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 Miller 是 Mute Records 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和制作人。他以 The Normal 的名义发行了多首单曲,并在 Mute 的早期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Miller 不仅推动了 Mute Records 的发展,还通过该厂牌发行了多位知名艺人的作品,他和他的厂牌 Mute 改变了今天的音乐世界。 Fleetwood Mac - Underway Can - Vitamin C Kraftwerk - Autobahn David Bowie - V-2 Schneider The Normal - T.V.O.D. Stiff Little Finger - Suspect Device The Smiths - Hand In Glove
传奇的外星宇宙太空爵士大乐队Sun Ra Arkestra终于来到中国巡演,我在酒店大堂采访了萨克斯/打击乐手Knoel Scott和吉他手Carl LeBlanc。 伟大的Sun Ra在60年前就已经预言,非裔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有许多共同的经历和价值观,1936年,他被外星人绑架并带到了土星,他们交给他一个使命去改变这个世界,首先是改变非裔美国人,然后是改变全人类。此刻你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却是错误的方向。你需要去改变你的命运。我们正在实现一个太阳升起的梦想就是让Sun Ra的音乐传遍全世界,因为他有一个积极的信息传达给地球上的人类,就是爱,他如同母亲的爱一样爱人类,因为这种爱所以令他对于人类的未来感到苦恼。The Space us a place 是一种隐喻。是指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我们自己的内在空间。让我们摆脱物质主义、自私、贪婪的束缚,所有使你与造物主分离的东西,Sun Ra从来不会说这是他的乐队,这是造物主的乐队,我们演奏的是造物主的音乐,是太阳神的音乐。Sun Ra所关注的是精神世界。他不关心经济,不关心金钱,也不关心自己。他说他的目的是创造一件美好的东西,这样我们就可以把美的东西带给其他人、送给造物主,并用他的音乐这份礼物帮助提升全人类。Sun Ra的音乐已经持续了数千年,因为他借鉴了古代埃塞俄比亚的旋律和音阶,以及中国古代音乐的节奏。他不断地研究古代文明,他一直在阅读有关宗教、科学、语言的书籍,他读的很多书都是旧知识,但他正在将它们带入打开大门的方式中。
传奇大师 Arturo Sandoval(阿图罗·桑多瓦)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最有活力最有影响力的演奏家之一,是当代音乐界的中流砥柱。曾获得:10次格莱美奖、19次格莱美提名、艾美奖得主-Emmy Award、6次告示牌音乐奖得主-Billboard Award 、2013年获美国总统勋章、2015西班牙遗产奖获得者,GRP全明星乐团小号演奏家,等。他以卓越的技术技艺以及深刻的音乐感悟而著称。他拥有超凡的音域,可以演奏出世界上小号的最高音、最低音达到长号低音区,至今无人能及!更有无与伦比的灵活性以及对乐器的精湛控制,能够高效且极富表现力地演绎复杂的音乐段落。
我的第一张唱片,因为那个时候是三宝制作,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因为误打误撞做了那么一首带有爵士风格的一个小样。三宝可能觉得那个时候做爵士乐在中国变成一件很新鲜的事情。 丁薇 - 断翅的蝴蝶 一直到98年我才签了BMG出第二张唱片,我觉得我自己其实是有一点点的刻意想要摆脱第一张唱片的那个印象。我自己觉得第一张唱片虽然很好,但是当时其实跟我自己的年龄心态还不是特别的吻合。 丁薇 - Tell Me 我自己做完这张唱片,至少我觉得有一点是我遵从了我做唱片之前的初衷,我没有改变这一点。因为我做这张唱片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欲望要做一张很真实的很自然的一张唱片。 丁薇 - 小风景 马友友和一个黑人叫Bobby McFerrin出了一张唱片叫Hush。我记得这是我一个朋友的唱片,当时就被我抢过来,就没还给他。我觉得马友友在这个里面变成了一个陪衬,McFerrin实在是太厉害了,我特别喜欢他。 马友友/Bobby McFerrin - Stars Goldfrapp应该是我这几年发现的一个我比较喜欢的,开始我是从一个朋友那儿听到,我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就觉得现在这个年代怎么还会有这样的音乐,因为特别像是以前的音乐。 