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懵懂到坚定:她在养老院用快乐延缓遗忘

她即我

【采访后记】 这一期我们采访了阿默的社工部主任——彭志红。 在与她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养老院的社工部所承担的职能与工作细节。 她们不仅需要策划有新意、有温度的活动,比如带长者参与模拟旧时菜场的“时光集市”,在重温日常中收获新的感悟;还要不断向外汲取灵感,并根据长者们的具体情况对活动进行适度调整。 每周一次的特别活动,让老人们的生活不再枯燥乏味,也有益于减缓病程的进程。尽管与护理部的协作需要不断磨合,但她们甘之如饴。 除此之外,她还有很多细碎却重要的工作:布置现场、汇报预算和新媒体宣传……多样的事务没有磨灭她的热情。她说,当初选择老年专业并加入阿默,正是看中这里机会更多、挑战更大。 与普通养老院相比,照护阿尔兹海默症长者难度更高,也意味着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谈起这些时,她的眼睛亮亮的。对自己的工作保持热情和成就感,这是最珍贵也最难得的。发自内心喜欢自己从事的工作,她定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远。我们在她的身上,也看到了这样的决心和可能。 【时间轴】 02:09 设计与开展养老院的日常活动 05:42 如何调动内向长者积极参与 06:40 社工部如何与护理部门协作 09:59 因为喜欢新鲜事物,选择阿尔兹海默症照护 12:44 与团队里的两个女孩互相学习 14:58 这份职业成就感的来源 17:01 一位无法表达但依然默默保护的爷爷 【本期嘉宾】 阿默认知症照护机构|社工部主任彭志红 【相关内容】 扎根养老的95后女孩:干一行精一行,年轻一代如何实践“认知症照护” 在长沙开一家养老院,她用7年时间实践以人为本的照护理念 居家还是机构,何以为家?在认知症照护中成为温暖的链接 【关于她即我】 一档讲述普通女性故事的采访播客。 她即我,看到她们,让更多的我们看到她们,让我们通过声音找到彼此,通过聆听感知彼此。 【TEAM】 策划&文字|马圈,小羊 采访|马圈 制作|小羊 【致谢】 LOGO|@咦夕夕夕夕夕 BGM|My Sad Captains - Wide Open 【S2单集】 辞职后创立文创品牌:灵感是起点,她用商业思维把原创IP变成生意 一名79年女性的漫漫觉醒之路:觉知痛苦,接受摇摆,持续行动 在县城开一家文创店:她将「过周末」理念注入品牌,在创业中找到主体性 时刻被注视,不断被挑选:身为模特,她依然选择保有自我 上大学前环游世界:世界为年轻人敞开无数可能,只是我们不知道 我在日本学策展:柔韧如山脉,衰老亦艺术 【S1单集】 全奖读斯坦福本科:只要不饿死,我就可以去追逐梦想 一位Z世代女性主义者眼中的世界:网站搭建,性别议题和留学生活 掌舵一家酒店的00后女性:权力、尊重与创新的管理哲学 绝不躺平的生命力:她永远向前看,永远随着时间之河向前流动 玩网10年的自媒体创作者:从初中到研究生,她伴着互联网一路成长 一个按快门的人:从舞台到生活,她用影像语言与世界对话

