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集 MU5735逝者安息 Mayday和Panpan

飞行故事汇

飞行故事汇,this is why we fly。 2022年的3月21日离今天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听到别的节播客目里提到MU5735次航班的新闻,我的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 在航空行业里做文化宣传的工作,想想也有快8年的时间了,事故发生的当天,整个朋友圈都在关注这个事情。充分说明空难新闻的影响范围有多么大。 空难新闻太揪心了,意外发生的时候,我看着新闻,呆滞地不知道要作何反应。上次大型空难发生在12年,上次有这样不知所措的心情,在2018年。 3月21日下午三点开始就陆续收到消息,又是照片,又是航旅纵横上的截屏。如果可以让这些消息消失就好了。与此同时,我也知道即便消息消失了,事实还是事实。有生命就这样溘然长逝。 作为航空行业的从业者,最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消息。作为飞行爱好者,最不愿意承受的也是这些讯息。 许久没有联系的好朋友都发信息或打电话过来,告诉我以后要多聚聚,飞行一定要注意安全。 我跟他们说,飞行是安全的。飞行事故是有原因的。等调查报告出来之后,杜绝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飞行依旧安全。 海恩法则说过: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海恩法则,是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事故征候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按照海恩法则分析,当一件重大事故发生后,我们在处理事故本身的同时,还要及时对同类问题的“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进行排查处理,以此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及时消除再次发生重大事故的隐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换一个角度看来,海恩法则又一次阐明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量变会引发质变。 航空安全是非常宏大的主题,里面包含了方方面面。而在其中,对于航空知识和航空常识的掌握,至关重要。而这些知识和常识的习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既是体系化的,同时又有碎片化的属性。我还在学习的路上。 有关事故原因,专业的事情留给专业的人员去做,相信科学,相信专业,相信未来。 这两天,事故调查组找到了两个黑匣子,记录驾驶舱通话记录的CVR和记录飞行数据的FDR,通过对两个黑匣子数据提取解读,又会让我们对事故发生原因有进一步了解。 虽然,是艰难时刻,看着很多关于黑匣子的科普文章在网络上传播,我心里也有了一丝宽慰。带来恐惧的往往是对事物的未知,了解的越多,就越能以正确理性的态度应对难关。 今天作为飞行故事汇的特别节目,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mayday和panpan的由来。 Mayday是飞行员最不愿意说出的陆空通话,也是空管员最不愿意听到的陆空通话,mayday在航空英语里写作五月天,其来源于法语的m’aider,对应的英语是help me,帮帮我。航班遇上即时的严重危难、威胁人命安全、无法自救等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宣告相关单位并获取救援时,应发出 Mayday 求救信号。 PANPAN,对于飞行员来讲,情况要好一点,比mayday的紧急程度低。容易造成重大伤亡的紧急事件。Pane是法语里broken,出现故障了的意思,因此用panpan来进行呼救。 陆空通话时间紧,任务繁重,因此都是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核心的意思。 希望我的飞行员朋友们不用说出mayday,即便出现了说出mayday的情况,也迎刃而解。飞行故事汇,在这里谢谢大家的陪伴,祝大家安好,this is why we是不是,没有fly。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还得负重前行。咱们下期节目再见。

