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动早咖啡nene:“草台班子”可干不了内容商业化!

jennifer无穷动

陪伴百万人“喝早咖啡”的nene辞职了,每天习惯了片尾(超级抓耳)的“商业策划,nene”,突然一下有点“空落落”的。作为一个头部播客的核心成员,是有点吃惊nene这个决定的;但作为一个编辑/内容人,又是完全理解nene这个决定的。 商业和内容到底有“持续增长”的路径吗?热爱商业,同时又是内容视角的小伙伴,到底能成就一条独特的职业成长道路吗?今天就和nene聊一聊,她在商业媒体的经验与理解,和未来规划的思考。希望她的勇敢move,但给你一些inspire和力量。 ✨✨✨✨✨✨✨✨✨✨✨✨✨✨✨✨✨✨✨✨✨✨ ✈️本期嘉宾:nene(小红书🍠号:nene请说) nene,【nene请说】IP主理人,【声动早咖啡】前商业内容策划。 09:56 播客依然在“1.0阶段”:内容丰富度欠缺、平台功能不够完善,商业化认知不清 14:39“Editor's pick”和“数据pick”的利与弊 24:04“生动早咖啡”最具商业效率的策略:广告标准化。 1️⃣标准化口播:广告是广告,内容是内容,清晰分割。一来是对节目内容品质的保护,二来是对听众感受的保护,三来满足品牌方传播效率的需求,本质上是“3赢”; 2️⃣在播客里应用电视时代的“广告冠名”:“恶魔的低语”不断强化品牌心智; 3️⃣根据品牌方商业/传播目的:长期心智向campaign采用周冠名的“重复逻辑”;短期卖点向的campaign采用简单直接的“口播逻辑” 35:12如何做出优质的内容规划?选题必须高度sop化。一定时效性+事实和逻辑增量。专业的编辑能够区分哪些是情绪,哪些是新闻价值 43:25做好内容的本质差异,就是专业新闻/编辑“人”的差异 47:06老板再问你为什么投播客?就这样说! 54:17SK2的播客传播创新案例 58:33媒介选择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满足客户“某一个场景”的需求 59:31“内容产品”永远只有2种商业化模式:1️⃣做到一定规模,收广告主的钱,把广告做成招人待见的内容;2️⃣把内容做成极度稀缺有差异化的商品,收c端的钱 01:02:20做内容也要有产品矩阵逻辑:“君臣佐使” 01:09:55做个人IP,不要太关注“市场需要什么”,多看看“自己有什么” 01:34:21品牌是承载意义的容器,自说自话是无意义的,而“编辑”的使命,就是把人的需求打碎,再将价值和意义像“组稿”一样组织在一起 01:36:06内容创作者如何“抵抗”AI?把自己当人,才能跟人做好沟通 01:47:56想要转行,nene的方法和tips 对于想进入播客领域的小伙伴,nene的建议是什么? 01:53:01在职场吃情绪价值,就要接受“实际的亏” 01:57:02用“玩家心态”找到自己热爱

