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rvana - 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 (MTV Unplugged) Neil Young And Crazy Horse - Sleeps With Angels Pearl Jam - Not For You Stone Temple Pilots - Interstate Love Song Soundgarden - Black Hole Sun Alice in Chains - No Excuses Joni Michell - Sunny Sunday
王菲 - 梦中人 The Cranberries - Dreams (Live at Woodstock 1994) The Cranberries - Ode to My Family The Mamas & Papas - California Dreamin' San Francisco - Scott McKenzie Elton John -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Beck - Loser Jamiroquai - Just Another Story Hootie & The Blowfish - Only Wanna Be With You Blues Traveler - Run-Around Eric Clapton - How Long Blues Tom Petty - Wildflower
Oasis - Supersonic Blur - Parklife Suede - The Asphalt world Morrissey - The More You Ignore Me The Closer I Get The Stone Roses - Driving South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 - Sometimes Always
The Brand New Heavies - Dream on Dreamer Dee'sree - You Gotta Be Be Seal - Prayer for the Dying Prince - Letitgo Bryan Ferry - Gemini Moon David Byrne - Long Time Ago
我认识骅梓的时候他是一名鼓手,大名叫蒋文华,所以大家叫他“华子”。在80年代北京的地下摇滚Party上总能看到华子在舞台后面打鼓,从最早的五月天乐队,1989乐队,到Tutu乐队,直到90年代初的一次马克西姆的鬼节Party上,鼓手华子突然变成主唱站在舞台前面,穿着黑色的西服戴着黑色的墨镜,身边是四个穿着超短裙同样戴着大墨镜的模特大妞,华子对着台下说出我们是自我教育之后,不紧不慢地唱起《不要匆忙》!把台下的崔健何勇全看傻了。1996年签约红星生产社之后华子推出了他的首张个人专辑《不要匆忙》,这时候歌手的名字变成了“骅梓”,显得更成熟更有神秘感,音乐也从反叛的北京摇滚脱胎成为时髦的都市电子流行曲,骅梓的唱腔变得冷漠迷离,曾经是香港Beyond乐队和浮世绘的成员的刘志远担任这张唱片的制作,他为这张唱片营造出来的低迷性感,忧郁华丽的音乐氛围,让我相信他最爱的音乐人一定和我一样是英国歌手Bryan Ferry。1996年骅梓在《新音乐杂志》节目里说:“我觉得摇滚乐就是你自己怎么理解它,它就是你理解的,你要是把它想成是非常革命化的,非常破坏性的,那么它就是你想要的摇滚乐,你要是把它想成是非常善意的,就像一个好朋友真心的在跟你说话一样,这种音乐也可以有这种表达的形式,但是摇滚乐首先是真实的,感情必须真实。”《不要匆忙》是中国摇滚乐历史上最不一样也是我在90年代最喜欢的一张用MIDI制作的原创专辑,1997年底由《新音乐杂志》节目听众投票评选活动中,骅梓获得了当年的最佳歌手。
90年代唐朝乐队在全国各地的演出都很火爆,从重庆到乌鲁木齐,从迪斯科广场到万人体育馆,虽然山东东营是一座地级市,但是这场演出吸引了来自山东各地的唐朝歌迷,现场火爆,演唱会结束以后乐队成员被困在在后台一间小屋子里,被屋外疯狂的歌迷团团围住长达一个多小时,没有警察没有保安,更看不到主办,有的歌迷甚至打碎了玻璃要冲进来,当时我们不知道的是应该高兴还是害怕,我记得最后是我打110报警电话才得以解围。 唐朝老五离开乐队以后,最早和丁武一起组建唐朝乐队的美籍华人Kaiser回国重新归队担任吉他手,1998年唐朝乐队以新阵容恢复到最佳状态,开始创作第二张专辑《演义》。1998年11月唐朝应邀到被称作“油城”的山东东营体育馆举办演唱会,在当地感受到了山东歌迷的热情,很多歌迷从山东各地赶到东营,这首《不要逃避》也是当年Kaiser最早加入唐朝时创作的歌曲,有着早期Rush简洁强劲的hard Rock风格。 我第一次见到老开(Kaiser)是在1988年北京的日坛饭庄,在餐厅后院举办的摇滚派对上,那次参加演出的有崔健和Ado乐队,还有刚刚成立的唐朝乐队,几个长头发的大高个儿站在用啤酒箱搭成的舞台上,一边演奏着Rush的YYZ一边甩动长发,其中有一个戴着牛仔呢子礼帽的吉他手特别突出,有人告诉我他是一位美籍华人叫Kaiser,我记得我还跟在旁边的崔健开玩笑说丁武的尖鼻子和高音很像Rush的主唱Geddy Lee。后来Kaiser告诉我是他最早把Rush和Yes的磁带介绍给丁武和张炬,所以在唐朝音乐的DNA中始终带有这两支乐队基因,尤其是1998年Kaiser回归唐朝之后,在他们的第二张专辑《演义》中的器乐曲《童年》更加明显,当年在山东东营现场首次演奏这首乐曲。