18分钟
99+
3周前

居家还是机构,何以为家?在认知症照护中成为温暖的链接

她即我

【采访后记】 这一期,我们采访了在阿默担起“客服经理”重任的一位女性,彭莉。 面对认知症长者,她有着自己独特的小技巧,去消除ta们的恐惧和不安;面对自己的团队,她既严格又温暖,她说同事之间需要彼此支撑。 我们聊到了居家照护和集体机构照护的区别,没有哪一种更优,只有哪一种更符合认知症长者和家属的需求。她说有些家属会在送老人来阿默时感慨,要是早点来就好了。所以,需要让家属知道有这样的集体照护机构,至少,ta们能有选择的权力。 她还提到了两者间另一个重要的区别。在阿默,老人们可以与朋辈进行交流。人到了任何年纪都是需要社交的,我们不能因为ta们生病了就忽略这样日常但关键的情感需求。 当然,照护机构也有自己的筛选机制,这涉及到她作为客服经理的工作职责:了解家属的需求。她就像一座双向桥梁,一端连接着照护机构,另一端系着长者家属。 最后,我们聊了聊如何面对不可避免的衰老与死亡,这是这份职业绕不开的话题,也是每个人都绕不开的话题。我们需要更多关于衰老与死亡的公共讨论。 【时间轴】 1:31 转行成为养老人 2:58 照顾认知症长者的特殊之处 6:04 如何从零培养信任关系 7:11 做好一线护理同事的后盾 9:09 居家照护VS集体机构照护 12:33 有朋辈社交、对行为宽容的环境 16:56 了解家属的需求和犹豫 22:12 如何面对衰老与死亡 25:09 无直系亲属的老人 27:51 给家属的留言:早重视,别硬扛 【本期嘉宾】 阿默认知症照护机构|客服经理彭莉 【相关内容】 扎根养老的95后女孩:干一行精一行,年轻一代如何实践“认知症照护” 在长沙开一家养老院,她用7年时间实践以人为本的照护理念 【关于她即我】 一档讲述普通女性故事的采访播客。 她即我,看到她们,让更多的我们看到她们,让我们通过声音找到彼此,通过聆听感知彼此。 【TEAM】 策划&文字|马圈,小羊 采访|马圈 制作|小羊 【致谢】 LOGO|@咦夕夕夕夕夕 BGM|My Sad Captains - Wide Open 【S2单集】 辞职后创立文创品牌:灵感是起点,她用商业思维把原创IP变成生意 一名79年女性的漫漫觉醒之路:觉知痛苦,接受摇摆,持续行动 在县城开一家文创店:她将「过周末」理念注入品牌,在创业中找到主体性 时刻被注视,不断被挑选:身为模特,她依然选择保有自我 上大学前环游世界:世界为年轻人敞开无数可能,只是我们不知道 我在日本学策展:柔韧如山脉,衰老亦艺术 【S1单集】 全奖读斯坦福本科:只要不饿死,我就可以去追逐梦想 一位Z世代女性主义者眼中的世界:网站搭建,性别议题和留学生活 掌舵一家酒店的00后女性:权力、尊重与创新的管理哲学 绝不躺平的生命力:她永远向前看,永远随着时间之河向前流动 玩网10年的自媒体创作者:从初中到研究生,她伴着互联网一路成长 一个按快门的人:从舞台到生活,她用影像语言与世界对话

32分钟
56
1个月前

扎根养老的95后女孩:干一行精一行,年轻一代如何实践“认知症照护”

她即我

【采访后记】 第二期我们采访了护理部主任,一位同时拥有亲和力和魄力的年轻女性。 我们从她的职业选择开始聊起,作为年轻一代,从毕业后误打误撞到坚定选择养老,她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她仔细梳理了照顾普通长者与认知症长者的各种区别。一旦涉及到专业知识和工作内容,她就变得锐利又坚定,一旦聊到照顾老人们的日常细节,她又变得柔和又充满耐心。她让我们看到,当年轻的女孩儿们走入养老行业,可以带来怎样的生机和可能。 她还聊到了王院长对她的影响,亦师亦友的院长引领她走上了养老行业的道路。她也在工作中逐渐成长为一位能承担更多责任的女性领导者,我们看到了一种女性之间的职场经验传承。 最后,她也总结了自己想对从事养老行业的女孩儿们说的话,她说:“作为女性,我们并不弱势,我们在职场中有很多我们擅长的事和方法。” 这一期,我们透过她看到了女孩儿们干一行精一行的样子,令人感动和振奋。 【时间轴】 4:50 前两年反复想放弃和离职 7:20 与老人相处时积累的感情 9:54 照顾认知症长者的具体难点 12:41 用熟悉的尊称拉近距离 15:51 在集体生活中建立自信 17:23 培训新员工的流程 23:02 五年间不同职级的工作内容 29:28 Daily Routine:早会、巡房、检查、组织活动….. 40:16 来自王院长的照顾与影响 42:59 如果你对养老专业感兴趣 46:32 给听众的留言 【本期嘉宾】 阿默认知症照护机构|护理部主任王畅 【关于她即我】 一档讲述普通女性故事的采访播客。 她即我,看到她们,让更多的我们看到她们,让我们通过声音找到彼此,通过聆听感知彼此。 【TEAM】 策划&文字|马圈,小羊 采访|马圈 制作|小羊 【致谢】 LOGO|@咦夕夕夕夕夕 BGM|My Sad Captains - Wide Open 【S2单集】 辞职后创立文创品牌:灵感是起点,她用商业思维把原创IP变成生意 一名79年女性的漫漫觉醒之路:觉知痛苦,接受摇摆,持续行动 在县城开一家文创店:她将「过周末」理念注入品牌,在创业中找到主体性 时刻被注视,不断被挑选:身为模特,她依然选择保有自我 上大学前环游世界:世界为年轻人敞开无数可能,只是我们不知道 我在日本学策展:柔韧如山脉,衰老亦艺术 【S1单集】 全奖读斯坦福本科:只要不饿死,我就可以去追逐梦想 一位Z世代女性主义者眼中的世界:网站搭建,性别议题和留学生活 掌舵一家酒店的00后女性:权力、尊重与创新的管理哲学 绝不躺平的生命力:她永远向前看,永远随着时间之河向前流动 玩网10年的自媒体创作者:从初中到研究生,她伴着互联网一路成长 一个按快门的人:从舞台到生活,她用影像语言与世界对话