Goldfrapp - Lovely Head Morcheeba是民谣加一些电子,这种可能是最让听者会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既有很新鲜的东西,又有很熟悉的东西。 Morcheeba - The Sea Leonard Cohen的专辑很清淡,几乎听不到什么编曲的痕迹,唱的也非常松弛。可能是年纪大了,能接受一些比较安静的声音,也许我十八九岁的时候听这样的音乐我会受不了,觉得太闷。但是现在听这样的音乐会觉得能让我有个喘息的机会,你的呼吸可以跟着他的呼吸,会让自己平静下来。所以现在可能总是会挑一些这样的唱片听。 Leonard Cohen - In My Secret Life 我是去年在台湾买了Queen的精选,在听的时候就发现这真的是一个伟大的乐队,伟大的歌手。 Queen - Bohemian Rhapsody 我现在知道我为什么会喜欢这首歌了,是因为它打破了一些所谓的流行音乐里面的规律,其实那个规律是我最不喜欢的。为什么我会喜欢Tori Amos,为什么会喜欢Radiohead,包括Queen的这首歌, 是因为他们让我跟着他们走。当你听到这首歌的前奏的时候,你决然想不到中间会有这样的一段,也想不到最后结尾是这样子。这个是我喜欢的,因为我觉得音乐有戏剧性的可能性。 Tori Amos - Crucify 人跟音乐是要讲缘分的,没到那个时候你可能就听不到这样的音乐,或者是你再早一点听,也许会就不喜欢。所以我我我挺信这个,我倒是觉得说顺其自然。 丁薇 - 纯真年代
2003年非典过后,30岁的丁薇刚刚录制完成她的第三张录音室专辑《亲爱的丁薇》,在一个春天的下午,我们在北京音乐台对面的日坛公园,当时的FM俱乐部的院子里,录制了这一期《我的音乐生活》。 丁薇十几岁的时候,大家都特别迷邓丽君,但是她几乎没有完整的听过一盘邓丽君的专辑,丁薇说可能是因为她有一种逆反心理,既然大家都喜欢听邓丽君,我就想去找点别的东西听,于是听的是谭咏麟,后来才知道,其实都是翻唱日本的流行歌曲,像五轮真功、玉置浩二的。比如说什么《酒红色的心》、《雾之恋》、《忘不了你》、《雨丝情仇》反正那张专辑都很熟,都会唱,后来国语歌比较喜欢苏芮和齐豫。那时候大家都在听港台音乐,但是丁薇记得在她班里面有两拨人,丁薇是属于喜欢谭咏麟这一派的,还有一派是喜欢张国荣,后来又滋生出一派喜欢张学友。那个时候跟现在的歌迷差不多,也是买个小本儿,外面有卖那种贴纸,歌星的照片可以粘在那个本上,然后把歌词腾下来,一篇一篇的特别珍惜,每天翻一翻。因为那个时候没有原版,大家就都只能去借。同学有的就拷贝过来,几乎是没见过什么原版磁带。我觉得我正儿八经的开始有唱片,是到上大学以后了。丁薇说这个事儿得感谢张培仁,因为上海歌手李泉那时候是丁薇的同班同学,他要跟滚石唱片签约,于是张培仁来上海,李泉就叫丁薇一块儿去录音棚,丁薇在棚里随便哼哼了几句,然后张培仁就走的时候就跟丁薇说,其实你应该尝试一下自己写点东西 ,没想到他回台湾以后很认真地给丁薇寄了两张唱片,一张是Tori Amos的第一张唱片,另一张就是Rickie Lee Jones,丁薇在听了这两张唱片以后,启发了她原来是可以做流行音乐的,她才明白其实流行音乐是表达一个人的自己的内心世界,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并不是说大家都是一种模式。这两位歌手唱歌的方式跟很多主流的不太一样,但是却非常打动我,这两张唱片改变了她很多观念,一直到现在都在听。丁薇说她刚开始听Rickie Lee Jones的时候,觉得她根本不会唱歌,有些地方好像音都不太准,或者说按照专业的说法说是气息不够,但是后来越听越听喜欢,丁薇说我现在再去听Rickie Lee Jones的唱片的时候,我觉得她太会唱歌了,她已经会到根本用不着那些技巧,她就像那种武功练到一定的程度就是无招胜有招一样。对于丁薇来说,是这两张专辑让她开了窍,她说是她这一辈子都会一直去听的唱片。 谭咏麟 - 酒红色的心 Rickie Lee Jones - Hi-Lili Hi-Lo 苏芮 - 是否 Carpenters- Yesterday Once More Extreme - More Than Words Portishead - It Could Be Sweet Alberto Iglesias - Cucurrucucú Paloma Elis Regina - Por Toda A Minha Vida Radiohead - Paranoid Android 丁薇 - 再见,我爱你 Laurie Anderson - O Superman