124分钟
9k+
4天前

AI到底是不是来给创作者“捣乱”的?--“文理”视角的底层差异

jennifer无穷动

前阵子宫崎骏的AI事件引起了一波“理科生”和“创作者”的激烈价值观冲突和辩论。最近很多做内容的小伙伴也都在反馈说自己的老板盲目迷信和“强迫团队”应用AI,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一个“没眼看”。 文科生和理科生仿佛存在着天生的“互不理解”。比如我之前就觉得品牌更像“心理学”,互联网更像“行为学”。包括我一直说品牌的底层是“人文主义精神”,也就是人作为“非标准化”的灵性体,通过完全打开五感,去体验感受物理世界,思辨,和创造。而数据、互联网更像这一切更像“事后总结”,它可以提效,但无法“创造”;他可能是“结果”,但绝不是“起源”。 那么如今的大AI时代又意味着什么呢?他对于具有原创、非标性的创作者来说到底是不是一种威胁或者说扰乱?对于企业来说,它又真的可以应用提效吗? ✨✨✨✨✨✨✨✨✨✨✨✨✨✨✨✨✨✨✨ ✈️本期嘉宾:小苏(📕小红书:叫我小苏就好啊) JustSayAI联合创始人、AI创投播客《人民公园说AI》制作人 ✨✨✨✨✨✨✨✨✨✨✨✨✨✨✨✨✨✨✨ 一、做到极致即是艺术,文理殊途同归 02:39 AI是给我们捣乱吗? 人文建立世界,科学改变世界。世界是灰度的,科技是中性的,任何的赞许和焦虑之于AI,是不公平的 05:42 文理矛盾,一旦陷入二元对立,即不客观 人文是libra,代表自由,科学是science,代表确定性的计算。他们都是认识世界的方式,而不是本质 08:58 科学永远只是“挖宇宙的墙角”,我们最终无法用数学算出一个理性的世界 佛祖问弥勒菩萨:”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不?" 弥勒菩萨说,"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 二、宫崎骏的匠人精神 ,GPT-4o的生图狂欢,你支持谁? 11:40 如果AI能帮我们每个人都成为40分的宫崎骏... 是不是我们社会的审美会前进一大步?我认为AI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诗宋词元曲,也都是从宫廷词句到百姓吟诵 Jennifer:所有主流文化,曾经都是亚文化 18:37 强者无需被保护 马斯克公开所有专利,DeepSeek是开源的,伟大的艺术家都希望被模仿!只有弱者才需要被“保护” Jennifer:被剽窃是牛人的宿命,而顶级创作者从来不怕被“抄袭形式”,因为“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毕加索| 与牛的不解之缘-木直艺术中心] 毕加索风格的演变 三、如果说品牌营销更像心理学,互联网更像行为学,那AI呢? 29:41 AI更像是沟通数字世界的语言 1)从科学角度,以前,数学是物理世界的语言,我们发现了牛顿第一定律,写出了相对论 2)后来,代码成为了数字世界的语言,我们用代码去链接人和互联网/手机/数据 3)未来,AI会成为数字世界的通用语言,我们,通过AI这个“导游”,获得一张技术平权的门票 四、互联网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而AI解决的是"知识不对称" 31:47 互联网创造了更多的财富,但是AI似乎在剥夺我们的机会? 34:08 互联网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AI解决的是"知识不对称" 1)互联网把线下40万亿的生意和“信息”搬到线上10%,就成就了BAT,比如点外卖就是解决菜品供给的3KM信息不对称 2)AI通过学习人类社会的知识,把“信息Infomation”变成“数据data” 3)当年野蛮的互联网人,如今野蛮的AI人,没有不同 五、把你自己变成“算法”,成为那个不被AI替代的人? 40:09 被替代的是逆时代的人 41:52 AI干了“Dirty Job”,你才能获得“得体Job” AI取代了大量初级律师,但是他们从大量脏火累活中解脱出来,去给AI做专业数据标准、训练模型,本质是提高了职业的含金量 43:23 什么叫逆时代?今天还有所谓的“文案大师”在小红书大行其道 47:45 为什么AI时代知识的提取最重要?如何用20分钟做一个智能体,取代文案? 51:53 AI本质是一个强者恒强的事,稀缺的是洞察力、框架能力 六、关于AI我们有哪些认知差? 01:02:13 今天AI的焦虑,本质是AI为这个社会在背锅,AI还在很早的阶段 1)认知差一:先进还远没到,真的先进不需要包装名词。现在AI本质是资本的堆积和大力出奇迹 2)认知差二:智能,但不精确。我们每天被媒体渲染焦虑的是AI的“智能”一面,可是,作为从业者,我焦虑的是AI的“精确”一面 3)认知差三:我们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还没跟上 七、品牌和科技,都需要有机地长出来 [Rocky on X: "🇺🇸 美股开盘蒸发超过1.65 万亿美金;过去30个交易日,美股七朵金花已经蒸发掉3.4万亿美金。简单一点讲,就是估值太贵了,市值太集中,一旦坍塌,就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 https://t.co/1rjQscSLYs" / X] 美股七朵金花 01:05:28 中美AI叙事大不同 1)从宏观层面,AI对于美国是资本增值,对于中国是新质生产力,这决定了我们在中国看AI的视角是不同的; 2)从企业层面,在中国AI是一个效率的革命,它不会以一个AI公司的形象出现 3)从个人层面,未来能受益的一定是那些在AI牌桌上且能用AI改造生产关系的组织/个人 01:07:22 中国公司终点是PPT,美国公司终点是净利润 01:09:46 国外关系提效,国内关心老板的情绪价值 01:13:27 契约社会和人情社会的矛盾 古代我们基于宗族治理的民间社会传统,更重视人情和关系来维持社会稳定;而英美国家更重视契约和法律,来维持社会的稳定 01:16:22 95%的中国企业不需要用AI,信息化和数字化都没做,上AI就会扯到蛋 01:18:09 95%的中国企业不需要做品牌!你搞货搞价格的就别提品牌了! 01:20:29 在中国做toB,最终都是免费咨询换业务机会 01:23:34 品牌和价值观,都是长出来的,是有机的 ✨✨✨✨✨✨✨✨✨✨✨✨✨✨✨✨✨✨✨ 关注我的📕小红书,获取更多高频品牌内容: Jennifer Jia