5分钟
40
3年前

第73集 美国首位女性机长的故事

飞行故事汇

Me and the sky My parents must have thought they had a crazy kid 'Cause I was one of those kids who always knew what I wanted They took me down to the airport to see all the planes departing Watching them fly something inside of me was starting I was eight when I told them that I'd be a pilot But I was too young and too short And there were no female captains And my dad said, "be patient" "just see what happens" But I took my first lesson came down from the sky And told my father I'd fly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And I got my first job flying for a mortician In a tiny bonanza, just a corpse and me Five dollars an hour for flying dead bodies I had to climb over their faces just to get to my seat And suddenly the wheels lift off The ground is falling backwards I am suddenly alive Suddenly I'm in the cockpit Suddenly everything's changed Suddenly I'm not too young or too short And the passengers in the back don't complain Suddenly I'm flying company charters Suddenly everything's high Suddenly there's nothing in between me and the sky American Airlines had the prettiest planes So I applied as a flight engineer But the World War II pilots, they all complained They said, "girls shouldn't be in the cockpit" "Hey lady, hey baby, hey! Why don't you grab us a drink?" And the flight attendants weren't my friends back then And they said, "Are you better than us, do you think?" But I kept getting hired And the World War II crew, they retired And the girls all thought much higher of me 1986 the first female American captain in history Suddenly I'm in the cockpit Suddenly I've got my wings Suddenly all of those pilots protested me Well, they can get their own drinks Suddenly there's no one saying, "Stay grounded" Looking down passing them by Suddenly there's nothing in between me and the sky Suddenly I've got an all-female crew The news talked, it made headlines across the world Suddenly it stopped No one saying, "You can't" or "You won't" Or "You know you're not anything 'cause you're a girl" Suddenly I'm getting married And we're putting pins on the map where we've flown Suddenly I am a mother And suddenly shocked at how much they've grown Suddenly I'm wondering how my parents would feel Seeing me teaching men to be pilots 'Cause suddenly I am a senior instructor and somehow I'm 51 Suddenly I'm flying Paris to Dallas Across The Atlantic and feeling calm When suddenly someone on air to air traffic says "At 8:46 there's been a terrorist action" And the one thing I loved more than anything was used as the bomb Suddenly I'm in a hotel Suddenly something has died Suddenly there's something in between me and the sky 飞行故事汇,this is why we fly。 主播:上官 剪辑:方旺 助理:晓筱、宇翔 推广:郑倩