我第一次听到John Abercrombie的吉他简直就是惊艳,我那时候还在听摇滚乐,但是对一切不同的声音都充满好奇,八九十年代在北京就是靠认识不同国家的外国人获取各种不同的音乐磁带,所以听到什么音乐完全是一种偶然的相遇,八十年代末在东单胡同里有一个四合院,南房住过一个意大利人,他的音乐品味很好,我从他那里听到David Sylvian的Secrets and Beehive和Paul Simon的There Goes Rhymin’ Simon的磁带,后来又搬来一个新加坡女孩和她美国男朋友,有一次她给我一盘磁带,上面写着一个奇怪的名字,没有任何其它信息,当我把这盘磁带放进Walkman的时候,我被里面传出来的音乐惊呆了,感叹这个世界上还有如此自由的灵魂,从那以后发现他在ECM旗下录制的每一张专辑都是我的挚爱,但是一直以为他是欧洲的吉他手,直到1999年我在英国伦敦的时候,从Time Out杂志上看到John Abercrombie在伦敦传奇的爵士俱乐部Ronnie Scott’s连演三天的广告,于是我在Ronnie Scott’s的后台第一次简单地采访了John,才知道他是美国人。2016年在丹麦的爵士训练营,John Abercrombie担任导师,他带着妻子一起出席,还在训练营度过了他们的结婚纪念日,我终于有机会坐下来认真地做一次对谈,一年之后传来John去世的消息,令人感伤。
现在有多少人知道这首《冬眠》的开场是电影《红孩子》的主题曲《共产儿童团歌》?我们就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一代。 小学开始学习弹吉他,第一次演出是六一在西单体育场电吉他独奏《铁臂阿童木》 我受老崔的影响最大,最喜欢的崔健的歌曲是《浪子归》,我觉得他那张专辑是唱的最好的,最有感情的一盘专辑。 最早听到的西方流行音乐的磁带是威猛乐队,爸爸带着去买票五块钱赠送了第一盘原版磁带,门口还看见了崔健和刘元,最喜欢的是有萨克斯的Careless Whispers。 听Police的时候是我最好的一段生活,当时和五月天乐队排练的时候copy外国歌曲,有De do do do, de da da da和Every Breath You Take. 我特别爱Prince,特别喜欢他的气质还有他的吉他,最喜欢Purole Rain,看了那个电影和现场的录像带。 另外还有两个人是我特别爱的,一个是Bob Marley,他是来自第三世界的音乐家,最喜欢他的歌曲是No Woman, No Cry,后来我知道这个歌名的意思是女人不要哭泣,可以我更喜欢“没有女人就没有哭泣”,我觉得这个更是我愿意的理解的。 另外一个就是John Lennon,我最喜欢他的Imagine,给我带来特别大的感觉。但是我喜欢的这两个人都不在了,我心里特别特别难受。 在我生命最低潮的时候我会去听Pink Floyd,我会把他们的音乐当成古典音乐去听,不去注意某一首歌,而是把一张专辑当成一首歌来听。 我觉得改变了我的一生的歌曲是1985年的那首援助非洲的歌曲We Are The World,不光是那首歌,还有整个那场音乐会,我觉得他们音乐里有强大的善良和爱,给我的力量特别大,从此改变了我的一生,让我觉得摇滚乐应该像他们一样,给予社会更多的东西。 我最有音乐感觉的时候是骑自行车的时候,那时候会好多旋律,好多东西,还有就是一个人的时候,一个人的时候容易出现这些东西,《聊天》这首歌比较明显比较明显。
Suede乐队的新专辑“Antidepressants”将在2025年9月5日发行,这张专辑被描述为乐队的“后朋克”作品,灵感来源于PIL、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Joy Division等乐队。2025年9月刊的 MOJO 杂志以Suede乐队为封面故事,深入探讨了这支英国90年代流行摇滚传奇乐队的复兴之路。杂志中包含对Suede乐队的独家采访,乐队成员分享了他们的故事、音乐旅程以及新专辑“Antidepressants”的创作过程。该期杂志附赠了一张名为“Outsiders”的CD,收录了15首Suede乐队的现场、罕见或未发行的曲目,这张CD展示了Suede乐队从1990年到2025年的音乐历程,是乐队为MOJO 杂志特别挑选的,包含了多种风格和时期的曲目,对于Suede的粉丝来说是一份难得的收藏。 1 The Drowners (Live From Brixton Academy, London, 1993) 2 Just a Girl (Early demo) (Ft. Justine Frischmann) 3 Brass in Pocket 4 Have You Ever Been This Low? 5 Graffiti Women 6 Europe Is Our Playground (Live From The Paradiso, Amsterdam, 1996) 7 Poor Little Rich Girl (Ft. Raissa) Lyrics 8 Manipulation (Bonus Track) 9 Personality Disorder 10 Outsiders 11 Shadow Self (Demo) 12 Disintegrate (Demo) 13 Dancing With The Europeans 14 Criminal Ways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