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从警35年,闻道亲身经历并了解不少与经济、商业有关的罪案。播客“曳尾于涂”从警察视角,讲到过不少盗窃、抢劫、绑架勒索、拐卖妇女儿童案件,还有比较特殊的如假币案、投毒案、“人肉开盒”等等。 本期串台节目,就来聊聊那些年各色各样、稀奇古怪的经济动机罪案与诈骗话术。 曳尾于涂已开通听友群,请加小助手(微信号NomedieW)后入群(备注“加听友群”)。 【时间轴】 00:00 涉案金额达到多少,才能立刑事案件? 08:39 杭州湾跨海大桥建造期间,坟地为何频频传出“女鬼”哭声? 16:07 老道士在村里到处做法事消除火灾,背后有什么阴谋? 23:46 有几年,盗窃保险箱案件特别多,盗贼都有什么“科技”? 30:02 与科技无关的老案件:1958年破获的敌特案 37:44 诈骗犯设计骗术,往往是针对人的求财心理 40:57 十大街头骗术举隅:以假乱真、设局赌博、掼炸药包、破财消灾、白纸变钱、招聘报名、骗吃偏物、兑币调换、冒充身份、事故受伤、手机短信 58:29 办假警校、假派出所的“一条龙服务”诈骗案 64:56 借条、欠条中的诈骗陷阱 68:47 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很多暴力催收公司 71:07 上世纪80年代末的“海狸鼠骗局” 74:42 主播们遇到了骗局,也差点上当! 80:08 令人防不胜防的假币骗局 92:34 一起弄假成真的抢劫案 主播:刘飞、闻道、雨非 剪辑:雨非 感谢:(临时提供录音场地的)不开玩笑&史炎老师
这是发生在1984年9月一个雨夜的密室奸杀案。案发次日清晨,市外贸公司的运输工和接班的仓库保管员发现了尸体。死者梅萍萍,26岁,在仓库值班休息室的床上被人掐死,尸检结果显示她生前遭到强奸。受技术手段限制,警方只能锁定凶手为A型血;案发现场留下的一只手表成为破案的关键线索和证据。 【时间轴】 00:00 1984年9月11日晚上,梅萍萍是公司里唯一留下值班的员工 10:13 警方勘查现场后分析,5号仓库是一个外人难以进入的密室 21:57 由于熟人作案的可能性比较大,警方首先重点围绕公司员工展开调查 33:50 第一个嫌疑人刘振强的情况 54:37 第二个嫌疑人陈家驹的情况 64:58 刘振强、陈家驹的交代,能否互相印证、排除彼此的嫌疑? 75:43 调查继续进行,新的线索出现了 85:28 民警从现场遗留的手表入手调查,果然有收获 97:04 还原一下案发当天下午仓库进货的情况 112:11 面对证据,罪犯招供了 加听友群请扫码(注明“加听友群”)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这是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2001年11月28日下午4点多,在乡村公路骑着自行车回家的职工沈某,被对面疾驰而来的摩托车撞得昏死过去。摩托车驾驶员戴着全封闭头盔,毫无人性地逃逸了。 交警勘察现场时,唯一的线索就是从摩托车上摔下来的后备箱及后备箱里一只装饰着金属亮片的绒布手套。没有轮胎痕迹、没有指纹、没有脚印、没有监控,更没有目击者,仅凭一只手套,警方要怎么找到逃逸的肇事者? 一波三折后,凭借着一个喝茶老人讲的笑话,民警运用逻辑推理、深入细致的调查访问和审讯手段,让肇事者归案。 听友群已满200人,请加微信(注明“加听友群”)后入群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刚刚结束,社会尚处于复苏初期,物质条件贫乏。在这种背景下,刑事案件、治安案件逐渐增多起来。1962年4月,本地某生产大队发生一起持枪抢劫案。民警在初步掌握破案线索后,使用多种“攻心”手段,最终抓获了嫌疑人。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号外】我们开通听友群啦!听友们可扫码入群~