9分钟
26
3年前

第67集 立巢航空博物馆新馆藏的故事 博物馆落成3周年特别节目

飞行故事汇

立巢航空博物馆新馆藏的故事 飞行故事汇,this is why we fly。 大家好,我是上官。 12月17日,是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首飞的纪念日。也是立巢航空博物馆的开馆纪念日。2018年12月17日,在成都环球中心,立巢航空博物馆正式落成。飞行故事汇在开播后就有幸邀请到立巢航空博物馆的执行馆长杨馆长和大家一起分享立巢航空故事。上个月,博物馆又迎来了新的馆藏。飞行故事汇特别邀请到杨馆长,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新馆藏的故事。 上官:杨馆长好,首先,咱们博物馆的新馆藏是什么机型? 杨馆长:这是一架1:1复刻机,它的原机是一战时期英国皇家飞机制造厂的经典款——SE.5a,是一款单座单发双翼战斗机。 上官:这个机型有什么特别,为什么是这款型号得以入选博物馆藏品呢? 杨馆长:首先se5a是一战时期的经典机型,它在1916-1917年间首飞并服役,并成为皇家空军战斗机部队的中坚机型,具有飞行速度快,飞行平稳,结构坚固,易于操控,机动灵活等特点,是一战中飞行速度最快的飞机之一。此外它在中国航空史上也不得不提,1919年,河南督军赵倜(ti)通过英国洋行福公司向汉德利·佩季公司订购了2架se5a,这是中国航空史上获得的第一种战斗机,也是中国获得的第一种以军事用途为设计目的的军用飞机。 上官:博物馆收藏的这架se5a,您刚刚提到它是一架“复刻机”(并非一战时期的原机),那这架飞机本身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杨馆长:由于一战时期的飞机大多是木头加蒙布的材料制作,能保存到现在的并不多。刚刚也提到这架飞机它并不是当年的原机,而是由美国的一位飞行爱好者从2001年开始,耗时七年制作而成,并且取得了适航证;2017年的时候,它被卖给了加拿大航空一位有30多年工龄的老机务,这位新主人用它在加拿大完成了132次有记录的飞行。今年,因为他年事已高要去投奔在美国的儿子,所以出售了这架飞机。2021年8月15日,他驾驶飞机完成了在加拿大的最后一次飞行。 所以,这架飞机在飞行性能上来讲,是一架适航状态的现代复刻一战机,被美国爱好者制作出来,又在加拿大的天空飞行,最后到了中国的航空博物馆。在我们看来,这架飞机的故事,是飞行爱好者之间,一种精神和情感的传递。 上官:从加拿大到中国成都中间经历了多长时间,中间有什么波折么? 杨馆长:整个过程算是挺顺利的,耗时大约90天左右,没有什么波折,倒是飞机到博物馆之后,有一些意外惊喜。本以为我们就是买了一架飞机,但当拆开集装箱里的随机资料,我们看见了:1971年手绘的全套设计制造图纸,还有制造日志!飞行日志!还有记录这些过程的满满两本相册!它的第一个主人获得了一份绘制于1971年的全套设计图纸,从2001年开始复刻这架飞机,并用相机详细记录了这项工作的全过程,甚至包括发动机完整的装配记录,整个过程整整持续七年,有记录的耗时总共是4058.5小时。 这些资料让我们异常激动!因为那一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绝不仅仅是一架飞机了,它是活生生的一条生命,是美国爱好者的故事,也是加拿大爱好者的故事,现在到了立巢航空博物馆,我们就下决心,要去写好它的“中国故事”!甚至希望它能在中国再次飞上蓝天,为此我们也启动了适航证办理工作,据悉西南地区目前还没有办理过自制实验类飞机的适航证,如果我们能顺利取证,那意味着博物馆又多一份值得收藏的新展品。 上官:飞机到了博物馆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什么? 杨馆长:“谁能组装?”——应该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因为这是一架适航飞机并不是模型,按道理应该由专业的机务人员根据手册来组装,但这个型号在国内机务界完全是个盲区,也并没有手册,没办法,那也还是要装呀,我们就在微博上发出志愿者招募需求,几乎瞬间就报满了。我们筛选了几位不同航司的在职机务、和航空爱好者、院校学生,有一定关联经验的人员组成,凭着几张参考照片,用了5个小时圆满完成了组装。一百年前的机型、彼此陌生的临时的团队,因为共同的爱好聚集在一起,完成了博物馆藏品的组装,这对每一位参与者来讲,都是一份非常特别的经历。 上官:组装现场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趣事呢? 组装现场有一个事情让我们挺感动,是这架飞机的第一个观众。当天下午我们在自媒体平台同步更新飞机的装配进度,有一位爱好者看到了,他赶紧联系我们询问是否可以来现场参观,在得知组装将在6点闭馆之前完成的情况下,他打电话告诉了在博物馆附近读小学的儿子,小朋友下课第一时间就赶紧蹬自行车来到了博物馆,匆匆忙忙就为了看一看组装过程,正好组装工作也进入尾声,几位志愿者饶有兴致的跟小朋友交流互动,对他提出的问题一一讲解作答。这是现场一手的航空知识,我们认为,航空科普就应该是这样薪火传递。 立巢有一句经营理念叫:链接社会,链接行业,链接世界。刚刚聊这么多,这架飞机本身的故事、我们的购买/组装过程,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 上官:我上次去博物馆是今年4月份,现在有了新馆藏了,好想再去看看。除了新馆藏,还有哪些新变化? 杨馆长:今年馆内肉眼可见的变化还是藏品和体验设备。4月份那会儿我们正好陈列了一架歼教5在博物馆门口,不知道您当时过来看到了没有,现在就陈列在博物馆的门口,它也是前后经过了半年的修复,从废品变成展品,这是我们对老飞机展示性修复工作的一次重要尝试和探索。下半年最大的变化主要就是一战飞机SE5A的陈列入展。此外我们也开发了多款原理体验设备,有的还在测试阶段,有的已经投放到展区里了。欢迎上官老师和飞行故事汇的朋友们到博物馆来参观和体验~! 上官:马上要到2022年了,新的一年,立巢航空博物馆有什么新的目标和愿景么? 杨馆长:明年除了藏品需要继续扩充,设备研发加大投入,之外我们也在探索各个维度的标准化建设,比如博物馆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航空科普内容和形式的标准化、设计软件的标准化等等,都是我们明年和未来几年里长期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当然最大的希望还是疫情能够好起来,来博物馆的人会多一些。 上官:谢谢杨馆长。祝立巢航空博物馆越来越好。