49分钟
99+
1个月前

在长沙开一家养老院,她用7年时间实践以人为本的照护理念

她即我

【采访后记】 第一期我们采访了阿默的院长,她是这家照护机构的主心骨。经过最开始的市场调研,她们决定把荷兰的“Group Home长者之家”理念带到长沙落地生根,经过这些年慢慢打磨,不断搭建起了完整的员工培养体系。 无论何时,院长都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核心,她也分享了如何在具体的日常工作中推行这一理念。比如,结合本土文化,设计针对认知症长者的多项非药物疗法活动。她也强调,长者的家属们也需要更多被看见,需要得到真正的共情与理解,接纳阿尔滋海默症,与病共存。 推动送亲人到养老院的“去耻化”,是社会整体需要努力的方向。 同时,我们也聊了聊院长作为女性创业者和领导者的心路历程。她和她的闺蜜们一拍即合,用自己的细腻与坚持,在这个行业从零到一站稳脚跟。她说,女人们有自己更擅长的领导方式,我们更加脚踏实地,也能更好地彼此托举。我们深以为然。 总而言之,院长为我们的第三季开了一个好头,就如同她为长沙养老护理行业带来的新选项:一条真正“以人为本“的认知症长者养老之路。 *提示:本期因录音环境和设备限制,前3分钟的部分音质较差,后期会注意改善 【时间轴】 2:33 在长沙做养老的困难 4:46 长者之家的核心:关注人的需求 9:20 如何调节员工的心理状态 10:56 多种多样的认知功能训练 15:48 长者的家属也需要被疗愈 19:52 合伙创业,互相滋养 21:32 女性如何领导:更细腻,更扎根 26:08 给听众的留言 【本期嘉宾】 阿默认知症照护机构院长|王三香 【关于她即我】 一档讲述普通女性故事的采访播客。 她即我,看到她们,让更多的我们看到她们,让我们通过声音找到彼此,通过聆听感知彼此。 【TEAM】 策划&文字|马圈,小羊 采访|马圈 制作|小羊 【致谢】 LOGO|@咦夕夕夕夕夕 BGM|My Sad Captains - Wide Open 【S2单集】 辞职后创立文创品牌:灵感是起点,她用商业思维把原创IP变成生意 一名79年女性的漫漫觉醒之路:觉知痛苦,接受摇摆,持续行动 在县城开一家文创店:她将「过周末」理念注入品牌,在创业中找到主体性 时刻被注视,不断被挑选:身为模特,她依然选择保有自我 上大学前环游世界:世界为年轻人敞开无数可能,只是我们不知道 我在日本学策展:柔韧如山脉,衰老亦艺术 【S1单集】 全奖读斯坦福本科:只要不饿死,我就可以去追逐梦想 一位Z世代女性主义者眼中的世界:网站搭建,性别议题和留学生活 掌舵一家酒店的00后女性:权力、尊重与创新的管理哲学 绝不躺平的生命力:她永远向前看,永远随着时间之河向前流动 玩网10年的自媒体创作者:从初中到研究生,她伴着互联网一路成长 一个按快门的人:从舞台到生活,她用影像语言与世界对话