1983年清明节,县公安局接到下辖农村派出所的电话,某生产队可能发生一起凶案。看过中心现场、找到死者沈贵潮之后,警方发现村里的赌棍王有发也失踪了——他很有可能就是凶手!由于当年身份证制度还未全面实行,侦查技术、条件也都有限,警方为了追捕这个“户外达人”可说是孜孜不倦、劳心劳力。 【时间轴】 00:00 1983年4月5日早上,村民沈贵潮的母亲推开儿子卧室的门,发现里面全都是血,人已失踪 12:45 警方沿着血迹寻找,在河泥潭里发现沈的尸体;此时,村里突然失踪的王有发就成了重大嫌疑人 21:00 专案组民警在村里坚守了一个月,又有了新的发现:王有发的一双解放鞋出现在埋尸点附近的麦田里 30:00 正当本地民警“山重水复疑无路”时,1984年春节过后,一封来自安徽淮南警方的信件让案件“柳暗花明”了 40:15 有了王有发的供述,警方得以把证据链补充完整,还原了这个“户外达人”的逃亡经历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本周三,我们受喜剧播客《三点一四》邀请,在杭州串台录制了这期“画风”独特的播客,希望听友们喜欢! 本期节目您将听到: 从业35年,老警察都有哪些职业习惯和观察技巧? 老警察印象中最离奇的盗窃案件有哪些? 我们节目中常提到的“加一原理”到底是什么? 现场玩“审讯”游戏,“小偷”被抓到了吗? 关于未破的凶案,大家有哪些猜测? 半拿铁的刘飞老师在现场提了什么问题? …… 主播:马军、阿迪、颜彦祖、纹豪、闻道 后期:三点一四 节目中提到的相关单集: 两年内盗窃100多起的奇案 盗保险箱的方法(爆笑篇) 关于抓捕&搜查的案件 对江浙沪三地造成影响的枪支盗窃案 三个未破的凶杀案 死刑执行全流程 消失的被害人(杀妻案) 我的刑警同事:小朱和一只断手 凶手不在现场
1978年的农村,社会秩序还处于未从特殊时期恢复的状态。5月17日,正值农忙时节,本地某公社生产队里的富农王家出了一起命案,王家的老婆婆、大儿子、两个孙子都被人谋害了。有人告诉公安员,只要去问问王家的三儿媳春花,就知道嫌疑人是谁。 果不其然,本生产大队与王家有瓜葛的大顺成为公安民警、民兵和社员们的寻找目标。以现在的观念可能很难理解,迎接大顺的,竟然是一柄半自动步枪…… (案中人物皆为化名)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们受喜剧播客《三点一四》邀请,将串台录制播客,欢迎来现场互动,具体信息如下: 时间:7月30日(周三)20:15,时长约2小时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龙翔桥工联CC五楼一支麦剧场 报名:私信三点一四小助手(vx:sandianyisi2024) (观众无需门票,免费进场)
本期案件的“听点”在于追捕。2003年12月2日,犯下非法拘禁罪、强奸罪的袁某某,酒醒后逃得鬼影不见。当时,手机实名制尚未全面实行,监控探头、手机定位等技术也不成熟。为了追捕袁某某这只昼伏夜出的“蝙蝠”,警方施展“三十六计”,最终在案发后的第五天将其抓获。 【时间轴】 00:00 没有正经工作、成天花天酒地的袁某某,在娱乐城偶遇朋友的妻子小梅,之后将其带到酒店拘禁、打骂、强奸,并于次日出逃 10:10 警方未能查到袁的手机号,经过外围调查,发现袁的女友小云也失踪了,推测两人很可能在一起 20:30 本地警方一路追踪至安徽亳州,通过小云的朋友小芳继续追查,过程几经波折 36:20 线索延伸至浙江绍兴一家娱乐城,为了不打草惊蛇,民警不得不假扮顾客,将小云带到派出所 47:25 经过一番打斗,警方终于将袁捉拿归案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2000年前后,全国各地摩托车盗窃案多发。本期节目讲的是一个发生在2001年的特大摩托车被盗系列案,警方从本地案件开始追查,竟揪出一个涉及多个省市、30多人、盗窃售卖500多辆高档摩托车的团伙。嫌疑人确定以后,追逃就成为重点。然而,外出缉盗追凶,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却不一定有高回报的工作。 