11分钟
9
3年前

第66集 南极冰盖上的空客飞机

飞行故事汇

飞行故事汇,this is why we fly. 南极,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地球最南端的最后一块净土。 这里是酷寒的地界,更是每一颗心灵愿意抵达的诗与远方,有企鹅,有冰川,本期飞行故事汇,和南极有关。 上个月,葡萄牙包机公司Hifly实现空客A340首次在南极洲着陆记录。这架有19年机龄的A340-300(9H-SOL)于11月2日从开普敦飞往这片冰冻的大陆,航程为2500海里,1海里等于1.852公里,这次航程换算成公里数,4630公里。4630公里有多远呢,北京到深圳差不多2200公里,这个距离是北京飞深圳往返。 这次南极飞行,单程飞行时间仅为5个小时十分钟。本次飞行有23名乘客。这23名乘客包含少量游客、科学家,飞机的货舱里还带有重要货物。这次飞行降落的跑道在南极洲内陆,全长3000米,狼牙峰冰跑道(Wolf‘s Fang Runway,WFR),这是一次包机航班,这也是A340首次降落在南极内陆的冰雪跑道上。在WFR的过站时间大约为3小时。 11月2日,当地时间早上5点,机组在酒店集合奔赴开普敦机场。 5点30分,抵达开普敦机场。 6点完成飞行前的简报和准备工作。这时候距离801航班出发还有2个小时。 在这次空客340飞南极的两天前,已经有公务机专门飞抵南极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划时代的飞行,提前做好各方面准备,至关重要。 说起来降落的这条跑道,由1.4公里厚的冰盖组成,其跑道硬度和受力程度,就不用说了。 飞行跟开车一样,也需要导航,飞往落地机场的空中导航也颇有意思。一般的飞机从一个飞行管制区飞向另一个管制区,相互衔接,程序流畅。而这次飞行,不太一样。飞机从开普敦起飞后沿着既定的仪表程序离场,很快就与约翰内斯堡大洋管制联系。用上了新的电子通讯手段,飞行员就不用忍受上世纪50年代的HF高频无线电通讯技术带来的噪音折磨。不过,在距离落地机场约250海里时,即便是新的通信手段,它的数据信号也超出接收范围了,而落地机场当地管制员的甚高频无线电信号得到180海里内才能收到,中间有70海里的距离处于无管制状态,与地面失去直接联系的方式。 说到落地机场的管制员,其实就是给负责维护跑道的勤务人员配了个手持的对讲机而已。有通航机场飞行经验和在无塔台机场飞行经验的朋友们,一定有所体会。 执飞航班的是A340-300HGW(High GrossWeight,增加起飞全重),最大起飞重量可达275吨。275吨什么概念呢,一头亚洲象平均3-5吨,咱们按5吨算,这架飞机的起飞重量是55头亚洲象。 此次飞行与众不同的地方,首先这次飞行任务的目的地是极其偏远的极地。四个发动机保障,大航程作为A340的优点,成为了飞行任务的不错选择。现在的落地机场还没有加油设备,而且周围也没有足够保障能力的备降场可供选择,这个航班共加注了77吨燃油,除了确保返程用油,也考虑到无法降落时需要原路返回的备份油。 在南极的这个跑道降落有一定的困难。困难在于,一般的机场有相对完备的设备引导降落,帮助找准下滑道,PAPI灯等等。在一片冰川之上,全靠目视,确认高度,确认下滑速率,还有拉开始。机组稳稳地将飞机降落在跑道上的时候,客舱里响起了热烈掌声。没错,他们创造了历史。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hifly的网站上看到机长的飞行日记,感受一下飞行去南极的兴奋和那份自豪。网址我们会放在文本中。 这次飞行为了运送关键物资和科研人员,还有少数游客。 对南极洲的探索已经从英雄时代到科学时代。此前与南极相关联的词组大多是探险,现在,更多的是南极科考。对于我们中国更是如此。 中国首登南极40年后,今年是第41年,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正在从对南极懵懂无知的国度,变成南极研究的大国。中国已在南极拥有泰山、中山、昆仑和长城4个科考站,第5个科考站也正在建设中。 这次空客340飞机在南极着陆是历史上的值得纪念的事件,未来的南极科考又有了新方式,新机型,新探索。勇于探索,不断进取,是人类前行的主旋律,鼓舞我们,认识世界,拥抱更多可能。 飞行故事汇,this is why we fly。 本期主播:上官, 剪辑:方旺, 小助理:晓筱, 推广;郑倩。 咱们下期飞行故事汇,不见不散。

6分钟
22
3年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