28分钟
99+
2个月前

S3先导词|记忆的方舟:家庭、护工与机构如何共渡阿尔兹海默

她即我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第三季如约而至。 这一季我们想聚焦于阿兹海默症和老年生活的话题。 做这个系列的想法起源于一次巧合,我随朋友去到了一家专为认知症长者开设的养老院,第一次去我就被眼前看到的场景震撼了。老人们在种着大树的院子里唱歌跳舞,护工们在旁边给她们加油,拍视频。烈日炎炎,她们的脸上却只洋溢着笑容,我直观地感受到一种人性和文明之光闪耀着。 于是我们专访了这家养老院,和她们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聊天,试图了解这些年轻女孩儿们为何决定投身这份事业,她们对养老院又有着怎样的看法。 我们还采访了一位认知症长者的家属,在中国传统观念里,人们还未完全接受把母父送到养老院这一选择,但实际上,这其中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家庭伦理,照护分工,社会系统理应承担的责任…… 我们也在这一季当中充分讨论了养老,这个我们一直关注着的话题。 无论是随着母父年岁渐长,还是越来越多女性选择独自生活,如何迎接和面对老年生活,都是所有人绕不开的必答题。 我们试图从多方位,多维度了解养老方式的多样化,去探索养老方式的未来,去指出个人的养老并不应该由个体家庭全部负担,社会机构和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能等等。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这一季,听听阿尔滋海默长者的身边人怎么说。 这一季我们的更新频率会变成两周一更,在每期之间,我们也会在各大视频平台更新采访的部分视频,欢迎大家持续收听和收看。 【S2单集】 辞职后创立文创品牌:灵感是起点,她用商业思维把原创IP变成生意 一名79年女性的漫漫觉醒之路:觉知痛苦,接受摇摆,持续行动 在县城开一家文创店:她将「过周末」理念注入品牌,在创业中找到主体性 时刻被注视,不断被挑选:身为模特,她依然选择保有自我 上大学前环游世界:世界为年轻人敞开无数可能,只是我们不知道 我在日本学策展:柔韧如山脉,衰老亦艺术 【S1单集】 全奖读斯坦福本科:只要不饿死,我就可以去追逐梦想 一位Z世代女性主义者眼中的世界:网站搭建,性别议题和留学生活 掌舵一家酒店的00后女性:权力、尊重与创新的管理哲学 绝不躺平的生命力:她永远向前看,永远随着时间之河向前流动 玩网10年的自媒体创作者:从初中到研究生,她伴着互联网一路成长 一个按快门的人:从舞台到生活,她用影像语言与世界对话 【关于她即我】 一档讲述普通女性故事的采访播客。 她即我,看到她们,让更多的我们看到她们,让我们通过声音找到彼此,通过聆听感知彼此。 【TEAM】 策划&文字|马圈,小羊 采访|马圈 制作|小羊 【致谢】 LOGO|@咦夕夕夕夕夕 BGM|The Caretaker - Into each others eyes

1分钟
99+
2个月前

S2番外|回望与展望,台前与幕后

她即我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她即我第二季的幕后特辑。 我们通过问答一起回顾了第二季的制作过程,比如第二季的主题(如果有),我们印象最深刻的部分等等。整体来说,这是在地理位置和年龄跨度上都有突破的一季,也是经过了第一季从0到1的摸索后,在制作上更顺滑的一季。 除了回顾,我们也展望了未来。聊了聊对第三季的构思和设想,以及未来想做的的付费单集和视频内容,我们还是想利用播客这个媒介做更多的探索。 我们还围绕着这一季“意外”火了的一期聊了聊旅行话题和平台机制,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如何在吸引流量和自我表达间找到平衡,这或许也是当代每一位创作者都需要考虑的事。 总而言之,这是我们又成长了很多的一季,也再一次感谢听众朋友们的陪伴和支持,我们第三季见! 【时间轴】 回望 1:07 如果给S2想一个主题,是什么? 3:44 这一季录制/制作的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10:10 如果可以改变一个小小瞬间,会改变什么吗? 15:57 有最喜欢的一期吗? 18:46 做这一季的整体感受 展望 20:20 S3主题系列,视频采访 22:52 做付费单集,为自己定价 延展 29:36 难以定义的“环游世界” 30:58 归因于经济水平的惯性 40:10 平台的内容倾向性 【提及内容】 书|《剪辑之道》 书|《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告别》 书|《不去会死》 【关于她即我】 一档讲述普通女性故事的采访播客。 她即我,看到她们,让更多的我们看到她们,让我们通过声音找到彼此,通过聆听感知彼此。 【S1单集】 吴一书|全奖读斯坦福本科:只要不饿死,我就可以去追逐梦想 斯怡|一位Z世代女性主义者眼中的世界:网站搭建,性别议题和留学生活 Lora|掌舵一家酒店的00后女性:权力、尊重与创新的管理哲学 带鱼|绝不躺平的生命力:她永远向前看,永远随着时间之河向前流动 一诺|玩网10年的自媒体创作者:从初中到研究生,她伴着互联网一路成长 小蕊|一个按快门的人:从舞台到生活,她用影像语言与世界对话 【S2单集】 小金|灵感是起点,她用商业思维把原创IP变成生意 钱老师|一名79年女性的漫漫觉醒之路:觉知痛苦,接受摇摆,持续行动 小吉|在县城开一家文创店:她将「过周末」理念注入品牌,在创业中找到主体性 Emma|时刻被注视,不断被挑选:身为模特,她依然选择保有自我 Gogo|上大学前环游世界:世界为年轻人敞开无数可能,只是我们不知道 小瑶|我在日本学策展:柔韧如山脉,衰老亦艺术 【TEAM】 策划&文字|马圈,小羊 采访|马圈 制作|小羊 【致谢】 LOGO|@咦夕夕夕夕夕 BGM|At The Studios-Moods Everything Changes