94分钟
1k+
4天前

SHEIN前大区负责人:海外营销4个阶段,“精装房”vs“毛坯房”的差异玩法

jennifer无穷动

🎺🎉假!期!归!来!听干货! 一直没有聊“出海”,也是想让这个话题冷一冷。我们特别喜欢宏大叙事、贴标签、讲金句,“快速定义”之后蜂拥而上、再集体套战术模版。但这些其实都是长效经营、做好品牌的“敌人”。 回来澳洲两个月,好像逐渐进入了一种更细水长流、工作与生活自然交融的flow状态。如今身处“海外”,我觉得可以自然而然聊一聊海外营销了。“出海”听起来像one peace一样热血,也好像你不够大就配不起这个词。但经历了疫情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我们或许可以把这个词换一个视角去理解:没有“产品红利”和宏大叙事神话之后,它的本质就是用多元(全球)的人性视角去理解和我们不同的文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场景,然后放下我们的“战术ego”,去从“人”开始。 ✨✨✨✨✨✨✨✨✨✨✨✨✨✨✨✨✨✨ ✈️本期嘉宾:willy(小红📕:Willy在猫本) 10亿美金实战操盘|15年跨境&海外电商一线经验|现居澳洲 03:33 中国企业“出海史”的4个阶段(和东东的“四字箴言”不谋而合):多、快、好,省 08:33 出海有“好时机”吗?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49年入国军 现在就是最好的timing! 10:35 中国企业出海最大的挑战和认知差异是什么? 14:42 什么样的企业最适合做海外?有check list吗 29:34 未来还靠“供应链”优势去做生意的企业,就像每天“只吃拉面”--不是说没得吃,而是吃得没意思。。 30:47 SHEIN是品牌还是平台?--没想那么多,“解决问题”和“卖”是目的 40:53 海外电商环境、流量玩法,营销模式的本质不同有哪些? 海外是“毛坯房”,国内是“精装房”,个人可作为空间在“毛坯”里更大 49:51 小品牌选“独立站”还是“电商平台”? 56:15 如何做好海外市场的洞察、并精准找到切口切入? 01:01:00 海外“投流”的底层逻辑 文化和消费习惯的不同,要把“素材”、“细分测试”和转化分开来看 01:09:31 如何提升在海外找红人的“议价能力”?(确实很品牌、“人”视角思维了) 01:14:43 品牌思维是“条件前置”求精准,互联网思维是“测试优化”求风险分摊 01:36:51 SHEIN的企业文化是如何驱动企业差异化竞争力和效率的? 01:32:08 海外搭团队的痛点和方法有哪些? 01:37:12 SHEIN职场经历后的收获:心要稳,手要快 01:38:39 事业稳定期选择离职回澳洲,这是职场第二个阶段的勇气:打破沉没成本,留在牌桌上的另一种方式 01:46:32 唯心、学会和焦虑共存,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的“可持续经营、增长方式” 欢迎小红📕找我聊天🙋:Jennifer Jia

113分钟
10k+
4天前

素然KleeKlee:未来的品牌和人一样,不需要再去“复制成功”

jennifer无穷动

我多次表白过素然,他们是动作极其干净、“来自生活且表达生活”有着自己生长节奏的品牌。在gaga操盘期间,我和素然ZUC ZUG达成了一次他们16年首次的品牌跨界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进一步感受到了素然的经营文化,那就是:做好品牌的本质就是真诚地对待生活和我们身边的人。 素然的商业模式也十分真诚。他们是“多品牌矩阵主理人制度”,创始人没那么“control freak”,而是希望在同一种价值观之下吸引到对的人、然后让所有人愉快共创。 本次的内容,就是和素然旗下品牌之一Klee Klee探讨发生的。Klee Klee的核心理念是“慢下来”和“可持续”经营,我其实之前对KK并没有像对ZUC ZUG那样了解,但我有好多条他们家的牛仔裤和牛仔外套。以前对他们的印象停留在“文艺知识分子粗布3件套”范畴(开玩笑),但上次去KK上海主题店亲身感受到他们产品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标准根基,我才意识到:原来“可持续”这件事情,真的不是形式主义,它之于品牌的关系,也可能远超过我们想象的赋能边界。 ✨✨✨✨✨✨✨✨✨✨✨✨✨✨✨✨✨ ✈️本期嘉宾:尚睿Sharon(Klee Klee品牌营销伙伴) 05:08 今天商业和品牌到底要如何理解和融入“可持续”概念? 1️⃣可持续是长久、隽永,timeless的一切事物和应用视角; 2️⃣它也可以是“重复使用”&“不过度生产”(即使材料不够“环保”); 3️⃣可持续是能让人(用户)远远不断产生正面、愉悦自我感受和能量的产品和体验 13:14 KK的“可持续”在产品上是如何构成和体现的? “人”是最核心的环节和差异化资产 20:14 拿“牛仔裤”来举例:你真的喜欢它,但它又不那么好。 *牛仔裤是服装行业“最浪费”、“最不环保”的一个品类 25:35 用“人”+“生活场景”两条线,来诠释产品和品牌价值观 30:31 可持续的第一步,也是核心的一步,是“人”的可持续 49:07 产品为圆心,然后延展至“如何让产品用得更久一点”的生命周期场景、再到“不同品类”的场景,最后扩散至“生活不同面向”的场景。。。这一切都是有机生长出来的 54:14 如何平衡“可持续”与“效率”? 未来的市场和品牌,不需要、也无法再去“复制成功”。精密的计算也许可以短期提效,但它也错过了探索的过程和意外的惊喜收获。 ⚠️当我们看回“可持续”这件事情:有什么系统是现存时间最久的呢?那就是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就像一座森林,它的“永恒”正是因为它的“多样性”。单一物种很容易突然灭绝,而当每一个物种都拥有自己的不同特性、在不同分层中、找到不同生态位,这个大体系才得以生生不息。 所以,你可以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厉害品牌,一棵参天大树;你也可以是一个小小的、藤蔓的植物。 01:02:16 KK的“循环计划”:让“不完美”变成独特的故事 01:24:51 “可持续”的背后,是勇敢和自信(对“人”和自己的信心) 01:34:47 从乙方转甲方的视角改变:“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