如果有了欢乐你还会去寻找悲伤吗?1995年一个周一的下午,我刚刚直播完《新音乐杂志》,直播间外面的热线电话的红灯就开始乱闪,我接起电话,对方说我是中央院儿的,我们有一个乐队叫鲍家街43号,我是经纪人,我叫小伟,我们都特爱听您的节目《午夜蓝调》,我们写了一首歌叫Just Like The Blues,想请您去我们排练场听听是不是布鲁斯,我现在就在楼下传达室等您。于是我就跟着这个胖胖的陌生人到了复兴门立交桥边上的中央音乐学院,从教学楼的大门进去开始顺着楼梯往地下室走,越走越深,越走越黑,大概是到了地下三层还是四层,摸着黑踩着破砖烂瓦继续往里面走,就在开始怀疑是不是遇到骗子的时候,听到闷闷的音乐声从远处传来,朝着一点黄色的亮光,终于走到一个水泥预制板的隔断里,一根电线拉过来一只昏黄裸露的电灯泡下面,站着五个瘦瘦的脏兮兮的长头发看不清脸的人,周围挂着黑乎乎的破棉被,昏暗中主唱的大眼镜框特别显眼,小伟一一做了介绍之后,乐队开始给我演唱他们创作的“Just Like The Blues”,当天晚上的《午夜蓝调》里,我对着麦克风说,这是我今天下午听到一首中国人创作的Blues歌曲叫做《Just Like The Blues》。 90年代汪峰住在海军大院,我住在木樨地长安街边上,从公主坟海军大院到复兴门中央音乐学院正好路过我家,和那个时候的许巍一样,汪峰也经常来我家找我,不分早晚,有了新的想法就来和我聊聊,一起听音乐看录像,有时候半夜来和我一起做节目。有一天汪峰垂头丧气地来找我,长长的头发打着绺,两片厚厚的近视眼镜沉重地架在鼻梁上,眼镜腿的折叠处裹着发黑的胶布:我和乐队的其他人产生了矛盾,他叹着气说,因为我写了一首新歌,他们都觉得不是鲍家街的风格,拒绝排这首歌。我很好奇这是一首什么歌呢?汪峰说是他有一天傍晚在建国门立交桥上闲逛时突发灵感写的,叫《晚安北京》。我知道Billy Joel在他人生最低谷时写了一首Goodnight Saigon,晚安西贡,汪峰给我听了他们在排练场的录音,我的第一感觉这是一首如同枪与玫瑰的《十一月的雨》一样的史诗般的歌曲,沉重压抑,深刻绝望的同时又有一种无奈的解脱,是对每一个生活在这个茫茫人海的大都市里,迷失自我的孤独灵魂的慰籍,每一座城市都应该有一首属于它的晚安歌曲,我觉得和那时候我听到的所有的摇滚歌曲都不一样,这首歌让我感到汪峰在创作上的进步与野心,他想写出一部宏大的作品,像是一部为交响乐队写的摇滚歌曲。我跟他说你们应该把这首歌录出来,汪峰说但是我们没有钱录音怎么办?那时候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叫付军,他从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后来开了家广告公司,那时候开广告公司是最有钱的,我在1997年做的新音乐回到校园活动就是付军赞助了我三千块钱付了租音响设备的钱,我带着汪峰一起去找付军,在他那辆北京少见的天蓝色吉普车上听了汪峰排练的磁带之后,决定出资一千块钱进录音棚录制最早版本的《晚安北京》。当我拿到汪峰刚刚从正大录音棚里转出来的磁带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在《午夜蓝调》里播出,我记得我在节目里说,今晚我来到电台直播间就是为了为你播放这首歌,送给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晚安北京!这个版本的《晚安北京》要比后来在 专辑中的正式录音版本更真实,更有打动人心灵的力量。 我们该做什么 JUST LIKE BLUES 晩安,北京
鲍家街43号首张小样作品,1996年在正大国际录音棚录制,这盘小样和采访最早在北京音乐台《新音乐杂志》播出,后来作为“有待唱片”首张出品以卡带的形式做地下限量发行,封面是我在一台486电脑上用鼠标画出来的。 那时候我常在节目里说这是最差的时代,最好的音乐,时间证明了一切。 鲍家街43号: 主唱/吉他: 汪峰 主音吉他: 龙隆 贝斯: 王磊(1,3,4)、李斌(2,5,6) 鼓: 刘刚(1,2,3,5,6)、单小帆(4) 键盘: 杜咏 A面: 没有人要我 点亮火焰 夜里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