42分钟
99+
3个月前

S2结语|感谢收听,期待第三季再见

她即我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想和大家说,她即我的第二季圆满结束啦。 相较第一季,我们在完成这一季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经验。无论是在采访流程还是后期制作上,我们都变得更加熟练,也能更冷静地应对每一次的不确定性。 但不变的是,我们依旧怀着一颗真挚的心。不管是邀请的嘉宾,还是谈论的主题,都是我们自己最感兴趣,最好奇,最想分享给听众朋友们的。 希望大家也能从节目中获得一些力量,一些感悟,这就是再好不过的了。 再一次地,非常感谢所有听众朋友们的支持,妳们的每一次收听、评论和转发,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 第三季我们也依旧会带着精心制作的节目回来,请大家多多期待吧! 最后,想感谢听众桑栖和听众1ongZ的赞赏支持,谢谢妳们! 【S2往期单集】 辞职后创立文创品牌:灵感是起点,她用商业思维把原创IP变成生意 一名79年女性的漫漫觉醒之路:觉知痛苦,接受摇摆,持续行动 在县城开一家文创店:她将「过周末」理念注入品牌,在创业中找到主体性 时刻被注视,不断被挑选:身为模特,她依然选择保有自我 上大学前环游世界:世界为年轻人敞开无数可能,只是我们不知道 我在日本学策展:柔韧如山脉,衰老亦艺术 【S1单集】 全奖读斯坦福本科:只要不饿死,我就可以去追逐梦想 一位Z世代女性主义者眼中的世界:网站搭建,性别议题和留学生活 掌舵一家酒店的00后女性:权力、尊重与创新的管理哲学 绝不躺平的生命力:她永远向前看,永远随着时间之河向前流动 玩网10年的自媒体创作者:从初中到研究生,她伴着互联网一路成长 一个按快门的人:从舞台到生活,她用影像语言与世界对话 【关于她即我】 一档讲述普通女性故事的采访播客。 她即我,看到她们,让更多的我们看到她们,让我们通过声音找到彼此,通过聆听感知彼此。 【TEAM】 策划&文字|马圈,小羊 采访|马圈 制作|小羊 【致谢】 LOGO|@咦夕夕夕夕夕 BGM|Colleen - Soul Alphabet

1分钟
60
4个月前

我在日本学策展:柔韧如山脉,衰老亦艺术

她即我

【采访后记】 我一直能隔着屏幕感受到小瑶对艺术创作的热情,直到有一天,看到她说要在广岛当地的美术馆办展了,才意识到她凭着热爱和努力在这条路上走了多远。 我们从她最初的经历聊起,她在高中分科时选择了理科,大学时选择了与人文沾边的语言专业,大四来到日本交换后,又跨专业申请了艺术策展专业的研究生,她一直在遵循自己的内心,一步步朝着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靠近。 现在她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持续耕耘的策展主题:女性老化。 在她最新名为《身体与年龄-我们彼此相连》的展览中,她邀请了四位女艺术家,用各种艺术形式表达了她们对女性老去的理解。小瑶分享了她印象最深刻的一副画作,女性衰老后自然下垂的胸脯如山脉般,“柔美,稳定而坚韧。” 沿着这样的主题脉络,小瑶持续关注的主题还有残障群体、更年期和女性的独身养老…..去参加了上野千鹤子老师的座谈会后,回忆起过去看到自己父亲照护奶奶的经历,也理解了自己的姥姥为什么坚持一个人住。我相信,这些东西都会化作她新的策展灵感,未来给观众们带来更多直击心灵的创作。 她对那些中老年女性不被看到的处境有着极大的共情,这也延伸到了她对播客名字《她即我》的理解。她说,那些她眼里“厉害的女性”是彼此、是同类,同时,她也看到女性困境、女性面临的不公也是她的处境,是我们共同的处境。这也是她即我的意义。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当女性带着天然的女性视角,走进艺术世界,会给我们带来怎样全新的感官体验。 【时间轴】 3:16 跨专业申请艺术策展专业 6:12 遇见合拍申请老师的过程 11:17 盲童触摸绘本和生理用品包装设计workshop 15:12 策展作品主题-「年轻女性如何看待衰老」 18:33 做展览过程中收到的各种反馈 26:16 一个人的老年生活可能更快乐 31:12 在日本养老院工作的观察 33:51 女性的归属感从哪儿来 36:13 给听众的留言&对她即我的理解 【本期嘉宾】 小瑶卷卷 小红书|@小瑶卷卷 公众号|卷卷逍遥 【提及内容】 书|《炙热的你-关于了不起的女性更年期的一切》 书|《她的国》 展览|现场直击 | 蛮系生长——当代女性艺术家的多维叙事 展览开幕仪式 展览|策展记录|变老意味着什么? 画|weibo.com[640.jpg] 【关于她即我】 一档讲述普通女性故事的采访播客。 她即我,看到她们,让更多的我们看到她们,让我们通过声音找到彼此,通过聆听感知彼此。 【S1单集】 全奖读斯坦福本科:只要不饿死,我就可以去追逐梦想 一位Z世代女性主义者眼中的世界:网站搭建,性别议题和留学生活 掌舵一家酒店的00后女性:权力、尊重与创新的管理哲学 绝不躺平的生命力:她永远向前看,永远随着时间之河向前流动 玩网10年的自媒体创作者:从初中到研究生,她伴着互联网一路成长 一个按快门的人:从舞台到生活,她用影像语言与世界对话 【TEAM】 策划&文字|马圈,小羊 采访|马圈 制作|小羊 【致谢】 LOGO|@咦夕夕夕夕夕 BGM|René Aubry - Fil de verre, Daisy the Great - Woods