105分钟
2k+
4天前

(上)品牌“靠精准”,互联网“靠收税”--一个跨界操盘手的本质思考

jennifer无穷动

在今天愈发存量细分的市场环境里,与其说“品牌/市场部失权”,不如说:在未来,“品牌”的价值和形式将不再以“长期打工人”的输出模式在公司服务。所谓“品牌”,是从企业一号位视角提出战略、路径,和打法;提炼、守护并系统性表达企业的商业/人文价值(母题);并且逐渐进化成“操盘手”—「解决问题的人」。 今天,我就请到了一位多次跨界,对品牌、营销,互联网平台路径都有着底层深度思考和实践的操盘手,和大家聊聊他在消费品、平台,和如今小红书的操盘实战经验和宝贵tips。 ✨✨✨✨✨✨✨✨✨✨✨✨✨✨✨✨✨✨ ✈️本期嘉宾:生椒牛肉(小红书:生椒牛肉) 一个低调的小红书操盘手 05:38 聊聊“品牌”跟随时代发展被不同定义的几个阶段。 “品牌人”:围绕着你业务类型下的特定用户定位,作出一系列打法的“提出者”。 13:07 做品牌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商业模式。确实有的企业“做品牌”是没有空间的:其商业模式已经把业务范畴界定好了,“品牌”的作为空间变得很小。 15:52 做品牌≠做产品溢价。做品牌的本质目的是“沟通”,精准沟通、高效沟通。所以第一件事情是:你得有价值主张 27:44 为什么我国大多企业没有“品牌思维”? 1️⃣过去赚钱太容易(需求大于产能); 2️⃣品牌这件事不仅要投钱,还要投很多脑力思考和人文感性的洞察,其实这对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3️⃣互联网产生了新渠道(新增量新红利) eg.可口可乐销售员的故事 39:48 以前还有一个不需要做品牌的很大原因是:那时有一个“统一的中国人”画像。 49:44 战术和战略不是apple to apple的对比,必须同时往前推。 0-1阶段更多是“验证”-a1战略和a2战术 vs b1战略和b2战术 etc; 10-100,战略定局,战术要创新 53:26 不懂本质商业价值和人性的人,无法做品牌 59:39 跨界:源于对世间事物运行逻辑的本质的探求 01:06:32 品牌要对人敏感,而互联网是数字zf(信息税),技术霸权 ⚠️高能半小时一镜到底:互联网底层运营逻辑观点输出

100分钟
4k+
4天前

(下)流量是“偷”来的?能“战胜”算法的依然是内容

jennifer无穷动

本期继续上一期和嘉宾“生椒牛肉”聊一聊:“小红书操盘手”是个什么职业?为什么说它和“代理”有着本质的区别?什么样的“品”最适合小红书,新品牌在小红书又要如和一步步拆解最适配的打法? 在各行各业众多企业中,老板通常分成哪几种“类型”?他们的管理决策、战略,营销策略又如何受到了他们成长和背景的影响。 ✨✨✨✨✨✨✨✨✨✨✨✨✨✨✨✨✨✨ ✈️本期嘉宾:生椒牛肉(小红书:生椒牛肉) 一个低调的小红书操盘手 01:50 文科生(品牌路径)必须要去理解理科生(互联网)的“数学”计算和分发逻辑。但人文品牌人的博弈空间始终是“洞察”、“人性”和“创造力” 07:10 线下的机会在于渠道形式和体验的创新 12:29 小红书“操盘手”和“代理”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0:05 “骗人”的乙方最赚钱? 1️⃣“骗人”短期ROI较高,但不会有“复购” 2️⃣“诈骗短信”是很“高明”的人群筛选策略 3️⃣可持续经营必须学会“反选”客户 24:34 70后、80后和95代老板的成长背景、特征和典型“优劣势” 32:11 什么样的品“很小红书”? 37:56 如何帮助品牌一步步拆解小红书营销策略? 42:03 小红书营销“内幕” 47:03 给年轻品牌营销人的一些真诚建议