【时间轴】 00:00 2001年8月,本地在2天内失窃9辆高档摩托车;在缺少监控探头的年代,警方只能依靠巡逻、守候寻找线索,而且还需要运气 10:00 根据派出所长发现的线索,警方在嫌疑人存放赃车的桑园地里布下伏击点与观察哨 29:50 伏击守候虽有波折,但有了成效,警方抓到三个犯罪嫌疑人,不料他们竟供出一个特大盗窃团伙,案子之大,本地警方根本“吃不下” 43:20 在公安部协调、省公安厅安排下,一个9人小组出发缉盗,第一站目的地是赃车销售点山东临清,目标为“张辉” 53:10 “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66:50 接连吃了几个“空心汤团”之后,9人小组马不停蹄赶往河北邯郸魏县,去抓最为狡猾的“老五” 81:50 十几天的行程,来回近万公里路,收获却不多,这就是刑侦工作的真实状况 主播:闻道 制作:霏霏
不少听友好奇,公安大学、警察学院里的大学生都学些什么内容?学校管理是否十分严格?学员警的体能、武力值高到什么程度?本期节目由老警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用戏说的方式为大家解个密。 【时间轴】 00:00 浙江省地级市公安局的警校和省警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04:27 1954年,省警院的前身“隐身”在杭州灵隐上天竺 15:50 省警院对学生实施“半军事化管理”,从头发丝到脚底板都有要求 28:43 学校里没有“游兵散勇”,集合、队列、作息、卫生都非常严格 35:57 省警院的学生怎么听课?作为客座教授的主播怎么讲课? 42:55 学员警的“武力值”不可小觑! 47:41 学生打扫公共区域卫生,竟然还要捡落叶? 51:01 除了学历教育,省警院还承担警衔晋升培训、转业军人培训等任务 60:13 十几年前的一场群架:打架要严惩,但打赢的话可以从轻! 68:34 大三下学期,学员警去派出所实习,举个处警任务的例子 80:00 大四毕业班都在忙些什么?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比例是多少? 86:22 以治安管理处罚法新规为例,谈谈打架斗殴中“正当防卫”的定义 98:32 欢迎听友在评论区留言和提问 闻道拍摄的暑假期间的浙江警察学院照片: “天竺情” “忠诚”雕像 “崇文尚武” “报国”联 实验楼、图书馆 警官苑 西府海棠(春天拍摄)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这是一起发生在1980年的凶杀案,死者是白家两个10多岁的男孩。由于当时社会流动性不大,人也比较单纯,公安采用广泛发动群众反映线索的方法,很快找到凶手。 然而,本期故事的重点是,这起悲剧发生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40多年来,案中的两个家庭的命运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案中的地名及民警、涉案人员皆为化名。) 【时间轴】 00:00 1980年深秋的一个傍晚,民兵王晓明正在河边钓河蟹,突然岸上传来脚步声,有两个人丢下两具小孩的尸体就逃走了 10:00 公安民警一边向上级寻求增援,一边派人在河边保护现场,真是难熬的一夜! 25:30 案发第二天,案情很快明晰:被害的两个男孩都是白家的儿子,但凶手的杀人动机不能确定 33:15 经过群众反映,两个嫌疑人很快浮出水面,民警下一步工作就是寻找证据 41:40 细心的侦查员从作案工具入手,发现白家晒谷场上系草篰的麻绳少了一条 53:00 凶手被判刑后,因为一系列的原因,案中两个家庭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主播:闻道 后期:霏霏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