41分钟
99+
4个月前

上大学前环游世界:世界为年轻人敞开无数可能,只是我们不知道

她即我

【采访后记】 在小红书上刷到gogo时,我就马上被她丰富的生活吸引了。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一个ip地址,分享在那里的奇遇,她的人生甚至不只是旷野,而是地图上所有的大洲。我想知道,她是如何在读大学之前,争取到这样珍贵的机会,去探一探世界的路。 BARET Scholars是一个间隔年项目,旨在带100个高中毕业生,用半年时间环游7个地区。她们的行程模式是:大本营城市20天+周边城市10天(以fellowship的形式选择周边城市分组进行探索),通过30天,了解这片土地上的人文与历史,并参与有当地特色的各种活动。gogo也分享了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些体验和她从这个项目里的收获,以及她所理解的,这个项目背后的理念和价值。 gogo详细分享了提交申请和面试的筛选流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聊到它的精英化。创始人是一个白男,他看待世界的角度和世界对待他的方式无法脱离他的特权身份。不可否认,项目创始人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视角的局限也是必然,他肯定从未有过考虑签证问题的需要。而一次次填写签证申请,却又是来自第三世界的人们在现实每一次移动中都要面对的繁琐任务。 无论如何,这次经历还是带给了gogo很多震动,比如信息差的具象化。她在这趟旅程中知道了UWC这座在世界各地都有校区的高中,知道了很多之前从未听说过的义工项目。也因此,今年秋天她又要启程南非了。她说,原来世界上有如此之多对年轻人敞开的东西,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她甚至开始质疑起上大学这件对于很多人来说天经地义的事,所以她的入学日期也一拖再拖,但最后还是暂时因为付了高昂学费做了妥协。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当更年轻的女孩儿看过了更大的世界后,开始对社会既定轨道产生怀疑,她会有怎样的感触。 【时间轴】 2:01 环游世界的间隔年项目 6:46 快速紧凑的行程安排 9:34 创始人的背景与理念 13:35 筛选标准与奖学金发放 17:11 参与项目后的整体感受 22:05 打破信息差后看到新世界 23:43 这趟旅程带来了哪些改变 27:10 社会时钟和经济基础的关系 32:39 给听众的留言&对她即我的理解 【本期嘉宾】 gogo|小红书账号@gogo🥕 播客|流浪gogo 【提及内容】 项目|BARET Scholars, 博睿学者 舞台剧|Suffs 学校|UWC, Unite World College 世界联合学院 项目|Take Action Lab 学校|TGS, Think Global School 【关于她即我】 一档讲述普通女性故事的采访播客。 她即我,看到她们,让更多的我们看到她们,让我们通过声音找到彼此,通过聆听感知彼此。 【S1单集】 全奖读斯坦福本科:只要不饿死,我就可以去追逐梦想 一位Z世代女性主义者眼中的世界:网站搭建,性别议题和留学生活 掌舵一家酒店的00后女性:权力、尊重与创新的管理哲学 绝不躺平的生命力:她永远向前看,永远随着时间之河向前流动 玩网10年的自媒体创作者:从初中到研究生,她伴着互联网一路成长 一个按快门的人:从舞台到生活,她用影像语言与世界对话 【TEAM】 策划&文字|马圈,小羊 采访|马圈 制作|小羊 【致谢】 LOGO|@咦夕夕夕夕夕 BGM|René Aubry - Fil de verre, Jeanne Moreau - Les Voyages