52分钟
1k+
4天前

我在澳洲“卖袜子”销量过亿:0-1高增速的底层逻辑

jennifer无穷动

本期邀请的品牌「Paire」,被《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选为2024全澳增速最快公司前一百,并且拿下了创业权威奖项Smart50中的Best Retail以及Raising Star Award;他们还在“融资综艺Shark Tank”上出色展示了自己,被节目称为“节目史上最成功的公司”。 令人骄傲的是在“澳白”local市场表现如此优异的两位品牌创始人都是华人,我今天对谈的联创Rex让我感受到他身上同时具备中国商业语境下的“产品思维”&“经营理性”,同时又对海外特有的“人文价值标准”、“用户洞察”有着深度的理解。 我想,这样“文理”交融、跨越边界的融合能力与经营视角,正是让这个DTC品牌--一个之前不受人关注的“袜子”品类作出如此亮眼增长的本质核心。 ✨✨✨✨✨✨✨✨✨✨✨✨✨✨ ✈️本期嘉宾:Rex(⚠️小红书:墨村拓哉) Paire联合创始人Rex(右)和合伙人Nathan(左) 03:15 创业第一步如何选品类?Paire如何聚焦了「袜子」 06:30 在一个饱和、已有巨头的赛道里,DTC品牌如何找到自己的差异优势切入? 💡Paire的4P策略 25:04 创业第一笔钱如何花?20%品牌,30%产品,50%营销(获客) 26:53 “先有客人”是一切商业模式改进、增长的前提。 不要追求完美 -- 如果只有10个客人,没有“牌子”可言,大不了这10个客户“不要了重来” 28:35 test fast fail fast -- 密集大量地测试,越快失败,越快找到原因,越快调整,你所节省的运营成本就会越高,你的品牌就还有机会 32:02 实际用户画像和预期的差异是很大的,所以前期不用纠结“品牌表达”的精准性,后期要随着真实消费用户进行调整跟进 37:49 产品研发逻辑 1️⃣纵向(供应链延伸):围绕单品爆款-不同年龄层-不同用户场景 2️⃣横向(人群延伸):围绕特定客群-单品-多品-多品类 纵向延伸为获取不同的客人,横向延伸为“有限的人提供无限的价值” 42:19 新品按“季度”推新,但品牌touch用户的频次至少要以“月”为单位做主题性的营销触达 45:30 “每一单都赚钱”,还是“足够高的复购”,这是在第一天创业选品时就要考虑清楚的 51:00 如果你的市场营销跟产品发生绝对冲突的话,就说明产品本身是有问题的--“伪卖点” 57:10 “母亲节”的营销案例--促销战术让渡人文情感 1:00:31 0-1创始人的核心素质: 1️⃣万事亲力亲为,不要沉浸创始人光环 2️⃣培养快速学习的能力 3️⃣专注如何去构建你的团队,培养团队(让年轻人有成就感) 01:07:53 创业团队对年轻人的核心素质要求: 1️⃣摒弃“经验主义” 2️⃣极强的执行能力 3️⃣边界感--professional boundary 01:12:25 DTC的本质是什么? 01:18:23 中国和海外电商的本质差异 01:22:35 Paire的投流策略:60% Meta, 30% Google,10% TikTok;ads group的投放和调整策略 01:29:15 “产品内容本土化”是出海公司最大的功课 01:35:00 关于合伙人--确实100对里有99.5对掰掉。一些tips: 1️⃣对事不对人,不要过于“F” 2️⃣股东协议非常重要!(50%的合伙倒在股东协议这一步) 3️⃣没有感情基础可能更适合合伙 01:49:50 失败的本质是放弃,坚持是痛苦且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更多关于本期的「干货提炼」&paire案例展示,请移步小🍠查看内容: Jennifer Jia

