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记得那些童年游戏?

ONE收音机

主播/李荟莹 长辈指着视频里孩子正在玩的游戏问:“你小时候都没玩过吧?”空地上,粉笔歪歪扭扭画出根基不稳的大楼,孩子在大楼间跳着。 怎么可能没玩过?跳房子,也叫跳格子,丢石子在特定的格子区域,单脚双脚配合跳。小时候玩得少,不太擅长,毕竟在地上画出房子需要以粉笔为工具,但玩肯定是玩过的。 我最勤于练习的是跳皮筋、踢键子、抓石子,家中的餐椅就是帮我拉皮筋的伙伴,毽子最开始是外婆给我做的,但中间的铁环没有分量,踢不上劲,最后还是去校门口购买,而抓石子不是真的用石头玩,而是用布做的小沙包,外婆把家里的旧衣服剪下,包住米,做了好多个小石子,我乐此不疲地练习。 这些游戏一代代传承下来,我玩的和爸妈玩的、外公外婆玩的童年游戏没什么太多不一样,甚至国内外流行的童年游戏也有相似之处,这也是为什么《鱿鱼游戏》当年在全球那么火爆的原因之一吧,虽然它的结尾并不如人意,但设定是迷人的。 有很多作品都是“大逃杀”类游戏:一群人流落荒地,为活命或赚钱斗智斗勇、互相残杀,《鱿鱼游戏》不太一样的是,它玩的是规则简单的童年游戏,与简单美好的童年游戏同时存在的,是血腥和杀戮。 看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有一个本土版的鱿鱼游戏,会有什么童年游戏被选入其中呢? 今天,我们聊聊那些童年游戏。

23分钟
99+
1个月前

寄一封手写的信件

ONE收音机

主播/李荟莹 写字,对学生时代的我来说,是一种舒缓压力的方式,那时爱买漂亮的本子,抄歌词、抄小说、抄对白,一切美妙的文字,都想收藏起来。也因为工整的字迹,在语文数次模考中拿到卷面分,被当作典型表扬。记得因为太喜欢摘抄,会帮同学代笔,帮同学代抄小说寄去出版社,帮同桌代写情书送到隔壁班,我认真抄写她们的内容,不知疲倦。 想到这一段回忆,是因为在旅行回程的高铁上,读了一个听众朋友推荐给我的小说《山茶文具店》,里面的主角鸠子有一家外婆传下来的文具店,文具店还承接代笔的工作,她的字体会根据委托人气质的不同而变化,让人感觉是委托人亲自写下的字句,这就是代笔人的意义,替人传达情感,很多人说看完之后,在这个什么都可以通过手机便捷的传达的年代,很想写一封很久很久都没有写过的手写信。 因为每月有「收信快乐」这个板块,所以我经常能收到大家认真写来的信件,也会收到一些手写信。从小受到“人如其字“的教育,我会在收到每一封手写信时,想象字背后的人是什么样的,半个月前就收到一封@LU的手写信。 我不知道多少人还喜欢手写摘抄这种最原始的方式,那天晚上我突然有了兴致,在新买的HELLO KITTY本子上抄写文字,找到了一种久违的秩序感,进入心流状态。 对我来说,这大概是最低成本专注的方式了吧。 私人邮箱:[email protected]

22分钟
1k+
1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