35分钟
11k+
4个月前

时刻被注视,不断被挑选:身为模特,她依然选择保有自我

她即我

【采访后记】 上一次和Emma见面畅聊间,我偶尔觉得恍惚,这个坐在我对面吃着拉面,大笑不止的女孩儿,是一个印在大街广告牌上的厉害模特。不过,每一个见到她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她天生适合吃这碗饭。但,要把碗端稳端好,她也走了很长的路。 我们从她模特生涯的起点开始聊起,她如何在16岁抓住机会,推开了模特行业的大门。当然,也聊到了光鲜亮丽的背后,模特行业的评价体系和身为模特的客体命运。Emma反复强调主体性在这个行业的重要性,那几乎是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这样才能在近乎残酷的挑选体系内保有自我地生存下来。 这份职业的特殊性也让她得以体验不同国家的生活,她清楚地看到,在欧洲与北美两个地区从事模特工作的利弊:市场不同,动机也不同。但相同的是,成熟的行业体系和可预见的发展路径。 对于Emma来说,成为模特是一件梦想照进现实的事。当她描述着看到印着自己的大幅海报时的雀跃心情,透过屏幕传递过来时,我觉得这样的时刻真好,看到又一个女孩儿实现梦想真好。 让我们来一起听听看,作为一个从业4年以上的模特,Emma认为做好一个模特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以及,如果想走得更长更远,她又有什么个人建议? 【时间轴】 1:45 16岁,一次时装秀的机会 5:24 被挑选会感到不适吗? 8:15 从入门到职业化的3个要素 11:42 不同地区的行业生态:亚洲VS美国,欧洲VS美国 13:38 模特与经纪人之间的关系:双向选择 17:01 暂时不做自媒体的原因 21:19 单打独斗,自己承担后果 23:01 给听众的留言&对她即我的理解 【本期嘉宾】 Emma, 模特 【关于她即我】 一档讲述普通女性故事的采访播客。 她即我,看到她们,让更多的我们看到她们,让我们通过声音找到彼此,通过聆听感知彼此。 【S1单集】 全奖读斯坦福本科:只要不饿死,我就可以去追逐梦想 一位Z世代女性主义者眼中的世界:网站搭建,性别议题和留学生活 掌舵一家酒店的00后女性:权力、尊重与创新的管理哲学 绝不躺平的生命力:她永远向前看,永远随着时间之河向前流动 玩网10年的自媒体创作者:从初中到研究生,她伴着互联网一路成长 一个按快门的人:从舞台到生活,她用影像语言与世界对话 【TEAM】 策划&文字|马圈,小羊 采访|马圈 制作|小羊 【致谢】 LOGO|@咦夕夕夕夕夕 BGM|René Aubry - Fil de verre, Meghan Trainor - All About That Bass

24分钟
99+
4个月前

在县城开一家文创店:她将「过周末」理念注入品牌,在创业中找到主体性

她即我

【采访后记】 大家都说字如其人,那小吉就是“产品如其人。” 我第一次购买她们家的产品,是刻着诗歌的铅笔套装。铅笔和文字排列组合,摆在一起,像流动的诗,好美。那是我鲜少被物品直观打动的时刻。小吉也是这样的人,她安静、沉稳。看到她拍的图片和写的文字,都能让人变得不那么浮躁起来。在这个一切都追求更快的时代,她选择了一条如河流般,不争先但可以一直流动下去的路。 我们聊了聊她和伴侣共建的文创品牌「周末的活动」的故事。 她们因何种契机开始做文创产品;怎样从线上发展到线下,线下店又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如何通过产品传递自己的价值观,打造一个更有温度的品牌等等。 在小吉的讲述中,似乎一步步做到现在,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小吉找到她的顾客朋友们,她的顾客朋友们也找到她,在茫茫互联网大海中,通过一个个产品互相确认、成为朋友,这可能是作为创业者能经历的最美好的事之一。 除了创业本身,更重要的是小吉自身的成长。这些年她也和「周末的活动」一起成长着。她的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她用自己的节奏和方式成长着,给自己创造了一个不需要异化自己才能获得成功的环境。 小吉提到人物杂志对邵艺辉导演的采访,大致内容是说,邵导在片场用自己的方式工作着。不需要大吼大叫,不需要严苛的上下级制度,不需要熬大夜,但她仍拍出了《好东西》。 小吉说她特别感同身受:人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静静地,默默地做事,不需要顺应什么所谓的真理。 这就好像我们播客初创的主题之一:想看看当女人想赢、想做事,但又不屑于男性的那一套丛林法则,我们可以怎么做。小吉又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本。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当女性开始创造自己的职场,开辟新的成长路径,她会经历怎样的心境变化。但同时,这一切又多么让人振奋。 【时间轴】 04:19 品牌「周末的活动」的诞生 07:37 如何平衡人文情怀和商业属性 12:08 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试错 13:40 最想做好的事:用产品传达原创理念 17:18 筹开线下店的过程与挑战 19:30 走进线下实体店的顾客们 25:11 如果你想做文创品牌:先找定位,再做产品 29:29 三年创业期间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35:48 对她即我的理解&给听众的留言 【本期嘉宾】 周末的活动创始人|小吉@ilomilozy 小红书店铺账号|@周末的活动 淘宝店铺地址|周末的活动 线下店铺地址|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云创青年国度6-8 【提及内容】 电影|好东西 媒体|邵艺辉 轻盈一跃 【关于她即我】 一档讲述普通女性故事的采访播客。 她即我,看到她们,让更多的我们看到她们,让我们通过声音找到彼此,通过聆听感知彼此。 【S1单集】 全奖读斯坦福本科:只要不饿死,我就可以去追逐梦想 一位Z世代女性主义者眼中的世界:网站搭建,性别议题和留学生活 掌舵一家酒店的00后女性:权力、尊重与创新的管理哲学 绝不躺平的生命力:她永远向前看,永远随着时间之河向前流动 玩网10年的自媒体创作者:从初中到研究生,她伴着互联网一路成长 一个按快门的人:从舞台到生活,她用影像语言与世界对话 【TEAM】 策划&文字|马圈,小羊 采访|马圈 制作|小羊 【致谢】 LOGO|@咦夕夕夕夕夕 BGM|René Aubry - Fil de verre, Carla Bruni - Lune