119分钟
2k+
4天前

离开职场的30+女性|事业、生活,自我的可能与边界

jennifer无穷动

无穷动一直以来都在比较“功利”地在聊品牌、商业这些我曾经“唯一感兴趣”的话题。除了一些中小企业创始人,这档播客更多的听众—是在繁忙都市中从事品牌营销管理工作的优秀高知女性。她们也多次对我表达过对于职场和人生阶段的困惑,这些痛点其实有着高度的相似性—30多岁,有可能刚生完小孩,想要再出发或往上走却屡屡碰壁;思想和经验越来越成熟,却好像没有可以自己发挥的地方,整个人生陷入“高不成低不就”、使劲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接近两年前,我自己也经历了看似“凡尔赛”地主动离开高薪职场、gap中探索碰撞,最后转向了内心答案的过程。几次想单口聊聊最后发现因为内心过于平静而丧失了表达欲,于是本次在无穷动开播一年半(达成万粉🎉)之际,我希望跳出“功利”,邀请几位30+、已经离开职场,却有着自己节奏的女性朋友聊一聊她们迷茫、探索,领悟,表达自我和经营生活的不同方式。 ✨✨✨✨✨✨✨✨✨✨✨✨✨✨✨✨✨✨✨✨ ✈️本期嘉宾:黄四(小红书:黄四;个人公众号:黄四的线上实验室) 05:31 30岁前像NPC、也像在做田野调查 我们需确立“我是谁”,“我到底需要什么”,“我的局限性”,以及“我想要同行的人”。 12:13 🍅现实的gap:职场需要大棚生产的标准化“完美番茄”,而我是一颗“野生有机的番茄” 16:12 现在企业用人对于年龄的“限制”正在放宽? 20:08 提炼自己的“通用技能”,用更“整合的叙事”去表达,以“partnership”的视角去洞察和沟通 30:15 ⚠️观察每个行业所处的不同周期,这里面都存在“时间差”+“信息差” eg. 闭环大厂寻求海外机会(fit in 海外营销背景、在地用户洞察等价值);互联网电商寻求更人性、懂内容的品牌化叙事(fit in品牌战略、策略,内容营销等价值);品牌做的好的企业反而需要重新审视商业能力(fit in数据、成本管控,规模效率等价值) 49:02 成熟的品牌人能定义战略和产品:但已经有人在做了 01:05:33 35+后生活和事业出现变化,要如何重新构建“主线价值”? /有觉察地去尝试(无用的事)、复盘,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放下fear of missing out的情绪; /不要责怪自己,社会标准的“人生活法”是需要被“重写”的

99分钟
2k+
4天前

离开职场的30+女性|跨行4次2次重返职场,创业是“煮饭模式”,上班是“保温模式”

jennifer无穷动

无穷动万粉系列节目:离开职场的30+女性,真实的事业、生活和自我的全新可能性。本期继续--- 从当年标准的“职场精英”行业奢侈品、广告公司;到一次“人生奇遇”大跨度进入音乐行业半创业;再到和先生合伙创办播客/内容公司。其间几次离开又重返职场,也许我们的欲望追求和事业选择就是随人生阶段而不断调整变化的。如果我们是一个“电饭煲”,也许注定既需要“大火煮饭”的成就感,也需要“小火保温”的安全节能模式。 ✨✨✨✨✨✨✨✨✨✨✨✨✨✨✨ ✈️本期嘉宾:miya(小红书:miya) 播客《枕边风》主播,深夜谈谈播客网络CEO,前奢侈品集团公关总监 08:36 机会和“贵人”会光顾什么样的人? 主场性--I belong there 18:54 从奢侈品到创业公司,我收获了什么? 29:59 想象自己是一个电饭煲,你有“煮饭模式”和“保温模式” 创业的热血沸腾无可替代,而大公司的精密令“创过业”的我再次着迷 41:04 创业要谨慎衡量你是否有>1的“人无我有”硬核条件:人、钱,和某种别人不能逾越的优势 当你的体力和脑力都进入“越过山丘”的过程中时,寻找到能够为你“脖子”的副手 52:13 认清一个事实:当我们到35岁以后,向上走的坑就是越来越少的 01:08:36 35+的事业规划思考: 1️⃣明确第一优先级 2️⃣如果“卡住”不能再往上走,保持自己不掉下来,同时去平衡更多生活和自我事件,也是一种成功 3️⃣如果决心要往上走,那必须承担更高的风险、放弃更多的自我和生活 01:11:22 分清楚你是想“创业”,还是只是想要“创业者”这个身份? 01:27:39 在我们的语境下,“事业不够成功”也许是“可耻”的;但在其他文化语境下,“没有生活”才是“可耻”的。人们会说:get a life! 01:46:23 中年女子的智慧:我们都跟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包括我们自己已经打交道了十多年了。退一万步说,无论你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困境哈,卡在职场上也好,卡在家庭里也好,我卡在任何一个地方,其实你心里会知道你是有一些腾挪的余地的。 01:51:45 热爱工作、未育女性的“繁衍感” 02:05:27 放下情绪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其实你正拿着一个“好剧本”

137分钟
3k+
4天前

离开职场的30+女性|没上过一天班,人生没有“拥有”,只有“体验”

