写给宋清如:“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我快乐,我想应同你一起快乐;我闷,就想你在我必可以不闷。” 当热恋褪去,步入婚姻,还会写情书吗? 我喜欢去年情人节前夕作家李停写的《新年家书》中的一句:“发现写给你的情书都能叫作家书,这是今天的幸福。” 我想,世间所有的感情,真的没法确定终点在那里,但是,总有一条路会带你找到幸福。 情人节,有没有情人都快乐,这就是我写给你的情书。
主播/马晓橙 不知道算不算是北方的习俗,我们这里的生日打小都是按照农历去过的,所以家里人一直记得我的生日是正月十四,而不是2月17日。前天一大早7点多,收到了老妈发来的微信,说那个时间点是她记忆中我出生的时候,语音后面还有一个红包。 这好像也是我上大学之后父母才有的习惯了,因为在之前读书的时候,寒假基本都是要过完正月十五才结束,自然我的生日也都是在家里过的,那个时候家里也没啥钱,没有礼物,甚至没有蛋糕,只是老马做几个我爱吃的菜,然后爷爷奶奶一群人大家坐在一起吃顿饭罢了。 我曾经一度很羡慕那些在上学时候过生日的朋友,因为可以有家人之外的人给你庆生,可最近几年突然不这么想了,我多希望自己的生日可以再早一点,早到还在春节假期,早到可以和爸妈爷爷奶奶在一起过,因为他们才是,他们也一直都是,真的因为你出生而感觉幸福的人呀。 可,没办法,每个孩子都要长大,每个长大的娃,都会离开家。
主播/李荟莹 如果过去的你和现在的你相遇,TA会满意现在的你吗?你又是否想透露些什么给过去的自己呢? 奇幻电影《扭转乾坤》就拍了这个故事,讲述了40岁的罗斯遇见8岁的罗斯,从而改变当下自己状态的故事。 高野和明的短篇小说《时间魔法师》,主人公未来每日为生计发愁,在遇见9岁的自己时,被小未来评价为一个温柔的人,未来认真想过,自己如今的生活这么糟糕,要是改变过去的某一个决定,会不会更好呢? 但她又想:如果改变过去,自己的内心又将如何变化?还能成为让小时候的自己所喜欢的温柔的人吗?就像那句话说的:“删除我一生中的任何一个瞬间,我都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 赫尔曼·黑塞在《温泉疗养客》里写:“我还有许多弯路要走,还会失望于许许多多的满足。一切都要等日后才能显示它的意义”。 我在未来等你。
主播/马晓橙 这个春节闲着无聊,又重温了一遍很多90后入坑的美剧《越狱》,上一次看距今也有快20年了,还记得当年还是在人人网上开始追起来的。当年还是中学生的我最喜欢的一定是满身纹身男主迈克,然后就是变态大反派t-bag。结果这次看的时候反而是坏人团的狱警“贝里克”给我震撼很大。从混蛋狱警到被辞退,到成为囚犯,成为艾利克斯的走狗,再到成为“拳王”,直到最后在水管中舍命救赎,他是从第一季一直演到了第四季,从剧作的角度看,这个人物的成长曲线非常饱满。 现实中,大部分人一定不会像“贝里克”一样“恶”,但很多人却和他一样复杂,多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几位真实历史上的著名文人的“复杂人生”。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