38分钟
99+
5个月前

一名79年女性的漫漫觉醒之路:觉知痛苦,接受摇摆,持续行动

她即我

【采访后记】 钱老师是我小学时的课外班英文老师,在小时候的我心目中,她就是一位非“典型”女性。 她留着短发,笑声爽朗,且几乎不提起自己的丈夫或孩子。反而,她会聊起许多和好朋友们的趣事,她见多识广,和当时年幼的我们平等地分享着她的见闻。 这些年,我也一直隔着屏幕默默关注着她。她转发各种讨论女性议题的播客,或者分享她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我确信,我们是同温层的人。后来,我在读一本名叫《当我生的是男孩》的书时想起她。我特别想知道,在做出主流人生选择后,缓缓开启女性意识觉醒的她会如何自处,又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和伴侣? 对于Miss钱来说,对社会议题的关注和疫情同步来到,对自我的怀疑和对周遭环境的恐慌,迫使她开始自救。 觉醒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我们聊了聊很多生活中具体的小事。作为英语老师,她会重新思考新概念课本里对housewife的定义和归类;作为妻子,她会和伴侣讨论早上和晚上的家务分工;作为女儿,她会回头审视母亲当年经历的苦楚;作为妈妈,她会和处于青春期的儿子一起观看英剧混沌少年时。 但最重要,也是我们聊得最多的是她的自我如何长成。作为一名跨过40岁的女性,她如何回望自己过去的人生选择,如何从不同类型的书籍里找到慰藉…… 在各种流派、观点和立场在互联网上缠斗无解的此刻,我仍想听见一位具体女性的困境、沉浮和选择。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当各种社会议题的讨论逐渐变得尖锐,她如何跃过缓慢而痛苦的觉醒初期,聚焦自己的“想要”,更坦然地面对生活。 【时间轴】 2:02 觉醒从30岁时的不对劲开始 10:04 夫妻家务劳动分工的不平等 14:14 培养更宽容和更包容的孩子 17:26 社会在进步,但依然想生儿子 21:44 如何看待过去的人生选择 24:13 看见不同人所处环境的不同 28:12 回归“我本位”的自由之路 32:08 不同代际女性觉醒后的不同处境 35:03 因为兴趣,自考汉语言文学 38:58 给听众的留言 【本期嘉宾】 钱老师Elaine 【提及内容】 书|《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书|《看不见的女性》 电影|好东西 英剧|混沌少年时 纪录片|看不见的更年期 德国作家|希拉·德利兹Sheila de Liz 书|《炙热的你》 书|《悉达多》 书|《见树又见林》 【关于她即我】 一档讲述普通女性故事的采访播客。 她即我,看到她们,让更多的我们看到她们,让我们通过声音找到彼此,通过聆听感知彼此。 【TEAM】 策划&文字|马圈,小羊 采访|马圈 制作|小羊 【致谢】 LOGO|@咦夕夕夕夕夕 BGM|René Aubry - Fil de verre, Madonna - Rebel Heart

40分钟
99+
5个月前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