jennifer无穷动

今天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期节目,我没有特意设计,但三期嘉宾恰好分别处在30、35,40这三个“年龄代际”区间。 希望这个“非功利”、“非目的性”的special迷你系列,可以给在不同人生阶段、面临不同困难和困惑的你,一些启发和力量。 我们聊过了刚刚离开职场、新晋成为妈妈重新思考生活追求的黄四;也听过了“精英职场履历”选择创业,在“煮饭”和“保温”模式中寻找平衡的Miya的故事;今天的嘉宾比较特殊,她不聊职场,甚至没有上过一天班,但却验证了“舒适区是靠自己勇敢努力不断扩大”的这件事情。我常说我自己是一个不计算成本任性燃烧的人,我不希望提供更多“精明”的案例,因为这个世界不缺精明的人,而是缺一些能够“给你壮胆”的多样性。 ✨✨✨✨✨✨✨✨✨✨✨✨✨✨✨✨✨✨✨✨✨✨✨✨✨ ✈️本期嘉宾:惜玉(小红书:xixi) 摄影师/旅行博主。现旅居巴塞罗那 11:25 从“穷学生”到环游世界没什么资源和秘密,就是“想”和“特别想”的区别 16:31 迪奥秀场铺天盖地的每一块玻璃都在反射着灰头土脸的我,我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23:15 自己开工作室,每天不变的是对面的烤肠摊,我觉得自己被困住 30:00 在苏格兰荒野遇见人生NPC:我们的语言里没有“拥有”这个词,只有“陪伴” 36:38 如何获得机会和“贵人”?真正的热爱、不怯场,懂得“长线投资” 44:44 我的金钱观:必须把钱转换为体验 55:35 上班或者不上班?核心在于这个阶段,你想要过怎样的人生?以及你愿意“把自己变现”的次数 01:12:46 彻底换一个国家、一个语言,一种生活方式,这个决策链路是怎样的? 01:30:30 只要尽全力走出去看和体验不同的可能性,你就永远都拥有“选择权” ✨✨✨✨✨✨✨✨✨✨✨✨✨✨✨✨✨✨✨✨✨✨✨✨✨ ⬇️小玉在若干次工作间隙给我拍摄的照片,也是我历代的微信头像

96分钟
2k+
4天前

PMF/获客/真需求,“低风险高胜率”创业实操思路

jennifer无穷动

🎉感谢妙界品牌对本期节目的大力支持。点击进入专属购买链接: https://mo.m.tmall.com/page/36335809?shop_id=227373533&item_id=720388007073 我分享过我是一个超级完美主义的ENTJ,工作起来根本不知道休息。自从我gap以来,大量的品牌项目、自媒体工作,却不像以前有团队执行,导致我“伏案工作”的时间反而更长了,居家办公也会让生活和工作的边界更加模糊。妙界肩颈按摩仪就非常适合我这种日程过满、懒的出门按摩,急性子的工作狂。。。 1️⃣简单轻便的穿戴式。一搭一扣,解放双手工作按摩两不误; 2️⃣“精准”触达。上下8D软胶按摩头,完全还原真人虎口按摩,上方精准卡住脖子按揉脖颈,下方按摩头刚好卡住肩胛,掐揉肩背,解决了“按不到点子上”的问题,真的很像去按摩店老师傅在按摩的感觉; 3️⃣智能恒温加热、2档热敷,大面积加热让肌肉更放松舒适。每天在家用上15分钟,肩膀轻松,省时又省钱。 有需要的听友们快使用以下三种方式,获得专属购买福利吧: 1、点击进入专属购买链接:https://equity.taobao.com/tm?agentId=e71923aa6a654e19&bc_fl_src=tmall_market_llb_1_2758721&llbPlatform=_pube&llbOsd=1 2、复制淘口令:99¥cfrG4iwXZBQ¥ / CZ321 3、在淘宝搜索:“妙界〞 找到【妙界旗舰店】向客服报暗号“无穷动“即可获得专属链接。 ✨✨✨✨✨✨✨✨✨✨✨✨✨✨✨✨✨✨✨ 今天好像是被“公认”的一个“最坏”创业时机。但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机”,今天我们也许更需要做的是重新定义“创业”这个词,剥去宏大叙事和成功神话,我们是否有个体可控、可作为的“做点事”的余地? 今天我就邀请到了一位自称“复旦学渣”,但毕业就创业、开店十年的连续创业者。从理性计算、小成本可控的维度,和大家聊一聊他的“创业逻辑”。 ✈️本期嘉宾:YY,一个开过100多家店的连续创业者 (播客「最小单位」主播) 06:08 “创业”、“做生意”,“搞钱”有本质区别吗? 14:09 “一人公司”是一种可持续的模式吗? 18:08 0-1阶段最重要:1️⃣产品PMF;2️⃣有效获客 1-10阶段:1️⃣突破已有渗透人群&渠道;3️⃣选择维稳or卖掉 1-100阶段: 1️⃣战略能力;2️⃣组织能力 28:05 从0获客的关键逻辑和方法 1️⃣依靠平台自然流量:必须是可被“主动搜索”的“真需求” 2️⃣靠内容种草:用户可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但会被内容吸引转为需求 3️⃣大量&精准投放:测试、打磨ROI 4️⃣线下店:前三点的综合性整合流量(商场筛选、门店一定内容吸引,更多体验转化) 5️⃣cold call:海量电话、短信等销售概率漏斗逻辑 6️⃣关键人群突破&裂变:一个精准圈子的意见领袖资源、WOM 39:50 如何在创业初期最大程度控制自己的“获客成本” 51:48 如何甄别自己的创业点子不是“伪需求”? 56:33 如何“洞察”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01:00:44 “品牌”在0-1期间真的可以完全隐身为“产品”+“渠道”让路吗? 01:11:42 在上一个“增量时代”,好像你有一个点特别强就可以成功,我们今天创业是不是必须各个维度都要做到“细抠完美”才有可能突出重围? 01:13:24 创业不是关于某种资源的积累或者某一项能力的持续优化,而是关于每一次对于“闭环”的优化--“创业成功”是一种概率 01:20:08 创业到底有没有时机的“好坏”? 01:27:41 “精英创业”面临更大风险? 01:29:48 今天正要入局的创业者:第一要谨慎,第二要算细账,第三要找强对标

97分钟
2k+
4天前

浴见的「品牌价值配方」:感官唤醒、心理投射,文化价值

jennifer无穷动

做品牌久了,几乎扫一眼就能看出一个品牌“扎不扎实”,浴见就是一个扎实的品牌。 我自己对于“做品牌”的核心解读,是把“货(供应链驱动,极致成本)-场(渠道为王,薄利多销)-人(终端用户洞察模糊,或者不care)”路径重置为“人-场(场景)-货”。我从浴见身上能看到这样清晰的轨迹逻辑。从中国都市女性本身出发(人),洞察她们和自己相处时的情绪和身体需求,然后精准聚焦了一个浴室的场景(场),最后在这个精准的人群场景里放入了精准、恰到好处的产品(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一眼就会觉得舒服、扎实,“想买”,因为它来自于“人”,就一定会到“人”那里去。 今天我就和浴见的创始人lily,一起聊聊她经营品牌的底层逻辑;以及作为一个“面向女性”的女性创始人,创业途中和品牌、用户“互为镜像”的个人成长心得。 ✨✨✨✨✨✨✨✨✨✨✨✨✨✨✨✨✨ 本期嘉宾:浴见创始人Lily(小红书:Lily是李励) 04:13 决定做品牌创业,没有精细的“计算”,更多是在这个人生阶段,对世界认知的“表达” 10:44 浴见的4P策略:打磨出在一个细分领域里能“拿金牌”的产品;独特的货盘➕独特的内容能力 23:11 先做品类创新,再做场景创新;先做情绪价值,再做文化价值 26:02 我会把情绪价值分为两类:1️⃣感官唤醒;2️⃣心理投射 60%功能价值,30%情绪价值,10%文化价值=浴见的「价值配方」 *很多百元以下的身体护理产品,~90% 是功能价值,也不做更多的情绪和文化等等 31:20 今天消费品诞生于线上,为了更好匹配电商链路逻辑,必须做“爆品” 33:54 品牌必须拥有“根据地品类”:消费者想到这个品类就能想到你,在这个品类里保证“不输”并可以持续深耕一万米,且拥有后续横向不断变化场景形式的空间 48:49 今天消费零售行业的矛盾是什么?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和价值单一创造之间的矛盾。 品牌要满足人群日益变化的功能、情绪,文化需求。以及把这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50:26 “拉新”靠的是内容,“复购”靠的是功能 1:00:08 品牌是经营结果,且是需要顶层设计的。 ⚠️ 选择“做品牌”就像选择“做猎人”还是选择“做农民”。这是第一天的抉择问题,不是先后问题! 选择“做品牌”= 用价值观和稳定的内核文化来承载一切(包括组织发展);创始人需要打造影响力,不断去用“意义”驱动员工 01:10:13 “线上”只能是品牌的渠道之一,因为纯线上永远无法做出“完整表达” 01:13:39 “品牌部消失”的本质原因? 品牌的顶层设计结束以后,品牌就不用再以“品牌部”的形式存在了,因为它会渗透在所有的业务环节里 ⚠️品牌的工作分两部分:1️⃣品牌顶层设计的building工作;2️⃣日常价值不断累积的工作 01:16:01 今天年轻品牌人“找不到工作价值”的本质原因 (!!老板不会告诉你的大实话 01:42:00 女性创业者的优势:看见情绪,允许情绪流动,管理(组织的)情绪 01:45:52 女性创业者要突破的一个关键课题:自己能量的管理。你是不是真的认可自己?你跟自己的关系能不能打到80、90分?只有当你处理好跟自己的关系,你才不会攻击自己,也不会攻击别人,你的团队才能长起来。 01:53:27 浴见的松弛➕自由:松弛是“我不被外界的刻板标准所束缚,我有自己认定这个世界的方式”;自由是“自己掌握自己的方向盘,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泡沫消失后,留下来的将是那些“长效经营”的品牌,他们在组织上发力、在价值观上发力,在“人”上发力。就像树一样,根每年往下扎,年轮每年往外扩,你不可能心急去拔苗助长,做企业跟做人也没什么区别嘛

121分钟
2k+
4天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